一、老马识途成语故事
1、(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精粹之我们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成语解释:愿象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汗马功劳)成语故事:西汉初期,萧何跟随刘邦打天下,出谋划策,刘邦当了皇帝后就让萧何做丞相,其他武将不服,刘邦说:“打猎的时候,追逐野兽的狗,而指明野兽方向的是人,你们只是有功劳的狗,而萧何则是这个猎人。”
4、时间一长,军队的给(jǐ)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
5、(举例造句):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清·黄仲则《立秋后二日》�
6、途:路,道路。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
7、你出门在外时,能找到回家的路吗?曾经有一匹马,因为极其熟悉回家的路,还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呢...
8、《管子》也有这段记载,不过它说迷失道路的原因,是由于中了敌方的奸计:孤竹国国王答里呵故意叫黄花元帅向齐桓公假投降,把齐军诱进了迷谷瀚海,那里一片沙漠,荒无人烟,风又大,天又冷,而且又是黑夜里,因此迷了路。
9、挨到天亮,才由管仲想出了利用老马作向导的办法,把军队带出了迷谷。
10、清·黄景仁《两当轩集》:“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11、秦国,攻西戎开疆扩土,并最后一举吞六国。从哪方面看,秦的性格都是“霸”。武力威猛。所以秦的性格是——霸。大家太熟悉了,就不多说了。
12、释义:途,路老马知道怎么走,比喻有经验的人对形势很了解,可以在某一方面提供指导。
13、于是挖掘山地,终于得到了水。
14、汉和帝刘肇即位后,窦太后掌权,她的哥哥窦宪被封为武阳侯,权力越来越大。丁鸿直言不讳地对刘肇说大将军武阳侯窦宪仪仗太后的势力,包揽朝政,这是朝廷的隐患要及时清除。汉和帝采纳了丁鸿的意见,罢免了窦宪等人的官职。
15、释义:途:路,道路。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
16、齐国,虽把东夷几乎灭了,但言齐必有鲁,齐虽强悍,武力猛、商业发达但鲁国的文化却淹了齐。所以齐鲁一家后,齐国,才能配称为“盛”。这个盛,是齐国的性格。
17、话说那一年,燕国被山戎揍得满地找牙,国都没了,求助当时春秋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带兵把山戎打得一路北逃,打下了不少土地,齐桓公都给了燕国了。而且其中还发生了“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故事。
18、这条航线,过去我已经往返两趟,虽然算不得老马识途,可也并不感到激动和新鲜了。
19、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走到山兵迅听村怕数述海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长友地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笔海章尼布路道学习有智慧的人告氧终血厂难械工歌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
20、(近义词):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二、老马识途成语故事概括
1、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
2、燕国因祸得福,白白得了这么多土地,燕王感激涕零,齐霸主离开时,燕王是送了一程有一程,一不小心送出国,送到齐国地头上了。这在当时是违反江湖道义的。齐霸主眼一瞪,谁说燕王违反江湖道义啦,从这开始,燕王多送出来的这50里土地,也给燕国了。让齐霸主做梦也想不到的是。燕国这酱油瓶子,发挥出最恐怖威力的对象,就是齐国。战果时期,乐毅大爷率领燕军,连下齐国70多个城池。自此齐国元气大伤,从此退出了齐、楚、秦,三国逐鹿中原的竞争。
3、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4、多以“老马识途、老马知道、马老知道、老马知路、马识路、老识涂”等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用“识途(涂)马、识途骥”等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有经验的人对情况熟悉,可以指引他人。
5、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6、第万物皆有灵性。世间万物皆平等,世间万象也均能给人以思想,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所以应该将其视为人类的良师益友,与其平等相处,敬畏、尊重、善待并珍惜它们。
7、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8、老马识途,短短四个字道出了经验的重要性。俗话说,“猫记千,狗记万,老母鸡还记二里半,何况良驹老马?”其实,在实际的摸爬滚打中,我们所学到的许多东西,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赵括纸上谈兵就是很好的教训。
9、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齐恒公老马识途拼音lǎomǎshítú。出自《韩非子·说林上》。意360问答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风鱼财队亚的油范费马马找到了出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10、途:路,道路。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
11、感谢您关注部编语文学习!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部编语文学习”关注。
12、每天⼩学⽣都在学知识、⽤知识、积累知识,开发⾃⼰的`想象⼒和动⼿写作的能⼒,天长⽇久我们的知识就会更丰富。
13、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不知所以、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14、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
15、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16、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译文: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17、近义词:识途老马轻车熟路驾轻就熟久经沙场
18、造句:教授老马识途的经验,正是带领我们探索学术奥秘的最佳指引。
19、古代战国时,齐国发兵攻打另一个国家。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险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说:老马无论走多远,总能顺着来路回去。果然,齐军跟在老马后面,走出了险谷。将士们乐呵呵地夸赞:还是老马识途啊!
20、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三、老马识途成语故事教案
1、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聪明才智,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不知道用自己愚蠢的心去学习圣人的智慧,不也是过错吗?
2、所以,走着走着就辨不清方向了。这时,齐桓公手下的谋士管仲说:“大王,狗、马都有辨认道路的本领。我们挑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引路,就可以走出山谷。”
3、我们在这里为大家提供的
4、有关马的四个成语故事如下:
5、老马识途(lǎomǎshítú)
6、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比喻人阅历多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
7、老马识途的成语典故: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回来时迷失了路途。管仲放老马在前面走,就找到了道路。
8、阅人无数:见识过很多人,与许多人有过交往,社会经验丰富,看人看得很准。
9、(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10、如果喜欢,就请留言、点赞和分享吧!
11、草船借箭、草木皆兵、破釜沉舟、穷兵黩武、如火如荼、势如破竹、坚壁清野、四面楚歌、退避三舍、一败涂地、兵荒马乱、兵戎相见、朝秦暮楚、二卵弃干城、烽火连年、化干戈为玉帛、祸结兵连、揭竿而起、龙血玄黄、一夫当关、枕戈寝甲、直捣黄龙。
12、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13、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国,被敌军骗到了沙漠地带。看看天晚,但见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惨雾,冷凄凄数群啼鬼,乱飒飒来自几阵悲风。管仲说360问答:“久闻北方有旱海,是令极厉害之处,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传令收军,带来火种,遇风即灭,吹之不燃。随行军士,各各敲金击失指鼓,一来以屏阴气,二来使各队闻声来集。管仲见山谷险恶,急教寻路出去,却东冲西撞,盘盘曲曲,全无出路。管仲说:“我知道老马识途,老马多从漠北而来,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率随资属脱龙往而随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14、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
15、译成白话文:春秋时期,山戎侵略燕国,燕王请求齐国派兵帮助。这年春天齐桓公带着管仲、隰朋攻打孤竹。打败山戒已是冬天,齐桓公率兵回国,走到一个地方迷了路。管仲说:“把老马放出来,它们认得老路。”军队跟着老马,走出迷途,顺利返回齐国。
16、春秋时期,齐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领密庐投奔孤竹。孤竹国君答里呵听从宰相兀律的建议,杀掉密庐假降齐军,并把齐军引向旱海沙漠。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挑选几匹漠北的老马给齐军带路,走出沙漠,乘机攻占孤竹,杀死答里呵。
17、◎老马识途的成语,在中国是尽人皆知的。
18、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蚁穴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
19、于是,他们挑了几匹老马走在前面,大军在后尾随,终于踏上了归路。
20、反义词:乳臭未干少不更事初出茅庐暗中摸索不知所以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