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用法)含褒义。多用于形容书法或诗文。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2、负重致远(庞统)
3、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4、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5、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6、七擒七纵(诸葛亮)
7、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些么。
8、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9、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10、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11、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2、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13、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14、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5、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16、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
17、100个成语谜语,有趣又好记!(附157个成语故事)
18、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19、(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20、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二、简单的成语故事
1、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2、(释义)赤膊:光着上身;指不穿盔甲;阵:泛指战场。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阵作战。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后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的从事。也作“赤体上阵”。
3、(语出)《左传•成公十年》:“医生;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4、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
5、(用法)动宾式;作谓语、补语;含褒义
6、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7、全无心肝: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在亡国后被俘到长安,隋文帝对他比较优待,不在他面前演奏吴地的乐曲,以防止他听到后引发亡国之痛,不料,后来看守陈后主的官员报告隋文帝说,陈后主想得一个官号,隋文帝便说:“叔宝全无心肝。”比喻不知羞耻。
8、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9、十面埋伏(项羽)
10、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
11、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
12、(人物)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因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13、(近义)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反义)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14、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100个历史故事成语2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15、比喻以身作则,讲诚信。
16、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7、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18、贾琏私自娶了尤二姐,王熙凤将她接回荣国府,正准备想办法来算计尤二姐时,贾赦将身边丫头秋桐赏给贾琏为妾。这秋桐眼中容不下尤二姐,到贾母那里告状,贾母没有核实就感慨说:“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
19、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20、释义:比喻阴谋已败露。
三、民间故事素材库
1、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2、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3、大器晚成(崔琰)
4、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5、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6、(成语故事)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春秋时期相马专家孙阳(伯乐)根据自己的相马经验写了《相马经》,他的儿子很想把相马的绝技学到手,熟读《相马经》,根据经书上的标准选出的“千里马”——一只癞蛤蟆回家向其父报喜,伯乐看后哭笑不得。
7、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
8、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
9、(正音)空;不能读作“kònɡ”。(辨形)惯;不能写作“贯”。
10、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1、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2、(例句)再看客官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两耳之垂超过凡人;真是洪福齐天;不久必定~;成为当今之君无疑!
13、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4、这只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个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边的大树,这一撞,撞断了兔子的颈部,兔子当场倒地死亡。
15、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并没有惩治他。
16、(解释):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17、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18、兔死狗烹(勾践)
19、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20、惊弓之鸟(更羸)
四、民间故事三百篇
1、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