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尔德作品风格
1、道林刚开始时不以为然,但当他玩弄一个女演员的感情致使她自杀之后,发现画像中的道林发生了邪恶的变化。恐惧的道林没有克制,反而更加放纵自己的欲望。
2、放轻脚步,她就在附近在雪地下面,轻点儿声,她能听见雏菊的生长。她一头鲜亮的金发灰暗如一片铁锈,她曾经那么年轻美丽,却归于黄土。她洁白如雪如百合,
3、非常遗憾,王尔德的生命没有随着《自深处》的完成而终结;他的恶运还继续下去。出狱之后,他去到法国,采用了塞巴斯蒂安·梅尔莫思(SebastianMelmoth)的假名过日子。他的传记作者谢拉德(Sherard)说:“他渴望得到尊敬。”一些人拥有一切以后,便不假思索地追求社会声誉;王尔德这位大作家曾在短期内成为伦敦文化界的偶像,他已经对声誉不感兴趣。他只要受到尊重,但是却得不到。
4、奥斯卡·王尔德有一部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一部短篇小说集。王尔德的小说很有特点,他不是靠情节取胜,虽然他的几篇短篇小说情节很取巧;他也不是靠写作技巧取胜,他的写作手法还比较传统,属于维多利亚小说风格。
5、Thedaisiesgrow.AllherbrightgoldenhairTarnishedwithrust,ShethatwasyoungandfairFallentodust.
6、他以的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示唯美主义风格的悲剧故事,打造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
7、(8)一位传统的形而上学家伦巴第(L.B.Lombard)将事件定义为“对象中的变化”,而变化,是指“某一对象成为其所不是”。Lombard,L.B.,Events:AMetaphysicalStudy,London,Routledge&KeganPau,1986,ⅶ.
8、男人的面孔是他的自传,女人的面容是她的幻想作品。
9、(62)托多罗夫认为:“在同时代人的眼里,王尔德就是‘美的使徒’,对他们来说,王尔德就是一个新宗教的狂热信徒,以‘美’排斥‘善’的信奉者,唯美主义的倡导者,也就是说,一种理想的完美存在的倡导者。一个美好生命不再为上帝和伦理服务,也不再为它们的现代集体替身——‘民族’、‘共和国’,甚至‘启蒙派’服务;一个美好生命知道如何成为‘美’,王尔德言行一致的生涯说明了这一点。他既是其学说的光辉代言人,又身体力行地作出了榜样。”见托多罗夫:《走向绝对:王尔德、里尔克、茨维塔耶娃》,朱静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年版,第17页。
10、糟糕的画家总是欣赏彼此的作品。
11、痛快享乐,是为了美好的肉体,而痛苦伤心,则是为了美好的灵魂。
12、Beyourself;everyoneelseisalreadytaken.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13、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在牛津街道上散步,不就像回到了历史之中吗?这风情万种的建筑,这云飞浪卷的校园,这几百年积淀的斑斓文化。
14、奥斯卡·王尔德,1854年十月十六日出生在都柏林。他在恩尼斯基伦(Enniskillen)的一所学校上学,后来转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最后进入牛津的马格达伦学院。在三一学院,他已经有了一点名气,曾经因写了一篇评论希腊喜剧诗人的文章而获得金奖。后来,他又写了一首诗“拉文纳”(Ravenna),在牛津谢尔登剧院朗诵,1868年6月接受了英语诗歌“纽迪盖特奖”(theNewdigatePrize)。这时可以说他已经成名了。
15、天下的大罪大恶产生于头脑,世上的一切都是在头脑中产生的。我们并不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
16、人生就是一件蠢事追着另一件蠢事而来,而爱情则是两个蠢东西追来追去。
17、忠诚的人只知道爱情的琐碎一面,不忠之人才知道爱情的悲剧。
18、TREADlightly,sheisnear
19、风明:木心的《离骚》——谈《哥伦比亚的倒影》
20、《打渔人和他的灵魂》通篇洋溢着希腊式的壮美与悲哀,是王尔德笔下寓言意味极深的童话。这个篇童话背后的寓言;也像极了王尔德。它构思新颖而特别,撇开了人们墨守的成规,常年以来,宗教思想告诉我们,灵魂是高尚的,可王尔德也在告诉我们,没有心的灵魂也会丑恶。亦会招摇撞骗。
二、王尔德创作的作品
1、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最后一定是悲剧。
2、(38)罗志田前揭书,第5页。
3、最后,王尔德的童话,让我们看见现实中的冷漠、愚蠢、虚伪、自私!难道不是我们自己么?我们就像《夜莺与玫瑰》中的青年学生和教授的女儿,我们就像《快乐王子》里的参议院和市长先生,我们就像那个驰名的火箭,还有那打鱼人的灵魂。
4、夜莺:代表无私且热烈的爱。
5、《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
6、《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
7、渔夫为了爱情遗弃灵魂,而灵魂仍旧试图回归。他向渔夫要求道:“倘使你真的要赶走我的话,把你的心给我吧,与我为伍,这个世界太残酷了,我害怕。”
8、典丽精工之外,王尔德的文字还包含着许多独出心裁的思想和妙趣横生的哲理。他的妙语往往被人当成机灵却当不得真的俏皮话(比如“所谓辛勤工作,仅仅是无所事事者的遮羞布而已”),但若是仔细咀嚼,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看似离经叛道乃至自相矛盾的警句蕴含着对于人生的深刻见解。
9、丑陋的东西有了过失要不顾天地良心地鄙视它。
10、社会一方面用生活的影子欺骗艺术家走向失败的艺术,另一方面,以低劣的环境养育公众要求艺术走向通俗,去迎合他们的口味。
11、争论者损失的只是智力。
12、“燕子,燕子,小燕子,”王子说,“就照我说的话去做吧。”
13、王尔德讲法语很流利,打算在巴黎安逸地住下来。是不是很成功,就不完全清楚了。在巴黎生活很费钱,尤其是在时髦的餐馆里用餐,于是王尔德决定回伦敦去。但在伦敦做到收支平衡也不容易。他从事少许写作,有可能就发表演说,把父亲那里获得的少量遗产也花光了。这时似乎真是到了“奥斯卡山穷水尽”的日子。
14、好了,关于唯美的高傲的王尔德,就这么多了!如果你喜欢,不妨买几本书看看。我要开始给我家小朋友朗读《快乐王子》了:
15、在这封信里,类似的句子不要太多。看《自深深处》,你或许能深入到王尔德的内心,也是你自己的内心。
16、该作讲述道林·格雷是一名长在伦敦的贵族少年,相貌极其俊美,并且心地善良。道林见了画家霍尔沃德为他所作的画像,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在画家朋友亨利勋爵的蛊惑下,他向画像许下心愿:美少年青春永葆,所有岁月的沧桑和少年的罪恶都由画像承担。
17、(34)关于这场文学公案,此处的材料均引自张勇:《新旧文学的交锋——关于〈蕙的风〉的错位论争》,载《阅江学刊》,2010年第3期。
18、那是1891年的某个夏日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玫瑰花香,夏天的微风在花园的树丛中流动,受邀来至朋友的茶会,王尔德决计想不到,在此之后,自己的人生命运也因此而改写。
19、女孩:追名逐利、冷酷无情。
20、王尔德有意使故事变得哲思化,假使有一日罪恶失去了惩罚。网漏吞舟;日头之下失去正义,夜幕降临;天下满是虚空之事,人充满欲望享乐,却又内心荒芜,口中之言已成捕风,事物徒有其表,却没有灵魂。光怪陆离,发生于这片土地之上,那么这个失控的世界将会怎样?逍遥自欺的人,真正能获得自由与快乐吗?会变得更好,或者是更坏?
三、王尔德作品特点
1、从《道林·格雷》转移到王尔德其他不同性质的散文作品,我感到轻松多了——老实说,年轻女孩是不会把那本小说交到她母亲手中的。谈到他的短篇故事和童话,那是很愉快的;很多作品十分精美,像花一样纯洁、柔嫩,散发着甜美的香气。没有读过《快乐王子》以及《青年国王和星星孩子》的人们,不算是懂得奥斯卡·王尔德。这些作品和《道林·格雷》居然出自同一个人的头脑,简直令人无法相信。
2、以郁达夫与王尔德的两个文学事件为例
3、1881年发表的《诗集》,被认为是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性文献,也反映出他深受W·佩特和先拉雯尔派、S·罗塞蒂、J·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影响。
4、其次,王尔德的童话,让人记起“爱”的样子。就像王尔德说:
5、生活中只有两种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另外一个是得到我们想要的。
6、美丽的东西有了过失,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原谅它;
7、《忠实的朋友》是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收录于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中,首次出版于1888年。
8、名闻遐迩与臭名昭著不过是一步之遥。
9、所以,《沉沦》所引发的文学事件,就能够还原的历史现场而言,并无法获得郁达夫所声称的大规模毁谤的证据。即便看上去是持批评立场的人,其背景也大体上对新文化运动持支持立场的人。事实上,很可能是郁达夫想象了一个不存在的对他充满仇视的“憎恨学派”,(39)并将对他文学技术的批评转换成旧派势力陈腐道德观念对他的批评。
10、王尔德坐过的木凳,肖伯纳倚过的书架,都照原样没动。外面环境如此,走进楼内,让人更加感到历史的份量。在学校最早的图书馆韩夫瑞公爵图书馆里,时光仿佛是静止不动的,寂静充满了这书本的圣殿。从地板到屋顶,全是手稿和未刊资料,它们像宝库一样等待着后来的人去开发。
11、《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莎乐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讲述了莎乐美听从母亲希罗底的指使,在为希律王跳舞后,要求以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为奖赏。
12、如果说亨利勋爵的诱导是让道连格雷临渊凝望,看自己陷于深渊中的影子。那么画像与灵魂的变换,那个失控与疯癫的世界,则是比深渊更为可惧的东西。
13、(60)前揭书,第559页。
14、(20)晓风:《沉沦》,载《民国日报·妇女评论》,1921年12月14日第4版。
15、后面两条原则王尔德都违背了。之后的王尔德,生活也开始发生了巨变。
16、《王尔德童话》是2003年6月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尔德,本书包含了王尔德所写的《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少年国王》、《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星孩》共九部童话故事。
17、 恕本人孤陋寡闻,没有读《谎言的衰 落》之前,竟不知这些有灵性和思想深度的警句,原来是出自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笔下的美学观点。几年来,欲望之舵引领着灵魂漂泊不定,在处理与自己有关或无关的事情中,这种以冷静、完美的态度沉思艺术与生活的文字,早已让都市的繁华湮没。现在重新读来,仿佛在黑夜的迷途中重新看见了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火焰。 19世纪的欧洲,庸俗的现实主义创作泛滥成灾,艺术家一味追逐所谓艺术的现代性。
18、(29)郑伯奇:《〈寒灰集〉批评》,载陈子善等编:《郁达夫研究资料》上集,第12页。
19、我勒个去!看到这里我差点晕过去了,从中可以看出,王尔德还一直深爱着道格拉斯,有多恨就有多爱!果不其然,出狱后,王尔德来到巴黎,又跟道格拉斯在一起了,但这时王尔德已经从神坛跌倒了建筑工地,名誉扫地、贫困潦倒。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之间的感情持续了没多久就分开了,再后来王尔德客死他乡。
20、风明:漫谈木心——木心逝世五周年祭
四、王尔德作品风格特色
1、这些句子有不可言表的魔力,让我去了解说它们的人。我买了所有市面上能买到的王尔德的书,一本接着一本看。这一开始,停不下来。
2、仇人惊讶于他的年轻而不相信这个少年人是自己的仇家,画家被他杀死后社会却接近沉寂,无人问津,也无人怀疑。以至他逍遥在正义乃至法网之外,唯有他的内心,才清楚地了解这个弥天大谎,他的灵魂皆尽虚空,自由却毫无快乐,他获得着世人的信任,却躲不过自己内心的宣判,而使他心有余悸的是藏于阁楼的画像,日渐更改了模样。它早已丑恶不堪,满目疮痍。
3、他的喜剧十分聪明,闪烁着机智,带着一种尖刻而侮慢的调子;同时又写得很灵巧,适合戏剧演出,这是肖伯纳完全欠缺的。他的剧作在结构上大不如皮涅罗(Pinero),几乎说不上有什么情节;是谈话,而不是剧情,在发挥作用。若不是由于剧作者的沉沦,这些剧也许今天还经常会在美国、英国演出,就像在欧洲大陆仍在演出一样。
4、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如同故事中的孩子一样,爱都伴随着伤痛。有人说,王尔德在给孩子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几次流泪。后来,巨人倒在了树下,被上帝带走了。我总觉得,这个巨人好像就是王尔德他自己。
5、接下来,他的人生可谓到了辉煌顶峰,一方面他过着豪华奢靡的生活,一方面他有着火山喷涌的创作。七年时间,他出版了两本童话集,包含了《玫瑰与夜莺》、《快乐王子》、《巨人的花园》、《星孩》等著名童话,流传很广。广到什么程度?《快乐王子》是我高中时学过的课文,《巨人的花园》在现在收录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材里。
6、王尔德通过对比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左拉等现实主义色彩很重的作家们的作品,指出生活只是一种映像,艺术才是真实的,“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王尔德的这些观点并非耸人听闻,亦不是说艺术应该脱离生活,而是在艺术史上率先指出了创作技巧的重要性。
7、每逢正主在场,多半言语无味,一到反客开口,妙语警句就如天女散花,飘逸不滞,绝无冷场。
8、《忠实的朋友》讲述了善良的小汉斯为了所谓的“朋友”磨坊主无私地付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最终还因为自私的磨坊主而淹死在水塘里,这篇童话有着对纯真忠诚的颂扬,对弱小善良的悲悯,对虚伪自私的否定,对贪婪吝啬的讽刺。
9、Weareallinthegutter,butsomeofusarelookingatthestars.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10、1897年王尔德出狱,偷偷来到了巴黎,过着靠朋友救济的日子。他身体越来越差,又没有钱,日子越来越难过。只是他狂妄依旧,他说:“如果20世纪我还活着,受不了的就不止是英国了。”
11、《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英国戏剧家、小说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该作于1890年7月美国《利平考特》杂志上开始连载,并于次年出版单行本。
12、艺术如同政治,先人总是不对的。
13、尽管王尔德的悲剧童话作品不论故事背后暗藏的是同性还是异性的情愫,他所用的语言词藻对情爱的修饰近乎一种浮华的美,但这种美对于世俗之爱的爱情最终的幻灭与消逝无济于事,能够达成完满的唯有博爱的基督和至上的艺术。
14、他大声疾呼:“如果我能够永葆青春,而让这幅画像去变老,要什么我都给!是的,任何代价我都愿意付!我愿意拿我的灵魂换青春!”他的脸颊上淌满热泪,而这声呐喊又像一次声嘶力竭的祷告。此后,他无止尽地挥霍、享乐,纵情于声色犬马、出入于妓院黑帮,却如获神迹一般不再老去。他享受着似乎不再消逝的美貌,又对自己摆脱了道德规约的审判心生怯意。他以为自己真的逃离了所有现世报应,但这个永不老去的秘密却在故事的最后才娓娓揭晓。
15、(53)苏福忠等编:《王尔德全集》,书信卷上,第441页。
16、多年来,直到不久前,王尔德的名字总是给他的作品带来一些损害。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是:天才的著作迟早会得到承认。
17、《自深处》不可避免地成了争论的中心。王尔德的真诚精神总是受到一些人的指责:他们说他装腔作势。他对这类攻击的回答是坚定而完整的:“一种观念的价值与表达这个观念的人态度是否真诚,其间毫无关系。”
18、风明:时间的乡愁——谈《从前慢》
19、(3)Livesey,R.,Aestheticism,in,K.Powell,etal(eds.),OscarWildeinContext,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3,p.2
20、奥斯卡·王尔德于一九〇〇年离开人世,遗体于一九〇九年迁葬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墓碑上刻着这样的铭文:
五、王尔德代表作品
1、(50)苏福忠等编:《王尔德全集》,书信卷上,第461页。
2、牛津城的建筑古色古香,分属于不同历史
3、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他的童话被视为儿童文学的瑰宝,他的如诗如画的风格对后世童话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收录了王尔德《快乐王子》等全部九篇童话。
4、《忠实的朋友》讲述了善良的小汉斯为了所谓的“朋友”磨坊主无私地付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最终还因为自私的磨坊主而淹死在水塘里。这篇童话有着对纯真忠诚的颂扬,对弱小善良的悲悯,对虚伪自私的否定,对贪婪吝啬的讽刺。
5、因此,王尔德的一生都在以艺术之美来对抗庸俗的社会现实。
6、在故事中:渔夫爱上了人鱼国度的小美人鱼,但是小美人是没有灵魂的,他们之间存在巨大的隔阂,唯有渔夫送走了灵魂,小美人鱼才能与她相爱,
7、于是一幅瑰丽奇特的画面,跃于纸上:那是一个静谧夜晚,湛蓝色的天空上悬着一轮明月,海水席卷礁石,海天交接之际一团漆黑似是在朝他凝望。海潮下落,发出悲声,雪白的泡沫好似在朝他挥手,渔夫背对月亮站在海滩上,映着月光的刀锋划开了自己的影子,就此分离了自己与灵魂。不顾灵魂的哀求哭泣,义无反顾地踏向着一个未知的世界。他是勇敢的,像个反叛的英雄,其实却是一个无法与自己灵魂妥协的逃避者。这个一如命运寓言的童话好似王尔德对于自身的嘲笑。
8、教育是一件可敬的事,但要时刻牢记,没有什么值得知道的事是教得会的。
9、关于王小波、王朔、卡夫卡,等等
10、彼时另一位客人姗姗来到,他苍白消瘦,气质忧郁,风度翩翩,一如从小说中走出的道连格雷,据他所说,他曾连续读了十四遍《道连格雷的画像》,经人引荐,来到泰特街拜会王尔德,热衷诚挚的表达着自己对这部小说的赞美。
11、这时候,伦敦社会已经肯定认为王尔德不过是个聪明人,他受到欢迎来到各处作客是因为能够让大家开心。1891年2月号的《双周杂志》(FortnightlyMagazine)刊登了他的文章《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伦敦社会又受到挑战,感到惊异。这篇文章一开头就用了一句奇怪的、颠倒的隽语,王尔德此后便因此出了名。他说:“社会主义能够使我们得到解放,不需要为别人而活着。”后面写的都是王尔德最出色的文字。
12、小说人物道连格雷的蜕变又何尝不是王尔德凝视深渊的写照。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用在此时期王尔德的身上也同样合适。此时此刻,他作品广为流传,他声名远扬,他家庭美满,他的每一部戏都在舞台上堪称轰动,他的风头可谓如日中天,一时无两。
13、Iliketodoallthetalkingmyself.Itsavestime,andpreventsarguments.我喜欢自言自语,因为这样节约时间,而且不会有人跟我争论。
14、而王尔德则是笔锋一转,另辟蹊径:他去构造一个故事,故事主人公耿耿于怀的却是如何去送走灵魂。在《渔夫与他的灵魂》故事中,人对自身灵魂是陌生而疏离的,主人翁蔑视与生俱来的灵魂,当有一天矛盾延发至不可妥协,灵魂成为二人之间的阻碍,他便为了欲望舍弃了自己的灵魂,如果说安徒生是引人入善的歌颂者,王尔德则是人性的剖析者,他笔下人物如同西方悲剧一般各负宿命,却不同于希腊悲剧中那无法规避的悲剧,王尔德笔下的悲剧的源头往往归咎于主人公自身,篇章间显露人间百态,言辞中道出波谲云诡,堪称石破天惊。
15、(9)齐泽克说:“按照第一种界定事件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事件视作某种超出了原因的结果,而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界限,便是事件所在的空间。”齐泽克:《事件》,王师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4页。
16、(47)Frankel,N.,(ed.),TheUncensoredPictureofDorianGray,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2012,p.
17、“当快乐王子看到小燕子死在自己的脚下,他的铅心瞬间裂成了两半。失去了任何装饰的快乐王子终于被市民们抛弃了,工人们把他放在炉子里熔化,将无法熔化的铅心扔在了垃圾堆里……当春天来临,天使来到这个城市带走了最美的两样东西——铅心和燕子的尸体,上帝让他们复活,在天堂里面永生。”
18、真正的诗歌,要具备两个条件
19、牛津大学不同于其它的大学,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
20、爱的目的是去爱,不多,也不少。
1、《夜莺与玫瑰》人物的象征意义:
2、他不无偏激地说:“19世纪对现实主义的憎恶,犹如从镜子里照见自己面孔的凯列班的狂怒。”
3、1895年,因王尔德和“朋友”道格拉斯交往挥霍过度,陷入负债。接着被道格拉斯的父亲告上法庭,被判入狱服劳役。在狱中他个人信用破产,大量收藏品被迫拍卖还债,老婆和儿子也离他而去。这些变故,对于一个诗人,一位习惯了养尊处优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你猜对了,王尔德差点就垮掉,甚至想到了自杀,不过他还是挺过来了。
4、社会喜剧《认真的重要》于1895年上演,获巨大成功,被认为是他最大的文学成就。另外两部社会喜剧《少奶奶的扇子》(1892)和《无足轻重的女人》,也都获得成功。
5、摆脱诱惑的唯一方式是臣服于诱惑……我能抗拒一切,除了诱惑。
6、博尔赫斯提出了对王尔德无人能超越的精准形容——“不可摧毁的天真。”同时,他也提出了评价王尔德时最重要的标准: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者,他几乎总是正确的。这让人想到传说28岁的王尔德到美国海关时,说:“我没有什么好申报的,除了我美丽的天赋。”王尔德的这种“美学正确”,超越了“语言正确”与“思想正确”。虽然他总是被诟病以警句著称而缺乏结构和故事能力,被人苛责其技巧的平庸,但我总觉得这是对他的误读。——蒋方舟
7、我特地买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王尔德的诗集,更加印证了我的结论。我们来看看他最有名的诗《安魂曲》:
8、之后,那位女演员的弟弟前来寻仇,被道林巧言欺骗,最终死于非命。正是女演员弟弟的死亡唤醒了道林的良知,他举刀向丑陋的画像刺去,结果自己离奇死亡。他的面容变得丑恶苍老,而画像却年轻如初。
9、此时的王尔德,被誉为百年难遇的天才,文学界的新星,所有的光环和荣誉都达到了巅峰。
10、风明:这个世界已没有隐私可言
11、最后我来讲讲王尔德在监狱里的故事。
12、RequiescatTueadlightly,sheisnearUnderthesnow,Speakgently,shecanher
13、在马格达伦学院,据说王尔德受到罗斯金(Ruskin)的影响,花费了一些时间在公路上破碎石头:这是罗斯金正在进行的一种实验。活动本身并不吸引王尔德,但伴随着的好处是可以参加罗斯金的早餐队伍,在他家中无拘无束地聊天谈话。
14、然而“艺术的目的只是引发一种情绪”,它激起的情感虽然美好但无现实意义,激情的艺术、思想,不可避免地带上感情色彩,社会惧怕这种艺术,而且磨灭它创造精神的实质部分。
15、“我们所组建的社会里没有我的位置,也不会给我任何位置,但是自然界的甜蜜雨水会一视同仁,洒进我躲藏的岩石缝隙里;甜蜜的谷会安静地听我哭泣,不来打扰我。自然界会在夜晚挂上许多星星,让我在黑暗中走路不绊跟头;还会吹起风来掩盖我的足迹,免得有人来追踪伤害我。她会在水中把我洗涤干净,用苦味的草药来治疗我的病痛。”
16、把人分成好与坏是荒谬的,人要么迷人,要么乏味。
17、该篇是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中最短的一篇,收录于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
18、反之,浪子名士,浪女刁娃一类,在道德上不属正派,但在风格上却未必是俗客。
19、故事讲述了生前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快乐王子死后目睹种种人世间的苦难,和燕子牺牲自我帮助他人的故事。
20、受苦是一种启示,让人明白以前从未明白的事理。
1、王尔德工作起来非常小心细致。不管他为人怎样,作为艺术家,他十分严肃,终于成为英语散文大师。在处理文字上,他就像美术家对待色彩一样,试用了一个又试一个,直到取得他要求的效果,达到塞科姆(Seccombe)所说的“丝绸般的效果”。但他也喜欢拖延时间。有个故事说,他在一所乡间别墅渡周末,由于他需要乘兴写作,他请求女主人允许他不参加其他客人的活动。到晚餐的时候,女主人问他完成了什么,他的回答是:“今天上午我在一首诗中增加了一个逗号。”这位夫人感到十分惊异,就问他下午的工作是否很辛苦。王尔德把手放在额头,疲倦地说:“是的,下午我把那个逗号又抹去了。”
2、“我们的目标不是相互说服,而是相互认识。”——赫尔曼·黑塞
3、居然能写出如此富有哲理的句子,居然能写出那么凄美的爱情!王尔德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4、《道连·格雷的画像》讲述的是一位漂亮的年轻人道连·格雷,画家为他花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像,格雷发誓说他希望能像画像一样永葆青春,为此他愿意放弃一切包括灵魂。于是他的愿望实现了,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无论他如何享受生活、堕落甚至作恶,他一直保持着二十岁的青春漂亮,只是那幅画却代替了他的灵魂,变得越来越丑陋、扭曲.......
5、上帝可怕的黎明已经放红。
6、1895年,昆斯伯理侯爵发现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与王尔德交往长达四年而控告王尔德,并到王尔德常去的名人俱乐部贴上纸条:“致奥斯卡‧王尔德——装腔作势的鸡奸客。”
7、老人的悲剧不只是一个人变老了,而是有人还年轻!
8、(45)布迪厄认为:人们常说,布道者总是向皈依者布道,我们以为是布道者的巨大影响力导致听众心醉神迷,其实正好相反,布道者追随信徒的程度至少不亚于信徒对他的追随,这是因为,信徒对布道者在客观上的委托才是理解布道者与信徒之间关系的关键。见拙著:《权力的文化逻辑:布迪厄的社会学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64页。
9、《夜莺与玫瑰》不仅是一篇脍炙人口、充满想象的童话故事,更像是一篇内涵深沉的散文。华丽的辞藻、优雅的文体,无不散发着美的气息。同时,这篇童话作品又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批判议沦,是作者以同情与怜悯写成的,是真诚与虚伪的对立,在这种对立中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王尔德历推崇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在《夜莺与玫瑰》中发挥到了极致。
10、(49)Beckson,K.,(ed.),OscarWilde:TheCriticalHeritage,p.关于王尔德认为《每日纪事报》对他的攻击相对温和,可见苏福忠等编:《王尔德全集》,书信卷上,第460页。
11、“唉!我现在没有红宝石了。”王子说,“所剩的只有我的双眼。它们由稀有的蓝宝石做成,是一干多年前从印度出产的。取出一颗给他送去。他会将它卖给珠宝商,好买回食物和木柴,完成他写的剧本。”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