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现团结的成语
1、(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2、(释义)清晰明白有条理。
3、抱德炀和: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指行仁政,搞团结。
4、道教所说的“长生久视”是什么?
5、相倚为强:互相倚靠帮助而强大。形容团结一致而有力量。
6、(解释):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7、指人的感恩之情与仇怨之情。
8、“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9、(出处)唐·孙揆《灵应传》:“宝及晡方寤,耳闻目览,恍然如在。”
10、(相倚为强):互相倚靠帮助而强大。形容团结一致而有力量。
11、(提示)形容树木枝叶茂密的成语
12、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13、解衣推食奔走之友不分彼此布衣之交同心协力
14、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戮力相助、同仇敌忾
15、(提示)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的成语
16、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17、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6回:“貂鼠皮道:‘二仙传道去罢!’珍珠串瞅了一眼,笑的去讫。”
18、冒犯别人的人从不原谅别人。——赫尔巴特
19、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王杰
20、26)众望所归: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二、表现团结的成语大全
1、同甘共苦tónggāngòngkǔ
2、(出处)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明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3、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4、道教说,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5、(释义)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6、(释义)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7、(反义词):离心离德、貌合神离
8、(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9、蚂蚁是众人所知的最团结的动物了:虽说一只蚂蚁像粒芝麻一样小,力量也很小,人们一脚就可以把它踩死,更不用说要咬死一个人了,可是成千上百只蚂蚁就可以将一个人至于死地!
10、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英.莎士比亚
11、(出处)明·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
12、(释义)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1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4、(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15、户名:西安市万寿八仙宫
16、同舟共济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17、(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嬷嬷,你放心,小人三代行医,医书脉诀,无不通晓,包的你手到病险除。”
18、(提示)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成语
19、“学成语文化,做国学新人,练强健体魄,写美好人生。”在读书节活动中,一年七班全班同学表演了成语儿歌操。在表演中,同学们口号嘹亮,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划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回顾每一次练习,无不凝聚着老师的辛苦付出,家长的大力支持,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虽然辛苦,但也收获颇丰。此次活动不但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品质,锻炼了同学们健康的体魄,还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成语很好地融入到运动当中,让同学们在玩中学,潜移默化地学会了许多国学知识,很好的契合了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的宗旨。
20、弄虚作假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就像一年二班表演的成语故事剧《滥竽充数》中所讲述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也许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最终却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要想成功,必须在学习上要奋发图强,学会举一反懂得精益求精,还要知道不耻下问,坚决不能滥竽充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上一层楼。
三、团队配合默契的句子
1、人们常说的“身怀六甲”,居然和道教有关!
2、(提示)夫妻永远和好之意的成语
3、◎清·李当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4、(提示)造谣说谎的成语
5、患难与共(huànnànyǔgòng)
6、28)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7、(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8、(一虎难敌众犬):一只凶猛的老虎也战胜不了众多只狗。比喻弱者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战胜强者。
9、(为渊驱鱼):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10、为丛驱雀: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11、(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的:“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2、《易经》成语中,提倡这种宽容精神的还有“殊途同归”。《易经·系辞下》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记载,后形成了“殊途同归”这个成语。现在我们使用这条成语,一般是指“走不同的道路而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但其语源却是提倡不同派别、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从而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有机的融合,实际表现的是宽容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强烈的兼容意识。
13、成语出处:《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14、(zhùrénwéilè)
15、(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16、(示例):以为足下当~,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三国志·魏志·袁术传》
17、(出自):汉·扬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18、(释义)见“耳濡目染”。
19、《易经·系辞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语,这段话后来形成了两条成语:一条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力量很大,好像锋利的刀剑能斩断铜铁;一条是“金兰之友”,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两条成语均是强调团结的力量。
20、道教宝诰开头,第一句的“至心皈命礼”是什么意思?
四、表现团结的成语有哪些
1、两位神仙一起传授道法。比喻两从秘密地配合做成某件事。
2、空头人情:虚假的情意
3、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
4、(释义)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5、风俗习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6、团结是什么?团结是乘法。把一个人的力量乘以一个人的力量,那么这份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把这份力量乘以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呢?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的。
7、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易经》经传。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
8、(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9、(fēngāngòngkǔ)
10、hézhōnggòngjì
11、(释义)原指生财有个大原则,后指搞钱很有办法。
12、同舟而济:舟:船;济:渡,过渡。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13、(释义)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14、水清无鱼: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5、(反间之计):间:离间。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后来指离间敌人内部,使之不团结的计策。
16、张灯结彩、欲擒故纵、筚路蓝缕、讹言谎语、清清楚楚、口是心非、马首是瞻、衣香鬓影、旗鼓相当、金戈铁马
17、(示例):以为足下当~,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三国志·魏志·袁术传》
18、(提示)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的成语
19、(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20、(提示)指山寨头领的妻子的成语
五、表现团结的成语八字
1、抑强扶弱、齐心同力、齐心戮力、休戚相关、亲如手足
2、(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3、(同心并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4、众人拾材火焰高——谚语
5、(释义)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6、10)一心一力: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7、没有科学工作者的团结互助,全国协作大攻关的精神。就不会看到两弹一星的飞天。没有中国女排的互相合作和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就不可能在赛场上获得前无古人的“五连冠”雄踞女排之颠。
8、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9、(提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的成语
10、(提示)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的成语
11、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英.欧文
12、同心协力: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3、同生共死、志同道合、共赴危难、齐心合力、同心叶力
14、戮力同心lùlìtóngxīn
15、(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16、在这里我们共同为了将来的蟾宫折桂儿一起拼搏,一起奋斗。是的,同样的拼搏与团结在运动场上一样表现的淋漓尽致。
17、(示例):只要我们大家~,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18、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
19、伯乐相马: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20、出处宋·文天祥《文山全集·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1、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建设我们的祖国。
2、光杆司令光杆司令,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guānggānsīlíng,字面意思来看是没有兵,就是没有手下,只靠自己一个人。形容只剩下孤单一人,没有任何人帮助。
3、进取精神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作为一种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华夏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华夏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4、(释义)逢迎侍奉位高权重的权贵。
5、(解释):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6、(反义词):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同床异梦
7、(出处)《庄子·渔父》:“万乖之主;千乖之君;见天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
8、(解释):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9、(出处)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10、出自《周易·序》“有大者,不可以盈,有大而能谦必豫”一语中的“大而能谦”这条成语,后用来指既有一定的知识、名望、地位或财产等,又能够谦虚待人的人。
11、风雨同舟(fēngyǔtóngzhōu)
12、禹步踏之,神驰九霄!揭秘道教法术之步罡踏斗
13、《易·乾》中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修辞立诚”这条成语,就是告诫人们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
14、(提示)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的成语
15、出处元·无名氏《水仙子·冬》曲:“只不如胡卢兄弟每日相逐趁;到能够吃肥羊饮巨觥;得便宜是好好先生。”
16、(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17、(近义词):同舟共济、休戚相关
18、众虎同心: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19、三个臭⽪匠,顶个诸葛亮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