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语录十则翻译
1、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引导他。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问3:对,就是文言文。很多同学很怕文言文啊,觉得根本看不懂它在讲什么,但是,要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不是白白度过的,我们那些先辈,那些古人的智慧,可厉害着呢!要是能学到一些,那受益的肯定是我们吧?
5、 解释: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9、加盟合作者投入少,回报高。
10、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第三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2、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1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过手臂当枕头,也乐在其中啊。
16、人不知而不愠——个人修养
1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8、能力目标:准确诵读课文,并在理解每一则语录的基础上背诵及默写课文。
1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君子团结大多数而不与少数人勾结,小人与少数人人勾结而不团结大众。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二、孔子语录十则翻译第十八视频
1、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品德篇
3、·生无所息。(出处)《列子·天瑞第一》(译文)人生是没有什么休息的。
4、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5、(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6、·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有才能的人,结交士人中有仁德的人。
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8、翻译: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10、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却能有新的领悟,这样的人便可以做老师了。”
11、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3、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14、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15、译文: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
16、 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18、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19、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20、15937089989
三、孔子语录十则原文
1、这一则说的还是学习方法,指出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能领悟新的知识。在这里,“温故”和“知新”并重,强调新旧交替的连续性。
2、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3、孔子语录: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
4、④说(yuè):通“悦”,愉快。
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6、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子曰:“温故而知新。”
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出处)《论语·尧曰篇第二十》(译文)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10、孔子语录: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11、(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12、(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3、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
14、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5、(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6、连云港市海州区南极北路228—108
17、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白话释义:不具备‘仁’的修养的人不能长久地保持朴素的本质,不能安然于俭朴的生活,也不能体验生命本具而长久的快乐。具备“仁”的修养的人是坚持、安守‘仁’的品格,有智慧的人会运用‘仁’的原则以求得利益.
18、(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19、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20、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四、孔子语录十二则翻译及解析
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3、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4、(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8、·小不忍则乱大谋。(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如果在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划。
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12、细细品味文字间的那一份感触
13、Whilehisparentsarealive,thesonmaynotgoabroadtoadistance.Ifhedoesgoabroad,hemusthaveafixedplacetowhichhegoes.
14、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15、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16、译文:自己不喜欢的不要给别人
17、导师无限学:10月31日前团报仅需6800
1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19、孔子说:可以和他一起学习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遵循坚定的原则;可以和他一起遵循坚定原则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通达权变。
20、(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五、孔子语录十则翻译及注释
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出处)《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译文)政的意思就是正。您带头走正路,谁敢不正呢?
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土地。君子是怀畏刑法,小人只是想着贪图实惠。
5、知识目标:读准字音,明确字义:愠、罔、殆、谓、哉、焉等。
6、孔子语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7、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8、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
9、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0、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後雕零的。孔子的名言名句及语录翻译集锦从孔子的经典名言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1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12、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3、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4、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5、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16、翻译: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17、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18、(5分钟默写60个生单词,不做笔记,不背语法,效果1年=5年!)。
19、·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只有女子(指美色)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了就会无礼,疏远了就会报怨。
2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隐藏起来、自我完善。
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AtfifteenIsetmyheartuponlearning.Atthirty,Iplantedmyfeetfirmupontheground.Atforty,Inolongersufferedfromperplexities.Atfifty,IknewwhatthebiddingsofHeavenwere.Atsixty,Iheardthemwithdocileear.Atseventy,Icouldfollowthedictatesofmyownheart;forwhatIdesirednolongeroversteppedtheboundariesofright.
5、(译文)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6、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
7、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11、孔子语录: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1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14、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15、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6、(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17、(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18、(译文)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1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0、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2、·圣则丘何敢,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出处)《列子·仲尼第四》(译文)我哪敢当圣人,我不过是学问广博知识丰富就是了。
3、·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古人学习为了充实自己,今人学习为了沽名钓誉。
4、(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6、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
7、孔子语录: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8、孔子语录: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9、(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10、(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11、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2、(译文)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3、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15、·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贫贱,君子是不会去做的。
16、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9、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20、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看见利益要能想到是否合乎道义,见到危难要敢于献身。
2、(2)明白(诲女知之乎)
3、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