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爱读书的成语
1、(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2、(好学不倦)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3、废寝忘食 :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4、他还跑到当时的都城洛阳,向有学问的人请教。认识他的人都说:“这个少年将来一定会是国家的栋梁。”祖逖二十四岁的时候,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但他觉得自己的学问还不够,就没有答应,而是继续努力读书。
5、许多远近闻名的作家用毕生精力打造一本厚实的书籍。肤浅的人嘲笑他们碌碌无为,殊不知爱文之人即是如此,他们以写作为乐,借笔墨代替自己生命的延续。那一颗颗平凡的字眼,字字将文段排列,段段将文章构成。
6、韩符也被老爹这首诗给吓到了,从此开始发奋读书。
7、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8、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9、我们的梦想,也许是二十岁的豪情壮志;也许是青春期的迷茫与冲动;也许只是一份平淡的渴望:渴望掌声,渴望成功。无数的“可能”,无数的“希望”,因为我们的青春岁月充满奇迹,我们心中大大小小的梦,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芬芳弥漫。
10、(翻译):半夜鸡叫听说荒,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了。’于是就起来舞剑。形容爱读书的四字成语篇3(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11、那么,让我们好读书,读好书吧!
12、张飞:“人马并驰,疾而速…”(人和马一同飞驰,那速度很快)
13、负薪挂角:背着柴草时,把书挂在扁担前面;放牛时,把备读的书挂在牛角上,随时准备读书。指抓住劳动的间隙读书,形容读书刻苦勤奋,不畏辛苦。
14、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比喻有志者及时奋发努力。
15、“刺股”讲的是战国时期苏秦的故事。出自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6、“负薪”指的是汉朝的朱买臣。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把要读的书挂在扁担上,砍柴累了,他就拿出书看一看。由于勤奋刻苦,朱买臣后来被人举荐,当了会稽太守。
17、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18、点击上方「鱼羊秘史」关注,每晚八点推送
19、晋襄公死后,公子雍即位,太子夷皋是婴儿,他母亲就找大臣赵盾论理。赵盾担心秦国会出兵干预,结果还是引发两国战争。赵盾独断专行引起大夫贾季的不满。狄国侵犯鲁国,赵盾便叫贾季去责问酆舒。
20、读音:( yè yǐ jì rì )
二、形容特别爱读书的成语
1、画作能勾勒人们情绪,却不能成为永恒。
2、“天苍苍,野茫茫,读书没有说书忙。”话说某年某月某日,古往今来的社会名流及文坛上声名显赫的大人物济济一堂,开始了关于读书的讨论。主持人高尔基(以下简称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老高,你也是的,踩着书迈向成功,于心何忍啊!)很荣幸与诸位在此谈书。
3、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博览群书满腹经挥继别汽纶博学多才精益求精字美除段每等斟句酌一目十行浅尝辄止孜孜不倦悬梁刺股映雪读书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手不盐纸求民效候需准矛释卷爱不释手学而不厌一目十行开卷有益
4、书中自有黄金屋,屋中自有爱书人。
5、出自:毛泽东——《中国共产d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6、(翻译):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死亡所寄,不吃不睡的。
7、示例:愿你的追求孜孜不倦,愿你永远学而不厌。
8、然而要断然放弃眼前的功名利禄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他迟迟未作出最后的决定。
9、形容一个人不爱读书的成语:
10、例句:离家多年才发现,还是家里好,异国的山珍海味哪比得上家里的莼羹鲈脍。
11、织帘诵书隔篱听讲手不释卷闻鸡起舞孜孜以求博览群书全神贯注
12、280个成语之最,有趣又好记!给孩子留着
13、《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14、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阴沉着脸,准备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鞠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便留下他住了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钱。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15、祖逖是晋朝有名的大将军,他青少年时代刻苦学习、坚持习武、忠心报国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16、东晋时期,前秦苻坚野心勃勃仗着兵多企图灭了东晋,却被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
17、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18、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19、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20、出自: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
三、表示酷爱读书的成语
1、chúngēnglúkuài
2、示例:今晚,我们要感谢那些专业的情报人员和反恐人员,正是他们孜孜不倦地工作才成就了今天的成功。
3、敢于为梦想奋斗的人,永远不会惧怕追梦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突然到来的危险以及黑暗。没有黑暗,怎么会有黎明?没有努力,又怎么会有成功?在未来,当我们梦想成真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骄傲地说:“我,从未放弃梦想,从未放弃奋斗!”
4、一天深夜,乡下有人跑来报告弥子瑕,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弥子瑕跑到宫里,偷来了卫灵公的马车,星夜赶回乡下去了。国王听到这件事后称赞说:“真是一个难得的孝子,为了母亲,忘记了自己会受到砍脚的刑罚。”
5、有句话说得好,当TA爱你的时候,你随意一句话都是宝;TA不爱你的时候,你的生死都是草!
6、后来他决定要好好读书涨知识,就收山不打了。没想到有一天他和朋友出去玩又遇上了老虎,在职业病的驱使下,他下马对着老虎就是一摔!
7、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8、悬梁刺股(xuánliángcìgǔ)
9、(zhuān xīn zhì zhì)
10、有个名叫智叟的老头听说了这件事,特地跑来观看,一看就哈哈大笑起来,对愚公说:“算了吧,你们这样干太愚蠢了!你已经是风烛残年啦,连大山的毫毛都动不了一根!”愚公叹了口气说:“你呀,简直可以说是顽固不化!我年纪大有什么关系呢?我死了以后有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不会再增高了,只要一点一点地挖下去,终有一天会挖平的。”智叟没想到愚公会说出这样一番道理,不禁张口结舌,无话可说。
11、读音:( zī zī bù juàn )
12、又一次,弥子瑕陪着国王在果园游玩,弥子瑕吃到了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忙拿着吃剩的半只桃子送到国王面前,请他品尝。卫灵公笑着说:“弥子瑕是真正的爱我啊!只想到让我尝尝甜头,忘记了剩桃上还沾着他的口水。”
13、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14、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15、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16、手不释卷shǒubùshìjuàn(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示例):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清·王晫《今世说·德行》(近义词):学而不厌来自、爱不释手(反义词):不学无术(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