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诚实守信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1、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做客。
2、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3、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
4、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2020年盐津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盐发改〔2020〕4号)精神,河咀小学于2020年7月6日到7月13日开展了诚信宣传签名活动、“我和诚信有个约定”诚信主题班会活动。
5、俗话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说到做到,一句话说出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这不是开玩笑,而是很认真的。现在的人很随便,很容易“轻诺”,往往难以理解古人的行事做法。
6、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7、张良行了个礼说:“是”。
8、1860年,林肯五十一岁时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获胜,当上了美国总统。他真的废除了奴隶制,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同时他也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
9、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10、意思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精诚所至,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11、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12、王历明,汉族,中共d员,现担任赣州分输站站长。加入公司以来,在多个岗位上表现突出,工作勤奋踏实,敢担当勇作为。为人朴实诚信,言必行行必果,在广大员工中间口碑极佳。
13、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曾子的儿子也要去,曾子的妻子便说,你听话,在家里呆着,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赶集回来,看见曾子正要杀猪,便忙走过去,拦住曾子,问其原因,曾子说道,做人要守信用,特别要对孩子树立个好榜样,曾子的妻子也不便阻拦,于是,曾子的儿子吃到了猪肉。这就是曾子杀猪的故事。
14、之后老人又从怀里掏出一本又薄又破的书,说:“读了这本书,就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这话会在十年后应验。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说完之后,老头儿就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15、冯述维,男,1951年5月生,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河王湖村村民。
1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诚信之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古代商鞅立木取信、季布一诺千金、李苦禅烧画等等许许多多关于诚实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人无信而不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四则关于诚实的故事。
17、郭汲守信:郭汲,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贯注重恩德,在当时声誉很好。
18、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着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19、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20、吕元膺之所以要辞退这位棋友,是由于他从这位棋友挪动一个棋子、搞了一个奷诈的小动作中发现了他的不诚信。诚信者,真诚守信之谓也。诚信,是人生的无形资产,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无信不立",不诚信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难处世。与没有诚信的人交往,是十分危险可怕的。
二、诚实守信的名人轶事
1、努力学习,共同进步
2、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
3、张良乖乖地走上前去,老头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这娃不错,值得教导。五天后天一亮,和我在那里见面。”
4、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
5、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6、“先生,不要大惊小怪,”他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我反正赔不起。”
7、总裁自豪的说:“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宁可失去所有的财产,也不愿失去信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诚信的种子种在心里,它就会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甜的果。
8、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
9、诚实的列宁的故事:列宁小时候姑妈家去玩,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姑妈问谁打的,他说是猫不小心打碎的。姑妈知道他福造在撒谎却没拆穿他。于是列宁主动像姑妈坦白是他来自打碎的。最后姑妈接受了列宁的道歉,并说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10、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晏殊
11、与之有关的典型事例如下:
12、老人坐在桥头,眼皮也不抬一下,就说:“给我穿上。”
13、杰夫就在大学礼堂的外面坐等。卡尔兴致勃勃地为大学生们演讲,讲他的创业史,讲商业成功必须遵守的原则,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超过了与杰夫约定的见面时间。
14、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宋庆龄
15、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诚信,不撒谎,是我们做人的起码准则。但是,如果世界上的谎言不存在了,世界就充满了和谐与美好。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一诺千斤”的由来
16、邓家祥告诉记者,为了还清医疗费,他已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这些钱我会通过打工务农陆续还上。大家帮了我,我不能不讲诚信。”他说。篇诚信友善的名人小故事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因为宅基地问题发生争执。张家人写了一封信,张英看后,淡然的写了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收到信后,起初不明白,以为张英会用什么手段可以摆平吴家,谁知道写了这么一封信,不过也只好照办。谁知吴家竟被感动了,也让出三尺来。于是在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成为佳话。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是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不二法门。
17、等他巡视完,再返回这个地方时,比告诉孩子们的时间提前了一天。郭伋就对随处讲:“我们今天不能进城,因为会失信于孩子。”所以,郭伋就在野外的亭子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才进城,而那些孩子也正在那里等他。
18、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19、话题:“诚信与人生”“互助”“诚信的价值”
20、多年来,他坚持实事,做诚实人、说诚实话、办诚实事,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坑蒙欺诈作为,他一直用诚信来面对每一位同志,尽心尽力地为同事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尽管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在平凡的事迹中透着点感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他积极主动,答应别人的事情都努力做到。每次和施工单位的备案领料人联系好装卸物资的时间,他都提前赶到现场,查看当时的物资装卸环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外在因素的困难,做好本职工作,从不失约、负约,及时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三、诚实守信的名人小故事有哪些
1、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
2、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3、《弟子规》上讲:“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做人要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4、父亲见小庆龄站在那里不动,就问:“庆龄,你怎么落后了,难道你不想去看鸽子了吗?”
5、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
6、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7、1997年,尹士荣儿子的面粉厂经营不善倒闭,欠下50万元债务。看着意志消沉的儿子,尹士荣拿回了面粉厂的账本,当时就许诺:“欠大家的,我会还给大家,一分也不会少!”从那时起,尹士荣开始了他的养猪还债之路,喂猪、割草、拉泔水,深夜凑合着睡在猪圈旁边的小屋。到2012年年底,尹士荣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他还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主动资助村里修路,借钱帮助乡邻解决燃眉之急。
8、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9、讲诚信的名人故事: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
10、汉风把全部的积蓄都投入到这一份公益事业中。书院没有收入,全靠他的积蓄和每年所得的著作版税及到各地讲学的报酬支撑,虽然七易其址,困难重重,但是他从未放弃。他只希望继续践行当初“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诺言,书院书声琅琅不断,古韵盘旋不绝。十年来,书院举办了2600余场公益课堂,惠及听众40万次。在他的感召下,200多位高校教师和文化界人士自发加入彭城书院,成为了义工。
11、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
1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邓析子·转辞》
13、2007年,郭夕祥的大儿子被一辆汽车撞成重伤,不幸身亡。当大儿子还在抢救时,就有债主上门,接下来的日子,债主接二连三地冒出来,儿子一共欠账63万多元。2008年后的四年间,是郭夕祥打工还债的日子,他一直信守诺言,省吃俭用、打工挣钱、分批还清。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每一笔还款的时间,当最后一笔10万元欠款还清后,他欣慰地说:“终于全还掉了,心里确实舒服,从此睡觉就能踏踏实实了!”
14、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15、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6、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17、他秉持“商道酬信、一诺千金”的理念,视质量和信誉为企业生命,带领上上集团实现一次次跨越,跻身线缆企业中国第世界第九。
18、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
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20、商鞅,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
四、诚实守信的名人故事有哪些作文
1、《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你手机发的,实在回复不了多少字呀!
2、郭汲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
3、曾子杀猪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
4、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着那个老人。一会儿,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年轻人要成大事,就要遵守诺言,说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
5、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
6、宋庆龄有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赴约了,但宋庆龄仍冒雨前往。
7、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家长对孩子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与孩子。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