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津津乐道的错误用法
1、这类错用的情况还有:“忍俊不禁地笑了”“难言之隐的苦衷”“一场南柯一梦”“显得相形见绌”“好像如芒在背”“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目前的当务之急”“接踵而至地闯进来”“津津乐道地说”“海内外闻名遐迩”“责无旁贷的责任”“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等。
2、树之风声、离群索居、智尽能索、d同伐异、狗尾续貂、穷形尽相、高山景行、河山带砺、相去无几、指手画脚、乘坚策肥、灾梨祸枣、干柴烈火、南面百城、齐家治国、树之风声、发短心长、平原十日、危言危行等。
3、例26中“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前面的“让人”重复。
4、敬辞大致包括敬称语(对称词,如“阁下”“仁兄”等)、代称语(借代词,如“华翰”“花甲”等)、美称语(美善词,如“芳龄”“贵庚”等)、问候语(请安词,如“春祺”“撰安”等)、恭贺语(贺拜辞,如“新婚燕尔”“寿比南山”等)、祝颂语(祁愿词,如“吉人天相”“后福无量”等)、恭维语(吉祥词,如“鸿辉”“鹤发童颜”等)、感戴语(致谢词,如“惠顾”“为荷”等)若干等。
5、“百无一失”与“百无一是”
6、“特此通知”的正确使用
7、藕断丝连、青枚竹马、秦晋之好、破镜重圆、汗牛充栋、咏絮之才、巾帼英雄、扫眉才子、徐娘半老、高阳公子、膏粱子弟、红颜薄命、百岁之好、并蒂芙蓉、乘龙快婿、劳燕分飞、母难之日、弄璋之喜、无肠公子等。
8、津津乐道形容对这件事十分地感兴趣,很感兴趣地谈论。强调的是说个不停。津津形容兴趣浓厚的样子,乐即开心,道意为说。
9、这个问题谈起来呢比较复杂,我们首先要有对一片茶叶的命运有个大致的了解,茶树与茶树的基因基本相同,但是茶树上的鲜叶为什么有的变成了绿茶,有的变成红茶,有的变成黑茶了,这些都是由工艺来决定的
10、例如:凿壁偷光——不能把它解释为:小偷挖墙入室,把别人的东西偷得干干净净。如这样理解就大错而特错了。而它的实际意思是:凿开墙壁,借助邻居的灯光读书。此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来就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11、例如:罄竹难书——有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同桌上学好迟到、上课爱说话、考试喜欢抄袭、又经常搞恶作剧吓唬女同学……总之,是个磬竹难书的坏孩子,我很讨厌他。”此句明显犯了用词语意轻重打当的错误。“罄竹难书”,词典解释为:“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书,写。意思是用尽终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例句中的“我”,虽然列举了同桌很多很多毛病,但“毛病”绝不能等同“罪行”,用“罄竹难书”来形容语义程度过重,显然是错误的。
12、而且,它只属于“语言文字基础课”19个专题中的一个。具体请见下图: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4、6(打卡第6天)背过了诸多唐诗,你可还记得初唐四杰!(附诗歌资料包)
15、另外,对外界的自然现象,如景观,某一方面的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医学等,。有偏好或研究,讲起来是口若悬河,乐此不疲,这里就偏于中性词了。
16、示例:他每天都在马戏团表演小丑,真可谓是乐此不疲。
17、下面根据本人多年任教毕业班和参与中考工作的经历从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供老师学生们参考。
18、例21中“出奇制胜”可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
19、三是行文结构的需要。公文的结尾,要求简明扼要,意尽即止,并注意与开头相呼应。而使用约定俗成、形式固定的公文专用语这种定型式结尾方式,恰是公文结尾的一种常见形式。有了“特此通知”,通知就算是有了一个“尾”,文本从结构上也就完整了。
20、➤中考专题复习七:初中重点文言文复习
二、津津乐道的意思和用法
1、例5:(201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8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2、“特此通知”在实际公文活动中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滥用。就像笔者所见到的那个单位,每一份通知都用“特此通知”,这里边极少数可能是恰当的,大多数可能是多余的。二是位置错误。有的置于正文之后下一段的顶格位置,有的置于正文之后下一段居中或靠右的位置,有的甚至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和成文日期的正上方。三是标点使用不当。“特此通知”后到底用不用标点符号,学术界争论很大、莫衷一是,这造成了实际使用中的严重混乱:有的用标点,有的不用标点;有的用句号,有的用感叹号;有的甚至用黑体加以突出。
3、在明确了“特此通知”后面要不要加标点这个问题后,还要解决加什么标点的问题。我们知道,句子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句末标点一般使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特此通知”后面使用问号显然不妥,因为它没有任何疑问的成分,因此就只能使用句号或感叹号了。而实际工作中,人们的困惑就在于使用句号还是感叹号。笔者认为,“特此通知”之意为“特别在这里通知一下”或“特地在这里加以通知”,它是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也不符合表达的要求,所以使用句号比较适宜。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的公文其实也是这么标的。
4、最新部编版语文电子课本汇总(2020秋)
5、津津乐道是成语,他的资料津津乐道拼音:jīnjīnlèdào简拼:jjld同义词:津津有味夸夸其谈乐此不疲反义词:沉默寡言兴味索然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对有兴趣的事说个没完出处:清·钱学纶《语新》下卷:“风流贤宰,疾恶怜才,俱假文字为劝惩,邑人士咸津津乐道之。”解释:津津:兴趣浓厚。形容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仅丝冷以矿布温说异利画例子:十余年来,在不少出版物中我都看到必随厚这幅画,它为不少人所~。(秦牧《一幅古画的风味》)
6、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ménɡ)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图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地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7、出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原文第六自然段)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
8、——此类容易望文生义的常见成语还有:差强人意、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首当其冲、万人空巷、目无全牛、久假不归、为之侧目、从井救人、不赞一词、口血未干、明日黄花、目不窥园、再作冯妇、七月流火、述而不作、登高自卑、尾大不掉、河鱼之患、不忘沟壑、悼心失图、南州冠冕、一定不易、具体而微等。
9、B.李晓霞在第52届世乒赛中夺得女单金牌,成就了个人的”大满贯”,成长为中国女乒首当其冲的”一姐”。
10、尤其是小、初、高的毕业班同学们。
11、引证: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2、要切实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13、百里挑一 —— 一无所知 知法犯法 法外施仁 仁浆义粟 粟红贯朽 朽木死灰楼主,这点够了吗?
14、C(选项中“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这里使用对象错误。)
15、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横线上。
16、(“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光荣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这多作敬词赞语,表示对人的赞扬。)
17、我们复习时必须重视教材,一定要对教材中的重点语段倍加关注。
18、如果缸里的剩余水不清理干净而倒入挑来的新鲜井水,其实新鲜的水也被积沉的水污染而变得不新鲜。
19、最大量与最小量需要透明化,而这个容器是不透明的,最大量可以估计(8~9分满)最小量线却是看不看见的?如果把容器改为透明的,这个最小量标示线就OK
20、B(选项中“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
三、津津乐津津乐道是什么意思
1、方法指导:(1)要有文体意识,根据文章后题干可判定文体。千万不可在议论文阅读中出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运用打比方的论证方法”的字样;注意说明方法和论证方法相关术语的区别;注意“举例子”中“例”,“列数字”中“列”的写法。(2)要有要点意识,锁定答题区域,根据设置分值,分条写出,要点提取尽量全面。
2、这类错用的情况还有:“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问题未发现前就应防微杜渐”“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成绩下滑”“把中国人民的抗议置若罔闻”等。
3、文不加点——有的同学把它解释为:写文章不加标点。如果这样按今天常用的字面义,对“点”字进行望文生义地理解,是会贻笑大方的。而成语的实际意思是:指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此成语出自《文选·祢衡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4、例25中“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成语里已隐含有“感到”之意,故该句在语意上显得重复赘余。
5、例如:无所不为——成语例句:“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词典解释为:为,做、干。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可见是个贬义词。而例句是在赞扬科学家的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探索的精神,很明显,用在这里是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6、D.丁是丁卯是卯:丁卯又和“钉铆”谐音;钉是榫头;铆是铆眼;两者必须完全相合。比喻办事极认真;毫不含糊。
7、(3)前人(栽 )( 树 ),
8、索然无味,汉语成语,拼音是suǒránwúwèi,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
9、➤中考专题复习三:容易写错的成语
10、要把握成语的特指对象,不要张冠李戴
11、例17中“长命富贵”,旧时用于对孩子的祝福。
12、加分题(成语接龙):在下列3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往下接,至少接4个成语,接对一个得一分。
13、第1题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每空一分,有错字则不得分。
14、主观题答案要点尽可能全面,不要浅尝辄止。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结合试题设置的分值考虑,最好分点答题,4分以上的题目最起码分两点。
15、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
16、一些成语由前后两个句子组成,前句和后句往往有相反或补充的意思。如“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下面有四条这样的成语,你能补充完整吗?(4分)
17、②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
18、推文汇总(2020年5月)
19、特定的加工工艺决定了茶的茶性是什么
20、(象)牙之塔 (狗)仗(人)势
四、津津乐道哪个字错了
1、A.这些伪劣药品酿成的种种惨剧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2、B.这部小说的情节引人入胜,让人读起来津津乐道。
3、“礼”在《新华字典》里的释义:①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行的仪节;②表示尊敬的态度或动作;③礼物,用来表示庆贺或敬意。
4、(接上问题1)在这个案例中,即使把容器改为透明的,这个标示线也有问题。
5、A.鱼龙混杂息息相关刻不容缓
6、例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7、在这方面,我是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
8、示例:课文中那些意味深长的语句,要反复阅读,加深理解。
9、有些成语常用在否定句中,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里。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出错。
10、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注重多音字的积累和整理,清楚不同的读音和用法。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归纳整理出常见的多音字,做好辨析,根据读音记住适用范围,这样回答这类题就会稳操胜卷。要学会区分词义,例如“需要”和“必须”;“起程”与“启程”,我们在复习时要注重词语辨析,可以归纳整理同音不同义的词语辨析。
11、这道试题综合考查了语言运用能力。考查了查字典、字音、字形、字义、词性、标点、语病等基础知识,语段内容还给了我们思想的启迪,美的享受。
12、成语大都源于古代诗文,有一些成语还明显地带其初始语境的特点。所以一些“出身”于否定句式中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中,而不能用在肯定的句子里。
13、这是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地理标准
14、例31“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事半功倍”的意思弄反了。
15、前发酵:红茶、黑茶、黄茶,已经是成品
16、——此类易使成份赘余的常用成语还有:(浑身)体无完肤、忍俊不禁(地笑了)、(人民)生灵涂炭、(自己)妄自菲薄、(每天)日新月异、虚怀若谷(的胸怀)、惴惴不安(的心情)、(生活)安居乐业、(讲得)津津乐道、真知灼见(的意见)、三令五申(地强调)、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难言之隐(的苦衷)、(各种)形形色色、(众多)莘莘学子、(心里)无动于衷、(目前的)当务之急、(显得)相形见绌、(一场)南柯一梦、(好像)如芒在背等。
17、作者简介:吴月春,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多次参加市中考语文命题工作,盐都区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初中语文“一三一”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在盐城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奖。主编省中小学教辅材料《七彩阅读》,数篇随笔、论文在报刊、杂志发表。
18、通知中使用“特此通知”这一结束语,一般有以下作用:
19、➤诗词鉴赏:古诗鉴赏的七种答题格式,高分必读!
20、常见的三四个义项成语有:
五、津津乐道怎么解释
1、例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球队。
2、B.鱼目混珠息息相关众望所归
3、B.三个月前,我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