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格尔哲学三大定律
1、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它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2、同一性问题的实践意义:
3、比如对希特勒的分析,重个体的英雄史观就会分析他个人的情况,个人的机遇、个人的能力;而马克思主义则会从群体分析出发,分析当时支持他的这些人的状态及其行动心理。
4、知性是主体意识从它自身产生的观念的能力,即认识的主动性。此书提出了知性的十二个范畴,范畴不是来自感性对象,是先天的。自然科学所以可能就在于范畴的先天性,同样范畴只能应用于经验,不反映于自在之物。
5、恩格斯进一步反思,他认为黑格尔的方法(辩证法)具有革命性,但黑格尔的问题在于方法和体系之冲突,也就是辩证方法和唯心体系的冲突。
6、对立统一规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7、紧接前面引出的“良知”问题,尝试从反己的面向,践仁的面向,以及成圣的面向,就此三要素为根底的“良知”性格,究竟怎么样环绕善恶、美丑、真假、是非诸范畴,而逐层、逐项地加以明辨与建立。这中间,乃涉及与效验主义的许多关联。
8、而恩格斯认为这是弄反了,应该是历史变迁带动宗教变迁。宗教变化是第二性的,不是第一性的。
9、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从一般的方面说,哲学史上全部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思想理论的准备。
10、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1、与此对应,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具体的道德”,就是要根据不同时代、根据不同地点、根据不同的阶级而倡导具体的道德。
12、(A)一般的理性观念与经验观念
13、无产阶级产生(三大工人武装起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4、舒本华认为让学生们耗费大量宝贵的时光去研究“荒唐”的黑格尔哲学,不仅“毒害”了他们的思想,而且带坏了整个一代人的学风。他指出,当时德国学术界缺乏严肃认真的研究空气,既不认真研究前人伟大的哲学思想,也不认真研究现代科学知识,但是“每一个初学者都可以对一些曾经使最伟大的思想家大伤脑筋的问题随便发表意见”。一些庸俗之辈拙劣地模仿黑格尔构造哲学体系,“唱起哲学的高调,把宇宙用一种根本不同的演绎法,从绝对中推演出来,这种推演一个比一个更令人厌烦”。
15、辩证法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三大规律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黑格尔全面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对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6、a.康德的“先验理性说”在理性观念史的位置厘定
17、三要素之比照于黑格尔的“绝对理性说”
18、舒本华之所以对康德的物自体学说采取上述态度,是因为在他看来,按照康德的这一学说,现象是由认识主体所构成的,因而说明它是虚幻的,相反只有理性所达不到的物自体才是真正的实在。这一学说揭示了理性的局限,以及单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现象界的虚妄,告诉人们要对虚幻的现象界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理性所蒙骗,努力去寻求现象背后真正的实在。
19、在十九世纪的德国,黑格尔哲学统治了当时整个思想教育界,舒本华带着愤懑的情绪描述了这一情景。他写道:“现在已经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当然不得不献身于研究‘黑格尔伟大的精神’”,他们“用全部精力对这些庸才无休止的平淡无奇的作品进行枯燥的研究,滥用分配给他们短暂的、极为宝贵的大好时光,而没有用这样的时光去获得……那些极为稀少的、名符其实的、真正罕见的思想家的?……可靠知识”。
20、举出这些宗教信仰的例子,是为了告诉大家,一分为三是所有领域通用的法则。无论国家,不论性别,不论信仰,不论时代,都是如此。
二、黑格尔自然哲学三大定律
1、等等,你是否注意到上面这段提到了⌈本质⌋一词?凡事追问本质,可能是人类特有的意识。国家教学名师、武汉大学赵林教授在《西方哲学史讲演录》一书中这样讲:
2、孔狄亚克在肯定洛克观点的基础上,坚持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既摒弃洛克关于反省是知识的来源的观点,亦反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
3、一般来讲,我们将善恶、美丑、真假、是非这样的四个问题的体察与认知的经验主义过程,概称为“四良知”,即:知善知恶,知真知假,知美知丑,知是知非。这“四良知”不单涉及人生的经验问题,也涉及宇宙的经验问题,也就是说,不只是人生哲学里关乎善恶、真假、美丑、是非的经验,也同样在宇宙哲学里关乎这些范畴的经验。
4、这话很有道理,遇到不顺的事情,细想一下,外部条件包括他人的性格、人品、行为和自己的性格和行为共同构成了我们命运的条件,而要改变外部的人和事实在是很难的。“自作自受”会带来好运,也会带来恶运,关键看我们“自作”的是“善”还是“恶”。
5、感性是主体通过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时空对感性材料予以综合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的认识能力。数学知识所以可能就在于时空观念的先天性,但是时空直观形式只适用现象世界,与自在之物无关。
6、胡兰成对于王天下可谓念念不忘,此三字在这篇文章中多次出现。例如谈及时空,他这样说道:“空间必有中心。空间的幅是息之幅,空间的中心是意志中心。自原子至于银河系群的全天体,皆有一个中心。对应此自然法则,中国史上的王畿是王天下的中心。王者之位是万物之位之中心。”在胡看来,宇宙有个中心,所以人间有个皇帝主宰万物也是理所当然,顺从天意的。他的理论无疑将君王集权、独裁统治完全合理化了,君王们大概会很欢迎吧。
7、恩格斯看来,黑格尔有进步性,但他的问题在于“辩证方法和唯心体系的冲突”。
8、②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9、黑格尔主张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一致,因而其哲学被认为是唯心主义辩证的哲学。
10、同样,在b3的时候,c1的因素又发展出来,发展到cc
11、认为人类社会的成文法要以人类的自然法为基础,人的自然法与人的本性和生活条件是相吻合的。
12、(从笔者的划线密度也可见此书的“思想浓度”)
13、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观察人及其活动,能准确的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14、在阳明那里,就善恶的认知,首先是根底于身体的体察与认知,这是经验主义的实现过程。但善恶的明辨,并非止于此,也即绝不是在每个人的自我的思维世界里,有个善恶的观念建立了起来,就是知善知恶了,或者说良知的达成了。须是将这样的知善知恶的经验性格的体知,进一步推到为善去恶的体觉层面,从涵养实践上去加以真正地落实,方才算是知善知恶了,或者说良知的达成了。这在阳明的《全书》八之《书朱守乾卷》即有近似的说法:“人孰无良知乎?独有而不能致之耳。……良知也,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又在《与顾东桥书》有这样一则话:“以是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较然矣乎。”
15、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束缚着生产力时,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当历史的发展需要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时,社会主义制度就诞生了,人们才能在更自由,更安全,更有保证的环境中更为积极地发挥生产力。
16、即以善端为本的儒家“良知统绪”讲,“是非”范畴势必关乎从善端而至善德的发轫与展开。善端者,善的起点及其萌芽也,四善端者,即谓之四种关于善的起点及其萌芽,所谓: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是非”范畴的讨论,固然未尝在孟子的“告子上”篇那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有特出的位置,其所跟“智德”对应的性格描述,却是后来的众多儒家所大抵肯认,并作为进一步思想改造的基底的。
17、从自然后果得出,人人追求幸福,但外界资源不够,所以美德是“节制自己”。社会后果有两大类,第一是竞争性的后果,第二是互利性的后果。
18、从而,唯物史观结束了历史哲学。
19、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
20、黑格尔(1770—1831),德国古典哲学巨匠,其开创性的提出了人类认识的基本原则: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三、论黑格尔哲学的三个原则
1、客观精神是现实存在、拥有具体现实形式的精神。人类之所以能从自然万物中脱离出来,是因为人类有精神,有自由意志。客观精神是具有自由意志精神的人的存在及活动。具体而言,就是现实的人通过自由意志活动所创造的法律、道德、国家生活等。黑格尔认为,在“客观精神”阶段中,同样也有三个内在性发展阶段:抽象法——道德——伦理。这三个阶段都是自由意志发展的不同呈现。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3、人都是自我保存的,因此会追求幸福。这样一种追求,有两大后果,第一是自然后果,第二是社会后果。
4、中外气水性情事业要正;
5、德国以上哲学家死后,紧跟着而来的就是叔本华的意志表象哲学和尼采的心灵、超人哲学,这些等以后有空了,咱们继续探讨和分享。
6、在这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中,细胞学说的创立,能量守衡定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问世,具有特别重要的划时代意义。自然科学的这些成就,为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7、辩证法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辩证法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
8、黑格尔的理论体系有3个特征:唯心的、终极的、强制的。
9、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
10、a.凡非悖离三要素者皆可说。此主要说的是“说儒者”的导引法则。
11、寅、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为比照
12、审核:刘欣欣胡洋麻尧宾
13、每天五分钟,高效读书、获取新知
14、宗教。采用唯心宗教观。
15、辩证法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辩证法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
16、他认为“人创造神是为了人自己”,所以说“上帝是人类本质的异化”,因此,转回头崇拜人即可。
17、谢林(1775—1854),德国哲学家。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以“绝对同一”为核心,包括自然哲学(从自然中引出精神)和先验哲学(从精神中引出自然)。认为绝对同一是万物的本原,是一种宇宙精神,有一个矛盾发展过程,其辩证法思想为黑格尔创立唯心辩证法体系提供条件。
18、首先,卢梭认为人类由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是从天然平等向社会不平等的过渡。关于人类的这个第一个过渡,他主要的观点有:
19、舒本华对黑格尔哲学与普鲁士政府关系的分析是极其尖刻的,其中包括一些过激之词。为什么舒本华会作如此激烈的批评?也许与他一个时期受到政府的冷遇,妒忌黑格尔哲学得到恩宠有关,但不论怎样,他指出黑格尔哲学自觉地为普鲁士政府服务,因而受到后者的青睐,这一分析是基本符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黑格尔哲学时也经常谈到这一方面的情况。例如,恩格斯在分析黑格尔的著名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时就指出:“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替警察国家、替书报检查制度祝福”。黑格尔和歌德一样,“都没有完全脱去德国庸人的气味”。
20、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化是指:从概念上的辩证法到现实中的辩证法,强调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四、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1、哲学三大定律本质你觉得是什么?.严格说应是唯物辩证法哲学的三大定律,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立统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其本质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所以也叫“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扩展资料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
3、这三个辩证法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
4、此文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以“物之初是反”解读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太初是无,无中何以生有?“反”(无之反为有)未尝不可看作一种解释。当然这样的解释是哲学的,不是科学的。评论家李劼对“反者道之动”的反则有另一种理解,他认为反是返回,回归的意思,而非叛逆、背反。他的解释似乎也同样有道理。可见如果止于概念,一件事很可以作各种不同的解说而都有道理。
5、比如,黑格尔提出的著名命题:凡存在的是合理的,凡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6、在“四良知说”的语义结构里,“知是知非”,之所以可以成为“知善知恶”“知真知假”“知美知丑”三个问题的概括与总领,除了前面所讲的因素外,还在于此“知是知非”,盖也可以转化为存在论的认知问题来看待。
7、狄德罗等肯定物质本身客观地存在着各种性质或特性,或肯定物质是“异质”的,即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客观性质。
8、具体看,“知善知恶”出自“四句教法”里面的第三句话,而“四句教法”的所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提出,乃是见于《传习录》下所记述的“天泉证道”的相关文献资料。“天泉证道”这事件所反映的思想,固然有钱绪山以为“定本”的“四有”说(“至善无恶者心,有善有恶者意,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见《青原赠处》,《邹东廓文集》卷三)以及王龙溪以为“权法”的“四无”说(“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见《传习录》下,《阳明全书》第82页)的理解上的分歧,但在阳明看来,须是“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
9、哲学翻复相对人同迁理。
10、B.效验主义的实践儒学三要素之比照于一般的理性观念
11、认为这次的社会契约进行的权利转让是一切人把一切权利转让给一切人,这种转让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自由权不会因转让而被剥夺。
12、(d)“知是知非”与中西的思想语境
13、自然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前提。从19世纪开始,自然科学已经从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到整理材料的科学,天体演化学、胚胎学、生理学、有机化学的产生使得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
14、故在王阳明看来,不假思索,积熟成习,固然是“良知”的道德性格的自然呈现,但还要挺立起两个极重要的精神,一谓之将“良知”做心本论的理学意义的浸染,一谓之给“良知”以具体的明辨伦理的功能。也正因为这后一个精神的特出,乃跟“知善知恶”的命题涵义挂接了起来。
15、答: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6、一般认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可根据他们的思想特征划分为相对集中的四类:
17、(b)实践儒学三要素的第一设定与康德说的第一设定
18、自然辩证法的真理观
19、自然哲学——讲理念的外在化。包括自然界的三个阶段:机械性、物理性、有机性。
20、大卫·贝纳塔,南非哲学家
五、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
1、艺术是认识“绝对精神”的初级阶段,并且它存在着感性的局限性。纯粹的感性形式还不能充分、有效地表达真理。因此要求它进入第二个环节——宗教。宗教是认识“绝对精神”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既有感性表象,又有思想概念。不过,主体或自由意志对“绝对精神”的虔诚反过来会削弱人的主体性,加强“绝对精神”的主体性,因此,自由意志内在的发展性要求进入第三个环节——哲学。哲学是达到人与“绝对精神”统一的阶段。人的自由存在达到最高境界,“绝对精神”完成自我实现。
2、在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的过程中,胡兰成每每流露出一种盲目的自大。在他看来,西方的科学、哲学无非旁流小道,中国的文化才是大道。中国的古人早知道宇宙万物是怎么回事了,而西方的科学家至今依然什么都没弄明白。也不问问,若是如此,何以现代的科学发现与科技创造几乎都是西方的。是,中国古人知道圆啊方啊阴啊阳啊这些个道理,但知道这些道理又怎么样呢,能产生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计算机、人造卫星吗?
3、由上述的讨论,不难看出从“本体”到“存在”,从“存在”到“是”的逻辑轨迹。这样的逻辑轨迹,意味着“是”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也即是“本体”的问题。也正是基于这样子的存在论的因素,我们倾向于把是非范畴的认知,放在超拔于真假、善恶、美丑三个问题的位置来对待,即以“知是知非”来统帅与总领“知善知恶”“知真知假”以及“知美知丑”。
4、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
5、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6、c.效验主义的分辨:以“四格物”为经验对象的三要素的体觉两准则
7、感觉主义——译“感觉论”。用感觉或感觉经验解释心理过程的理论。认为感觉是心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肯定感觉的绝对可靠性,甚至把各种心理现象均视为感觉的堆积、压缩和变形。其思想来源有二:一是17世纪法国笛卡儿的机械唯物论;二是英国J.洛克的经验主义。
8、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9、你肯定见过不少恶搞的哲学memes吧?
10、表面上看,这三个原则没任何问题,但恩格斯对此进行了批判。
11、书名释义:总结既往、开启未来。
12、首先费尔巴哈把道德理解为“抽象道德”。
13、黑格尔的《逻辑学》三大理论: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辩证法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
14、二是后期的以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为特征的、对宗教持激进的批判态度的“百科全书派”。
15、b.效验主义的实践儒学三要素之与黑格尔说的比照
16、费尔巴哈把客观上的人际感情变成一种“爱的宗教”。
17、第舒本华指出黑格尔所论述的绝对观念演绎世界的过程是对于人类正常认识过程的颠倒。在人的认识中,概念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而产生的,但黑格尔哲学“不但不将概念认作从事物抽象来的思想,反而使概念成为原始的东西而在事物中只看到具体的概念”,这是将“颠倒了的世界作为哲学上的一出丑剧搬到墟场上上演”;是“把一个普通的理智——大自然的单纯制品——当作掌管人类精神、奇迹和圣物的东西而呈现给了判断力尚未成熟的、最诚实而又易于轻信的年轻人”。
18、关于费尔巴哈本人的名字,在德语中,“费尔”是火、“巴哈”是河,所以某种程度上蕴含了其性格倔强的特征。“古典”:在德文中不是时间上的古代,更多的是经典、典型的意思。“终结”:在德语中不只是结束的意思,也含有“开启”的意味。
1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就像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20、第一方面是本原性问题,第二方面是同一性问题。
1、皮埃尔·贝尔的怀疑论——
2、文字编辑:吴海纳卢立丹黄文静
3、柏拉图对整个世界的一分为二
4、不仅能够体会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需要对中性经济理论进行改编社会属性,才能够学习解读到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875年,马克思完成了《对德国工人d纲领的几点意见》写作,这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全部设计与写作。
5、谢林的“绝对同一”哲学——
6、对立统一告诉人们,世界上所有一切,都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没有绝对的纯,只有在不停地变化运动之中,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和静止相对而言,并且互以对方为前提而相对立,并在互以对方转化。无是何知非,无非当然也就没有是,毛主席把对立统一叫一分为是更通俗的解释。
7、古今天地物人存在需真;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创新是创立了唯物史观。
9、他们肯定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但是不同的是,他们把感觉看作一切知识的唯一来源,克服了洛克把感觉和“反省”都当作观念来源的二重经验论的缺陷,而达到了较彻底的反映论的水平。
10、他同意洛克认为认识起源与经验的基本观点,但是不同意洛克的“双重经验说”,认为经验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对外物的感觉。认为反省不是独立的来源,是在感觉基础上进行的。
11、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主要指下列几个内容:
12、恩格斯认为,这种机械的、非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是错误的。
13、我最近的一个方法课,就是这样一个一分为三研究的集成,对英语,健身和实践管理的干货有系统的分享介绍。
14、逻辑学——讲绝对理念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的自我发展的情况,表现为它的各个环节“范畴”的向前推演。体现了本体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提出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5、因此,这本书意味着是对前一阶段进行总结、扬弃,进而开启一个新的体系。
16、三是代表来自下层劳动群众的先进意识的、以空想共产主义思想为特征的、对私有财产制度持否定态度的启蒙主义者。
17、“百科全书派”的认识论——
18、i.康德说之基于信仰与知识、本体与现象相区隔的第一设定(知识范畴的先天综合判断)
19、费希特(1762——1814),德国哲学家,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以“自我”为核心,叫做知识学。自我既是理性也是意志,既是认识也是行动,把认识和实践联系起来,费希特的知识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理:1)自我设定自身;2)自我设定非我;3)自我设定非我与自我。
20、他认为私有制的出现有许多偶然因素,但它的产生却是必然的。
1、一是,“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因石油耗尽而引起的能源瓶颈效应,如果能够稳定世界人口的增长,如果对地球的生态破坏能够加以限制……发展空间探测技术和各种现人所不可思议的技术”(戴维斯P54);如果“为了维持生存而尽力减少不必要的额外开支——这种开支总是越积越多而给他们造成了困难,并借以考察他们为对付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避免的逻辑结局所表现的聪明才智”(戴维斯P63)。这样,“在太阳把地球烤枯之前,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撤离地球。他们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寻找适宜居住的行星,并且不断地继续下去”(戴维斯P54)。
2、祸福一棵树,两命相依闻
3、主观原因:马克思积极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工人运动和科学研究,转变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4、政教派观体文法共文明;
5、他贯彻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则,反对认识论中的视觉中心主义,提出了触觉中心主义。认为惟有触觉才能以身体来认识外部的形体。
6、ii.实践儒学三要素的易自我范畴的第一设定
7、读黑格尔的著作,是我们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一环,理解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是我们把握西方政治哲学的关键前提。黑格尔的思想对后来的思想家、哲学家们都产生了非凡的影响,至于对马克思的影响,小惑更无需多言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由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部分构成。今天,小惑为大家梳理了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的部分内容。
8、舒本华哲学同样渊源于康德哲学。舒本华公开声明他的哲学“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但是,他对于康德物自体学说的态度却不同于黑格尔。他称赞“康德的最大功绩是划清现象与自在之物(两者之间)的区别”。他接受了康德把世界二分化为现象与物自体的观点,承认在现象之外存在着理性认识所不可及的物自体,并将这一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
9、(1)唯心的:绝对理念的自我展开。
10、(B)效验主义的实践儒学三要素之与理性观念的纠缠关系
11、费尔巴哈“让唯物主义重登王座”,这是他的进步性所在。但是,费尔巴哈只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论成分,而没有发扬其辩证法。
12、这里只简单地铺陈一下,以“四良知”为经验对象的三要素的体知两准则。亦即,从反求诸己、仁义实践以及典范诉求的主体性、道德性与理想性的几个方面出发,而以知善知恶、知真知假、知美知丑、知是知非为经验主义的体察与认知所建立的对象,乃有两个重要的规范。
13、b.以三要素“反求诸己”的特质为依归
14、“百科全书派”的社会历史观的理论基础是他们的人性论。他们把人只看作一个自然的存在物,即肉体的人,因此每个人的自然本性都是一样的,而人的共同本性就是追求肉体的快乐和逃避肉体的痛苦,即“自爱”和“自保”
15、a.以“四良知”为经验对象的三要素的体知
16、舒本华在分析黑格尔哲学错误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揭露了它在当时德国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17、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18、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是为了探索法律的形成原因,他把这些原因统称为法的精神。
19、那些“有教养的人”逐步丧失了研究兴趣,他们担忧的只是职位和收入。而马克思主义要在劳动发展史中理解社会史。全书总结为一句话: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
20、故,总的看来,“四良知说”里的“知善知恶”、“知真知假”、“知美知丑”的思想线索,还可从近代哲学的发展做溯其源头的工作,是跟整个哲学的潮流汹涌分不开的,倘若真要归根结蒂,那便是康德先验批判哲学的论证与展开范式。这是阳明“良知说”以外的另一个源头活水。
1、③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
2、结果会如何呢?当然得看人类自身善性与恶性的矛盾运动的结果了。
3、Ontology,在古希腊的主要流行“自然本体论”的时代,所获得的重视是可以想见的。亚里士多德综合各家的陈说,而提出所谓具备“四因”(材质因、活动因、条理因、目的因)的不动之动(Unmovedmover,也即是不动的动者)的本体论以来,Ontology即与宇宙的存在问题息息相关,而影响深远。故而,存在谓之本体,本体谓之存在,也因之这“本体论”的意义,某种程度上乃即是“存在论”的意义。
4、而恩格斯对这两段话做了补充和引申:
5、法国哲学家,比如伏尔泰,直接与官方对抗;
6、现存的总是有理由的(中性的、客观的含义),但现存的终归都是灭亡的。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