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
1、他又让农夫把米拿去酿酒贩卖,赚取更多的钱。慢慢地,农夫开始不工作了,靠着贩卖的方式,获得大量金钱。
2、(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3、小魔鬼开始想,怎样才能把农夫变坏呢?他就把农夫的田地变得很硬,想让农夫知难而退。农夫挖了半天,很辛苦,但他休息了一会儿后,还是继续挖,没有一声抱怨。小魔鬼看到计策失败,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4、(脱离劳动就是犯罪。列夫托尔斯泰)
5、从茨威格描写列夫·托尔斯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虽长相不怎样,并且可以称作为丑陋。他的身材矮小,并不是那些崇拜他的人所想象的那样高大。但这其中只有一个亮点,也是列夫·托尔斯泰身上唯一的亮点——他的眼神。他的眼神是犀利而又让崇敬他的人感到和蔼。但从历史方面来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看不惯资本主义的人,所以他虽出身于贵族家庭但最终还是脱离了它们,并且融入劳动人民中去。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在他进入劳动人民中后,他很快的发现这里也并不属于他,可是这早已没有了退路。总结起来说,他是一个虽外表有些脏,但是他的内心是和蔼的,对于敌人来说,他是犀利的。
6、晚期(1881~1910)这时期总的倾向是:一方面揭露当代社会的各种罪恶现象,另一方面是表达自己的新认识,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创作是多方面的,有戏剧、中短篇和长篇小说、民间故事,而占重要位置的则是政论和论文。
7、(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8、凤凰读书计划·耳畔书香
9、后来,受到伯林那篇著名文章的诱惑——伯林在《刺猬与狐狸》中将托尔斯泰说成是一只“很想当刺猬的狐狸”,我重新注意托尔斯泰及有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另一个托尔斯泰——一个与我原先印象中不同的形象。我很想把这个托尔斯泰称为“粗鄙而亲切的托尔斯泰”,但我怕触犯众怒,于是我改称为“托尔斯泰的另一个面孔”。
10、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11、《两个骠骑兵》(1856)写父子两代人,作者欣赏父辈的热情豪迈的骑士风度,而鄙弃子辈的猥琐自私的实利观点。
12、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13、(人只应当忘记自己而爱别人,这样才能安静、幸福和高尚。列夫托尔斯泰)
14、(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15、第二个小魔鬼想,既然让他更加辛苦没有用,那就拿走他所拥有的东西吧!
16、(为了要活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
17、(生命是人的光。列夫托尔斯泰)
18、(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19、(我会有这样的爱情全世界在我眼中这时分为两半:一半是她,那里一切都是欢喜,希望,光明;另一半是没有她的一切,那里一切是苦闷和黑暗。)
20、(既然人生,具有一切乐趣的全部人生,在我面前敞开来,又何必在这个狭窄的,闭塞的柜子里奋斗和劳作呢?列夫托尔斯泰)
二、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200字
1、(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列夫托尔斯泰)
2、托尔斯泰辉煌的艺术成就,在俄国十九世纪发展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托尔斯泰以迎接俄罗斯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之时,酝酿于数百万俄罗斯农民之间的思潮与情绪的表现,而显得伟大。
4、(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列夫托尔斯泰)
5、小魔鬼先去跟农夫做朋友,农夫很高兴地和他做了朋友。因为魔鬼有预知的能力,他就告诉农夫,明年会遇干旱,让农夫把稻谷种在湿地上,农夫便照做。
6、(快乐是在寻找真理,而不在发现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7、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8、《安娜卡列尼娜》是继《战争与和平》之后,托尔斯泰创作的一部煌煌巨作。无论在作品结构,语言运用,性格刻画,心理分析,自然景色等互融交汇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安娜卡列尼娜》被誉为艺术瑰宝,世界文学中的第一流珍品。
9、1865年到1869年,托尔斯泰完成划时代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73年到1877年,托尔斯泰完成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10、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
11、(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列夫托尔斯泰)
12、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迷惘、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13、《复活》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经典名著。出版后受到全世界广泛的关注。《复活》的写作方法,写人物的目光,神色,动作,沉默等等心理艺术表现,同样是十分地出色,达到了人物,语言,动作行为的有机触合,它在小说艺术上的独创性是极为鲜明的!
14、农夫挖了半天,很辛苦,但他休息了一会儿后,还是继续挖,没有一声抱怨。
15、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应当受一定法规的制约。
16、英雄主义是在于为信仰和真理而牺牲自己。
17、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是不朽的!
18、《琉森》以作家旅游瑞士时的见闻为基础,揭露资产阶级的自私本性和资本主义同艺术相敌对的实质。但这里已出现否定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进步意义的倾向,他的批判又是从抽象的宗教、道德的真理出发,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最初表现。
19、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0、他是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人,由同样龟裂来自的粘土塑成,带有同样世俗的不足,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这些不足,更痛苦地忍受他们。
三、托尔斯泰的言行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东西,亦即我们的科学、艺术以及追求生活的快适等,全都是欺蒙人类精神自然的要求的尝试。而称之为卫生学或医学的,全都是欺蒙人类本性自然的肉体要求的一种试验。《怎么办》第三十八章
2、那种被称作俄罗新的知识人,对生活精疲力竭歇斯底里的懦夫,他不假借资本主义的榨取来批判,并暴露政府的暴力或制裁以及国家统治的喜剧,揭发财产的增加及文明的演进与大众贫困、野蛮、苦恼的增长之间的矛盾之深,但另一方面却又做不要以暴力制恶的痴愚说教。
3、(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4、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
5、从茨威格描写列兵黑史强阻针该二选容夫·托尔斯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虽长相不怎样,并且可以称作为丑陋。他的身材矮小,并不是那些崇拜他的人所想象的那样高大。但这其中只有一个亮点,也是氧况同色列夫·托尔斯泰身上唯一的亮点——他的眼神。他的眼神是犀利而又让崇敬他的人感到和蔼。但从历史方面来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看不惯资本主义的人,所以他虽出身于贵族家庭但最终还是脱离了它们,并且融入劳动人民中去。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在他进入劳动人民中后,他很快的发现这里也并不属于他,混聚展源云讨做应围质可是这早已没有了退路凯另四宣始复严结哥。总结起来说,他是一个虽外表有些脏,但是他的内心是和蔼的,对于敌人来说,他是犀利的。
6、(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7、(虚荣心同真正的悲哀是完全矛盾的感情,但这种感情在人类天性中是那么根深蒂固,连最沉痛的悲哀都难得把它排除掉。在悲哀的时刻,虚荣心表现为希望显得伤心不幸或者坚强;我们并不承认这种卑鄙的愿望,但是它们从来;甚至在最沉痛的悲哀中,也离不开我们,它削弱了悲哀的力量并非美德和真诚。列夫托尔斯泰)
8、没有信仰的人的生活,无非是动物的生活。
9、台湾大学周志文教授:我从长期“被凌辱”,慢慢走向自我救赎
10、大量的日记和书信,几乎占他的文学遗产的二分之一。日记是他朝夕反省和不断进行探索的心灵的纪录,也是锻炼写作、通过自身研究人的内心生活秘密的手段。象《昨天的故事》(1851)那样的早期作品,就是由日记扩充和艺术加工而成的。
11、与此同时,列夫·托尔斯泰也是一个十分平凡朴实的人,列夫·托尔斯泰对于文学创作的投入可以说是付出了很大的热情,列夫·托尔斯泰基本上是白天的时候都是投身于文学创作中的。
12、他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
13、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14、1863年一1869年,托尔斯泰写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战争与和平》。在《战争与和平》里,作家描述了俄国十九世纪头二十年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创造了俄国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中心是写1812年俄国人民反击拿破仑侵略,保卫祖国的斗争。作家着重描述了四个贵族之家在战争中所持的不同立场观点及相互关系。其中罗斯托夫,包尔康斯基,别素霍夫三家是爱国的贵族。他们在精神上跟俄罗斯人民保持联系,保持着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他们在保卫祖国的伟大斗争中无私地贡献了自已的全部力量。而对只顾满足私利的库拉金家族,作家作了无情的嘲讽。他们虚伪自私,品格低下,寄生堕落。库拉金伯爵是个奸臣的典型形象。他老奸巨猾,寡廉鲜耻,追名逐利,惯耍两面派作风。
15、有一天,老魔鬼来了,小魔鬼告诉老魔鬼说:“您看!我现在要展示我的成果了。农夫身上现在已经有猪的血液了。”
16、从茨威格描写列夫·托尔斯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虽长相不怎样,并且可以称作为丑陋。他的身材矮小,并不是那些崇拜他的人所想象的那样高大。但这其中只有一个亮点,也是列夫·托尔斯泰身上唯一的亮点——他的眼神。他的眼神是犀利而又让崇敬他的人感到和蔼。但从历史方面来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看不惯资本主义的人,所以他虽出身于贵族家庭但最终还是脱离了它们,并且融入劳动人民中去。
17、(真正的爱,在放弃个人的幸福之后才能产生。列夫托尔斯泰)
18、不要与思想固化的人做朋友
19、托尔斯泰在50至60年代就曾写戏剧,其中《一个受传染的家庭》(1862~1864)是反对“虚无主义者”即革命民主派的。80年代起又对剧作发生兴趣。
20、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在他进入劳动人民中后,他很快的发现这里也并不属于他,可是这早已没有了退路。总结起来说,他是一个虽外表有些脏,但是他的内心是和蔼的,对于敌人来说,他是犀利的。
四、托尔斯泰哪里人
1、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有着很相似的幸福气氛,但是,每一个不幸的家庭,都各自背负着不同的不幸故事。《安娜卡列尼娜》第一部第一章
2、(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3、这样,再见面就很容易了~
4、(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5、他是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人, 由同样龟裂的粘土塑成, 带有同样世俗的不足, 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 这些不足, 更痛苦地忍受他们。
6、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
7、(人在运动中的时候,总是想替自己设想这个运动的目标。为了要走一千里路,人必定要想走了这一千里便有好东西。为了要有运动的力量,就必须有一个渴望到达的目的地。列夫托尔斯泰)
8、(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列夫托尔斯泰)
9、老魔鬼见了,高兴地对小魔鬼说:“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怎么办到的?”小魔鬼说:“我只不过是让他拥有的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可以引发他人性中的贪婪。”
10、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11、(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
12、只不过是让他拥有的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可以引发他人性中的贪婪。
13、前人的智慧,我们的生活
1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15、小魔鬼看到计策失败,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16、安娜是俄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妇女形象之一。小说里还描写了列文紧张的精神探索和对生活出路的寻求,他所考虑的社会问题正是当时对俄国社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改良农业等等,但也经受到挫败。《安娜卡列尼娜》也是一部爱情小说,其中对安娜的美貌魅力的描写,对列文与吉娣的恋情心理描写,对家庭生活的描述,都充满着惊人的真实!其人物形象个性塑造,仿佛出自雕塑家的神奇之手。《安娜卡列尼娜》将永世成为一颗明亮的艺术之星!
17、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18、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19、《教育的果实》(1891)以贵族和农民的不同生活方式为冲突的基础,讽刺前者的游手好闲和精神空虚,表达后者因缺乏土地而产生的强烈愤慨。
20、老魔鬼见了,高兴地对小魔鬼说:“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怎么办到的?”小魔鬼说:“我只不过是让他拥有的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可以引发他人性中的贪婪。”
五、托尔泰斯是什么样的人
1、托尔斯泰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2、(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人的发展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
3、在塑造安娜这一典型形象过程中。作家始终非常注意描绘安娜令人惊叹的美,因而使安娜在各种场合下都显得光彩照人,她聪慧,典雅,质朴,活跃的性情,她诚挚,热烈的感情和高雅从容的风度,整个迷人的形象,曾吸引过许许多多跟她交往的人。作家以独特的境地,写安娜。这与卡列宁的丑和自私,虚伪,庸俗,冷漠和枯燥形成鲜明的对比。但社会的庸俗习气,腐败作风,虚假的伪善,仍然摧毁了美的事物,美的追求,美的向往。这是旧时代的悲剧。安娜的惨死是对俄国上流社会的控诉!
4、托尔斯泰写完《安娜卡列尼娜”》时,已经是五十岁。他从三十五岁到五十岁这个时期,竟创作出两部使全世界惊叹的伟大杰作,确立了他的世界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的名字和作品是永恒不朽的!
5、(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
6、自传体小说系列现已开售
7、果然,第二年别人没有收成,只有农夫的收成满满,他因此而富裕起来。
8、又失败了,小魔鬼弃甲而逃。
9、父母放纵,就别怪孩子傲慢
10、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在追索托尔斯泰的思想时,忘却我们潸然泪下的感动。我们被托尔斯泰在八十二岁高龄之时不得不离家的固执,以及托尔斯泰的思想极点中彻底的厌世主义所打动。而且,与托尔斯泰所生存时代的俄国,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异的我们所生活的现代,人们有太多受托尔斯泰思想所感动的机会。
11、(保护一个受侮辱的女人是每一个男人的天职。列夫托尔斯泰)
12、所以,像这样到达终极点的托尔斯泰的立场,就如同列宁的评论一般,与其说他是站在基督教无政府主义之上个人抽象观念的立场,不如说他是站在一八六一年农奴解放之后,在没有完全摆脱地主的压制之下,又成为资本主义压迫俘虏的纯朴的家长制俄罗斯农民的立场才对。
13、托尔斯泰原句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谈到家庭幸福,人损知素南们头脑里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模式,夫妻恩爱,经济宽松——所以说大致相似。谈到家庭的不幸,就没有模式了。各有各的难,各家有各家的苦,就单说家庭的破裂,各种破例也会是千差万360问答别。托尔斯泰以此开篇,是纲举目张之手法,告诉读者全书的线索——一个女人的情变,一个家庭的不幸。
14、托尔斯泰对以前、同时代作家的评价,每每遭人非议。例如,他极不喜欢莎士比亚,并为此撰文作长篇分析,这一行为使我想起了牛顿在研究物理学、数学的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去证明上帝是存在的“愚行”。托尔斯泰一直不喜欢他的同胞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当听说法国的丹纳声称愿意用整个法国小说去换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页小说时,便斥之为不可思议的荒谬。显然,托尔斯泰犯有某种感觉的盲视症,他的趣味可能颇成问题,但我们可以敬佩他的勇气。
15、他身材魁伟,体格端正,走路时迈着奇特的小步子,爱耸一边的肩膀,小眼睛里永远含着笑意,大鹰钩鼻子,线条不端正的嘴唇仿佛不好意思地、却很惬意地抿着,发音有缺陷,有点咬舌,头顶秃得厉害,我所能追忆得起的我父亲的外表,就是这些。凭着这副仪表,他不仅能够出名,而且还是?bonnesfortunes(法语:走运的)的人,不论哪个阶层、哪种地位的人,毫无例外地都喜欢他,特别是那些他想取悦的人。
16、因为他看到那个农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却少得可怜,但农夫还是那么快乐,非常知足。
17、1862年9月23日,34岁的托尔斯泰与年仅17岁的索菲亚·别尔斯(1844年8月22日-1919年11月4日)结婚。索菲亚是沙皇御医的女儿。他们前后育有13个孩子,其中有5个孩子夭折。
18、理想是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19、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20、(天才是指异乎寻常的忍耐者而言。列夫托尔斯泰)
1、中期(1863~1880)这是托尔斯泰才华得到充分发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期,也是思想上发生激烈矛盾、紧张探索、酝酿转变的时期。
2、在《忘记自己的人》中根据托尔斯泰言行,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是一个专注于写作、投入认真、一丝不苟的人
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年)
4、(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5、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一同前往高加索当兵,此时他尝试写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
6、(没有信仰的人的生活,无非是动物的生活。)
7、也就是说,托尔斯泰对于专制国家与资本主义体制的痛责,与无数纯朴的俄罗斯农民的想法、感觉.完全一致。然而,正因为托尔斯泰用朴直的农民眼光来看这个社会,所以无法看清民众困乏的真正原因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产生了其世界观根本上的矛盾。这也是托尔斯泰的悲剧。
8、(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列夫托尔斯泰)
9、(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列夫托尔斯泰名言)
10、在《复活》里,作者暴露了俄国寄生阶级的腐朽本质,有力地控诉了旧时代制度的黑暗。揭示了人民的艰难贫困是由地主资产阶级造成的,作者从受苦的人民立场上,鞭挞了腐朽的统治阶级。
11、(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列夫托尔斯泰)
12、(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列夫托尔斯泰)
13、(人生不是一种享东,而一桩十分沈重的工作。)
14、农夫又渴又饿,来到树下休息,想不到面包和水都不见了。
15、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16、虽然他对于社会的虚伪和伪善,做强力、直接而且真实的抗议,但另一方面,却又是个托尔斯泰主义者,亦即在公众的面前一面拍着胸脯一面演说:我是个肮脏且丑恶的人,但是我不停地在为完成道德而努力。我已不再食肉,现在只吃炸的米食。
17、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18、1857年,游历西欧,写短篇小说《琉森》。1863年,托尔斯泰发表中篇小说《哥萨克》,这是他早期创作的总结提出自己贵族平民化的观点。
19、托尔斯泰,可以称为艺术家托尔斯泰,也可以称作思想家托尔斯泰。
20、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1、上了年纪,他对事物形成了固定的看法和一定之规,但是一切都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凡是给予他幸福或乐趣的行动和生活方式,他就认为是好的,而且认为,人人都应该经常依此行事。他说话娓娓动听,而这种本领,在我看来,给他的准则增添了灵活性:他能够把同一个行为说成是最可爱的戏谑行为或者说成是卑鄙无耻的行径。
2、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3、请记住,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也就愈大。列夫托尔斯泰
4、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5、托尔斯泰其见解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的劳工运动以及当代社会主义的立场来评论《当然,像这样的评论是必要的,但是仅仅如此却不够充分》,而应该从被高压姿态的资本主义、大众的愈益贫困以及土地征收所逼,而不得不发出抗议之声,纯朴的家长制俄罗斯农民的立场,来评论其矛盾。
6、《活尸》(1911)写一个觉醒的贵族因社会制度不合理而离家出走,同时揭露贵族的自私冷酷和他们的合法婚姻的虚伪性。
7、革命家列宁对于托尔斯泰的评论,真可以说是与托尔斯泰的本质相符,并令人有共鸣之感。概括地说,托尔斯泰叫人们要回归真实的基督教精神。
8、经典文学,你不能只是路过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