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颢书院
1、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2、馆内藏品反映了庐山历史文化的辉煌,有当地出土和及从外地搜集的古代青铜器和历代陶瓷,有唐宋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米芾、黄庭坚等在庐山的手书碑拓,有明清著名书画家唐寅、郑板桥、朱耷(八大山人)的字画卷轴等。
3、山西省晋城市邮政编码048000。晋城,是山西省辖地级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是山西省东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三晋门户、太行首冲”的美誉。
4、民国三年,全国废府,废泽州府留五县,府治凤台复改晋城,时山西省泽州府所辖五县,划归于山西省冀宁道。
5、▼古书院社区两委班子为大家带来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习近平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两首经典诗词。
6、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带着心爱之人看一场穿越千年的浪漫铁花秀。夜幕降临,流传千年的民间绝技再现,随着嘭嘭啪啪的打击声,灼热的铁水于半空撒开,一簇簇银花凌空绽开,变幻莫测,绚丽多彩,此起彼落,构成一幅幅奇异的烟火图景。
7、晋城市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遗址、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高僧慧远、名将陈龟、名医王叔和、天文学家刘羲叟、李俊民、郝经、荆浩、贾鲁、陈卜、孔三传、张慎言、王国光、陈廷敬等名人故里。全市现有文物总量676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保单位66处。包括冶底岱庙、青莲寺、崇寿寺、玉皇庙、阳阿古城、海会寺、开化寺、程颢书院、崇安寺、炎帝陵、柳氏民居以及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群、羊头山石窟、中华名山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岭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遗产。
8、嵩阳书院,是中州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
9、申安喜简记2018年4月1日
10、4月2日下午,北街办事处联合古书院社区在程顥书院举办了“我最喜欢的一首诗”经典诵读活动。大家欢聚一堂,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传承华夏文明。
11、晋城市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全市现有文物总量676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保单位66处。包括阳阿古城、程颢书院、崇安寺、炎帝陵以及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群、太行至尊王莽岭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遗产。
12、秦始皇统一六国,立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晋城西部属河东郡、东部属上d郡。
13、外城"中道庄"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主要建有御书楼、相府、点翰堂、内府、管家院、绣楼、东书院、内宅、西花园、望河亭等。内城和外城的总体布局,以“神龟”祥瑞之象组合建造,寓有“千秋永固”之意。
14、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
15、晋城常住人口数量为:230万,属于大城市
16、说到应天书院,不得不提到范仲淹,他与商丘有着不解之缘。正是在应天书院,范仲淹刻苦求学,考中了进士;他在这里娶妻生子,为母服丧;在为母服丧期间,执掌应天书院2年多时间,使应天书院既有严谨的制度,又有良好的学风,为北宋书院树立了榜样。“天下庠序,视此而生”,其影响绵绵数代不断。
17、程颢,坚持“以教化为先”,兴办乡学,发展教育,建立乡校72所、社学数十所。程颢、程颐两兄弟以其大儒、“程朱理学”创始人的身份,都曾在古书院讲学。晋城古书院因此而名声大噪。因程颢和其所办的乡学,民风为之一变,人人读书,家家向善,出现了“驱儿市上买书读,宁使田间禾不薅”的动人景象。宋时的提刑学士黄廉赞誉“河东人物气劲豪,泽州学者如牛毛”。
18、晋城是几线城市晋城成为一个五线城市晋城城市简介
19、元中统元年,忠昌军节度改为泽州司侯司,泽州司侯司辖县即晋城、高平、阳城、陵川、端氏、沁水,司侯司驻晋城,直属中书省,为腹里。(勣州复为阳城县,隶属泽州司侯司)
20、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二、程颢书院对晋城的影响
1、登封历史厚重、文化灿烂。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定都阳城,即今登封告成,“登封”、“告成”则因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而得名,颁布诏书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金代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登封县撤县设市。登封市境内的少林寺是中国功夫的发源地和佛教禅宗祖庭,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中岳庙是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道观,嵩阳书院则是北宋鸿儒程颢、程颐兄弟讲学之所,是宋明理学的发源地之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2、晋城程颢书院,也叫古书院。历时千年的这座古建,那份淡淡的书香之气,那份沉甸甸的情怀,一直萦绕在晋城的大街小巷及山水之间!公元2017年金秋十月,晋城城区程颢古书院修缮工程讲堂、文昌阁及书院广场等建成之际,我沿着宽敞的书院街,走进程颢书院广场,再拾级而上,进入敞亮古朴的院落,目睹梁檐上呼之欲出的珍禽瑞兽和基柱上栩栩如生的梅兰竹菊石雕,先贤求学讲学的身影便浮现在眼前,一幕幕画面,便永远定格在心中,化作了内心永远的情怀!
3、战国初,为韩上d之地,战国末兼属赵、魏(秦赵长平之战前,冯亭献韩上d17城于赵,本境东部属赵,西部近魏国都城安邑,属魏)
4、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5、春秋初期,境内为赤狄所杂居,后晋士会灭赤狄,境内各国为晋征服,属晋。
6、在程颢书院瞻仰古代先贤讲学处,翻阅《泽州府志》《凤台县志》中抄录的有关程颢书院历史的文字,深为他兴学治晋的担当精神而感动。正是程颢,开晋城文化鼎盛之先河,播斯文晋城之种子,将古代书院打造成传播文化的高地,延续文脉的标杆,从根本上为晋城带来的文化繁荣和人才辈出,改变了晋城的风气,温养了晋城的文脉。
7、小城市:城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市为小城市
8、东晋太元中年,西燕慕容永称帝,分平阳与上d,置建兴郡(郡治高都,辖高都、阳阿、获泽、端氏、泫氏五县)。
9、书院的“立雪讲堂”,“讲堂”十米见方,前壁呈框架结构,棂子门窗,这是书院建筑的重要部分,“讲堂”高约十米,面阔三间,单檐来自斗拱,每间“六攒”,每攒三斗两昂,非常紧凑。显得高大雄伟,蔚为壮观,讲堂的门上悬挂着我国著名书法家吴三大书定的“立雪讲堂”,和大门两侧由著名书法家马萧萧书写的这幅楹联:“立雪见精诚,树尊师以令范;设堂明理性,遗重教之高风。”金字匾额,恰似画龙点睛,给讲堂镶嵌了明珠。“讲堂”的中间塑了程颢的坐像,再现了他接人待物“春风满面”的历史旧幕。史书记载,程颢平时独坐或闭目养神360问答,或思考问题,总是一脸严肃压,一动不动,像雕塑一波音更担京样。而给学生解答问题或待人接物却满面春风,和蔼可亲。
10、商代时期,属冀州畿内地,境内有商盖国(今高平境内)。《吕氏春秋》载:商汤桑林筹雨,获雨遂作桑林之乐。(桑林在今阳城境内)
11、沁水县下辖7镇、7乡,共有239个建制村,9个居民委员会,1378个村民小组,23万人。
12、晋城东、南依太行、王屋二山与河南省新乡、济源、焦作交界,西依中条山与临汾、运城衔接,北依丹朱岭、金泉山等山脉与长治接壤。控扼晋豫咽喉,俯视千里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发挥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战国军事家吴起称之为“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右天溪之阳,卢泽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可见晋城地理位置的重要。
13、程颢书院是晋城有史以来第一所“官办”书院,建院当时,由于晋城的社会动乱,流寇四起,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建书院、兴学堂,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严重缺钱。为了筹措办学经费,程颢打破官场陈规,动用了所有能用于修建的资金,“上犯天颜”而面临弹劾之险。同时,他倾其所有积蓄,捐出传家之宝的孤本《尚书》,还将夫人彭氏的首饰妆奁全部变卖,以致夫人病重竟无钱医治。程颢与夫人“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的壮举感动了晋城的农工士商,他们纷纷解囊相助,终于建成了功能完善、可以独立运作的文化教育组织——程颢书院。
14、历史的年历翻到明万历年间。怀庆府河内(河南沁阳)的王所用来到泽州府就任泽州知州。他目睹到旧时程颢书院“平垄遗墟,旧迹亦泯然尽矣。”(陈廷敬《体仁书院记》)不胜唏嘘。便在城内张公祠的东边修建了一所书院,取名“文昌书院”,并捐地24亩,作为书院生活教学费用。明代崇祯年间,晋城巡盐御使杨鹗檄,十分尊崇儒家思想,他便将“文昌书院”更名为“体仁书院”,又捐学田32亩,重修了明道祠,还在祠中立了程颢像,两边还立了周敦颐、张哉、邵雍、朱熹、吕公著、吕大临等理学家塑像。这处书院,清代多有修葺,后也墙倒屋塌,湮没于一片荒草之中。
15、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清时由康熙赐名并亲笔御书“午亭山村”,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于此下榻,故名“皇城”,俗称“皇城相府”。
16、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南北长4千米,东西宽5千米,东濒丹河水,西临依侯山,丹河与沁河萦绕其左右。截至2019年4月,城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四周与原晋城市郊区接壤,全区下辖7个街道,1个镇,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共88个社区,67个行政村。
17、4月1号上午九点市太行文化旅游促进会、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市旅游摄影协会、市楹联协会、市大众文化娱乐协会、城区作家协会、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城区诗词学会等单位联合举行《春游程颢书院、观览廉政画展》活动。
18、晋城公共频道每晚20:30
19、超大城市:城市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市为超大城市。
20、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三、程颢书院文化产业园
1、面积9490平方公里,是山西省东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三晋门户、太行首冲”的美誉。
2、是的,晋城市城区程颢书院属于市级文物。程颢书院位于晋城市城区北街办事处前书院社区,为北宋著斤土下层传名哲学家、教育家、程日技板刑验参呢妈连掌助朱理学奠基人程颢创办,是晋城360问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该市是中原经济区城市、全国中高档铸件和华北蚕桑丝绸基地。晋焦、晋济、阳翼、陵沁、高新、环城高速与207国道交织成网,太焦、侯月及嘉南铁路贯穿全境,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荣誉。
4、晋城市历史悠久,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东晋置郡,北魏置州,清置府,是一座千年古城。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诞生了刘羲叟、李俊民、张慎言、王国光、陈廷敬等名人。现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66处,包括冶底岱庙、青莲寺、开化寺、程颢书院、柳氏民居、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羊头山石窟、中华名山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岭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遗产。
5、如今加大修缮工程,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书院重现在我们面前,她将成为晋城文化旅游的一亮点!
6、周代时期,属冀州畿内地,境内有原、郤等国(今城区郊区、沁水境内)。《穆天子传》载:周穆王休于获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
7、从小在崇儒重学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泽商,为人处事有了儒的精神,儒的气度和儒的担当。买卖讲诚信,讲道义;出门携书籍,间隙勤阅读。功成名就之后,开办学校,投资教育,培育子女。程颢当年亲手栽下的文化之树,渐渐根深叶茂!清时书院村崛起魏、贾两大富商巨族。这两大巨族的族人几十年一直做着延续古书院文明的善事。魏商从书院小街拱券门往北修建了6个院落房屋;晋商从文昌阁一直往北修建了4个院落房屋,还建起私家书院,私家书院左为月洞门,与明道祠相通,门上刻有“竹韵书声”四字,右为高阁,阁上镶着“松风水月”石碑,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可临街观景。后来,两家又共同出资修缮了明道祠,整修彩装了文昌阁。
8、程颢书院主要有四个院落,现今能够看到的只有两个院落,二院和四院,这两个院落呈相对布局,四院在书院的北面,二院则在书院的南面,至于另外两个院落一院和三院早已经被毁于战火。为了重现书院原来的风貌,在2013年开始晋城开始了修缮工程。
9、第五届山西沁水赵树理文化旅游嘉年华开幕式精彩回放
10、该市古为冶炼之都,有“九头十八匠”之称。是战国“阳阿古剑”产地,境内泽州铁器、兰花炭曾名扬海内。蟒河、历山等保护区,生长有猕猴、大鲵等惜有动物,素有"生物资源宝库"之称。
11、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其前身为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12、程颢书院的建筑整体在一个巨大的形似龟型的土丘之上。巨龟为鳌,在鳌头的位置建有文昌阁(今存,经历落架大修,仍在原址),供奉文昌大士,寓独占鳌头之意。书院在北城外,玄武在北,书院内供奉有玄武神龛,书院河环绕书院,呈龟蛇之像。龟蛇是玄武的图腾。程颢对书院的选址及修建并非随意而为,寄托了修建者的精巧构思和宋代崇文抑武的社会风气。
13、2010年8月1日,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4、大城市:城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15、北齐天保,改建州道行台,治高都,辖高都、长平、安平三郡。(高都郡辖高都县,阳阿县省入,长平郡辖高平县、泫氏县省入,安平郡辖获泽、端氏二县、西获泽县省入,泰宁郡废为永宁县改属安平郡)
16、在施工现场督战的城区交通局工作人员王京阳告诉记者,目前,交通局、北街办事处和西街办事处正通力合作,采取“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进度。
17、特大城市:城市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18、截止至2014年初,泽州县下辖巴公镇、大阳镇、高都镇、金村镇、南村镇、犁川镇、晋庙铺镇、周村镇、大东沟镇、下村镇、北义城镇、柳口镇、山河镇、大箕镇14个镇和南岭乡、川底乡、李寨乡3个乡,共辖639个行政村,633个村民委员会,1204个自然村,2695个村民小组。
19、程颢书院不管是对晋城还是历史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程颢书院是晋城的文脉,特别是书院内的壁画和标语不仅展现了晋城拥有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见证了晋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那些壁画和标语使早已过去很久的历史重新鲜活了起来,让世人看到了更加真实鲜活的战争,因此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已被国家纳入文物保护范围。程颢读音是什么?程颢读音一直是会被后人误读的东西,“程颢”的“程”是常见字,和“成功”的“成”同音,而“程颢”的“颢”则与“浩然正气”的“浩”同音。程颢是北宋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同为奠基人的是程颢的弟弟程颐,后人一般称呼这两兄弟为“二程”。
20、夏代时期,十二州复合为九州,此属冀州,《战国策》载:夏末汤伐桀,桀由安邑迁都于垂(今城区与郊区)。
四、晋城程颢书院
1、金天会五年,河东南路泽州,因与北京泽州同,改为南泽州,南泽州辖六县,即晋城、高平、阳城、陵川、端氏、沁水,州治晋城。
2、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
3、程颢书院,坐落于晋城市区北部白马寺山西南麓的书院村,旧时称为“晋院”。据村中老人回忆,原晋院气势宏伟,布局完整,包括礼圣殿、讲学堂、道统祠、藏书楼、花园等。东面有明道祠堂,北面为官义庙、文昌阁,四周建有围墙,酷似一座城堡,原有建筑大多因战乱损毁。而今,程颢书院文昌阁门楼上的“古书院”三字、以及原本供奉程朱理学创始人程颢的明道祠堂遗址,依旧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向世人诉说着书院曾经辉煌的历史,传颂着程颢900多年前在此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4、金天德三年,南泽州,复改为泽州,仍辖六县,辖域不变。
5、程颢书院弄成现在这个样子,有很大原因,是官员们和设计者根本不懂程颢,也不懂得程颢的“心”到底是什么。因为从一开始就不懂,自然就不知道该怎么弄。自然也就体现不出程颢书院与理学、心学的联系。更无法在建筑上体现程颢的思想。
6、自古以来,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四大名胜"珏山吐月"、"白马拖缰"、"松林积雪"、"孔子回车"等历史古迹和古老传说在这里辉煌。
7、晋城市历史悠久,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东晋置郡,北魏置州,清置府,是一座千年古城。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诞生了刘羲叟、李俊民、张慎言、王国光、陈廷敬等名人。
8、为丰富“两节”期间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结合全市疫情防控要求,我市将组织开展2021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线上展演。“凤鸣春晓”优秀剧目展演将对近几年我市重点创作的优秀剧目和文艺节目进行集中展演。
9、晋城古称建兴、建州、泽州与泽州府。高都、塔水河、下川、和村、八里坪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据今两万年前,今晋城市丹河与沁河流域即有人类繁衍生息的足迹。远古时期,中华人文始祖尧、舜、禹汤,均活动于今晋南一带,而晋城属“京畿之地”,由此产生了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尧封丹朱、蚩尤冶铁、舜“耕历山、渔于获泽”,禹凿石门、商汤桑林祈雨等一系列神话。
10、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11、4个县: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
12、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心头荡漾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