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茨威格传记
1、1936年,发表以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为背景的传记《卡斯台里奥反对加尔文》;长篇小说《心灵的焦躁》,1940年被搬上银幕;
2、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虚荣心总是最强大的推动力之一。天性软弱的人特别抵御不住这样的诱惑:做某件事情,对外给人以有力量、有勇气、坚决果断的印象。
3、74岁的歌德向19岁少女求婚遭拒,怀着失恋的悲伤心情,他写下了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马琳巴德哀歌》
4、茨威格通过肖像描写,凸显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忧郁的神情、悲哀的气质和智慧的神采。
5、1910年,发表专著《艾米尔•瓦尔哈伦》;
6、一种奇迹或者一项非凡事业要想获得成功,取决于个人的自身信念,那就是要相信这种奇迹。
7、“历史才是最棒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作家都别想超越他。”
8、1932年,历史人物传记《玛丽•安东内特》;
9、但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呢,你从来也没有认出过我,你从我身边走过,就像从一条河边走过,你踩在我的身上,就像踩在了一块石头上面,你总是走啊,走啊,不停地向前走着,却叫我在等待中逝去了一生。
10、在《卡斯特里奥反对加尔文:良知反对暴力》中,茨威格将卡斯特里奥与伏尔泰、左拉对比,甚至还将《基督教原理》与《拿破仑法典》比较。
11、另外,作者还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平庸甚至粗陋的外貌描绘与其所取得的成就两相对比,更突显了列夫托尔斯泰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的性格特征。
12、由于茨威格有这样的历史观,所以他在传记《罗曼·罗兰》中,热情地赞美作为“欧洲的良心”的罗曼·罗兰自始至终都忠于自己的信仰,毫不动摇地坚守人道主义理想,一生都在为建立一个没有阶级之分、人种之分、民族之分、国家之分,大家都是世界公民,都是兄弟姐妹的理想世界而不懈奋斗。
13、戏剧、诗歌、小说、纪实……体裁丰富,再配上他流畅的文字,不少读者都说“拿起书就放不下”、“酣畅淋漓、百看不厌”。
14、1902年,出版了《波德莱尔诗文集》;编选了《凡尔哈伦诗歌集》;
15、小说:《马来狂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象棋的故事》
16、黑格尔曾说过一句很有趣的话:“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们从不会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17、斯蒂芬·茨威格是讲故事的高手,恢弘的历史被他娓娓道来。在《昨日的世界》里,他想为那个时代做个见证,我也想跟大家一起穿梭回去看看那个命运多舛的年代。
18、由于不能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丈夫,在妻子面前感到羞愧,这种羞愧持续愈久,他就愈可悲地听从她,妻子就可以从他那里得到想要的一切,他对妻子也就毫无抵抗能力,他无限地迁就她来赎取内心的负罪感。
19、人生与历史不同,大多数人在历史中只是沧海一粟。但人生与历史又如此相同,它们同样厚重,同样充满韵味。从精彩的历史传记中,你既可以增长见识,也能够滋养内心的成长,收获更加丰富的人生,在时代里留下自己的痕迹。
20、正因如此,茨威格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历经十年之久于1920年完成的《三大师》中的传主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分别属于法国、英国、俄国。
二、茨威格传记三作家
1、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
2、这群星闪耀的时刻——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时刻,是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3、在《一个政治家的画像——约瑟夫·富歇》中,茨威格将富歇与罗伯斯比尔、塔列朗、科洛、巴贝夫、巴拉斯甚至拿破仑进行对比,在比较中揭示了这个历经三朝的“变色龙”所具有的“不动声色的冷血性格”。
4、他与罗曼·罗兰、欧文·斯通并称为西方20世纪最杰出的三位传记作家。
5、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6、茨威格在对比中指出他们的不同,卡萨诺瓦注重对自我肉体享乐的记录,斯汤达注重对自我心理状态的分析,托尔斯泰注重对自我道德精神的反省。
7、他的这种历史观具有明显的历史唯物主义色彩,这也决定了其传记写作常常是把传主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来透视其心理、性格和精神。
8、事实上,茨威格的小说创作确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基于"情感、激情一情欲、女性"主题的生动写作,使得被誉为“最了解女人的小说家”,我们不难从书中复杂丰富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描述中,发现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
9、而玛丽·安托内特,“结婚已7年而尚未被征服过”的徒有虚名的婚姻生活带给她的失望、不满足和屈辱,使她不断地寻求活跃而热闹的场面,通过与女士热情交友,与年轻的宫廷侍臣打情骂俏,通过梳妆打扮,以及通过类似缺点的发脾气来发泄她那用非其所的和毫无用处的感情。
10、那些历史的尖峰时刻都需要太长的酝酿时间,每一桩影响深远的事件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11、比如,在他笔下,从发现太平洋到拜占廷城门下的血腥战斗,从滑铁卢的最后一秒钟到美国西部发现黄金,从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到抢先抵达南极点,从玛丽·安托内特新婚之夜到她被处死,从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明就里被捕并被判处死刑到最后一瞬间在刑场上获赦,甚至革命领袖列宁一生中最富戏剧性的一次旅行等等,莫不是从细微处人手来窥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
12、“淘金的人像黑压压的蝗虫般涌入这片繁荣的土地。他们是一群无疆而野蛮的乌合之众,不认法律,只认拳头……
13、当勇敢、顽强、坚持、牺牲等精神在当下不被推崇时,
14、03 尽可能搜集所有可能得到的传主材料,并对材料保持存疑态度,用公正客观的态度追根溯源,挖掘事实真相茨威格认为,传记作者要像警察一样,搜集所有可能得到的材料,去询问那些同时代的人,甚至要到现场去,试着找到蛛丝马迹,尽可能揭露事实真相。
15、在《玛丽·斯图亚特》中,茨威格在传写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时,始终将她与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进行对比,并认为伊丽莎白和玛丽·斯图亚特不仅作为女王,而且作为女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典型。
16、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并不是个和平世界,貌似安全的表象下隐藏着动荡不安,战争阴云的笼罩使到处呈现出血腥和混乱。生活在这一时代的欧洲人难免或多或少地承受着环境变异历带来的负面结果:物质的贫乏、环境的压抑与精神的负担。
17、新用户领取优惠券到手仅需¥19
18、最典型的,当属《发现黄金国》这个故事。
19、茨威格在《巴尔扎克》第一章“童年时代的悲剧”中,就细致地分析了脾气坏、戒律多、冷酷无情、崇拜金钱的母亲对巴尔扎克一生深远的影响。
20、小通长期撩想兼职投稿的小伙伴
三、茨威格传记精华
1、更主要的是,卡斯特里奥这位谦逊而高尚的学者忠于自己的良心毅然决然地走出书斋,凭着无畏的勇气、顽强的斗志和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感,无视全民的集体疯狂。
2、对此,茨威格慨叹:伊丽莎白,一个现实主义者,在历史中取得了胜利;玛丽亚·斯图亚特,一个浪漫主义者,在诗歌和传奇中获得了成功。
3、《伟大的悲剧》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作。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斯科特队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科考目的地,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归途中不幸遇难。
4、豆瓣5!打动无数人,这14个人改写了人类的命运!
5、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童年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6、在重大抉择的关键时刻,玛丽亚·斯图亚特和伊丽莎白两人气质上的不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玛丽亚·斯图亚特是毫不迟疑,果断而迅速地做出决定,其勇气直冲云霄。
7、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访了他的故居和坟墓,领会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仅供参考
8、读茨威格传记名作:《人类群星闪耀时》——不朽的逃亡者
9、例如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10、后台回复(投稿)可见详情
11、这位传记作家,是茨威格。
12、《三作家》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代表作之一。茨威格分别为世界文坛上三位卓越的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法国作家司汤达和意大利作家卡萨诺瓦立传,展现了他们非凡的人生际遇和创作生涯。
13、总之,在以上4个方面的写作思想指导下,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不仅有人物生活的历史大背景,更有跌宕起伏、撕裂心肺的矛盾冲突与感情纠葛,情节环环相扣,心理剖析丝丝入扣,文字简练有力,结构严谨有序。
14、1916年,在莫扎特故居萨尔茨堡购买了房屋;结识女作家弗里德利克•封•温德尼茨;创作了戏剧《耶利米》,取材与《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
15、1940年,加入英国国籍;与妻子一起自杀。
16、无处释放的“力比多”能量形成了其享乐、放纵的性格和人生观,并导致了在逍遥自在的人中,她是最逍遥的;在挥霍无度的人中,她是最挥霍的,在香艳风流和卖弄风情的女人中,她是最风流、最有意卖俏的。
17、ISBN:9787108062024定价:00元
18、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28~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19、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取材于《圣经》;
20、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
四、茨威格传记代表作
1、把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多个人物放在同一部书里进行对比研究、描述;
2、读茨威格传记名作:《人类群星闪耀时》——发现黄金国
3、茨威格以史为鉴,以古喻今,折射现实,却并非脱离现实,神游历史;而是通过传记文学来服务于现实斗争。他是通过传记文学创作,期望实现在人们之间,在思想之间,在文化和民族之间的人性谅解。
4、命运即使对它最喜爱的宠儿也不是永远慷慨无度的。
5、人性黑暗面与历史黑暗面的相辅相成
6、应该为未来的未来焦虑吗?
7、我觉得,我最要紧的事情不是讨论我的剧本上演,也不是会见瑞士的朋友和其他外国朋友。我首先想见到罗曼·罗兰,我知道他能使我更坚定、更清醒、更积极,而且,我要感谢他在我心情孤独沮丧的日子里,给予我的友谊和鼓励。
8、为了鼓励大家能顺利完成悦读,每位团员提前支付鼓励金100元,完成后,鼓励金退回。未完成者,鼓励金不退回。
9、他在一些人物传记中从“力比多”(即性力,由弗洛伊德提出,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的视角来分析传主的心理、性格成因及命运等。
10、传记:《罗曼罗兰传》《三大师》《昨日的世界》
11、首先是母爱的缺失,巴尔扎克出生不久,就被送出家门寄养在陌生人家,从没得到过母爱,所以他说:“我从来不曾有过母亲”,“我母亲是我一生中所遭受的一切痛苦的根源。”其次是对金钱的追逐,由于崇拜金钱的父母的影响,加之生计的艰辛,他才进行了一系列投机经商活动,但每次投机只是使他债务的堤坝越筑越高,这种经历使他对金钱有了切身体验。
12、面对这种情形,苏特尔愤怒地控告了17221名在他的种植区安家落户的农民,法院也公正地宣判了苏特尔胜诉。
13、A:就是朝九晚五之外呗,可不是什么九五至尊哦。
14、传记:《罗曼罗兰传》《三大师》《昨日的世界》小说:《马来狂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诗篇:《银弦》《早年的花冠》《新的旅程》
15、但是,时代真实的情况并不是唾手可得,而是必须挖掘,要把堆积在它上面的那些谎言和歪曲的垃圾统统清理掉,它才能显露出来。
16、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文章前半部分着力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17、对于茨威格的这4点传记写作原则的详细解读,可以参见我之前的回答,这里不再赘述:《看到头条上有很多人推荐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他是如何写传记的?值得一读吗?》基于以上写作主张,茨威格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传记文学艺术手法,具体表现为以下4点:
18、ISBN:9787108059260定价:00元
19、历史有很多面目,在这本书中,你会从茨威格选取的历史片断中看到人类命运的大起大落,看到人性黑暗面与历史黑暗面的相辅相成。
20、《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
五、茨威格传记作品有哪些
1、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
2、利用精神分析学,对传主进行细腻多姿的心理分析;
3、从世界观看,玛丽·斯图亚特是维护旧教即天主教的先锋,代表垂死的中世纪骑士世界;而伊丽莎白却是新教即教会改革派的庇护者,代表发展中的新时代。
4、传记之王茨威格传世之作!
5、导演WesAnderson在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最后感谢了茨威格,这部童话般的电影没有明确使用茨威格的任何一部作品,却像是被茨威格灵魂附体:回忆嵌套回忆的设计来自《象棋的故事》,奢华优雅的大饭店背景来自《邮局姑娘》和《一个女人生命中的二十四小时》,费因斯扮演的古斯塔夫和裘德洛扮演的作家都直接指向茨威格本人,而整部电影里混杂的忧伤、乡愁与微弱却坚持不肯熄灭的理想主义,就来自于茨威格最后的一本书《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6、勇闯南极的探险家将生命也留在了那里
7、今天就让我们从茨威格的只言片语中看看,这个最了解女人的小说家,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到底是如何用文字讲述这一切的?
8、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7月31日23:59特惠结束
10、不仅如此,在政治风波和生死斗争时,他也不能克服神经质的胆怯心理,更不能果断地决策和勇敢地战斗,最终被判死刑。
11、一个一个微妙的瞬间和细节都被茨威格准确捕捉、再现、分析和解剖,并延长或放大富有历史意义的心理、动作或事件,做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述,从而写出鲜活而真实的历史人物。
12、它的崛起,离不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淘金热,可主流历史很少告诉世人的是:当时所有的黄金其实都只属于一个人——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
13、1881年,斯•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犹太人,家道富有;
14、《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
15、震撼呈现影响人类文明的
16、在人物传记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茨威格则往往是先把能够使用的资料都写进作品中,再修改删减,大胆舍弃,力求精炼。他说:“在写作一部传记作品时,我首先把一切想到的可供我使用的文献资料上的细节利用起来。”如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写作过程中,为了确定她个人的开销,茨威格把她的每一笔账目都核对过,他曾研究了当时所有的报纸和小册子,仔细查阅了诉讼的所有卷宗。
17、他的作品不仅语言优美,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写作特点也极其突出.深受各国读者的欢迎。从心里描写、设置悬念、情感描写三方面就其写作特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8、茨威格自己也曾说本书“未标出的副标题应当是:小说家的心理学”。他进一步指出这三位小说家中的每一位都有自己的领域:
19、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
20、茨威格之所以对加尔文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当年此人在日内瓦城里所进行的思想统治竟然在20世纪以不同名义、相同方式在世界某些地区死灰复燃。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