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孝道的名言佳句
1、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2、调整心态,不过分求完美
3、译文:侍奉父母双亲,要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蛮横,身居下层而不为非作乱,在民众中间和顺相处、不与人争斗。
4、在我国古代社会,儒家思想盛行。三纲五常是人立于社会的基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古人尤其注重忠义,父母在,不远游,促使人注重孝道,净化了社会环境,弘扬了社会风气,更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的专制统治。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我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尽孝应该但也要成就事业。
5、(出处)《增广贤文》之劝学篇:
6、8)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8、译文: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争力阻;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争。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
9、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0、——孟子儿子娶妻后就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女儿终身都是自己的女儿。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11、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2、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豫章行李白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13、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14、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15、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16、5)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17、别老母(清)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18、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19、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
20、——挚虞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古代孝道的名言佳句摘抄
1、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2、出自明朝《增广贤文》。各种罪恶之中以放纵为首,各种行为当中以孝道为先。
3、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4、白话文翻译: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
5、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6、儿子娶妻后就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女儿终身都是自己的女儿。
7、(其它福利贴资料链接)
8、《思母》唐·舆恭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0、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11、9)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12、(解读)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表示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或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以此来比喻痛失双亲的无奈,反映出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13、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14、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15、人们常说曾国藩说话语迟,他坐在那里常常不发一言,但是不露自威。
16、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17、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18、比如你站在一面穿衣镜前,观察自己的面孔和全身,你可能喜欢某些部位,而不喜欢某些部位。
19、6)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0、关心老人,关爱老人,关怀老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三、关于孝道的名言古句
1、——孟子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
2、译文:用孝道来奉事国君就忠诚,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级则顺从。能做到忠诚顺从地奉事国君和上级,然后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
3、人们常说要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但是通常只有会说话了,才能八面玲珑无往而不利。甚至能够凭借三寸之舌,化干戈为玉帛。战国名士苏秦、张仪都是靠一张嘴在六国之间纵横捭阖,唇舌之间各国君主心甘情愿听从他的意见。诸葛亮嘴上的战绩更是了不得,不仅舌战群儒,帮刘备达成联吴抗魏。而且一套“武乡侯骂死王朗”千百年来为人津津乐道。
4、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慈乌夜啼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5、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6、——费孝通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7、——《劝报亲恩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8、知道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
9、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10、解读:君子进能对上司忠诚,退能反省自己的过错,发扬长处,补救短处,这样才能达到和谐。与其要求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这才是和谐的关键。
11、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12、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13、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14、19) 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1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远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16、将归旧山留别孟郊(唐)鲍溶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17、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8、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19、——但丁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20、白话文翻译: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四、孝道的名言名句
1、闵损,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2、(解读)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把一无所有穷困的时候当做以前的美好生活那样(铺张浪费)。
3、3) 14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5、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6、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7、——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译文: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孝养父母.
10、——《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1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2、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13、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14、生活中的琐事正如同镜子里你不喜欢的地方一样,如果你死盯着这些,那么你就无法拥有轻松而完整的生活。
1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16、白话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可以运行在掌管天下。
1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19、18)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五、古代关于孝道的名言
1、勿迟;长者赐,不敢辞。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2、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3、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4、古代人觉得父母仙去,一定要在丁忧三年,这样才能表现对父母的孝道。宰予却认为守孝三年太久了,应该规定为一年才对,并且得意洋洋的告诉老师。孔子心里不赞同,转身就吐槽说“给父母守孝满三年以尽哀思,宰予都觉得时间太久了,只肯守孝一年,这人不仁不义,不配被称为君子。”
5、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6、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现代老舍《四世同堂》
7、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
8、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9、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墨萱图》(元)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10、译文: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兴。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之所在啊。
11、俗话说: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因此,过分追求完美,岂不是庸人自扰?
12、(出处)《史记·留侯世家》沛公刘邦十万义军攻破峣关,在蓝田大败秦朝关中守军,领先天下义军,顺利进入咸阳。进入秦朝的咸阳宫后,沛公刘邦被宫中的美色珍玩吸引,忘乎所以,准备留在秦宫里玩个尽兴不出来了。他的连襟兄弟樊哙劝他他也听不进去。这个时候,张良入宫直谏,很严厉地数落了刘邦一顿,说明了他这样做的错误,并且说了这么一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请沛公听樊哙言。”沛公这才依依不舍离了秦宫,宣布军队开出城市,到咸阳郊外的霸上乖乖驻扎,不许扰民。
13、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14、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法国莫泊桑《项链》
1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6、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17、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18、——鲍蒙特和弗莱彻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19、我们常说“五十而知天命”,其实就是:
20、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忆母》倪瑞璿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