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趣味小知识50字
1、大同小异(数学名词)
2、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3、需要领取电子版资料的家长和老师们
4、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5、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6、一只蜗牛要爬到6米高的树上去,它白天向上爬2米,晚上向下滑1米,它第几天能爬到树顶上?
7、周而复始(数学名词)
8、打排球时场上有12个球员
9、有一排花共13盆,再每两盆花之间摆1棵小树,一共摆了多少棵小树?
10、四人共吃一碗羹:则吃羹时一人用四分之一个碗,
11、▶开学必备清单(30项),超实用!
12、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3、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
14、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5、新版人教版PEP小学三年级上册复学习重点资料整理!考试必备!
16、摆成三角形,每边4棵。
17、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就去量金字塔。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18、巍巍古寺在云中,不知寺内多少僧.
19、科学家在实验室喂养一条虫子,这种虫子生长的速度很快,每天都长长1倍,20天就长到20厘米,问:当它长到5厘米时用了几天?
20、摆成正方形,每边4棵
二、数学口诀顺口溜
1、妈妈买来一些桃子,上午吃了一半,下午又吃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3个,妈妈买了多少个桃子?
2、蜗牛沿着树杆向上爬,白天向上爬9分米,夜晚向下滑7分米,第5天到达树顶,这棵树有多高?
3、推荐理由:一个小裁缝毛巾一拍就打死了面包上的七只苍蝇,从而很佩服自己,于是系上一条写着一下子打死七个的腰带闯荡世界。他凭着自己的勇敢与机智,发挥自己的优点,掩盖自己的缺点,打败了强大的巨人,独角兽和九五至尊的国王,娶得了美丽的公主,最后当上了国王的故事。
4、妈妈摇摇头说:“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写成。后来,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这些数字简单、实用,就在自己的国家广泛使用,并又传到了欧洲。
5、拉格朗日(1736—1813),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变分法的开拓者和分析力学的奠基人。他曾获得过18世纪“欧洲最大之希望、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的赞誉。
6、把0、5填入空格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7、三十分(数学名词)
8、查帐(猜数学名词)
9、再见吧,妈妈(数学名词)
10、考试成绩(猜两个数学名词)
11、6个人同吃6个苹果需6分钟,8个人同时吃8个苹果需()分?
12、晚上做作业时,本来拉一次开关,灯就亮了,可小明连拉7次开关,这时灯是亮着还是不亮?如果连拉8次呢?
13、小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于是,他就去问妈妈:“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对吗妈妈?”
14、有一天,一只蝴蝶在动物城的花丛里飞来飞去,一只小蜻蜓飞过来,说:小蜻蜓,咱们一起玩吧。小蝴蝶说: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怎么能在一起玩呢?小蜻蜓说:在图形王国里,我们就是一家的,另外还有许多家庭成员呢?不信,我领你去看。一路上,蝴蝶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还看见了许多动物:有美丽的孔雀、知了、七星瓢虫......
15、首先,《周髀算经》中明确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为勾,日高为股,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日”(《周髀算经》上卷二)而勾股定理的证明呢,就在《周髀算经》上卷一——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昔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夫天可不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
16、推荐理由:人们都说一个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而从本书主人公雷米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在这本书当中我懂得了一个受益匪浅的道理:学习雷米那种能够与命运抗争的毅力;学习雷米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的精神;学习雷米能够承受住重重困难的精神。
17、把16只兔子分别装在5只笼子里,怎样才能使每只笼子里的兔子的只数都不相等?
18、《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的《算经十书》之共三卷,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筹算的重要资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原题如下:令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雄、兔各几何?
19、12这个数字跟人类有缘,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0、我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六十寿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浸沉在运算和公式中。
三、趣味数学题手抄报内容
1、设x为雉数,y为兔数,则有
2、甲、乙两个相邻的数的和是那么,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
3、教室里有10台风扇全开着,关掉4台,教室里还有多少台风扇?
4、大家发表意见(猜数学名词)
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6、奶奶从一楼走到二楼需要1分钟,照这样计算,她从一楼走到六楼一共需要几分钟?
7、第5名,一共15人。
8、编辑:方胜勇审稿:王建情
9、三人共食一只碗,四人共吃一碗羹.
10、小猫从家出发,向前走了10米,转过身又向回走了4米,再转过身向前走了5米,这时小猫离家有多少米?
11、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
12、△=()□=()○=()
13、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14、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15、小朋友,数学是来不得半点儿马虎的,我们在认识长度单位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千万不能凭空想象。你看,小聪就因此闹出了这么一个大笑话,你可不要学他哟!
16、大李杜:李白杜甫
17、有三个人,爷爷、爸爸、儿子。
18、一排同学10个人,小刚左边有5个人,小刚右边有几个人?
19、()、
20、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四、数学趣味小知识50字三年级
1、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于是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住,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2、在一排10名男同学的队伍中,每两名男同学之间插进1名女同学,请你想一想,可以插进多少名女同学?
3、五世纪时,“0”从东方传到罗马,当时教皇非常保守,认为罗马数字可以用来记任何数目,已足够用,就禁止用“0”,一位罗马学者的手册介绍了0和0的一些用法,教皇发现后,对它施以酷刑。
4、彼此盘问(数学名词)
5、数学是一种会不断进化的文化
6、中国是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
7、在日常生活中,12是常见的算数(数字)或货物包装单位,称为一打。鸡蛋、笔芯、蛋挞等都常以一打装购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12打称为一罗,但这种称谓比较少见。中国古代也用12代指多数。
8、高斯在哥廷根大学时,有次有事迟到,赶到教室时几乎都已经下课了。高斯走进教室后,发现教师不在,黑板上写着几道题。高斯以为这些题目是今天的作业题,便把题目记下来。当晚,他花了一整夜时间去研究这些数学题,没想到的是,这些题目异乎寻常地难。高斯直到天亮也只解决了一道题,第二天他很沮丧地找到老师,把这些都告诉了他。
9、风筝跑了(数学名词)
10、听!两个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正在吵架呢。“米”哥哥昂着头对“厘米”说:“你不觉得自己太微小了吗?把100个你连在一起,才和1个我一样长!”“厘米”弟弟不服气地喊道:“哼!我的本领一点儿也不比你的差!不信,咱俩走着瞧!”说着,“米”和“厘米”都头也不回地跳进了书本里。
11、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O英里(1英里合6093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O英里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15英里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英里?
12、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份五年级语文50个语文趣味小知识,希望对同学们的课外积累有所帮助哦~
13、池塘里的睡莲的面积每天增长一倍,6天可长满整个池塘,需要几天睡莲长满半个池塘?
14、一看原来是癫大叔还在睡觉。它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
15、小朋友们吃饭,每人一只饭碗,2人一只菜碗,3人一只汤碗,一共用了11个碗,算一算,一共有几人吃饭?
16、一辆公共汽从东站开到西站,开一趟。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11趟之后,这辆车在东站还是西站?
17、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课件(附例题解析),孩子一定用得上!
18、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19、0、()、12
20、日落西山晚霞红,我把小鸡赶进笼。一半小鸡进了笼,还有5只在捉虫,另外5只围着我。小朋友们算一算,多少小鸡进了笼?
五、数学小故事10篇 最简短的
1、小明要把5条绳子结起来,一共需要打多少个结?
2、10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人都要分到,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3、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4、点击“师如四季研修团队”,关注我们
5、▶低年级(看图写话)练习16篇(篇篇经典),含参考答案!
6、一年级数学谜语大全及答案
7、数学作为我们从小到大都要学习的一门科目,很多人往往觉得数学十分的枯燥乏味,其实,数学中也有一些十分有趣的小知识,会使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满乐趣。那么我就给大家列举几个数学中的趣味小知识,使大家对数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8、我国却在1240年前就已创造了“0”,我国的零,当时是“○”,它是根据写字时缺字用“□”来表示缺字,“0”表示这个数没有,或这个数位上没有,用“○”表示,随着人们长期不断地记数,慢慢发展演变,最后确定为今天的“0”
9、小兔伸出手指数了数主,恍然大悟:“应该是3厘米!”
10、小猫和小狗在一起做游戏,一共有10只,小狗比小猫多2只,问小狗有几只?
11、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12、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13、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14、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5、三人共食一只碗:则吃饭时一人用三分之一个碗,
16、虽然他们的猜测仅是匆匆记下,但他们几乎先占有了猜想这一思考领域。
17、1到20这些数中,数字1出现过几次?
18、4+4+1=9(人)
19、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0、转眼间,斑比长大了。到了恋爱的季节,他为了争夺一头母鹿的爱而和另一头公鹿进行了决斗,他大获全胜;秋天来临,森林燃起了大火,在父亲的鼓励下,斑比勇敢地跃入了瀑布;春天又得到了,斑比真的长大了,成了鹿群的新领袖。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