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中的名言
1、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这本书不仅对古代人民有很深的影响,且对我们当代人有着很深刻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就为您简单分享论语中的经典语录,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论语中的经典语录1论语中的经典句子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4、(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论语》)
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7、译文: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8、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0、40不学诗,无以言关于论语中的名言警句41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4、(译文)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澈了解很高的道理。
15、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论语》
16、(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19、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20、译文: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二、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和道理
1、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就不必再追究了。
2、>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6、语出春秋·孔丘《论语·述而》。心中想到了仁,仁自然就回来!
7、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8、(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9、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儒家思想中家国情怀的作用:《钱氏家训》中有一句话,“读经传则根底深”,接受儒家思想的读书人,追求君子人格,他们信奉忠君爱国,守正恶邪,泽及当时,名留后世。社会发展到今天,忠君思想当然已遭淘汰,但是热爱祖国,造福人民的理念仍有其积极意义。“位卑未敢忘忧国”,“但悲不见九州同”,都饱含着对国家民族兴衰的炽热情感。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5、原谅自己的一次失信,就是结交了一个不良之友。
16、译文:可以把很小的孤儿委托给他教养,也可以托付一个百里大的诸侯国的命运给他,面对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他能够保持大节不变,意志不可剥夺。
17、(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0、(译文)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三、哪些名字化用了论语中的名言
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3、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账号)可关注我们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7、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38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1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4、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15、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16、(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7、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孔子《论语》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四、论语中的名言有哪些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译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
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7、译文: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指不过问别人的事情。
8、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9、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10、(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11、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2、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译文)(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5、(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的作用:孔子去世后,他的.许多弟子在当时各诸侯国或占据要津,执掌权柄;或开馆讲学,影响世人。当时,子贡居齐,子路居卫,子张居陈,子羽居楚,子夏居河西,对春秋时期各国的国政民生、世风人心之影响不可小觑。孔门弟子中的两个分支人才济济,一个分支是作《大学》的曾参,其学生子思作《中庸》,再往后就出了亚圣孟子;另一个分支是子夏,子夏的学生中有身为国君的魏文候,大军事家吴起,政治家李悝,还有《春秋公羊传》的作者公羊高和《春秋榖梁传》的作者榖梁赤。这些人物或影响当时,或影响后世,孔门四圣十二哲的作用不可低估。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19、(译文)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论语的名言警句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五、孔子名言名句
1、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2、译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7、(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8、(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9、1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10、诚信的人,走遍天下有朋友;虚伪的人,踏破铁鞋无知己。
1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4、(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
16、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1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论语》
1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译文:君子的过错,如同日蚀月蚀:他犯了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了错误,人们都仰望着他。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