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夫卡审判
1、秘密法阶段几乎在所有的文明中都有章可循,打破它又成为每一个国家、地区法治新纪元的起点,从《汉谟拉比法典》、子产铸刑书、十二铜表法都印证着一点。
2、小说有很多如《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地洞》《判决》《煤桶骑士》《同醉汉的对话》。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
3、之后K来到了初审的法庭,与普通人观念中的法庭不同,这次给K进行初审的“法庭”设在了一个可以说是居民区的地方,没有任何明显的标志,法庭所在的大楼里也居住着其他居民,我想作者的这一描述可以表明其想进一步体现法庭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法庭已与普通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并无任何间隙。在第一次初审的过程中,K尝试着对在场旁听的人倾诉他的心中所想,他眼中法庭的种种不合规行为。然而结局却像一个笑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官员,可以说都是代表权威一方,K仅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改变居面,这次初审就这样荒唐的结束了。
4、第一次庭审时,他慷慨激昂地揭露法庭黑暗,为自己的无辜理直气壮地辩护。随着诉讼进展,他日益关心起自己的案件,几乎天天奔波找人帮忙,想查个水落石出,甚至亲自写辩护书,从各角度证明自己的清白。K生怕自己在哪个不起眼的细节处犯了错,他竭力回忆,终不得知,也因此惶惶不可终日。
5、《在法的门前》是卡夫卡的小说《审判》中提到的一个故事。小说的主题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即"找法"。那么,"法"究竟是什么呢?在这里,卡夫卡以抽象的形式,把"法"既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又看成是人们所追寻的公理和正义。
6、第我们通常总是被我们所不知道的法统治着。卡夫卡认为:我们的法并不是广为人知的,它们被小团体隐藏和把持着。小团体的人要让我们相信,这些古老的法被一丝不苟地实施着,而实际上却是大多数人被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法统治着。“卡夫卡对法律秩序的简单勾勒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矛盾:法律是为少数人或与之相关的人服务的,但是,多数人却不反抗。”
7、小说《审判》中的很多形象都有很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卡夫卡力图通过这些象征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人和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8、在非现实的事件和非现实的人物描写中折射异化的、充满痛苦的现实世界。这种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力求表现强烈的社会情绪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成为“卡夫卡式”的创作风格。
9、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卡夫卡
10、当法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和解释时,就意味着法并不是唯一的、绝对的、永恒的,那么,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是否可以违法?违法是否也包含在法之内?“乡下人要不要打倒守门人,冲进门去,用‘违法’的方式见到法?如果讨不到满意的说法,可否索性将法拉下宝座打个鼻青脸肿,直接实现‘铁拳的正义’?”事实上,当卡夫卡看到那些由于安全设施不足而伤残的工人时,他像那些请愿人一样也充满了激愤。据布罗德记载,卡夫卡在保险公司里目睹了那些伤残工人接受各级官员的推诿、搪塞、斥责甚至谩骂,卡夫卡曾惊讶地说:“这些人是多么老实啊,他们没有冲进保险公司,把一切砸得稀巴烂,却跑来请求。”
11、“所有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同样可以说,所有西方法律的论述都不过是卡夫卡的注脚。”
12、弗兰兹·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13、作者:(意)阿甘本lightwhite译
14、卡夫卡留下了这片深渊,让你我长久地凝视……
15、两本书第一个不同是主人公与司法制度的关系。
16、K在30岁生日的那天早晨醒来,正吃早餐时,门铃响了,进来的不是女仆,而是两个官差。K被告知自己被捕,并在庭审中被判有罪,不过,虽然被捕,他却照旧能自由生活、工作。他并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罪,坚信一定是法院搞错了,自己是无辜的。K不愿屈就命运,他同这场明知毫无希望的诉讼展开了一生的交战,向不公正的法庭宣战。
17、“卡夫卡将尼采与克尔恺郭尔曾远远瞥见的地平线上那一片模糊的空白,化作了他看到的西方文明必然发生的大灾难的生动图景。”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宿命在卡夫卡看来一片惨淡:人们在无穷尽的解释与无目的的努力中厌倦,最终归于尘土。
18、好课不容错过,请大家报名踊跃支持学派的精神分析事业。
19、“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卡夫卡父亲的铺子即以寒鸦来作店徽。而“卡夫卡”在希伯来语中是“穴鸟”的意思(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都是犹太人的语言)。为纪念这位独一无二的大师,1983年发现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来命名。
20、进而进一步再问,衣着暴露的女性就活该被强奸吗?顽劣的孩童就应当受到监护人的殴打吗?罪大恶极的罪犯就应该在群众的申讨下游街问斩吗?侦查人员为了破案的刑讯是我们渴望的正义的铁拳吗?受害人有罪论踩着文明的尸山尸海而来,丢弃在一旁的是为之悬设的程序。
二、卡夫卡审判
1、小说原名是DerProzess,意为“审判”,却与我们所理解的审判相去甚远。法律专业出身的卡夫卡,借由主人公K的经历,描绘了西方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腐朽,用各种看似怪诞的行为和语言,展示了普通人生存之中无处逃避的荒诞与恐惧,展示了一场无缘无故、无处可逃、无计可施的“审判”,发人深省。
2、他们能够这么自信只是因为愚蠢。
3、就像教士与K的对话之中指出那样:不必把他的每句话都作为真的来接受,而只须当成必然的东西来接受。谎言成为了普遍的准则,人治披上了法治外衣招摇过市,所以一天天一年年,有关法的一切成为了遥远的记忆,K对于诉讼的态度从抗拒到适应再转为接纳,并学着用它的规则徒劳无功地拯救自己。直到行刑,法的大门都不曾为他打开。
4、《审判》是卡夫卡最喜爱的作品,它表现了父子之间的冲突。然而,作品的内涵显然不仅仅是父子之间的冲突。在深层意义上,这意味着他要埋葬他的父亲,以确立他作为一家之主的地位。这部小说不仅反映了卡夫卡“审视父亲”的独特意识,也表达了他对奥匈帝国统治者家长式作风的不满。卡夫卡喜欢这部作品,正是因为他的家庭环境。他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家庭地位是绝对的。
5、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余d视之为同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以之为先驱,20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奉之为典范。
6、卡夫卡对人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英国诗人奥登评)
7、请允许我抛开文本谈一谈想法。村上春树有一句著名的话:在一堵坚硬高墙和一只鸡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鸡蛋这一边。不管墙有多么正确,鸡蛋有多么错。
8、最后,两本书体现的司法制度特质不同。
9、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10、《局外人》着力表现的是司法制度逻辑上的荒谬。默尔索被捕后,审讯几乎从不调查命案本身,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把他在母亲葬礼上的冷漠表现和他与玛丽的男女关系作为量刑依据。当时司法制度的僵化与空洞可见一斑。
11、二零一五年十一月,欧洲足联主席普拉蒂尼因涉嫌贪腐被国际足联“禁足”九十天,普拉蒂尼向位于洛桑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起上诉。普拉蒂尼的法律团队表示:“普拉蒂尼经历的事情很可能是一个卡夫卡式的审判。有人告诉他将会被停职,他们不仅不说停职的原因,还要求普拉蒂尼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清白。”那么,什么是“卡夫卡式的审判”呢?“卡夫卡式的审判”是法的一种形式,还是法的形式就是卡夫卡式的?卡夫卡与法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12、PhotoBySamuelLi
13、1914年7月11日,审判终于到来,卡夫卡去柏林拜访他的未婚妻费莉莎。他到达柏林的第二天,在他下榻的酒店里,费利西亚、格莱特、费利西亚的妹妹埃尔娜以及曾经为卡夫卡向费利西亚发过信的作家瓦尔斯组成了所谓的“审判法庭”,卡夫卡成为了这个“法庭”的被告。费莉莎的言辞尖锐而刻薄,指责卡夫卡反复无常、不忠。卡夫卡默默地接受了这个“审判”。
14、《局外人》中,默尔索经历了母亲突然去世和荒诞压抑的葬礼后,在大海、阳光的刺激下精神恍惚,枪杀了两个阿拉伯人而主观获罪:“我只觉得铙钹似的太阳扣在我的头上……我感到天旋地转。海上泛起一阵闷热的狂风,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枪机扳动了……”
15、故事在独特而神秘的氛围中发展,仿佛置身于一个无法洞悉其构造、无法了解其意义的宇宙,终身面临灵魂的审判。K为何受审,究竟犯了何罪,小说并未给出正面回答,却处处暗指答案。
16、前言:米兰·昆德拉曾说,我们无法比卡夫卡的《审判》写的更深入了:他为一个极无诗意的世界创造了极有诗意的意象。卡夫卡的作品大都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体现。因此,“朝露微言”举行了一次关于《审判》的线上读书研讨活动,希望朝露微言的小伙伴们以及广大读友能够在这次读书研讨中,探讨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以自己的思考反思现代文明与制度。
17、卡夫卡借K之视角描述道:“委托人最后忘记了世间万物,只是寄希望于沿着一条其实是错误的道路蹒跚移步,直到能看到案子的结果为止。委托人不再称其为委托人了,而成了律师的一条狗。”约瑟夫・K终于认识到:这个法庭的种种作为是有强大的机构作为背景的。它所干的就是把无罪的人抓起来,进行莫名其妙的审讯。
18、这种象征正是表现主义文学侧重表现抽象的情感,体验、异化以及境遇的具体体现。达到的效果就是小说在主题的表层结构模式多为寓言故事,不求表现社会生活,但求达到内涵深刻。
19、他害怕权力却也在同黑暗的司法制度作斗争。在法庭上的演讲,表现出他的坚强,但最后在被杀害时,他意识到反抗的毫无用处,而被顺从地带走。
20、其次,两个主人公同样是悲剧人格,生与死的状态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三、卡夫卡的审判主要内容
1、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卡夫卡的代表作是《审判》、《城堡》、《变形记》
2、审判主人公约瑟夫·K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他自知无罪,找律师申诉,极力加以证明,然而一切努力均属徒劳,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他无罪,法院是藏污纳垢的肮脏地方,整个社会如同一张无形的法网笼罩着他,最后被杀死在采石场,这就是官僚制度下司法机构对他的“审判”。
3、《审判》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最早为人所知的一部长篇小说,1925年出版。作品讲述了银行助理约瑟夫·K无故受审判并被处死的故事。
4、人在独特而神秘的氛围中,仿佛置身一个无法洞悉其构造、无法了解其意义的宇宙,终身面临灵魂的审判。K为何受审,他究竟犯了何罪,小说并未给出正面回答,却处处暗指答案。
5、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集。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6、兼具律师与作家双重身份的卡夫卡,以自己对法的理解与洞察审视世界的黑与白并诉诸笔端,目光辗转于现实与理想、实然与应然、罪恶与洁白之间。
7、法的精神浓缩在卡夫卡的一则小小的寓言里,这就是《在法的门前》:
8、卡夫卡自己的确不结婚,但他又觉得自身有责任进行婚姻生活此项岗位职责。因此,他的心里充满了分歧。卡夫卡我想结婚的心愿究竟在多多方面上意味着了他心里的真义,或许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很可能他完婚的心愿越明显,他就越觉得愧疚,越抱有一种明显的负罪感,而他的负罪感越明显,他就越想说明自身的真义,在完婚这个问题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这类恶循环使他遭遇两次审判,实际中的与编造中的。
9、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作品中最难懂的一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小说中负担的内容太多。陌生感、孤独感、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无论主人公如何抗争,强大的、无形的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使人身不由己地在恐惧和不安中归于灭亡,在渗透着叛逆思想的同时,又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思想。这正是属于卡夫卡的独特的艺术内涵。
10、小说中的法庭就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它并不是人们惯常理解的干净、明亮且肃穆的,而是被安排在了破旧的阁楼上。
11、卡夫卡没有想塑造一个窦娥或杨乃武,他也不是大仲马,不会让笔下被诬入狱者人物化身复仇的基督山伯爵。K有着人性赤裸裸的缺陷,但这种缺陷却更让读者共情。在他身死之际,我们扪心自问,有着种种不是的K就值得他的结局吗?
12、《审判》则通过高悬在K头顶上空却迟迟不到的审判,“被告”身份莫名其妙的来历与如影随形的纠缠,表现司法制度外部形式的粗暴与内部环节的腐化。
13、C解析:卡夫卡一生写下了被称为“孤独三部曲”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以及中短篇小说《判决》、《在流放地》、《地洞》、《变形记》。
14、复式小说的构成:从《水浒传》到《金瓶梅词话》
15、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16、法庭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既清楚又模糊。它不大,却具有无上权力,像盘旋在最高处的恶魔企图把一切人吞噬。法院的人并不正直,但不妨碍法律这部机器的照常运转和最后将它的捕获物置于死地。约瑟夫·K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他既软弱却又并不甘于被诬陷。
17、卡夫卡的那篇长篇的翻译为《审判》,现在已经基本统一。而卡夫卡还有一篇短篇的,翻译为《诉讼》,也是名篇。两篇我都看过,百度百科“卡夫卡”中还有这两篇的简介呢
18、在其它一些版本中将本书译为《诉讼》,因为根据德文原意,这两个词义皆可囊括。但这却是一场最终没有进入审判的诉讼,甚至连法庭预审部分都只占了全书极小的份额。
19、《变形记》《饥饿艺术家》《审判》《城堡》《商人》《心不在焉的眺望》《回家的路上》《跑着的过路人》《乘客》《衣服》《拒绝》《骑手的沉思》《临街的窗》《不幸》《判决》《伙夫》《变形记》《流放岛上一幕》《新来的律师》《乡村医生》《马戏团顶层楼座上》《往事一页》《法律门前》《亚洲胡狼与阿拉伯人》《视察矿井的先生们》《钦差》《家父之忧》《十一个儿子》《兄弟谋杀案》《梦》《致某科学院的报告》《苦难的开始》《小女人》《饥饿艺术家》《女歌手约瑟菲妮或耗子民族》《同醉汉的对话》
20、不知道什么算新颖啦?我觉得从体制入手,准确!一针见血!但是可能不算新颖吧!K是被体制所审批,所制裁。一个扭曲的体制,一个存在于当今社会的体制!
四、卡夫卡审判der prozess德文原版
1、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他在文学史上第一次深刻而逼真地书写了人的异化、孤独与危机感,以及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他性情敏感、怯懦和孤僻,生前默默无闻,去世后作品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震动,“卡夫卡热”经久不衰,对后世文学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审判》是卡夫卡最为著名的长篇代表作,书写了西方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腐朽,以及普通人生存之中无处逃避的荒诞与恐惧,被称为“后世无法逾越,必读不可的小说经典。”
2、第法常常引诱人自我控告。意大利著名政治哲学家、思想家阿甘本写有一篇研究卡夫卡的文章,名为《K》。阿甘本认为,在罗马法律中,公诉的作用有限,而诬告(calumnia,古拉丁词为kalumnia)则是对正义实施的严重威胁,因此作为对诬告者的惩罚就是在他的前额烙上一个字母K(Kalumnia)。卡夫卡的小说开始于一场诬告,因此,《诉讼》中的主人公为什么叫“约瑟夫·K”,指的就是那位诬告者,即小说中的主人公。这一点不仅对于理解卡夫卡这部小说非常重要,对于理解卡夫卡的整个小说世界也极为重要,因为卡夫卡的所有小说几乎都笼罩在法律的神秘力量之中。
3、《审判》是卡夫卡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这一。这位奥地利的著名小说家,曾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者之其作品以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而引人注目,这种风格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他是开创者。所以他被荒诞派、新小说派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奉为鼻祖,卡夫卡也成为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
4、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爱读卡夫卡,他的一本小说就叫《海边的卡夫卡》。此外,受到卡夫卡影响的中国作家甚多,有残雪、格非、余华等。
5、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小说主人公自知无罪,虽极力证明,但均属徒劳,这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点,体现了资本主义司法制度的荒诞,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荒诞的批判,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中抨击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诞,不是专制政体;C选项错误,该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D选项错误,此时期阶级矛盾主要突出的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但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6、什么是法?在现代法学专家看来,法就是有例可依,先例就意味着“相同的情况相同对待”;但没有先例可循时,就有了“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情况”的巧妙解释,使得法的面相被遮盖,或者被扭曲。因此,法是什么就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说”法,谁在“说”法,为谁而“说”法?在这里“说”比“法”显然更为重要。
7、卡不卡的作品不是那种把故事建立在明确主题上的东西或者说模糊和混乱就是他的主题如果你把它理解成对现实世界中法律的比喻那它就代表法律对人的玩弄如果你把它理解成卡夫卡世界中的法律那它就是那个世界中一种隐秘规则对人的玩弄而且审判也没有写完所以卡夫卡也没有给我们答案有些东西你读的时候要去体会作者的意识而不能以自己的意识去判断
8、“但是,一个同行者的两手已经掐住K的喉头,另一个把刀深深插入他的心脏,并转了两下。K的目光渐渐模糊了,但是还能看到面前的这两个人,他们脸靠着脸,正在看着这最后一幕。‘像一条狗似的!’他说。他的意思似乎是:他死了,但这种耻辱将留存人间。”
9、卡夫卡《审判》中的目光和精神病的序幕
10、在一扇扇高墙大门和守门人之前,具有财务自由和较高社会地位的中产阶级约瑟夫·K与无知无识的乡下人并无二致。乡下人受困于具体的守门人和实体的门,K的绝望却更为深沉无力,自被捕那一刻起,诉讼犹如无尽深渊无形却牵着他走。他遇到的一切人、事都成为了诉讼程序的一部分,法院无处不在。
11、卡夫卡的这本书是对人物心理深度挖掘,谁都知道卡夫卡是世界伟大的作家之一。但是他自己可能并不知道,他的成名却是他身后的事。卡夫卡活着的时候,其作名得不到问世的机会,他去逝前托言给朋友把他的书稿全部烧掉。这个朋友没有践行他的嘱托,没有舍得烧掉他的书稿,才有他的作品重见天日的机会。一个在自己的年代不被认可的伟大作者走了,其作品在今天看过来,仍然光彩夺目,大放慢彩。他思想里面的深度和纯度,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12、K在被宣布有罪后,为了名誉不得不近乎疯狂地证明自己的清白,几乎找遍了与自己的案子有关系的部门和人物,工作上频频出错。他因此在案子中越陷越深。他逐渐认识到:人人知道关于他的案子,却没有人知道他犯了什么罪;法院的大门为他敞开,他却无法将条文变成武器为自己辩护。
13、K从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何罪之有,却不得不为此奔波。其本质在于对于“法”的解释权集中在从不露面的“最高当局”那儿。书中呈现出的司法机关的结构是分散的,不同部门孤立负责下属业务,公职人员只了解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导致了旁人无法可依,决定权过度集中。书中借律师之口道出了定罪依据:“一个人的定罪,往往出乎意料地取决于随便哪个人偶尔讲过的一句话。”K只是众多蒙冤者中的万分之一。正如数十载前的那场浩劫,当法已经异化成一种压迫、剥削人的自由的非正义力量,社会就失去了底线。
14、为了配合这个主题的教学,我们邀请到了巴黎圣安娜医院的两位部门主任来带领大家从不同的主题入手更深入的探讨有关精神病的理论和临床的问题,其中吕克·弗雪博士将从精神病学与精神分析的联系入手,来讨论关于临床的诊断分类及其对应的治疗方向。而马提亚斯·格罗格将从青少年期所遭遇的焦虑入手来讨论临床中经常遇到的学业焦虑等问题及其治疗的方向。
15、更何况藏身于门后的,真的就是法本人吗?
16、因为卡夫卡的小说确实不好懂 ,别说是业余的读者 哪怕是专业的中文系的学生
17、如果说要在法学与文学之间构建一道桥梁,那么这本由弗兰茨·卡夫卡于1925年正式出版的小说《审判》必定成为这道桥梁上最为坚固的基石。
18、“蕉”同学则从社会良心的角度对卡夫卡的《审判》进行了解读。她从K生活的那个世界进行切入,认为在荒诞的世界里保持理性,想要活的有点良心,实属不易。谎言编的久了就成了真实,它无比真实的在整个社会运作一套独特的流水线体系,当每个人都是搬运工的时候,K提出了一点质疑,想要打破流水线的时候就会被机器绞灭。但是这样,也总比一直当搬运工好的多了。就像诗里说的:“虽然人临终时懂得黑暗有理,因为他们的话没有迸发出闪电,他们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19、判决》是卡夫卡对父亲指出的“可能”生活的一种讽刺,在这种生活里,作为“儿子”的自我被抹杀,任何独立的可能性都被剥夺了。亦是他自己对婚姻前景的检讨,他既觉得无力担当也不愿意由此踏入从前认为专属父亲的领域,成为自己恐惧的形象。随着格奥尔格的沉没,卡夫卡也坚定了自己不愿意覆辙的心思。
20、一定是有人诬陷了约瑟夫.K,因为一天早上,他没有犯什么错,就被捕了。
五、卡夫卡审判与俄狄甫斯
1、卡夫卡的代表作品有《城堡》《审判》《美国》又称为《失踪者》。
2、最初我认为卡夫卡是文坛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多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觉得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的文学作品中辨出了他的声音,或者说他的习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评)
3、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4、另外,在作家看来,“罪感”与“存在”的关系可以描述为“我罪故我在”。罪感的痛苦与自我的存在是紧密相连的,当个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开始探寻存在的意义时,罪感便由此而生。主人公K的被捕开启了他“自我”的觉醒,他对生活的视角发生了颠覆,开始更多的关注自我本身,并对“我”是否有罪这个问题开始了漫长的自审。可以说,卡夫卡在作品中以K为例,对人类的自由意志进行了一次探索,这同时也是作家自身的一次深刻自审,对他而言,自我是比全人类更重要的角色,他终其一生去探索的正是如何使自己更好地活下去,这是作家对“自我”探寻之旅的出发点,也是终结点。
5、在这倥偬时代,每个人都需要点诗意与遐思
6、正确答案:ABDE卡夫卡一生写下了被称为“孤独三部曲”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以及中短篇小说《判决》《在流放地》《地洞》《变形记》等。C项是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戏剧作品。(考点)卡夫卡《骑煤桶的人》
7、此书在www.thatsbooks.com有售
8、围绕全书展开的是一场荒诞的审判。银行机要秘书K在某日莫名遭到了法院的逮捕,此后全篇的内容在这场逮捕的基础上,以K的视角对于法院办事员、预审法官、律师、画家、商人、教士等形形色色人物进行了描写。
9、这段话生发出许多种解读。K与教士对乡下人与守门人谁是受骗者争论不休。最后,教士说,不能怀疑守门人的尊严,怀疑他的尊严就等于怀疑法本身:“你不必承认他讲的每句话都是真的,只需当作必然的东西而予以接受。”K觉得“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会把谎言变成普遍的准则。”
10、我认为,站在鸡蛋的一边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不要苛责一个完美的被害人。在《审判》中,K是被告人同时也是体制机器的被害人。
11、首先,巴别塔的权力主题渗透作品始终,虽然小说从始至终并未提及巴别塔,但其中描述的世界图景却遵循着巴别塔的结构模式,法庭及其代表的法律成为人为构建的权威偶像,成为支配世界运行与人类命运的力量。作家在书中讨论了巴别塔结构的悖谬性,指出其构建最终将走向自由的对立面,对权力的贪婪与欲望将造成人与人的对立,使人丧失生存的确定感。卡夫卡对超越巴别塔框式的探寻,具有问询与启示之意。
12、审判不仅在法庭之上,在舆论中、在人心里无时无刻不展开。法院无处不在,它把人的生活变成了一场审判。
13、在书中末尾,教士给约瑟夫・K讲了一个深刻的寓言,内容概括如下:
14、教士的话,也是矛盾核心之所在,还是维护当时的司法制度,将司法权利对下分散,对上集中,使得最终解释权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统治者的法律不过是“把谎言变成普遍的准则”,正如恩格斯曾说,“作为日益同社会脱离的权利的代表,一定要用特别的法律来取得尊敬,由于这种法律,他们就享有特殊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了。”
15、最令人感到惊异的是,自始至终卡夫卡都没有告诉我们K究竟被指控犯下了什么样的罪名。他坚称自己无罪并为此奔走,以各式关系想把自己从诉讼之中开脱,但每一个人都坚信:诉讼由罪行牵引,而有罪的判决必定会到来,与其寻求无罪,不如寻求拖延,由拖延带来的自由比前者的自由更为稳固可信。
16、另一种悲剧来自K在律师家中遇见的谷物商。他和K遭遇相似,却已经被折磨了二十年之久。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案子的奔走解决上,一点点磨蚀了尊严,不惜一切地讨好律师,任由其摆布。而律师又能做什么呢?他们在这种司法制度下唯一的手段就是走后门、拉关系,委托人只能被吊着走。
17、我想,这段话很形象地揭露了社会中法、官、民三者间的矛盾。法律如同那扇大门,始终存在,始终敞开;守门人就是司法者,权衡把控着民众(故事中的乡下人)与法律间的关系。从结果来看,他们都是受害者。乡下人空看到法的光亮,却寻法无门,苦于久久等待;守门人则苦于受制于“看门”这一制度,位置决定了他们终生背对着光,迟迟得不到解脱。
18、著名德语小说家,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被尊为现代文学的鼻祖,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卡夫卡出生在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获得法律博士学位。其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他的作品很有深意地抒发了他愤世嫉俗的决心和勇气,写作手法别开生面,作品寓意深刻,令人深思。
19、你要看就先从他的短篇小说看起 ,短篇也看不下去 就去看别人吧
20、“黑鲸”同学认为:“在法的门前的故事里,法可能就是一种不存在之物,或者说是上帝的东西。在人间的法律,就是那个守卫和那个门。那个守卫从来都没有进去过,他在说谎。这个门之所以是是专门为乡下人专设的,可能作者认为,真正法律永远不能获得。可能就是一个个需要法律的人,而形成无数的门和守卫。而这些守卫和门就是现实的法律。也许是无数乡下人心中的信念,构成了法的内核。守门和门只是专门为这些人而设的而已。守门人从属于乡下人,或者说权力也从属于人民。最高的是人民之中的信念,所有的东西都在为他服务,包括乡下人本人。所以也可能卡夫卡,想告诫我们,信仰的即塑造了我们,也毁灭我们。权力会攀附人们的信念。”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