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一首二年级
(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出于:杜甫《端午日赐衣》
(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____陆游《乙卯重五诗》
(3)、翻译: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4)、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5)、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
(6)、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
(7)、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8)、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9)、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____张耒《和端午》
(10)、这首词写端午节雨中眺望的感触。上片写雨中景色,颇富诗情画意.新荷、画船、红桥一一掠过,生机盎然。下片扣住端午,由后人的怀念隐约透露出一丝愁绪。
(11)、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2)、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13)、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出于: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__苏轼《浣溪沙·端午》
(1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16)、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7)、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18)、乘兴挈朋侪,游赏遍、南峰佳致。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杨无咎《蓦山溪》
(19)、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__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20)、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胡仲弓《端午》
2、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1)、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2)、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
(3)、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4)、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5)、上片引用名句开篇,虽然有取巧之嫌,却也很快将读者的思绪引入诗词中。梅雨纷纷,愁绪不绝,想弹琴却没有弹出优雅的曲子,作者不由想起司马相如来。司马相如曾经担任过文园令,他除了擅长辞赋,也很擅长弹琴,相传以一曲《凤求凰》赢得卓文君芳心。接着,作者又不由想起了燕子楼和关盼盼的典故,不由得愁绪满怀。
(6)、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8)、赏析: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月是仲夏,白昼越来越长,所以说“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9)、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
(10)、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1)、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2)、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13)、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5)、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____文天祥《端午即事》
(1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屡屡被贬,发妻王弗、续妻王闰之先后离世,惟王朝云与东坡携手人生的巅峰,又义无反顾不离不弃地陪伴他走过人生的低谷,是最“懂”他的女人。朝云为东坡育有一子,未满岁便夭折于金陵(南京),东坡“老泪如泻水”。可叹天妒红颜,朝云在陪伴东坡被贬惠州时于34岁溘然长逝,东坡从此终老亦未续弦。朝云去世后,苏东坡为她亲书墓志,建六如亭于墓畔,亭联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留下一阕《雨中花慢》词,其最后一句:“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其情真真,其意切切,苏东坡可谓有情有义大丈夫。
(1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8)、端午节是从谁开始的呢?据传是为了纪念屈原。堪笑楚江浩荡无际,却不能洗刷掉屈原的冤屈。
(1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20)、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____文天祥《端午即事》
3、关于端午节的一首诗句
(1)、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3)、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出于: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4)、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____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5)、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出自朱翌的诗《朝中措》
(6)、赏析: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全词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7)、在宋代诗人苏轼的笔下端午习俗是这样的,《浣溪沙·端午》:
(8)、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0)、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1)、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3)、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出于:李之仪《南乡子》
(14)、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5)、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1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7)、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
(19)、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20)、赏析:“端阳”即端午节。“海榴”即石榴,古人因为石榴从海外传来,所以称“海榴”。端午日风雨大作,天昏地暗;汨罗江上无处可以竞渡龙舟,来凭吊屈原的英灵。石榴花盛开,应该会笑话我,“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4、描写端午节的整首古诗
(1)、赏析:“端阳”即端午节。“海榴”即石榴,古人因为石榴从海外传来,所以称“海榴”。端午日风雨大作,天昏地暗;汨罗江上无处可以竞渡龙舟,来凭吊屈原的英灵。石榴花盛开,应该会笑话我,“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2)、这首描写端午节词作,上片“述今”之端午节民间活动诸况,下片追叙屈原投湘水而死的人生故事。苏轼一生坎坷,几上几下,最后客死异乡,与屈原不无一些相似之处。不难理解,苏轼看似在感慨屈原,又何尝不是在伤情自己呢!
(3)、彩绳编五色,环伊腕,曾把长短思量。珍稳之言犹记,两下分香。便事逐流萤,时明草里,信随疏雨,洒落诸方。心底几多忆取,却照华光。
(4)、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们在端午节的喜悦之情。
(5)、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
(7)、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
(8)、宋代诗人陆游在《乙卯重五诗》是这样描写端午的:
(9)、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出于:秦观《端午》
(13)、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
(14)、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5)、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出自苏轼的诗《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6)、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17)、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8)、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19)、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20)、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舒頔《小重山·端午》
5、写一首端午节的古诗
(1)、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3)、赏析:这里的“五丝”就是指百索、长命缕,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一种期盼,反映出唐人乐生、重生的人生态度,他们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
(4)、赏析:诗中提到的端午节的习俗:饮用菖蒲酒,雄黄酒点额,门上贴驱邪符。
(5)、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6)、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8)、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9)、赏析:“浴兰”指古人端午节“浴兰汤”的习俗,用草药煎汤淋浴。因为粽子用丝线缠裹,所以说“彩缕碧筠粽”。早期的粽子是用黍米做的,也称粽子为“角黍”。唐代开始用糯米代替黍米来制作粽子,色泽变白,味道香甜,所以形容粽子为“香粳白玉团”。
(1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11)、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出自周紫芝的诗《永遇乐》
(12)、这首诗的写的是萱草满地,榴花红艳,敞亮的庭院房间,白天绿荫满院,风消暑气。甜美的汤圆粉团,青绿可口的粽子,还有解渴解暑的菖蒲酒。身上挂着香囊神符,臂上戴着五彩丝缕,大家欢聚一起,互相祝福健康美好盛大的宴席上,有歌舞助兴,年年好个端午佳节。
(13)、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14)、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1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__苏轼《浣溪沙·端午》
(16)、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李石《长相思重午》
(17)、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出自李之仪的诗《南乡子》
(18)、木作 | 博物馆 | 图书馆 | 亲子农场
(19)、宋代诗人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中,则是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
(20)、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1)、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罗志仁《木兰花慢》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4)、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7)、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____殷尧藩《同州端午》
(8)、第2首,《端午日独坐长山署中有感》:亦知佳节在,掩卷自沉吟。乳燕窥人静,飞花染坐深。彩丝儿女事,纨扇岁时心。有酒谁堪酌,徒令百感侵。
(9)、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周紫芝《永遇乐》
(10)、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出自殷尧潘的诗《端午日》
(11)、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12)、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13)、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14)、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5)、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____赵蕃《端午三首》
(17)、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8)、翻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19)、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䗖蝀饮汀形影联。——刘禹锡《竞渡曲》
(20)、翻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
(1)、第3首,《贺新郎·端午》: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头白尽、相如谁顾。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伤情当日班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拚小醉,读骚句。
(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潘《端午日》
(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____边贡《午日观竞渡》
(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5)、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6)、赏析:上阕写端午日,石榴花盛开,丝线包裹粽子,佩香囊,悬菖蒲,拴五色丝线,龙舟竞渡等,下阕重点描写竞渡场景,最后是嗅着荷香,身披月牙微光而回。
(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
(8)、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9)、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1)、《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诗人边贡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七言律诗,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流露出自己对爱国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在仕途道路上的一种忧虑。
(12)、赏析:这首诗是写“竞渡”的名篇,把竞渡活动写得最为传神,洋洋洒洒几十字,把竞渡的激烈场面、围观的喧嚣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
(13)、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14)、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只听到屋舍南北的鹁鸠鸣叫。
(15)、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6)、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7)、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____舒頔《小重山·端午》
(18)、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代苏轼《浣溪沙端午》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