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霍姆林斯基的两本书
(1)、关于这本书的出版经历,我多少知道一些,1998年第一次和卡娅见面时我听她说过。这本书出版于1968年,但在苏联无法出版,苏霍姆林斯基只好“绕道”在东德出版,这是他出版的第一本著作,但他因此而受了d纪处分。
(2)、其实,在这几段题词中,我最看重的评价是:“您是一位真正的教师!”
(3)、帮助学生找到“他自己的图书”就成为学校和老师最重要的工作,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九八)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
(4)、如果没有童话,儿童的完满的智力发展是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30页)
(5)、 新城校区:黄河东路实验南校紫光园小区北门向西50米路南
(6)、我尽量使每个少年都有一本心爱的书,他反复阅读这本书并思考这本书的内容。他这样做不是因为需要把读过的东西记住,以便以后复述给教师听,而是他为自己的命运而激动不安。
(7)、你会学会目中有人,用隔山打年中的方法点醒走神学生;练就教学机智,让课堂教学更具灵性和智慧;学会微笑教学,用极富耐心的爱点拨、期待、鼓舞学生......
(8)、他在《帕夫雷什中学》这本书里写到:“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9)、他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宝库,是一位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杰出人物。
(10)、关于教学—教育的统一。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指出这一原则不仅要求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也必须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来进行。
(11)、今天看来,苏霍姆林斯基有许多教育思想有着相当的超前性:关于人性的教育,关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关于研究性学习等等。但这些观点都是苏霍姆林斯基面对教育实际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他的教育科研是“真教育”。他的教育科研,不是冷静的研究,而是充满感情的投入,是全身心的实践。对他来说,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不是两件事而是一回事。教育科研不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的脑力劳动,同时也是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和学生心心相印的体力付出。
(12)、卢梭:《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教育观:自然教育与儿童本位。
(13)、比如:让迟到的学生唱歌,学生因此而感到羞耻,从此不再迟到;每天跑步5公里,并做100个俯卧撑等,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坚强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让学生写座右铭,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14)、我重点看了其中的.《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书上所谈到的费佳、彼嘉、巴甫里克等学生的成功教育的案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听到这里,她又笑了:“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不做家务事。你看,你和苏霍姆林斯基有多了一个共同点——不过,这可不是优点啊!”
(16)、读书,读书,再读书,唯有读书,我们知识的小溪才会生生不息,潺潺不断,我们的教育技巧才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才会得心应手,我们才会享受教育的乐趣,我们的.孩子才会乐于学习!
(17)、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等教育专著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为师范学生入学必读。
(18)、 (以上内容选自朱永新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
(19)、但她说,以前出版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都是删节的,而这个版本是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原稿出版,很完整。
(20)、教育专家顾明远、名师窦桂梅、李希贵、李镇西等真诚推荐。
2、苏霍姆林斯基的三本著作
(1)、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女儿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2)、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我们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3)、如果一所学校相信教育的巨大力量,而且在那里根本听不到“他将是一个无出息的人”这类不可救药的话,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集体的精神生活就具有无与伦比的乐观主义色彩。
(4)、魏书生老师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魏老师处处以生为本,倾听学生的建议,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让学生管理班级。
(5)、说实话,题词中一些夸张的用语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我把它看作是对我的鼓励;尤其是这些鼓励的话是来自苏霍姆林斯基的亲人,我就更加感动了。
(6)、老师在为自己的教育方法自鸣得意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那个孩子一直到下课前都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也没有注意到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目不转睛的注视着他的每一个动作。
(7)、学校教育的缺点之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521页)
(8)、苏霍姆林斯基当然是一名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但他同时又是一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是忠于真理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者,是一位有独立思想和自由灵魂的知识分子,是一位有尊严有风骨的大写的“人”!因此,教育对他来说,不是为了应付上面的差事,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社会理想――培养有高尚情操且终生幸福的真正的人――的途径或者说手段。
(9)、02 不做“意见领袖”,不为“圈粉”写作
(10)、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遭到失败时,当学生不敢尝试新事物,当学生做了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学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当学生学会认识简谱时,当学生作业得“优”时,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做老师的不要吝惜表扬,应该由衷地肯定学生的行为。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你做得很好,我为你的行为感到骄傲……”。
(11)、风格班主任:王宝祥《班主任必读》;莫雷《教育心理学》;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等傅宏.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操作等。
(12)、今天,我再次问卡娅:“为什么这么好的一本书,当时苏联不许出版呢?”
(13)、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信》、《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专著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为师范学生入学必读。
(14)、(3)探索了学校管理方面的规律。苏霍姆林斯基多年担任校长。他在学校管理方面也有许多建议。他曾写过一本书,书名是《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他认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这就是说,校长自己在教育理论方面一定要有主见,要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内行。他指出,校长是学校的主要教育者,但如果他只是指示别人应该如何教育学生,自己不直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直接和学生打交道,他就不可能成为主要的教育者。他说,校长的工作应当是深入课堂,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依靠教育科学领导学校。
(15)、
(16)、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重阅读内在动机的激发。他认为真正的阅读,能触动学生的智力与心灵,激起她去思考世界与自我,促使认识自己和考虑未来。"只有当学生的意识中字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并变幻着周围世界的色彩和旋律时,他才称得上是在阅读。没有这种阅读,则人就有陷入精神空虚的危险。"学会阅读,不是为了去得分,而是因为它是精神生活所必需的,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书籍的作用,不会阅读,他就会失去很多的乐趣。
(17)、在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教育新闻网联合教育科学出版社,为辛勤的园丁们送上一抹书香,约您一起重温苏霍姆林斯基经典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我国教育出版领域的扛鼎之作,畅销30多年,自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以来,累计销量200多万册,助力几代教师成长。
(18)、02孩子的心灵中有一个最隐蔽的角落——这就是人的自尊心。这个角落里的组织是娇嫩的,微妙的,脆弱而又敏感的,很容易受到损伤,更容易变得粗糙起来。
(19)、当一个青年一旦和一本有益的书交上了朋友的时候,他便会越读越认识到自己知道的太少,但这种认识不会使他感到失望,而是在他面前展开一个无止境的认识的世界。
(20)、我想到1998年在北京,我曾经当面问卡娅:“您认为你父亲在教育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当时,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正是我父亲,第一个把‘人性’引入了苏维埃教育!”
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书籍
(1)、如果您想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更多箴言,《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推荐给您。在这本书里,苏霍姆林斯基给中小学老师提出了100条卓有成效的建议,字字珠玑。
(2)、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从1948年起至去世,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帕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是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曾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等。
(3)、“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4)、比如《草》的教学,一个学生在学习中表现优异,于老师直接将孩子抱起来,邀请孩子放学到他家去玩。这是多么动情的鼓励!
(5)、您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虽然您与我父亲苏霍姆林斯基年龄相差很大,中国和乌克兰相距遥远,但您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亲人,是他最亲近的人!
(6)、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给教师的建议》第10页)
(7)、我想,这个画面,或多或少我们都有旁观过,甚至经历过。
(8)、01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入他们那个童话世界大门的人,当成一个守卫这个世界的看守人,一个对这个世界里面发生的一切都无所谓的看守人。
(9)、《理想国》中的核心比喻是“洞穴比喻”,全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在回应它的隐喻。在《理想国》全书希腊文原本的第一个词是“下降”。也就是说,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一开始就是下降,从高于此处的“洞穴”之处下降。在苏格拉底的谈话中,构造了城邦的政体,从第一部分摆脱最低处,第二部分则开始上升到最好的政体,第三部分处于最高处,详论最好政体的秘密,第四部分开始下降到最坏的政体乃至下降到地府。
(10)、老师们,希望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话,能让你在新学期里更有力量。
(11)、在中国,苏霍姆林斯基的旗帜下已经聚集着越来越多的热血未冷的理想主义者。我很荣幸自己成为这浩浩大军中的一名战士,并愿意以我的方式激励我的同行者。
(12)、孩子的毛病,要让知道的人尽可能少些,要让集体甚至一无所知,这只会有好处。要知道,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是儿童的心,而这是最微妙和最敏感的方寸之地,接触它时应当分外细心和谨慎,慈爱和善良。
(13)、如果新教师上课不好,拥有这本课,他的教学技艺就会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14)、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当代有影响的教育家。他从十七岁起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48年期担任帕夫雷什学校的校长以后,二十三年间从未离开过这所农村学校。本书是他的晚年之作,于1969年出版,曾获得乌克兰共和国国家奖和乌克兰教育协会一等奖。
(15)、学校里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图书,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个人藏书,35位教师,平均每个教师拥有1400册书,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妻子共有1.95万多册藏书。每个教师都订几种杂志(其中包括一两种文艺杂志)和几份报纸。每一个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拥有200~250本个人藏书,个别学生有400~500本书。他特别在乎的一件事,就是要让那些生活很贫乏的儿童,以及那些在学习上遇到严重困难的儿童拥有丰富的个人藏书。
(16)、苏霍姆林斯基给中小学老师提出的100条卓有成效的建议,将毕生的教育经验倾囊相授,点明教育的核心与要义,满怀热忱地告诉我们,如何当一名教师。
(17)、当儿童跨进学校大门,成了你的学生之后,他就会无限地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就是神圣的真理;你的行为在他看来就是智慧的化身和道德的典范。儿童对教师的信任,犹如玫瑰花上的一滴洁净的露珠。请不要把这一滴露珠抖落。
(18)、而“人性”二字,在当年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都是“犯忌”的。
(19)、 本茶馆不定期会有广告文案,我早有说明:《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请感到不适者自行离去。
(20)、不要引导孩子回避人类生活的阴暗面。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的生活中不尽是欢乐,也有悲伤。要让孩子的心里也有他人的忧愁。
4、苏联霍姆斯基的书
(1)、除了上述所感,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深思与学习的观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秉承教育方法,教育原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2)、特别提示:本活动系为推动教师读书发起的公益活动,如发现有人恶意冒领图书,将被赠书出版社列入黑名单。
(3)、看完这个例子,我被震撼了,用一辈子去准备每一节课。年轻的我应该以此为榜样,留意身边的一切,花大量的时间去备课,把教育事业当作一种永恒。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我要为自己汲取读书进步的时间。唯有读书,才能充实自己,才能提高教育技巧,教学才会得心应手,我才能享受教育的乐趣,学生才会激发出热情,才会乐于学习。
(4)、几十年的学校工作使我确信,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
(5)、而老师不但没有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继续不公平的谴责那个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批评他注意力不集中,说他懒惰散漫,性格很坏~
(6)、事实上,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时,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也不比大人小。教师只有在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
(7)、从《人民的名义》,看“哭穷”教育如何毁了孩子一生!
(8)、但苏霍姆林斯通过多年的教育工作的实践,和对儿童的脑力劳动和神生活的研究,深信: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
(9)、零零落落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很多章节,有很多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颇深。他说:有的教师动了很多脑筋,力求把自己所讲解的一切东西都变得明白易懂、毫无困难,使得学生往往用不着在进行思考了。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位小学教师被认为是讲解算术应用题的高手。为了使学生容易“领会”应用题的条件,她事先准备了许多图片和表格,有时甚至把应用题谈到的实物拿到课堂上来。看起来,她的学生解应用题很顺利。但是,当这些学生升入五年级以后,却使教师们深为吃惊:原来那位女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根本不会解算术应用题。事实的确如此,因为那位女教师在整整4年里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不让他们碰到困难,所以他们事实上并没有学会积极地思考。可以想像得出,这位女教师在前4年里,许多教师会交口称赞她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甚至她自己在反思时也会以此自豪,认为自己的教学能注重实物演示,真正体现了一切知识都源于感官的知觉!然而,在第五年时,我们才发现这位女教师从来没有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催眠状态。
(10)、今年是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在他35年的教育生涯里,苏霍姆林斯基用他不懈的探索,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学遗产,被很多教育人称为“活的教育学”。
(11)、 1998年11月27日
(12)、时过境迁,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显现出丰厚的价值。这不,在这个新学期,小编就给老师们带来了苏霍姆林斯基的10句教育箴言。
(13)、她马上笑着点头,对翻译说:“不用翻译,我听懂了。”
(14)、 滕州校区:大同南路3099号,贵城西门往南400米路西
(15)、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16)、他指出为阅读在情感上做准备是孩子学会阅读的重要的条件,他认为对读物的正确选择是教育工作者特别重要的任务。"我打从事学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操心这样一件事:不使一本坏书落到孩子的手中,使孩子生活在已经成为本民族和全人类文化珠宝的那些饶有兴味的作品之中。"只有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智力、感情和审美水平--同时符合其进一步发展要求的东西才能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17)、我想在复信中给你们写几句话,谈谈我对生活、学习、学校和教师的看法。
(18)、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当我把学生领进私人图书馆时,那才是我倍感幸福的时刻。”他的私人图书散布在几间屋子里,走廊上、地板到天花板的墙上都布满了书架,这里是他和孩子精神交流的乐园。
(19)、我国著名苏俄教育研究家、翻译家,教学论专家,杜殿坤先生编译,令本书通俗而深刻。
(20)、
5、苏霍姆林斯基推荐的书
(1)、“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其实,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想想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但闲暇时又懒得动,而那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现在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足以能“应付”小孩子,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不得不时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读书才能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而读书的这种意识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
(2)、09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家庭以及存在于家庭中的子女与家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的第一所学校。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爷爷、奶奶都是孩子在学龄前时期的首批教育者,乃至他们上了学依然还是。
(3)、认识苹果 《班主任工作漫谈》 这本书是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的名作,讲他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亮点如下:
(4)、让瓦西里·阿列山大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的形象和思想永远成为您的引路的明星。
(5)、随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扬,这些教育著述逐渐成为广大教师心目中的教育经典,他的许多教育主张和言论被广泛引用,成为我们镌刻于心的经典名言:
(6)、我拿出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说:“这是我读过的,以前您给我多次签名,这次我又带来了。每见您一次,我都请您在我这本书上签个名,作纪念。不用写什么,就签个名就行了。”
(7)、再比如《小稻秧脱险记》,于老师让学生扮演杂草,当“杂草”被喷了除草剂后,读:“完了,我都快喘不过气来了.....”学生读得虎虎生风,于老师说:“看来你还有气,我再给你喷点!”然后于老师举起酒水壶,嘴里发出“滋滋”声,又给“杂草”喷了除草剂。
(8)、升格班主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美)阿黛尔等著安燕玲译《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
(9)、卡娅在上面写道:“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您!奥丽佳·苏霍姆林斯卡娅。”
(10)、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给教师的建议》第33页)
(11)、01 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12)、半年后的9月下旬,我终于来到乌克兰,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再次见到了卡娅。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