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2、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3、孔子说:“当几个人聚在一起时,一定有值得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去学习,如果你发现你和他们有同样的弱点,你应该及时纠正他们。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
5、“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音乐)、lè(快乐)外,在《论语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7、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唯美的句子请关注:论语名言警句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8、图文来自网络和朋友们的分享,感谢原作者,吉祥如意。
9、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10、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1、《〈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12、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13、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终会到来。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15、树上卧只猴,树下蹲条狗。猴跳下来撞了狗,狗翻起来咬住猴,不知是猴咬狗,还是狗咬猴。
1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7、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8、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19、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20、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二、孔子语录论语十则原文
1、道不同,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译文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6、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7、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8、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9、①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10、(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11、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12、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13、(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16、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17、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18、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9、其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0、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孔子语录论语十则朗读读音 视频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4、(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5、(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8、(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9、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3、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板凳宽,扁担长,板凳比扁担宽,扁担比板凳长,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论语十则里的为孔子的话有哪些论语十则名言: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18、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9、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2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四、孔子语录《论语》
1、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2、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即是说做人要正直磊落。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3、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这一句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又进一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就会流于粗疏,只思不学将会失之偏颇。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是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必由之路。
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8、来唤醒你那最真挚的情缘
9、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10、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1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
14、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
15、第九则:修身做人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士:有抱负的人。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1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17、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8、(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19、“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20、说服自己、感动自己、征服自己,带着真诚感恩的心,勇敢地走完选定的生活道路,决不回头。
五、孔子的论语十则
1、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5、如果一个人拒绝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那么他只能处在弱小、可怜、凄惨的境地。
6、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说:男人不能不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奋斗的路途遥远。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很重吗?奋斗到至死方休,道路不是很远吗?
9、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刚强,勇毅
12、译文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3、少年老成: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搭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她们是值患上尊敬畏的。《论语·子罕》:“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之不比今也。”后多用此奖饰有志气有为的年轻人。
14、咬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
15、《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16、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1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译文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0、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进步,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1、转折。(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4、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5、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
6、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8、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9、《论语》八则读后感受是: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1、03:道,不同,不相为谋。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1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15、唐太宗有一句话:“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得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唐太宗有一句话:“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得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17、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守。
18、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4、理屈辞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辞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5、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6、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