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汤止沸
1、实现沸腾要有两个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加热.“扬汤上沸”是暂时性的,“釜底抽薪”,则是永久性的.语见《三国魏晋·陈寿·三国志·卷魏书·刘廙传》:“臣罪应顷宗,祸应覆族。遭乾坤之灵,值时来之运,‘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元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扬汤止沸的原理是:将烧开的液体舀起来,此时该液体和空气的接触面积突然增大,液体表面层的空气流速也有所加剧,此时液体的蒸发速度也随之加快,而液体蒸发的时候是需要吸收热量的,这一勺液体的温度自然而然就降低了,再倒回到原本的液体中,整个液体的温度都随之降低;
2、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出自宋.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原词为:“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3、同事2000年左右曾经在广州做空调,曾经去马来西亚卖冰箱和管理那里的空调生产,他说马来西亚的人懒,每天工作几个小时,然后就不干了,前几年去非洲的校友也有同样的说法,说非洲人懒,宁愿不赚钱也不愿劳动。说他们只为明天的面包而活,所以他们老是穷乐呵,说不干了就不干了,对生活没有危机感。他说中国人想得长远,年纪轻轻就会惦记遥远的未来,车呀、房呀、之类的。他说中国人其实不是因为热爱劳动去工作的,是因为恐惧未来在工作。我们是一个忧虑很重的民族,总是把生活想得很长远。
4、B项“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语法):联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6、(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三国志·魏书·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
7、此时的温度就低于沸点温度,沸腾现象自然就停止了,但是由于液体一直处于加热状态,只需要一会儿,降低了一些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又达到了沸点温度的液体又开始沸腾了。
8、有观点批判西医说:对于疾病,用西医的药物治疗,仅仅是使表面的疾病症状消失以及相应的化验指标改善,但是,化验指标的改善带来的往往不是真正的健康,而是扬汤止沸,是对不健康问题的掩盖,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比如,对于高血压疾病,不应当长期或终生使用降压药物,而应当找到并纠正导致血压升高的病因;对于糖尿病,不应当长期或终生使用降糖药物,而应当找到并纠正导致血糖升高的病因。
9、釜底抽薪,汉语成语,拼音是fǔdǐchōuxīn,意思指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自汉·董卓《上何进书》。
10、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出自《元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意思是水开了,用水瓢扬一下热水,可以暂时止住开水,但是马上还会再开,然而把锅底下的火熄灭,就会永远止住水开。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意思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出自《元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原文:“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意思是水开了,用水瓢扬一下热水,可以暂时止住开水,但是马上还会再开,然而把锅底下的火熄灭,就会永远止住水开。
11、(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治标不治本
12、古时有句谚语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釜是做饭的锅,薪是烧饭用的柴火,当满锅沸腾的时候,要想不让锅里的水呀粥呀漫溢出来,恐怕没有比抽出锅底的柴火再好的办法了。
13、“扬汤止沸”指播扬锅里的滚汤(开水),使它稍冷,暂不沸腾,是比喻宽缓急难的意思。但后来人们在运用中,这句成语的原意有了变化,一般来用比喻临时采取紧急措施,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容办法不够彻底。
14、[成语解释]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5、一天一个成语11——火烧赤壁(三国)
16、(近义词)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以汤止沸
17、[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18、”扬汤止沸“的物理意义是指汤沸腾了,想让它停止沸腾,可以舀起汤去浇汤,汤舀起来再浇下去,舀起来的汤就会降低温度,这是因为汤再倒下去的时候,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流动加快,因而使舀出来的汤蒸发加快,温度降低,再倒回锅里去,使整锅汤温度降低,低于沸点,就可以使汤不再沸腾,达到止沸的目的。
19、清除精神垃圾,不能扬汤止沸,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但是,恐怕也只是扬汤止沸,没多大用了。
二、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哲理
1、不如釜底抽薪“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它的物理意义是指汤沸腾了,想让它停止沸腾,可以舀起汤去浇汤,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行的.因为汤舀起来再浇下去,舀起来的汤就会降低温度,这是因为汤再倒下去的时候,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流动加快,因而使舀出来的汤蒸发加快,温度降低,再倒回锅里去,使整锅汤温度降低,低于沸点,就可以使汤不再沸腾.达至止沸的目的.但这样止沸,不如把锅底的柴拿走,这就是这句话的物理意义.
2、□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贺震
3、扬汤止沸的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4、若非得考虑做功,则是水下落时,对锅内的水做功,会使水的温度有些许提高,而不能止沸。
5、药物治疗治标,以尽快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失眠等痛苦,做到“扬汤止沸”;心理治疗治本,以挖掘、化解出病人压抑的心结,以彻底根治,做到“釜底抽薪”。
6、解析:分析第一空。由文段可知,作者对带毒GDP的感情色彩应该是消极的,不赞成的,所以,“带动”是积极色彩的,不符合语境,排除B选项。其余三项均符合文意。分析第二空。由语境“彻底”可知,第二个空的意思是彻底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一天一个成语28——狼狈不堪(晋)平时只喜欢用狼狈,把成语的不堪二字都几乎省略,狼狈不堪的境地程度更深些
8、8月26日,人社部和最高法联合发布十件超时加班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明确“996”和“007”的工作制度是违法的。
9、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其后果之严重是很难测的,这样下去,继前朝而为君的,给后代还有什么可显示的呢?
10、李弁豁然开朗,马上依计而行,下令民间停止售卖飞禽,结果不到一年,吴国的军校就停止了放鹰狩猎,原因是无鹰可放了。
11、当然我认为中国的执政者肯定看到了这个问题,最近的动作很多,他们也看到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
12、刘廙(yì)是三国时期魏国人。他的哥哥刘望之,被荆州刺史刘表所杀,他便投奔曹操,在曹操部下当一名秘书之类的官员。
13、(出自):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14、当时,有个名叫魏讽的人,反对曹操,袭击曹操,被人告发后,曹操就把魏讽处死了。而刘廙的胞弟刘伟,是魏讽阴谋袭击曹操事件的同d,因此也被曹操诛杀。
15、所填成语由“无异于”引导,故所填成语是对前文的解释,即找到思想上的问题才是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其他问题都是表象,故此处强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C项“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符合文意,当选。A项“缘木求鱼”指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B项“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D项“抱残守缺”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三项均不能表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之意,排除。
16、A项“萧规曹随”指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在其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17、“饮鸩止渴”则比喻只求解决眼前困难而不计严重后果。
18、城市黑臭水体的“釜底之薪”在哪里呢?俗话说,“屋漏在下,其因在上;欲止屋漏,上房补洞”。其实,黑臭水体固然在水里(河道里),但其根源却在岸上。治理城市黑臭水体与堵住房屋漏雨的道理是一样的。要使黑臭水体变为清流,必须消除岸上的污染源。只有岸上的功夫下足了、措施到位了,水里的问题才可能长久解决。
19、小时候,我家附近有很多小厂,小厂的工作方式不像是城市里签合同的方式。基本都是打零工的方式,就是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然后按照你的工作量,工作当天给你发钱。
20、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如何在岸上下足治本的功夫呢?笔者以为,重在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三、扬汤止沸
1、李弁是南唐的开拓者,称帝前,曾为吴国的军政长官。有一阵子,李弁不断接到百姓的投诉,说军队的一帮将校军官经常到民间放鹰狩猎,在郊野游荡,践踏庄稼,祸害百姓。李弁闻言大怒,想将这些人全部绳之以法,但又心存顾忌,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2、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疾走,夜袭乌巢,乌巢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袁绍一时没了主意。
3、三是切实堵死污水直排城市河道的排污口。城市管理需要下绣花般的细功夫。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施精准治水、精细治水。对城市河道应排空河水,逐段巡查,查找源头,挖出病根,切实拆除或堵死污水直排河道的现有排污口。同时,还应落实河长责任,为每个雨水排口建档,实现身份证式管理,严防出现新的污水直排口或污水雨水混排口。
4、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一为治标之策,一为治本之法,是解决问题的两种不同方法。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并不互相排斥,既可以分别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但扬汤止沸只是权宜之计,只有釜底抽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D项“救火投薪”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A项、B项和D项均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釜底抽薪”侧重从根本解决问题,符合语境。
6、原文: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之痛,胜于养毒。
7、出自春秋时代文子的《文子》(又名,《通玄真经》):“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
8、沸水被扬起下落过程中,通过热传递(传给扬水的容器,如勺子)和热辐射(向空气中放热)及对流(扬起热水的热汽上升,较凉空气补充过来)将热量释放出去,这与做功无关。
9、你这样做是扬汤止沸,事情会越办越糟的。
10、既然心理学界做到了釜底抽薪般的治本,并且,现代医学早已经把糖尿病、甲亢、癌症等划归为心身疾病,也就已经属于心理学界的治疗范畴,那么,就理应可以通过对糖尿病、甲亢、癌症等病人实施恰当的心理治疗以治本。
11、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但扬汤止沸还是能使锅内的水降温的。这个降温机理在于扬起的汤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是将扬起的水,在空气中下落的过程中,部分热量释放到空气中,温度稍降低后落入锅中,达到部分止沸的效果。
12、昨天我看到一个说法,很有意思。我们都知道有两个词,一个叫“扬汤止沸”,一个叫“釜底抽薪”。
13、(例题)国学如果停留在如此浅层次的形式复古,无异于,甚至会把国学弄成与现代文明相对抗的姿态,凡事不问好坏对错,一切以东西古今划界。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哪怕骑驴;凡是现代的都是“非我族类”,都该保持距离。如此下去,国学非但不会被这些人“发扬光大”,相反可能会走入狭隘化、极端化、边缘化的境地,钻进狭小天地里,与文明发展割断脉络,把自己变成了一块“化石”。
14、(近义词)抽薪止沸、拔本塞源、批郤导窾。
15、按照当时法律,刘廙因弟弟牵连,也当获罪,并应全家抄斩。可是曹操爱惜人才,同时也了解刘廙的为人和他弟弟刘伟根本不同。据审查得知,当时刘廙还曾劝说刘伟别跟魏讽往来。所以曹操下令,特别宽恕刘廙,不予判罪。
16、对于触犯法律的行为,只采取简单的罚款办法,无异是扬汤止沸、无济于事。用存仓的粮食来平抑猛涨的米价,只不过是扬汤止沸,我以为抑制通货膨胀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17、扬汤止沸近义词:救火投薪,负薪救火扬汤止沸(拼音)(yángtāngzhǐfèi)(释义)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8、“扬汤止沸”指扬锅里的滚汤(开水),使它稍冷,暂不沸腾,是比喻缓解急难的意思。但后来人们在运用中,这句成语的原意有了变化,一般来用比喻临时采取紧急措施,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容办法不够彻底。
19、因此,想让开水停止沸腾,可以舀起汤去浇汤,舀起来的汤温度自然会降低,不仅是因为离开了锅,更是因为汤再倒下去的时候,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因而使舀出来的汤蒸发加快——摊开衣服更容易晾干就是这个道理——蒸发同样是个吸热过程,水温降低,从而使整锅汤温度降低,低于沸点,也就不再沸腾了。
20、此题第一空不易判断,可先从第二空入手,由文段“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凡是现代的都是‘非我族类’”、“钻进狭小天地里”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出贬义色彩,表达国学比较“自负”的意思。D项“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符合文意,保留。A项“蓬荜生辉”指有客来临或别人的恩德使居所等增添光辉,B项“纤尘不染”指一点灰尘也没有,形容非常的干净,这两项均不符合文意,且与文段感情不符,排除。C项“皮里阳秋”指表面上不作评论但内心有所褒贬,不符合文意,排除。
四、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什么意思
1、而刘廙的胞弟刘伟,是魏讽阴谋袭击曹操事件的同d,因此也被曹操诛杀。按照当时法律,刘廙因弟弟牵连,也当获罪,并应全家抄斩。可是曹操爱惜人才,同时也了解刘廙的为人和他弟弟刘伟根本不同,据审查得知,当时刘廙还曾劝说刘伟别跟魏讽往来。
2、那么,扬汤为什么可以止沸?得从沸腾说起。沸腾跟蒸发不同,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沸点是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通常所言是指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3、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兵已丧失战斗力,十万大军四散溃逃。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4、(近义词)以汤止沸、饮鸩止渴、救火投薪、负薪救火、抱薪救火。
5、而用扬汤止沸的方法,暂时把问题摁住,而炉子里的柴,迟早是要烧没的,那个薪不用抽,时间一到,自己就熄火了。
6、[典故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
7、要解决人口结构问题,鼓励生育,负担大,干活的人少,所以干活的会非常苦,不996便负担不起上有老,下有小
8、第二天上朝,齐景公果然换上了素色的衣服,然后对群臣说:“我非常讨厌紫色染料的气味。”有一个大臣近前奏事,他挥手说:“离我远点!我讨厌紫色染料的臭气。”结果下朝之后,所有的大臣都不再穿紫色衣服,过了没多久,整个齐国也找不到一个穿紫衣的人了。
9、以前周围很多朋友的家庭,总是这样的组合,老爸是公务员,老妈是老师。平时生活中倒也没有什么不同,看起来都是工薪家庭,也没有那些传说中的富豪公务员家庭。但是大学毕业后倒是发现他们确实有特殊值之处,有两位朋友大学毕业后同去了一家公司。大致经常会有很多加班之类的,那位老爸是公务员老妈是老师的朋友,没多久就辞职回到小县城了,他表示到社会是工作太辛苦了,说想回家趟几个月,然后明年考研。忽然意识到,这样家庭的孩子毕业后,可以在家里想趟多久趟多久。想考几年研,就考几年研。
10、出处:春秋时代文子的《文子》(又名,《通玄真经》):“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
11、在网络上简单查询,看到了这样的回答:
12、刘廙是三国时期魏国人。他的哥哥刘望之,被荆州刺史刘表所杀,他便投奔曹操,在曹操部下当一名秘书之类的官员。刘廙有才,干事勤勉,受到曹操及其长子曹丕的器重。当时,有个名叫魏讽的人,反对曹操,进行袭击,被人告发后,曹操就把魏讽处死了。
13、意思: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14、古今战争中,粮草为部队生存之根本,为部队战斗力的本源,因此,总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与袁绍征战,正面交锋,曹可能永远也无法击败袁,曹很聪明,烧了袁军的粮屯,断了袁军之根本与能源,因而大败了袁军。这是极为高明的釜底抽薪。
15、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
16、“扬汤止沸”原指将锅中沸水舀起,复倒回去,以止沸腾。后喻暂缓危急之困境,治标不治本,未能根本解决难题。
17、四是把城市污水管网建好管好用好。对城市污水管网既要重建设,也要重维护管理,不能重建轻管、甚至只建不管。要杜绝施工不严谨造成的雨水污水混接混排,和管网破损造成的污水跑冒滴漏现象。要将污水管网纳入污水处理厂管理范畴,实现污水收集与处理相统一。
18、“扬汤止沸”意思是把锅里沸腾的水舀出来,再倒回去,使锅里的水暂时停止沸腾(低于沸点),由于锅下热源的加热,锅内的水又很快达到沸点而再次沸腾.“釜底抽薪”是指将锅下燃着的木柴抽掉,由于没有了热源的加热,沸腾的条件便被彻底破坏而终止沸腾,故“釜底抽薪”效果好.
19、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意思是与其舀动沸腾的水,使它不沸腾不如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指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句话出自《三国志·魏书·刘廙传》。这是个比喻。扬汤止沸,水烧开了锅,加瓢冷水,只是暂时压制了。一会儿还是要开锅的。扬汤止沸比喻对事情作暂时性的压制,而不从根本解决。釜底抽薪是锅底下把柴火抽了,锅肯定冷了,比喻根本解决问题。
20、yángtāngzhǐfèi
五、扬汤止沸的意思
1、以分发给每人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体追索欠债,建筑公司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帮助的。
2、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扬汤止沸
3、扬汤止沸的意思是,在一锅开水里面,用勺子把水舀起来,然后再倒回去,用这种短时间的冷却,让水暂时不沸腾。
4、A项“缘木求鱼”指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B项“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D项“抱残守缺”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三项均不能表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之意,排除。
5、秦府众人忙着到洗莲池汲水救火,然而扬汤止沸,终究无济于事,一时又陷入困境。
6、D项“投石问路”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与文意不符合,排除D项。
7、她把明兰教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婚姻也一直让明兰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只在关键时刻给与点拨。正是有了她强大的支撑,明兰才敢在小公爷抛出橄榄枝时不退缩,为自己争取一把,而在变故产生流言四起时又能泰然面对。贺家哥儿摇摆不定时明兰能够毅然放弃也和祖母的理解支持有关。可以说祖母是明兰人生路上的导师,她后来能跟侯爷攘外安内无不体现了老太太教育的成功。
8、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直击太微垣星尊,才是消除危险的根本之道。
9、现在想起这个故事,我会想是不是只要确立一种多劳多得的制度,就会有人自动去9因为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是一个贫穷的国家,成千上万的人贫穷到没有自己住所。房价的高升拉动了中国的经济,但同时让很多人变得贫穷,人们在房价面前显得那样的贫穷。
10、这位大家族的老太太通透大气,不重嫡轻庶,幼年丧母又不得父亲重视的明兰幸亏得她庇护才得以平安长大。
11、C项“釜底抽薪”是指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符合文意。A项“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刚好和语境相反,排除A项。
12、旁边的亲戚表示,俄罗斯人很有钱吗?他说多数俄罗斯人也穷,但是社会福利比较好,俄罗斯延续了苏联的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好,教育医疗免费,房子非常便宜。当然我不确定他说的是否准确,但是旁边的亲戚说要是房子便宜,全民医疗,我也不加班。
13、李弁左右为难,便向大臣严可求问计。严可求笑了笑,轻松地说:“这事好办,他们不是喜欢在郊野放鹰狩猎吗?我们不用直接去干涉,只要下一道圣旨,叫泰兴、海盐一带不再从事鹰的贸易,这样一来,没有鹰可买卖了,校官们放鹰狩猎的行为不就自然停止了吗?”
14、应该增加社会福利,保护弱势群体,让先富群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15、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16、工厂没有要求大家晚上再去干活,但是很多人都会自愿去,因为可以多赚一点钱。
17、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二万多人。两军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
18、要想彻底打掉9光是法律层面,一定只是扬汤止沸,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要要抽薪止沸:
19、一天一个成语3——完璧归赵(战国赵)
20、水凉水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要使锅中的水沸腾,在锅底生火并加柴草即可。若不想让水沸腾,可以加进一些凉水,即扬汤止沸,也可以抽掉锅底的柴草,即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水一时凉了,很快又会再沸。没有从根本上止沸。釜底抽薪,因为水靠火沸,火要薪生,便从根本上消除了水沸的基础或依靠物。
1、一直以来,有些城市的居民习惯于将洗衣机放在阳台上,但相关部门的房屋设计规范却未将阳台排水管作为污水管道,导致居民洗衣等大量生活污水排入雨水管道,成为城市河道重要的污染源。针对此,南京《条例》规定“新建、改建住宅的阳台(平台)应当单独设置污水管道,并纳入统一的污水收集系统”,“已建成住宅的阳台(平台)未依照前款规定单独设置污水管道的,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改造或者整治计划,在改造或者整治时增设污水管道”,以加强雨污分流的源头管理。南京的做法可谓是抓住了关键处,抓到了点子上。
2、正确例句:限制消费范围,并不能制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因为它没有切断用公共资金为自己办事的渠道,所以只是扬汤止沸,不是釜底抽薪。
3、“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它的物理意义是指汤沸腾了,想让它停止沸腾,可以舀起汤去浇汤,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行的。
4、近义词:抱薪救火, 饮鸩止渴, 以汤止沸。
5、刘廙是三国时期魏国人。他的哥哥刘望之,被荆州刺史刘表所杀,他便投奔曹操,在曹操部下当一名秘书之类的官员。刘廙有才,干事勤勉,受到曹操及其长子曹丕的器重。
6、一天一个成语22——一败涂地(秦)刘邦起家于沛县,也是为什么各种史书中常称他为“沛公”
7、这种灵活的制度下,人们会选择健康的工作方式吗?事实上没有,很多人会白天干完后,晚上吃了饭之后再去干到10点。
8、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9、点下面蓝字,复习部分往期成语
10、一天一个成语各位亲,我们是不是该修炼一下自己说话的能力。有些人不喜欢的圆滑世故长袖善舞,在古代竟然还是一种美德
11、原来,五代十国时期,烽烟四起,军阀割据,经常互相攻伐,争夺地盘。诸侯们为了自身安全,招募了许多彪悍的武夫,组建起强大的军事集团。吴国位居淮南,地域狭窄,四面环敌,因此对军人武夫非常倚重,但这些人恃宠而骄,飞扬跋扈,让统治者十分头疼。
12、聪慧隐忍的盛明兰在剧中的经典台词:路行此处,又该如何呢?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13、解析: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堪称‘打不死的小强’”“避免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可知,要从根本上打击涉事团伙。
14、显然,这是扬汤止沸、挖肉补疮式的“救市”思维,它纵然能解燃眉之急,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5、姑父在温州做鞋厂的高管,鞋厂主要做对俄罗斯的贸易。会经常去俄罗斯。过年回老家会经常聊起俄罗斯,有次过年回老家聊起。说他们在俄罗斯有自己的厂,那边中国人建的鞋厂,基本都是拉国内的工人去工作,工厂里没有俄罗斯人。我说为什么没有?他是俄罗斯人不爱工作,早上不按时到,下午早早就走了,你给钱让他们加班,他们也不会做的。
16、所以曹操下令,特别宽恕刘廙,不予判罪。刘廙很感激曹操,他为此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我的罪,例应灭绝祖宗和家族,幸而蒙您‘扬汤止沸’救了我和全家人的命,这样的大恩,是永远也报答不了的,今后我只有拼死为您效劳才是。”
17、一是做好城市污水全收集的制度设计。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南京市排水条例》规定,南京市实行雨水、污水分流排放制度。新建、改建、扩建排水设施应当按照排水专项规划建设雨水、污水分流排放设施。尚未实行雨水、污水分流排放的区域,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编制有关改造计划,组织开展雨水、污水分流改造。
18、可见,扬汤止沸是一种十分可笑的想法,事情的根源在于“加热”还没有停止,因此也有扬汤止沸,不如绝薪止火的说法。我们想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找到事情的根源,将其杜绝,如此才能达到目的。
19、周一至周每天一个常识(7:30)
20、类似的事,春秋战国时期也曾上演过。
1、[典故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2、996不是资本家一方的阴谋,某种程度是资本家和社会环境的合谋,没有任何一个资本家可以让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去9减少996需要的是组合拳。
3、一天一个成语18——卧薪尝胆(春秋)
4、比如水的沸点并非就是100℃,高山上煮饭不容易熟,就是因为气压降低导致沸点下降。现在有高压锅,轻松解决,以前就只能靠厚重的锅盖了。如果你在一个空瓶水里装上冷水,然后不断地抽瓶子里的空气,你会发现,瓶子里的冷水竟然沸腾了。而高压蒸汽伤人更严重的一个原因就是温度比常压蒸汽的高。如果未等彻底冷却强行打开高压锅是很危险的,因为开锅瞬间气压下降,原本已经停止沸腾的水可能再次沸腾。
5、从育儿角度上讲,明兰如此大气智慧,跟祖母的教育离不开。小时候的明兰长在祖母膝下。
6、周六和周日,每天两个成语(7:30)
7、“扬汤止沸”意味着解决表面问题,或临时性解决问题,是通常所说的“治标”;“釜底抽薪”意味着解决根本问题,或对问题进行彻底解决。
8、“扬汤止沸”原指将锅中沸水舀起,复倒回去,以止沸腾。后喻暂缓危急之困境,治标不治本,未能根本解决难题。“釜”是做饭的锅,“薪”是烧饭用的柴火,当满锅沸腾的时候,要想不让锅里的水呀粥呀漫溢出来,恐怕没有比抽出锅底的柴火再好的办法了。时代背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
9、译文:想让锅里的水停止沸腾,一个人不停地火烧之,很多人拿瓢扬,这些都没意义;不如抽掉锅下面的柴火,水自然止沸了。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