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论文
(1)、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共同本性,善将所有的美德统摄为一个整体,因而美德是可教的,道德教育应培植整体性的美德,树立人的完整的道德人格
(2)、柏拉图将“善”作为最高的理型,试图以纯粹的知识来定义“善”、“美德”,但是他的这种努力方式受到了许多批评,并且自身也遭遇到了所谓“至善的困境”。典型的批评来自亚里士多德,即纯粹理性能否处理美德的问题。柏拉图抛开苏格拉底的包含实践因素的认识(γνωσιζ)方式,在纯粹知识论的层面上来定义美德,许多学者认为他过分强调理智甚至完全忽略了意志,他思想中的这一倾向往往被冠以“理智主义”的标签。(p.184)我们可以将亚里士多德和后世许多哲学家在这方面对苏格拉底的批评看作事实上应该对柏拉图的批评。除了外部的批评,柏拉图的理论自身也遭遇到了困境。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用了一个“洞穴的比喻”来讲述人由无知到知,最后认识至善的全过程。(《理想国》514a-517b)但是从这个比喻出发却得到一个有名的悖论:在知识中寻求真理的人,当他面对未知的新事物或知识时——它可能是更真实或更高级的,也可能是假的——他总是并且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价值体系来评判和选择新事物或新知识,但是生活在无知中或只有低级知识的人根据已有观念无法判定真知和更高级的知识。而即使他在实践中遇到这些东西,因为由于只有纯粹理智的评判标准,他不可能不通过理智而直接从经验中获取这些知识,因此结果是他一定会拒绝真理和善的,也一定无法成为有美德的人和幸福的人。《理想国》之后,这一困境一直困扰着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又以现实世界和理型世界的分野重述了这一难题。善作为最高知识的对象属于理型世界,人作为认识主体属于现实世界,认识是人与知识或知识对象之间的特殊关系。但是在柏拉图的理论框架中,跨越这两个世界的认识行为的发生是不可能的,至少是难以得到解释的。因为理型世界与现实世界截然二分,善的理型对于现实世界中的人来讲是无从得知的,人当然不可能获得关于完满的理型——善的知识;即使假设理型世界有神存在,神对实际事物是不能认识的,神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不可能的。(《巴门尼德篇》134a-135b)问题的关键很明显,就是柏拉图将善看作最高的理型,使之与人的生存实践脱离开来作为纯粹理智的认识对象。虽然柏拉图深信“美德即知识”,只有经由知识才能达至善,但是“至善的困境”在他那里始终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
(3)、苏格拉底从美德是善开始,经过善不是天生的,善是需要教育的,最后达到“美德需要教育”的命题。
(4)、人的认识对象作为“万物皆备于我”中的万事万物,实际上都是一种以人的理性为基础的思维确定性。苏格拉底以前的自然哲学,只是把这种思维的确定性把握为对象是什么的规定性,只是停留在存在的客观性上,而没有返归到思维的主观性上。诚如黑格尔所说:“古代的伊奥尼亚学派是思维了,但不曾对思维加以反思,不曾把自己的产物确定为思维。”(4)事实是人的一切观点,诸如把世界的本原界定为水、火、原子等观念,都是一个理性把握对象的思维确定性,都表明人的认识真理不是一个单纯的客观外在性,而且是一个主体内在性。在苏格拉底的学说中,自我意识的主观性得到确定。自我意识的主观性、思维的确定性作为一个自在自为的本体,并且被规定为客观事物的真理,而把客观事物的真理归结到自我意识的主观性,归结到主体的思维,这就要求人的认识复归自己,反身内求。
(5)、其次,苏格拉底认为,无知即恶。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任主观的武断,或者为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意见所左右,或者为传统习惯所左右。由此,人就不会有对善的追求而跌入恶的深渊。苏格拉底甚至认为,有意说谎(或犯错误、失败)优于无意。因为有意说谎至少表明说谎者有相应的“真知”,而无意说谎则属于根本无知。前者是能为而不为,后者是不能为而不为。不能为而不为是无知、无力,其结果必定是恶;而能为而不为,表明人的行为不是只根据已之责任而是根据更大的原则,故并不一定是恶。正因为此,苏格拉底才一再强调,美德之有整体性,乃在于它们有共同的理性本性,即建立于知之上。
(6)、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如何培养道德,是他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7)、“我是神特意赐给本邦的一只牛虻,雅典像一匹硕大又喂养得很好的马,日趋懒惫,需要刺激。神让我到这里来履行牛虹的职责,整天到处叮着你们,激励、劝说、批评每一个人。”苏格拉底借“神的命令”为自己设定哲学使命,在雅典城内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启迪理智,引导人们追求智慧和道德的善,改善灵魂,从而拨乱反正,批判愚昧、私欲、不义和邪恶,以振奋城邦社会
(8)、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古希腊知识分子具有独立性,中国古代文人具有依附性。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思想,专制制度下的国家权威重于一切,民主制度中则人权最神圣。这样的不同社会制度与教育,也决定了中国与西方知识分子人格特征的不同。
(9)、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
(10)、苏格拉底从他对知识和美德的同一这一观点中推出许多其他结论来。既然美德是知识,由此可知,美德是一:知识是一个统一体,一个真理的有组织的体系,因此各种美德只是美德的许多不同形式。而且,美德不仅是善自身,它也对人有利。所有高尚和对人有用的行为倾向会使生活无痛苦而且快乐;因此高尚的行为也是有用的和善的。美德和真正的幸福是同一的;没有人能在缺少节制、勇敢、明智和正义的美德的情形下幸福。
(11)、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片面性,还表现在对普遍概念—善没有给予充实而明确的规定。在苏格拉底那里,尽管他认为善为人的精神本性所固有,是由人的思维产生出来的普遍共相。这个普遍共相是人的行为目的,但是他对善这个普遍原则并没有给予具体的规定。因此,在这种不确定和抽象的态度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空洞的、没有实在性的善。由于善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规定,那些追随苏格拉底教训和学说的门生与哲人,在发现明晰而实际有用的道德概念,在叩问主体所向所背的善恶规定时,便从他的学说中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学派和原则,并朝着两个主要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谨守着苏格拉底的直接教训和方式,仍然主张主体本身就是目的,主体通过培养它的认识而达到它的主观目的,因而将道德准则仅仅限囿于个人的选择与决定,试图使个人的道德生活自给自足的苏格拉底派;另一方向为从苏格拉底出发,发展与坚持道德概念只有在某种社会秩序背景之下才是可理解的柏拉图的伦理道德哲学。
(12)、苏格拉底追求善,探讨怎样使一个人成为有美德的人,但是他对于什么是善和美德并没有提出具体的答案,而且他的探索方式也是多重的。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小苏格拉底学派哲学家们接受了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但是却从不同方面继承发展了他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柏拉图试图从形而上学知识论中给出“善”和“美德”的定义,小苏格拉底则侧重于从生存实践层面规定善,在实际生活中实践美德。虽然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解决相差甚远,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差异都可以在苏格拉底哲学中找到原因。如果我们充分重视了“美德”与“知识”关系问题的张力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复杂性,那么这些差异就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13)、再次,善是使事物有益的原因。苏格拉底认为,善是有益的有用的。比如他说,神正是为了有益的目的将眼、耳、鼻以至理性、智慧灵魂给予人,他还说:“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他甚至将关于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而“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事实上,苏格拉底的善,希腊文agathon,本来就有好、 优越、合理、有益、有用等含义,英文译为good,中文译为善。但是,苏格拉底说善是有益的时,绝不是把一切有益有用的东西都当作善的纯功利主义的。相反,他认为,善之所以为善,是使事物成为有益和有利的原因,并不是事物的有益和有利就是它们成为善的原因。他反对一般人的为满足个人的情感和欲望需要的功利观,认为这种利益是表面的、短暂变化的,不是真正的利益。他要求人们辨别和追求真正的最高的利益,这种真正的利益是对灵魂需要的满足而不是对肉体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即其他一切有益的原因,是善本身。因而在苏格拉底这里,善又是一种和知识、真理、美相一致的功利。
(14)、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
(15)、关于教育的内容,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16)、道德是政治的基础,道德沦丧是城邦政治危机的根源,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17)、再次,友爱以善为根据。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天性有友爱的性情;他们彼此需要,彼此同情,为共同的利益而通力合作”。因此,友爱作为一种美德,在苏格拉底的哲学讨论中占有相当份量。在柏拉图的《吕西斯篇》和色诺芬的《回忆录》中都有十分丰富的记载。友爱,希腊文为philo,英译为friendship,在苏格拉底的讨论中, 并未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他那里,友爱是和智慧、知识、善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是以它们为根据的。苏格拉底强调,任何人都不爱无知无用的人,如果对事物没有知识就会将事物弄糟,失去别人的爱,甚至父母的爱,只能处处受制于人;如果你获得知识,显得有用和善,所有人都会对你友爱。苏格拉底认为,“一个真心的朋友比一切财富更宝贵”,友谊的价值是相互的,不仅朋友对自己有不可用金钱估量的价值,而且要使自己对朋友有尽可能多的价值。他还指出,交友之道,一在交能控制情欲、忠诚公正、知恩必报之友,二在使自己的言行从善,言真意诚地待友。只有这样,才可能有真正的友爱。当然友爱之获得是要靠“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的,这颗心是友爱双方共同赋予的。“因为对于我所爱的人,不管是谁,我总是尽我的全心热爱他们,并且非常渴望他们也以同样的热爱回报我,我渴想他们,同时希望他们也同样渴想我,我渴望和他们聚首一处,同时希望他们也同样渴望和我聚首一处。”由此可见,友爱的本性是善,友爱只能存在于高尚善良的人们之间,善和恶是不能互相友爱的。
(18)、最早的原生名字演变出后来的派生名字,名字的意义在历史中延续;而随着人对事物本性的重新认识,同一名字的意义也会改变
(19)、(1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1页。
(20)、坚持“有教无类”思想。作为中国教师始祖的孔子,首开私学,广收弟子,打破了春秋之前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苏格拉底学生也是来源于各个阶层与领域。
2、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背景
(1)、苏格拉底所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事。在他看来,各式各样的科学对人的生活毫无益处可言,因而他所应当关心的是与人的道德本性相关的东西,以便使人行最大的善,认识最真的东西。因此,他既不像自然哲学家那样,总是争论事物的本性是什么,也不像智者们那样,去探究世界中的存在物是怎样产生的,天上的事物是由什么规律造成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他宁愿“不时地讲讲与人类有关的事情,研究研究什么是虔诚的,什么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公道的,什么是不公道的;什么是明智的,什么是不明智的;什么是刚毅的,什么是怯懦的;什么是治国之本,什么是一个善于治人者的品质;以及其他的题目”所以,他的哲学实质与目标不是建立一种自然哲学体系,而是激发人们爱真理和美德,以便把个人的行为化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为此,他经常到市场、广场等人们聚集的地方,以阿提卡的文雅风度同任何人谈话,引导人们思索自己的责任,帮助人们关心自己的伦理,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使人们思索并认识什么是正当的东西,什么是普遍的原则,什么是自在自为的真和美;使人们意识并确信在自己的思想中就拥有真和善,拥有产生道德行为和认识真理的潜在力,以促使人们能过上正当的生活。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拥有美德并过正当的生活,首先在于知德。
(2)、当然,逻辑仅仅能构造理论的形式,因为逻辑只是形式,形式中的实质内涵有赖于认识的发展。比如在划分“善”的来源时,苏氏采用“天生”与“教育”的两分法,显然是一种认识的局限,所以后来科尔伯格就面临了惯偷“知而行窃”的诘问。因此,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
(3)、(2)Liddel&Scott,Jones&McKenzie(newedition),ACreek-EnglishLexicon(newedition),Oxford:TheClarendonPress,l9
(4)、最高的美德、美德的全体就是善,善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是人先天固有的禀性,他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则:无人自愿为恶,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
(5)、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法亦称“产婆术”,分为三步:
(6)、苏格拉底所表达的思想也表现在中国儒家的哲学中,张载在其名作《西铭》中认为,人与宇宙万物都是一体,都来自同一个“气”,因此,提出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不仅要推己及人,还要推己及物,知道物我一体。如果说物我一体,那么,人就应当如同服侍父母一样,服侍天地,应该像看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去看待他人。人对父母应当尽孝道,对宇宙这个扩大的父母同样应当尽孝道。所以,“立德”要做到合内于外,即使自己不要停在与他物的对立中,把外界看作服务于我的工具,相反,要认识、理解宇宙万物的流程,追随、服侍宇宙父母。由此可见,如果说苏格拉底的知德思想只是处在萌芽阶段,那么,中国儒学家张载的“立德”则更为深入。
(7)、(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8)、再次,苏格拉底认为,既然美德的共同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贯通在道德本性之中,美德就有可教性。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各种知识和美德(二者是一个意思)。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和知识能力是人人皆有的天赋本性,有些人缺乏美德是由于感觉的迷路和欲望的膨胀以至扭曲了人的理智本性,所以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他们的理智本性,培植美德。
(9)、复归自己,反身内求,就是以思维的确定性,或自我意识为反思的对象,从而把握思维或意识是什么的规律性与普遍性,把握认识对象是什么的本质。两个问题的统一无非是:各种认知对象的本质不过是思维如何把握对象的规律性与普遍性,同时也是一个思维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性。如上所述,自然哲学以心向外的结果是:一直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事物的本原或真理,而苏格拉底的反身内求则要求在对自我意识的复归中,摆脱意识的偶然性、任意性与特殊的主观性,既获得事物的真理性,又获得精神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在这里,认识对象的真理性是通过思维而建立起来的间接产物,因此,对象的真理性实际上是意识的主观性,然而,意识的特殊主观性作为精神的本性又在自身内部被克服,获得了自在自为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所以,黑格尔说:“苏格拉底所说的意识与智者们所说的意识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建立和产生思维的同时,也产生和建立了一种并非建立的、自在自为的东西,即客观的东西,它超越利益和欲望的特殊性,是统治一切特殊事物的力量。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一方面,意识是主观的,是为思维的活动所建立的—这是自由的环节,主体优游于自身范围之内,这是精神的本性—;而另一方面,意识又是自在自为的客观的东西,并非外在的客观性,而是精神的普遍性。这就是真实的东西,用近代的术语说,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5)
(10)、苏格拉底的知包括对事物的知、对善的知和对人本性的知。如果说关于事物和善的知是美德的基础,是通向至善之路的钥匙的话,那么关于人自己本性的知则是通向至善之境的入口。人只有先懂得自己的本性,了解自己的无知,才可能进一步获得关于事物和善的知识,以实现美德达到至善。人如果对自己本性一无所知,则必然导致恶。对自己本性的了解是其他认识的基础。而人的本性就在于相对于神来说的无知。所以,在苏格拉底看来,如果一个人要想有知,进而有德并最终达到至善之境,首先必须充分认识自己。“认识你自己”就是通向至善之境的入口。
(11)、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说,我劝你们所有人,年老的和年轻的,不要考虑你们个人或者财产,首先最重要的是关心灵魂的进步。我告诉你们,美德并不是通过钱财而获得的,而是美德带来了钱财和所有其他人类的善,公共的和私人的。
(12)、(8)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6页。
(13)、(6)(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2页。
(14)、(20江西单选)“知识就是美德”是由( )提出的。
(15)、拒绝了知识的道路,小苏格拉底学派试图从人的生存实践方面来回答善的问题,以人的感性生存来定义美德。昔兰尼学派以感觉为标准来判定善,他们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快乐即善。他们甚至主张“快乐即使是从不光彩的行为中产生的,也是善的。因为即使行为是不合理的,但产生的快乐却是人们所希求的,因而是善的。”(12,p.229)有学者指出,虽然昔兰尼学派以快乐来定义善,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善即快乐”的原则完全看作一种追求肉体感官需要的享乐主义,他们的原则中包含理智的因素。善虽然是快乐,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善、能否带来最大的和最终的快乐,却需要一种实践智慧的判断。因此他们也把实践智慧看作是善,拥有这些实践智慧的人自然就是有美德的人,他们能够做到在其生存中趋乐避苦,保持最大的快乐。安提斯泰则重视苏格拉底关于自制的教导,模仿苏格拉底生活中的忍耐苦行和他对世俗事物的漠视,他宣称“痛苦即善”。(P231)因为他认为真正的善是灵魂的修养,而要达到灵魂的善必须通过艰苦的生活、顽强的自制行为来磨练人的意志,陶冶人的精神。“犬儒”的名称恰当地描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宣扬和践行一种简单甚至粗鄙的生活方式,对肉体快乐、感性情绪报一种冷漠的态度,像狗一样,安提斯泰满足于一件外衣,一根手杖和一个背包,而他的弟子第欧根尼尤甚;这个名字还象征着一种道德上的警觉性,像狗一样忠于节制、禁欲的理念。(P.565-566)他们将智慧、善和美德看作一体,片面强调美德作为一种理性的节制、禁欲行为,认为拥有美德就是要满足于节制、简约和自律自足的生活。(5,P.568)我们看到,小苏格拉底学派哲学家们在追求“善”的问题上,放弃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考,没有在“美德”与“知识”的关系上进行深入的探索,而是直接根据生存经验,从感性生活的一个侧面来定义善和美德。他们还把知识在道德哲学上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贬斥、完全抛弃知识论上的努力。小苏格拉底学派的哲学既继承、改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又异于柏拉图,具有独特的风格。
(16)、苏格拉底首先给定了一个哲学前提:要讨论一个事物的性质,必须先明确它的“本性”。而美德的“本性”是什么呢?苏氏提出了两个假设:“美德是知识”,“美德是善”。但知识与善是什么关系呢?苏格拉底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美德就是知识,那它肯定是需要教育的;另一种是善独立于知识之外。
(17)、亚里士多德在评价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时曾说,苏格拉底把所有德性都看作是知识的样式。在苏格拉底时期,希腊流行着四种美德,即勇敢、公正、节制和智慧。苏格拉底清楚地认识到,所谓四德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统一性或道德规定性,这就是人的自我识见与知识。因为勇敢之为德,就要知道何为勇敢,并用在正当的地方,这是一种知识;公正之为德,就要知道什么是公正,这也是一种知识;节制之为德,就要知道依什么原则来规范自己,同样也是一种知识,由此可见,伦理道德是以理性为基础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伦理道德问题就是识见与知识的问题。
(18)、(1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8-69页。
(19)、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只有拥有了美德才能拥有知识,没有美德是无法获得知识的。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
(20)、(7)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7页。
3、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1)、①参看C.C.W.泰勒主编:《从开端到柏拉图》,韩东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九章《苏格拉底与道德哲学的发端》。作者休·H.本逊(HughH.Benson)在注释(75)(p.399)中讨论了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尽管意见有些不一致,但学者们基本认同本文正文中所述的通行观点与解释。但是学者们在作出这种判断的同时,并不能给出明确的文本证据和令人信服的解释。
(2)、苏格拉底把美德完全等同于知识,因此,一种行为之符合于善不在于这种行为本身,而在于对这种行为的正确认知,一个无意中做出某种善行的人称不上美德。由于“一切善的东西都是有益的”,而恶的东西都是有害的,而人不会自己害自己,所以“尤人有意作恶”,作恶都是出于无知。于是,从“美德即知识”中又引申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这一结论。这种把美德与知识完全等同起来的观点开创了西方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即唯智主义伦理学。
(3)、 向善本性与后天教育貌似矛盾,但也有联系。人的向善本性使得美德潜在于人心之中,并未被自觉意识到。因此,人对于美德既不是完全的无知,也不是完全的已知。依靠后天的教育把这潜藏在心中的内在原则揭示出来,使人充分认识到自己心灵固有的向善本性。这种理念之后被柏拉图发展成为灵魂回忆说,得出“学习即回忆”这一论断。
(4)、苏格拉底的目的和他所做的工作远不止破坏,重要的是他对人的道德能力的反思。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无论是破坏还是反思,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都基于一条重要原则,对于这条原则他认为是不证自明的,他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合法性。这条原则就是“人在其生存中总是选择善”,无人自愿为恶。他说“善是我们一切行动的目的,做其它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善,而不是善以其它事情为目的”(《高尔吉亚篇》499e),一个人不可能自愿做坏事(《克力同篇》49a-b,《拉刻斯篇》1《卡尔弥德篇》173)。这条原则可以说是苏格拉底哲学的出发点,可以称为“苏格拉底原则”。⑥我们可以这样看,延续生命是动物的本能,选择善是人的本性,在原则上一个人不可能自愿去危害其生命、生存。即使我们看到一个人事实上做了损害其生存的事情,但是他的出发点仍然是“好”,他认为这样对他而言是好的。事与愿违的原因或是他的目光短浅、或是他不足够明智、或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控制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虽然怀疑人们心中固有价值观念和判定标准,但是对于这条原则他是极力为之辩护的。在与他人讨论时他也总是把这条原则拿出来作为大家都承认的出发点,有了这个共同认同的原则,对于什么是“善”、“恶”和“美德”以及人怎样追求善、怎样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问题的讨论才有意义。
(5)、(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
(6)、“善”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问题,关于“美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则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小苏格拉底学派所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行的观点认为“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是苏格拉底所提出的,这一命题通常被理解为“知识是使一个人成为有美德的人的充分条件”。①但是按照这种方式所理解的苏格拉底哲学不仅受到诸多批评,而且还使我们在解释苏格拉底、柏拉图与小苏格拉底哲学特征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时碰到了一系列难题。一个著名的代表性的批评由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即美德能否完全被当作一个知识问题来处理,单凭知识能否解决“善”的问题,苏格拉底“把美德当作知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知识都涉及理性,而理性只存在于灵魂的认知部分之中”(亚里士多德《大伦理学》1082a17-19),(1,p,242)**道德问题还关乎人的情感意志等层面。用康德的术语说就是理论理性能否解决实践理性领域内的问题。其次,即使我们将苏格拉底的人在其生存中总是选择“善”,无人自愿将“恶”当作一条准则来看,他为什么要说有意为恶优于无意为恶,凭知识做坏事要优于无知的错误呢?这一点与我们的常识是不相符的,因为我们并不将知识本身看作是有善恶属性的。再次,我们知道柏拉图是坚持将“善”作为一种“理型”②,而试图从形而上学知识论的层面来进行定义的,那么他的这种观点与苏格拉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种理解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与柏拉图同出一门,甚至在思想上更加忠实于苏格拉底本人的小苏格拉底学派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如此大相径庭呢?许多小苏格拉底学派哲学家反对以知识来处理道德价值的问题,更多地主张从人的感性实践方面来规定“善”。
(7)、 由此,“美德即知识”又引申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有人将其翻译为“好人就是聪明人,坏人就是不聪明的人。”
(8)、(4)(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
(9)、苏格拉底对知识的信念,对清晰而理由充分的思考的信念是强烈的——这一信念如此强烈,以至于他认为知识可以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他将自己的方法应用到所有人类问题上,特别是道德问题,并试图为行为找到理性的依据。
(10)、苏格拉底也是如此。认识自我就是反身而诚,认识人心的理性规律,只有求助于心灵,运用理性的思维,才能达到存在的真理。这是思维与存在统一性的萌芽。在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原则,从人的理性思维看,理性思维表现万物的统一性,万物在其统一性中是个“共同本性”或“共同概念”,不是一些知觉的总和。万物在“共同本性”或这个道与理的统一中,其最高的规定是人的伦理规定。因为万物中的最高环节是人,所以,万物统一的“共同本性”、道和理是一个绝对的至善,正是在这里,开始有了和自然哲学不同的目的论。但是,苏格拉底虽然提出了这个思想,却并未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那样对绝对的至善—万物的统一体作过认真的研究,这个思想后来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发展。然而,尽管苏格拉底所谓的善仅仅是理念、道与理的一种形式,但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中,由于苏格拉底通过对自己的意识和反思最先注意到了善,因此,黑格尔称赞苏格拉底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概念,亦即他把伦理学加进了哲学,建立了伦理学。
(11)、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12)、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政治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13)、人不仅要在“破我执”中,摆脱我与他人的对立,而且还要进一步摆脱我与他物的对立,明确我与他物的统一性。据说人是万物统一体的一部分,人生存的道和理与万物的道和理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这个关联表现为人在认识天地万物的道与理中认识自己的存在真理,达到物我一体的意识境界,以此为原则,实现人自己的所向所背的道理,也即实现人自己的伦理道德规定。所以,人必须摆脱小我,与大我合二为一。人与自然的统才可以使人摆脱物我之私。摆脱物我之私,就是放弃以功利主义的思想对待物,超越人与他物的主客对立。黑格尔曾说:“如果主观的东西是与客观相对立的,是个别的东西,则它就是偶然的,任意的,无规律的。”因而主观自身同时也应该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主观自身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就在于这个主体自我是普遍的“我”,是善。善自身既不受现实的限制,也不受个人情感、欲望的限制,同样也不受思辨理性的限制。善作为普遍的本质是每个主体的目的,也是世界的最终目的。人正是通过认识善,摆脱了它的特殊的主观性,摆脱了它的偶然性、任意性,也摆脱了物我之私,获得了自在自为的存在。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作为一种人生观是紧密地和它的世界观相联的,虽然他在世界观上很少发挥,并且还停留在抽象的基础上未把它具体化,但是这个抽象的思想却为欧洲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远的基础,尤其为主知论的道德至上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14)、“知识”主要是指要能认识人自己的本性,人有美德即有“认识你自己”的自我知识
(15)、苏格拉底处身于民主发源地,则反对极端民主制度,倡导理性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具有批评精神的学者,要求自己坚持正义而不能参政。
(16)、首先,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础。苏格拉底认为,“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有哪个不能自制的人能学会任何好事并将它充分地付诸实施呢?”“因为一个不能自制的人并不是损害别人而有利于自己,像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掠夺别人的财物来饱足自己的私囊那样,而是对人既有损对己更有害,的确,最大的害处是不仅毁坏自己的家庭,而且还毁坏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苏格拉底不仅这样说了,而且“他的实际行动比他的言论更好地表现了他是一个能自制的人。因为他不仅制服了身体的私欲,而且也战胜了与金钱有关的一切事情。”即使对于他人,他也是首先要求他自律自立,“苏格拉底并不急于要求他的从者口才流利,有办事能力和心思巧妙,而是认为对他们来说首先必须的是自制,因为他认为如果只有这些才能而不会自制,那就只能多行不义和作恶多端罢了。”苏格拉底之所以强调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因为在他看来,不自制就会使人受身体情欲支配,不择善行事,甚至去做无耻的事,即使人远离智慧。而自制作为理智对欲望的克服,使欲望以适度的方式得到满足,才能给人以最大的快乐。
(17)、(8)(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6页。
(18)、(8)G.X.Santas,Socrates,Boston:Routledge&KeganPaul,19
(19)、2)将人的理智外化为抽象的理性神,肯定神赋予人追求知识、实现理智本性的主动性
(20)、灵魂: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明确的对立起来
4、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名词解释
(1)、(20广东单选)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实质是以( )为主的教学方式。
(2)、(7)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7页。
(3)、通过谈话问答寻求普遍性定义探究真理;在问答中不断揭露矛盾,使对方承认并不断修正错误,从而引导其逐步认识真理,他喻称之为“助产术”;这种希腊原初意义的辩证法,注入了辩证理性(思想矛盾运动)和分析理性(逻辑分析精神)相结合的新含义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