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启蒙运动的启示
(1)、一个社会共同体形成的各项有利于个人自由的制度,既为我们提供了一道保护私人生活的屏障,更是一个有利于群聚与合作的架构,一个促进群体生活演变调适的对话环境,就此而言,阿克顿所秉持的自由主义传统,虽可名之为“个人主义”的,但它也是一种有关千千万万的个人如何共处与合作的“群体之学”。像某些“批判理论”一样,自由主义把这种对话共同体的存在,视为一个让各种尚不知对错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在和平的环境下得以展开的过程,因为这是人们形成共同体的道德规范和公共目标所必需的社会学前提。
(2)、批判君主专制: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国王把自己看成是国家的化身和象征,他的一切权力来自上帝,不受任何制约,启蒙思想家认为:人人都有追求生存、自由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专制统治则侵犯了每一个人都应当享有的这些权利。
(3)、从政治常识上讲,对凶犯说谎是否算犯罪这样的问题,本来并不难回答,为何有了康德的“抽去一切经验条件”的法权形而上学之后,这反倒成了一个问题?“没有平等就不会有每个人的自由”显然指政治自由,但康德所理解的“自由”又在形而上学层面指“摆脱肉身腐败”的“哲学思考”。既然如此,“平等”作为“自由”的条件就不可能仅仅是政治平等或经济平等,显然还需要智力上的天生平等。
(4)、(9)博尔吉亚(CesareBorgia,1475—1507):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子,曾任枢机主教,以其野心与政治手腕著称。——译者
(5)、(32)帕多瓦的马西略(MarsiliusofPadua,1275/1280—1342/3):出生在意大利帕多瓦声誉显赫的美纳蒂尼家族,著有《和平的保卫者》一书,以及两篇关于罗马帝国和罗马皇帝权威的论文《论帝国的转移》和《小辩护书》。——译者
(6)、格老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
(7)、果然,康德接下来就插入了一段针对卢梭难题的“附释”。所谓卢梭难题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提出的“自然”与“文化”的对立问题。康德充分肯定,卢梭提出的这一难题有道理,这促使他提出,应该区分“自然的历史”与“自由的历史”。于是,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它很快成了人们争相引用的名言:
(8)、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9)、(31)从前由罗马天主教会权威公布的清单,规定限制或禁止阅读某些书籍。——译者
(10)、 我以我的亲身体验告诉你:装睡的人,真睡的人,都可能被叫醒。
(11)、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
(12)、生命就是运动,人的生命就是运动。——列夫.托尔斯泰
(13)、▲根茨(FriedrichvonGentz,1764-1832)
(14)、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懂。
(15)、我们还得从卢梭溯源到霍布斯,因为,只有在霍布斯提出自然状态说之后,才会出现公民状态何以可能是一个理性的立法状态这个问题。康德具体论析自然与人世这两个领域的沟通问题,见于《判断力批判》第二部分“目的论判断力”。在这里,他用“客观的合目的性”或“自然的终极目的”这样的抽象观念来指称常人所理解的“尘世幸福”:人自己给自己设定目的意即人自己为自己立法。
(16)、战争尽管是人们的一种无意的(由放纵的热情所激起的)尝试,却毕竟是至上智慧的深深地隐藏起来的、也许是有意的尝试,即借助于各个国家的自由,即便不是建立起合法性,并由此建立起各个国家的一个有道德基础的系统的统一性,也仍然为之作了准备,并且尽管有战争加给人类的种种极其可怕的劫难,以及在和平时期从不间断的备战压迫着人们的也许更大的劫难,战争仍然更多的是一种动机(在对一种人民幸福的安宁状态的希望越来越远去的时候),要把一切有利于文化的才能发展到最高程度。(《全集》卷页451)
(17)、商务印书馆,2022年9月ISBN: 9787100209601
(18)、(25)威斯特法利亚是历史上的公爵领地,位于莱茵河以东、德意志中西部。公爵领地开始于12世纪,在其后的诸多世纪里受到教会诸侯、尤其是科隆大主教的统治。1648年的《威斯特法利亚和平协议》标志着“三十年战争”的结束。1807年拿破仑攫取了该地区,把其中的一部分定为威斯特伐利亚王国,1815年后该地区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译者
(19)、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20)、在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2、启蒙运动的宣言
(1)、(23)见塞内加(Seneca),《论仁慈》(deClem),第二卷,第4—6页。——作者原注
(2)、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精神武器,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和平民思想家梅利叶、摩来里及马布利等人。
(3)、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绘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
(4)、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5)、因此当我们看到阿克顿说,“只要某个单一的目标成为国家的最高目的,无论该目标多么远大高尚,无论是实现某阶级的优势地位、国家的安全、多数人的幸福,还是一个抽象观念,此时的国家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专-制”,我们不知是该佩服他的远见卓识,还是该为我们的愚妄而扼腕痛惜。
(6)、节制和劳动是人类的两个真正的医生:劳动促进了人类的食欲,而节制可以防止贪食过度。
(7)、情书要动人心弦,应该在欲语无从的心情下提笔,在不知所云的心情下结束。
(8)、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
(9)、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利应分属议会和君主。
(10)、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11)、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他却离我而去
(12)、引导语:让-雅克·卢梭,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卢梭的名言名句,希望大家喜欢!
(13)、神权政治式的政府概念总是隐含着神恩或制裁的意味,不过关于接受这一恩典的渠道,则有可能产生一些意见上的重大分歧。例如,在中世纪,有些人认为教会是获得神恩的唯一渠道,因此趋于将皇帝、即世俗秩序的领袖置于教皇、即上帝的代牧者(God’svicar)之下。另外一些人则认为皇帝不是从教皇那里,而是直接从上帝那里获得制裁权力的。后一形式的神权政治概念或许在但丁的《论君主制》(DeMonarchia)一书中得到了最好的阐述。但丁希望这两种力量(即世俗与精神的力量)能够彼此合作并最终统同时二者不相混淆。
(14)、OnlytwothingsinthisworldsothatoursoulsaredeeplyshockedFirst,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ourbrilliantstarsoverhead,First,ourheartsloftymorallaws.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15)、法国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出现深刻危机恰成对照,此时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不仅日益强大,而且对封建专制统治日益不满,
(16)、(6)理雅各(JamesLegge,1815—1897):英国汉学家,牛津大学汉学讲座首任教授,曾英译《四书》等中国典籍,编成五大卷《中国经典》(TheChineseClassics)在英国出版。——译者
(17)、姑不论以鼓吹“开放社会”著称的卡尔·波普尔,不管是阿伦特的古典共和主义,还是保守主义者奥克肖特的“公民社团”理论,我们都可从中看到大量有关这种开放性共同体的思想。即或被许多人拿来与自由主义抗衡的哈贝马斯,不但明确认为市民阶层(“资产阶级”)是一个促发现代性的“对话伦理”的共同体,而且把它视为一支与专-权和僵化体制相抗衡的最重要的力量——当然,没有哪个自由主义者会反对这样的思想。因此,就公共领域在对话中产生基于自由的共识的作用而言,西方自由主义和一些左翼思想流派的分歧,也许被人们做了过分的夸大——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18)、张源,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国家人文研究所中国委员,美国罗阿诺克大学哥本哈弗驻校讲席教授(2017年度),研究兴趣为比较视域下的文学与思想史。出版《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中的白璧德》《靡不有初柏拉图世界的开端》等专著,《常识》《民主与领袖》《文学与美国的大学》等译著。
(19)、在寂寞无聊中,一个人才能感到跟关于思想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好处。
(20)、(16)坎伯兰(RichardCumberland,1631—1718):英国哲学家与伦理学家,著有《论自然法》等。——译者
3、启蒙运动名言有哪些
(1)、1887年,他在给《英国历史评论》主编克莱顿的一封信中,写下这句令人过目不忘的至理名言,然而它仿佛是流传于街头巷尾的谚语,人们并不十分关心它的来源,这似乎是因为它的来源并不十分重要。
(2)、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3)、《论出自人类之爱而说谎的所谓法权》这篇反驳贡斯当的文章与我们眼下讨论的问题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笔者提到它仅仅因为文章标题让人难免想到:康德是否意识到自己“出自人类之爱而说谎”?他的“判断力批判”以及由此获得论证的普遍历史哲学原理宣称,人在智力上天生平等,因为理性能力是所有人的“原初禀赋”,这是否是在说谎?
(4)、康德心里清楚,正因为面对“由幼稚的恶意和毁灭欲交织而成的”“世界大舞台”既束手无策又不甘如此,霍布斯凭靠自己的智性构造了利维坦式的国家,以便让世人从自然状态进入公民状态。然而,康德不能接受霍布斯的哲学立法,因为他的利维坦之谕强调了国家对于公民状态拥有“不可违抗的强制力”,这使得世人仍然受国家束缚,并未成为真正的自由人。
(5)、但是我们平心而论,阿克顿清醒地知晓,史实与道德说教的确相去甚远。
(6)、时间不是推理概念,或是人们所说是普遍概念,而是感性直观的一种纯形式。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7)、(15)格老秀斯(HugoGrotius,1583—1645):荷兰法学家和诗人,曾出使英王詹姆斯一世宫廷,著有《战争与和平法》等,确立了国际法的标准。——译者
(8)、阿克顿所肯定的另一种民族观,除了在反对专-制宗主国或殖民政府这一点上与民族对抗的思想相同之外,其他没有任何共似之处。他认为民族利益虽然是决定国家形式的一种重要因素,但它并非至高无上。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天然地具有多彩多姿而非千人一面、和谐而非大一统的潜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多民族的共存还可构成对国家权力膨胀的最终限制,有可能被民族国家牺牲的私人权利,有机会因民族差异而受到保护。它以“分别存在的”乡土感情(我想这里有必要指出,这才是“patriotism——爱国主义”的本来含义),影响和牵制着统治者的行动。因此阿克顿也把一个主权国家内若干民族的共存比作教会的独立,认为它们可以发挥维护权力平衡的相同作用,“避免出现在单一权威的笼罩下四处蔓延的奴役状态”。他乐观地(也许是过于乐观了)认为,“同一国家之下若干民族的共存不仅是自由的最佳保障,而且是对自由的验证” 。由此他也否定了约翰·穆勒所宣扬过的一种近代自由主义的主流学说:“政府边界与民族边界相一致,一般而言是自由制度的必要条件。”
(9)、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10)、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11)、对于人类灵魂的特殊差异,卢克莱修则缄口不言。人像牛一样居于热血沸腾的怒狮与淡漠寡情的怯鹿之间。在这方面,同一族类的不同个体间存在着天生的差别,至少人这个族类如此。训练或教育能够使一些人变得同样优雅,它却不能根除基本的、天生的差异和不平等。但是,理性强大得足以抹掉这些天生缺陷的痕迹,最终没有什么能妨碍一个生命走向诸神(《物性论》行262-322)。卢克莱修的意思难道是,一个人无论多么愚蠢都可以而且能够掌握伊壁鸠鲁学说,并由此过上诸神的生活?(25)
(12)、他从这种现象中,读出了“侵害今日政治社会的种种谬误——功利主义,对专-制与权威、不法与自由的混淆”的源头。
(13)、悔恨在我们走好运时睡去了,但在身处逆境时,却更强烈地感觉到它。
(14)、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琐之中,自以为是其它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它一切更是奴隶。
(15)、装饰的华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富有,优雅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趣味;但一个人的健康与茁壮则须由另外的标志来识别;只有一个劳动者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一个嬖幸者的穿戴之下,我们才能发见强有力的身躯。
(16)、要有所成就,要成为独立自持,始终如一的人,就必须言行一致,就必须坚持他应该采取的主张,并且一贯地实行这个主张。
(17)、康德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描述停在了商业文明的开端:“城市居民开始奢侈”,“一个国家现在要成为强国就需要有财富,但没有自由便没有能够创造财富的勤奋”,因此必须推翻“强大君主的独裁”(《全集》卷页123)。显然,康德希望人们接下来应该想到他在《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中憧憬的人类历史前景。
(18)、按照这种对人的三种灵魂能力的划分,与“判断力”对应的灵魂能力是“愉快和不快的情感”。人的灵魂能力的三分法已经见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王制》中的著名说法,康德把人的灵魂能力“回溯到三种不能再从一个共同根据推导出来的能力”,显得是依从苏格拉底。鉴于康德是充分自觉的“崇今派”,我们会感到纳闷:他怎么可能依从苏格拉底?
(19)、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
(20)、这一解释为“判断力批判”留下了论证空间:要证成合乎理性的“自由的立法学”,还有待于搞清人先天具有的“判断力”。既然如此,就内在理路而言,“判断力批判”应该在“实践理性批判”之前。但是,若没有首先突显自然和人世作为两个如此完全不同的“领域”之间的鸿沟,“判断力批判”在康德的哲学圆圈中的关键位置就难以突显。因此,“实践理性批判”必须先于“判断力批判”。康德这样表述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鸿沟:
4、启蒙运动的口号
(1)、至此我已经讨论了东西方宗教的和人文主义的人生观(无论是基于传统还是实证与批判的基础)以及与之对应的几种政治思想,接下来还需讨论自然主义的人生观及其政治内涵。自然主义者眼中的人类不再受制于有别于物质秩序的自身法则;如果我们接受人性法则的制约,便会导致两个结果:在宗教层面,将是彼世的种种奇迹,这会在最好的基督徒和佛教徒身上表现出来,在此世当中,则是以节度法则克制普通自我及其自发的冲动,正如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所体现出来的那样。文艺复兴以来,个人主义与批判精神渐兴,与中世纪神权政治理想日趋分离,这本应具有一种宗教的或人文主义的特色,然而实际上这一趋势从总体而言却是自然主义式的。这种自然主义趋势的一个重要结果便是民族精神(nationalspirit)的诞生与成长。如果我们从足够长远的视野来看,甚至新教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民族主义兴起的后果之一。如果我们想对这一新兴的民族精神之最纯粹的形式加以研究——它最终注定要毁灭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统一体(religiousunity),我们就必须回到马基雅维利。或许他始终都是(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坚定的政治自然主义者(politicalnaturalist)之最典型的代表。要想理解马基雅维利,我们就必须从他与传统宗教的关系入手。基督教,特别是圣保罗与圣奥古斯丁意义上的基督教,通常总是会将极端的超自然主义(supernaturalism)与极端的自然主义对立起来。因此,当一个严峻的基督徒(比如帕斯卡),从人的堕落状态、缺乏神恩支持的状态来思考世俗秩序及其带来的相关政治问题,他很快便会得出比马基雅维利本人更“马基雅维利”的结论。在抛弃神学的同时,人们似乎不得不同样抛弃伦理学,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教会作为现存机构,一直以来都垄断着人类的更高生活(thehigherlifeofman),像马基雅维利那样试图赋予政府独立于教会的基础,无异于冒险赋予政府一个独立于道德的基础。进一步来说,马基雅维利在一定范围内称得上是一个极为敏锐的观察者。他的观点恰能反映出基督教的失败,后者无论是在他所处的时代、还是在过去(他所熟悉的中世纪)都未能约束人们的实际活动。如他所说,他意在“追索事情的真实情况,而非对它的想象,……因为迄今为止,一个人实际上是如何生活的,与其应该如何生活,仍存在极大的差距,如果他为了应该做的,忽略了实际上做了的,这便会加速导致他的灭亡,而非生存。”(7)因此,政治家必须是极端现实的。事实上,所有忽略人类的理想与美好的言辞、只关注自身实际表现的人,都多多少少是马基雅维利式的人物。例如,修昔底德(Thucydides)的著作中便具有强烈的这种意义上的马基雅维利的因素。
(2)、青春活力,可以说是把我们整个身心都舒展开了,同时用生活的的乐趣把我们眼前的万物也美化了。
(3)、可是我们也没有理由忽视他教给我们的智慧:无论什么样的统治,只要存在不受限制的权力,都有走向腐败的倾向。
(4)、出身于普鲁士的德意志政治家弗里德里希·根茨曾是康德的学生,他读过这篇长文后,禁不住写了一篇同名文章。在对康德“表面上说了一些恭维话”后,根茨通过“描述人的冲突本性”证明,永久和平构想不仅是异想天开,还会带来更多人间灾难。因为,“为了实现和平而创立一个世界共和国”,“人类必须付出无可估量的代价”。(22)
(5)、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
(6)、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7)、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他们的不足。
(8)、视其为真,或者判断的主观有效性,在于确信(它同时又是客观有效的)的关系中有如下三个层次:意见、信念和知识。意见是一种被意识到既在主观上、又在客观上都不充分的视其为真。如果视其为真只是在主观上充分,同时却被看做在客观上是不充分的,那么它就叫做信念。最后,主观和客观上都是充分的那种视其为真就叫做知识。读书的乐趣之一就是发现你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偶尔想到了一起。早在读纯批之前很久我就想到了知识和意见的...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9)、把真理用在那些其存在对谁都不重要的,认识它又一无用处,无谓事情上,那就是对真理这个神圣的名词的亵渎。真理,如果毫无用处,就不是一件必须具有的东西。
(10)、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11)、思考与实用的结合,就能产生明确的概念,就能找到一些简便方法,这些方法的发现激励着自尊心,而方法的准确性又能使智力得到满足,原来枯燥无味的工作,有了简便方法,就令人感到兴趣
(12)、但丁与中世纪其他政治神学家一样,既接受神权政治的观念,同时又希望区分上帝之物(thethingsofGod)与凯撒之物(thethingsofCaesar),这说明他们仍是真的基督徒。不过,我们要记得基督教传统本身在多大程度上不是要回到朱迪亚(Judaea,按该地为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区,代指回到古巴勒斯坦),而是最终回到希腊与罗马。人们常说圣奥古斯丁是信奉基督教的柏拉图,而圣托马斯·阿奎纳斯则是信奉基督教的亚里士多德,这么说是大有道理的。不过,在此我们需要稍加强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式的政治思想与中世纪盛行的政治思想的某些重要的不同之处。在某种意义上,亚里斯士多德与柏拉图就其真精神而言,不是与那些中世纪的人、而是与我们更为接近。中世纪的人生观基于对超自然的启示(supernaturalrevelation)的信仰,这转而又成为绝对的外在权威(outerauthority)的基础,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则属于一个自由批判、质询的年代。简而言之,他们是真正的“现代人”。因为,看待人生的方式如果是批判的、个人主义的,这就是现代的,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为了使亚里士多德成为外在权威的支柱,圣托马斯以及其他中世纪的人们以一种极其“非亚里士多德”的方式利用了亚里士多德。此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延续了这一误会,他们与传统决裂,欣赏一种更为个人主义的、实验性的态度,转而把亚里士多德当作烦琐哲学论争的主要肇始者而大加批判。比如培根(Bacon)实际上就从来没有在烦琐哲学的亚里士多德的背后看到真正的亚里士多德。
(13)、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我们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
(14)、只有这样的权力观,才有可能为我们提供观察二十世纪残暴政治的人都能从中汲取教益的识见。在他看来,政治生活中最可怕的局面,莫过于“道德与宗教不分,政治与道德不分;在宗教、道德、政治诸方面,只有一个立法者和一个权威”。
(15)、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16)、康德告诫说,文明状态绝非如卢梭所指控的那样是人的“原始状态”的败坏,毋宁说,自由的历史充分证明,人类状况“由较坏逐渐地发展到较好”,其进程只能是走向未来,而不是返回“那个淳朴和无辜的时代”。因此,“能思维的人”的心智应该主动承受这一进程所带来的“艰辛状态”,而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学会正确使用理性来消除“一切灾祸”或“恶”(《全集》卷页126)。用我们今天容易理解的话来说,为了消除世间的一切恶,“能思维的人”必须承担作恶的历史使命。
(17)、在沙夫茨伯里与曼德维尔那里,我们看到了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与马基雅维利式的现实主义者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或许是在这二人身上第一次得到了清晰的展现。沙夫茨伯里的学说大多与古典斯多葛派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奥勒留与爱比克泰德(Epictetus)所以曼德维尔谴责沙夫茨伯里“试图在基督教的废墟上建立起异教的美德”,这是有道理的。确实,用曼德维尔的话来说,当沙夫茨伯里希望“用理性来制约自己,就像一个好的骑手用缰绳管制一匹训练良好的马那样轻松自如”,其实并未走出斯多葛主义的樊篱。不过,曼德维尔发现,沙氏对人性的阿谀远远超过了斯多葛派以及其他异教道德家们,这一发现亦有其道理:“他设想那些从未经历过任何纷扰与动乱的人会自然地具有美德,他似乎期待并要求人类具有善,就像我们期待在葡萄和柑桔里面品尝到甜味一样”。在沙夫茨伯里看来,人会对其同类本能地具有爱意,这便是人性本善(naturalgoodness)的表现,而正是由于这个提法,沙夫茨伯里成了第一个主张“无需克己便可保有美德”的人。“同情”(sympathy)这个词,最早主要是经过希腊的斯多葛派的使用而通行起来的,不过斯多葛派的同情与沙夫茨伯里那种刚刚露头的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裂隙。一个斯多葛主义者根本不鼓励情感的迸发,而是意在保持冷漠(apathy),并且——在其更为冷峻的时刻——尽管让我们为人们服务,却要我们克制自己不去同情他们。(23)那种在沙夫茨伯里身上开始显现出来的道德唯美主义(moralaestheticism),尽管在古典时期并无严格的对应物,却可以说是伊壁鸠鲁式的、而非斯多葛式的。至于那些更高级类型的感伤主义者,为了展示他的“美德”,只不过是在美滋滋地悸动着自己的心灵。(24)事实上,浪漫的理想主义者极力强调的那种爱或同情,如我此后将致力于表明的,不过是对基督教的仁爱(Christiancharity)之低于理性层面的戏仿(subrationalparody)罢了。
(18)、宣扬自由和平等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自由是源于自己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包括经济活动的自由和思想、言论与出版自由,但要“受法律支配”。
(19)、按康德的理解,哲学(热爱智慧)作为人的一种认识活动,本质上是人凭靠知性和理性自己给自己“立法”的智性行为——这意味着人的智性给自然和人世“立法”:知性(Verstand)“通过自然概念来立法”,理性(Vernunft)“通过自由概念来立法”(《全集》卷页184)。康德道破了热爱智慧的根本要义——哲人就是“立法者”,然而,如此提法却不像它看起来那样具有革命性,因为,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已经有过类似提法。
(20)、苏格拉底之死:“多数人暴政”导致自由城邦崩解
5、启蒙运动名言名句大全
(1)、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们是和什么人打交道;甚而要认识自己的朋友也要等待重大的关头,也就是说,要等待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关头;因为惟有到了这种关头,认识朋友才会成为最重要的事。
(2)、在康德看来,历史上的“文化”事实上处于“彼此之间交互冲突”的状态,充满“不平等”。要实现自然的真正最终目的,“毕竟还需要一个世界公民的整体”,它能把“处在相互起伤害作用的危险之中的”各个国家纳入一个“体系”,一劳永逸地消除因“荣誉欲”“统治欲”“占有欲”而导致的战争(《全集》卷页450-451)。
(3)、情感就是对自己的爱,对痛苦的忧虑,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幸福的向往。
(4)、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5)、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弘扬人的价值和个性尊严,宣传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创立天赋人权。
(6)、这些命令要么单只考虑到结果及其充分性,来规定有理性的存在者的、作为起作用的原因的原因性的哪儿些条件,要么只规定意志,不管它是否足以达到效果。前者将会是假言命令,并只包含熟巧的规范;反之,后者则将是定言的,并且将是唯一的实践法则。所以准则虽然是一些原理,但并不是命令,但命令本身如果是有条件的,就是说,如果它们不是把意志绝对地作为意志来规定,而只是考虑到某种被欲求的结果来规定,即如果只是些假言命令,那么它们虽然是实践的规范,却绝不是实践的法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7)、其实不只是我们,即使在一百多年前他的同代人眼里,也难免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想法。他的贵族身份,他坚持让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与自由主义并行不悖的努力,他的普世主义情怀和保守立场,在与此后百多年来精神生活的大气候格格不入。
(8)、对跟随康德沉迷于圆圈思辨的年轻人来说,康德写下这样的言辞足以让人振奋。因为,康德不仅用思辨哲学家的自然属性来界定普遍人性,而且据此宣称在永久和平得以实现之前,必须或者说难免有一场哲学家的普世大战。这无异于说,只有通过一场“公开的战争”,人人成为哲学家才得以可能。
(9)、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出处:《实践理性批判》
(10)、酒能使人出语轻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为一种道德的性质成为搬运率直之心的物质
(11)、这段文字,不仅极恰当地指出了阿克顿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的性质,也标明了它的两个重要来源:阿克顿坚定不移的天主教信仰,和他对人类自由的深切关怀。通常,现代史学为避免曲笔,辄以“不做道德法官”为治史者必须恪守的诫律。以此观之,阿克顿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的紧密关系不仅令人费解,并且显然是犯了“大忌”。他虽曾师从德国史学巨擘兰克,却一反老师的教诲,把历史视为“宗教的真实证言”,始终坚持“以道德评史”为史家无可推卸的职责。
(12)、“我们所确信深知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终究会死去。”作为死亡,似乎是从看到其他事物的消亡中得到的经验。然而这个命题确是一个必然的命题。然而或许会有人说,类似于以诺那样的人到底存不存在什么的吧,所以终究这还是一个所谓“还没有发现例外”的经验判断吧。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13)、(Patriarcha,ortheNaturalPowerofKings,1680)
(14)、倡导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伏尔泰
(15)、《蜜蜂的寓言》(FableoftheBees)
(16)、(34)《政府论(下)》,(TreatisesofGovernment,BookII),第三章。——作者原注
(17)、康德随之就说到了他后来在《判断力批判》中详细论证的东西:
(18)、倘若如此,实现永久和平的真正前提与其说是普世的自由政体观念,还不如说是普世的世界公民观念。由此我们才能理解,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为何会用两小节篇幅(第83-84节)谈论他的世界公民政体构想。毕竟,要实现这一构想首先得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普世的世界公民何以可能?这与人人成为“能思维”且“有思想”的哲学家如何可能是同一个问题,正因为如此,康德的永久和平方案才是一项哲学规划。
(19)、《教育漫话》就像是一位长者的经验之谈,书中蕴含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累积了深邃的思想精华和科学的育人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中大都仍是受用的,值得我们每一位师范生去细细品读。
(20)、第二部分为德育篇,“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是本书阐释的德育理念的主要思想。德育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洛克否定了天赋道德的原则,他指出,社会道德及其规则,“不是天赋的”。在他看来,人们所具有的善恶观念,不是人生来就固有的,而是儿童从小接受教育与感化的结果。他要求以功利主义的原则来说明人的道德行为,“人们所以普遍地赞同德性,不因为它是天赋的,而因为它是有利的”。
(1)、《教育漫话》是集体育、德育、智育为一体的独特而又系统的教育名著。书中阐述的关于健康教育的贯彻、道德品质的培育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都蕴含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创新的育人理念。本书也是一些学者推崇的人类教育史上重要的书籍之至今也仍然是教育工作者和父母的必读之书。
(2)、(2)维永(FrancoisVillon,1431—1463):法国诗人,狂放无行,主要作品有《小遗言集》,《大遗言集》等,被逐出巴黎后行踪不明。——译者
(3)、康德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康德哲学名言,希望喜欢!
(4)、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5)、康德劝导说,“我们”没必要对“生命短暂”感到不满,因为短暂的一生已经有太多“忧虑在折磨着我们”,以至让人难免做出太多不义。由此说来,“期望生命比其实际期限存续更久”的自然期盼是缺乏理性的表现吗?康德说,的确如此。他建议“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有800年寿命,那么,亲朋好友之间也不再会有“生命安全感”(《全集》卷页125)。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