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夫之的主要思想
1、李贽提出了“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的政治理想。
2、王夫之的思想对后世产生过很大影响。谭嗣同对王夫之作了高度评价,说“万物招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认为是五百年来真正通天人之故者。王夫之的一生虽然是不幸的、充满悲剧色彩的,但是他并没有消沉,没有在痛苦中顾影自怜或怨天尤人。相反,他超越了“小我”的得失,浴心寻思,在理论创建的实践中自觉担当起了华夏文明的薪火传人。
3、(2)重视手工业、商业的作用,顺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王夫之说的“格物”大致表示感性认识,“致知”大致表示理性认识,借助这两个概念,对二者的区别做了分析。格物,主要通过感官与外界发生联系,理性认识其辅助作用,所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主要是运用心官(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判断推理,所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
5、他抨击程朱理学,自称“异端”,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著作《焚书》。
6、1691年(七十三岁),久病哮喘,四月《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定稿。
7、然后他是主张均天下反专制爱国思想的,然后王夫子他对于心物之变他是反对的。他觉得人他之所以会获得知识,会聪慧是靠他的感官去感受的,靠他的心去探知的,他只有进入到世界的万物中,去探寻事物的规律,他才能去真正的认识这个世界,所以他觉得这个东西其实是后天获得的,并非是天生就有的,所以他对于知行之便里面的生而知之的理论是反对的。
8、王夫之对理学的批判,更像是对自我的批判,是传统文化的自我反思。明末,士林学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黄宗羲语),空疏已达极点。针对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王夫之他们提倡“实学”,认为做学问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扛起“经世致用”的大旗。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正是因为有了王夫之们追溯中国文化的本真本源,梳理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价值,并以中国文化推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9、明朝处于古代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因此新旧观点在这一阶段频繁交锋与融合,逐渐影响当时社会思潮的流向。明代商税之议,议题主要是轻税。商业高度发达是明廷不断增加商税的诱因,而商税的增加又引发了底层商民的不满。在这样的情境下,才出现诸如丘浚、王夫之等经济思想家,他们的主张也是古代商税思想领域不可多得的思想火花。
10、★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被学界列入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世界四大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曾参加明末反清斗争。1648年举兵衡山,抗击清兵南下。后在南明朝廷翰林院、行人司等处任职。晚年隐居于衡阳县石船山,号称船山先生。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内传》、《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等多种。另外,其史论名著《读通鉴论》、《宋论》亦被视为历史哲学。
11、一一本文选自《文史知识》2016年第7期“人物春秋”栏目
12、(摘要)始终怀有反清复明抱负的王夫之,通过对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研究、反思和评论,系统阐述了“不以信义结夷狄”“夷狄相攻,中国之害”“战与和,两用则成,偏用则败”及“和亲无耻”等思想观点。王夫之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有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又有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染,也有个人对民族关系的体验,还有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影响。民族关系思想与政治思想的统经验理性和托古论今是王夫之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特征。王夫之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时代局限、阶级局限、认识局限以及狭隘性和片面性。
13、王夫之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复杂、尖锐的大动荡时代。他从封建士大夫“救世”的立场出发,在总结明朝覆亡的历史教训中,全面批判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抒发了社会改革的思想,清算了宋明理学,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传统,形成了卓越的包括自然观和认识论的唯物主义体系。
14、家庭的精神风貌,是社会和国家风气的缩影。家庭能够和谐发展,国之大家才能风清气正。家教家风潜移默化,不仅仅直接引导着人的成长成才,有助于维护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还直接关系着良好社会风气和国家风气的养成。
15、1684年(六十六岁),病中写成《俟解》一卷。
16、(4)但由于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的批判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故,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体系。
17、接下来还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清军入关,李自成败退,形成清军、农民起义军、南明小朝廷的多方混战。在战乱中,王夫之一家四处逃难,他的妻子死了,母亲、父亲、叔叔死了,还有一直跟随他多年的侄儿也被清兵杀害。王夫之曾经4次写《悲愤诗》,悲国家之痛,悲家庭之痛。
18、您的支持和鞭策将会是我们进步的源动力!
19、1672年(五十四岁),重订《老子衍》,稿本被唐端笏携去,毁于火灾。今存《老子衍》为其三十四岁时写成的初稿。
20、最后谈一下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影响。王夫之非常重视历史经验教训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而恶用史为?”不仅如此,他特别注重总结和反思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得失。在他的著作中,经常引用汉武帝、班超、谢安、刘裕、诸葛亮、唐高祖、宋太祖、司马光等人的事迹和语录,或褒或贬,比如他充分肯定了汉武帝、谢安、刘裕等政治家抵御少数民族侵扰的历史功绩,但他对班超率三十六人横行西域诸国提出严厉批评。他的“和亲无耻”思想就受王廷相、方逢时等明代政治家思想的影响等等。王夫之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思想营养,努力构建自己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
二、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以及形成背景
1、王夫之元气不灭的思想包含了物质不灭的意义,他举了薪、水蒸气、汞等等物质经过燃烧转化为其它东西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物质是不可消灭的。一物减少了,它物就会增多;有形的东西是这样转化,无形的细微的气更是如此。他说,有人认为,客观世界可以完全消灭掉,它消灭掉了总要有个去处,那么它到底去了哪里?又说可以不用旧东西就可以不断产生新的东西,那么宇宙间哪里有这么多储藏来供应呢?
2、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3、王夫之的哲学被认为是唯物论,这个来自张载的“气本论”。在宋明理学那么多思想中,王夫之最推崇张载。王夫之认为决定世界万物变化发展的力量是物质,而不是心。
4、王夫之执法原情的法律思想是在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渗透着一种求实的精神,它的重要意义不限于理论上的说明,而在于对司法实践的指导。综观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清官,都重视执法原情,因而是一项值得总结的封建审判制度方面的历史经验。
5、1681年(六十三岁),病哮喘。始撰《相宗络索》。又为门人讲解《庄子》,写《庄子解》,与《庄子通》相表里。这一年起,直到逝世为止,每年都有一本新著问世,爆发出巨大的精神创作能量。
6、其夷狄不懂得感恩。王夫之认为,“恩足以服孝子,非可以服夷狄者也;谊足以动诸侯,非可以动夷狄者也。”也就是说,恩德和信义都不能使夷狄信服。他举史例说:“梁武拯侯景于穷归,而死于台城;宋徽结女直于初起,而囚于五国。”梁武帝在侯景穷途末路之时接受了他的归降,最终被侯景饿死在台城,宋徽宗在女真刚刚崛起之时与之结盟,最终被女真囚禁在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基于这些认识,王夫之得出结论:“夷狄焉知仁义,势而已矣。”
7、王夫之认为,佛教提出了“能”“所”的概念,但却没有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对象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要发生认识必须有客观对象,“因所以能发”;要获得正确认识,必须与客观现象相符合,“能必副其所”。他驳斥说,有人因为自己没有听见、看见和想到,就认为这些事物不存在,是非常荒谬的。譬如越这个地方有山,不论你到没到过越,看到没看到、承认不承认那里有山,越之山都是客观存在着的。佛教认为世界虚幻不真,王夫之笑道:“己所不见而谓之幻妄,真夏虫不可语冰也。”
8、王夫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晚年因定居衡阳石船山,故被称之为“船山先生”。目前学术界对王夫之的哲学思想、礼学思想、史学思想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对其民族关系思想却鲜有涉猎。本文拟对王夫之的民族关系思想作一初步梳理和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9、王夫之出身于日趋没落的地主知识分子家庭,青年时代一方面眷恋着科举考试的旧路,另一方面关心动荡的时局,参加“行社”、“匡社”等,立志改革社会。农民革命的风暴打破了他“学而优则仕”的梦幻。但他拒绝张献忠农民军的礼聘。明亡后,他于1648年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退至肇庆,后任南明桂王府行人司小官,又到湘南一带过了几年流浪生活。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麓,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从事学术研究。
10、王夫之自幼从学于父兄,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十四岁即考入衡阳县学,成为秀才,但继续科举仕进的梦想在农民大起义的冲击下破灭。王夫之目睹明末的腐朽统治和东北满族贵族势力的不断扩张,与许多有识之士一样感到危机日深,主张改革弊政。他十分关注国家社会政治时局,格外用心研究历史。
11、综括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王夫之民族关系思想的特点归纳为如下几点:
12、“循天下之公”意思是遵循天下的公理。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原文: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13、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14、为什么王船山这样神奇呢?
15、这12个字实际上就是对宋明理学的一个大致回应,说明王夫之的思想主要还是对宋明理学而总结和发挥。如果我们结合王夫之的人生遭遇,就明白他为什么把思考的重点放在宋明理学,因为宋明时代的思想对明朝灭亡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前面提到,宋明理学最核心的概念有4个字,叫“理气心性”。为了简化,我们也可以围绕这4个字来分析王夫之。
16、王夫之生活在明清交替的动荡时代,强烈反对空谈性命的义理之学,力倡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强调要把学术研究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以著说为武器,寻求挽救社会危机的良方。
17、王夫之反对“天命”、“神道”、“道统”主宰历史观,主张从历史本身去探索其固有的规律,“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过程,“理”是体现于历史现实过程中的规律性。理势相成,“理”“势”不可分,理有顺逆之别,势有可否之分。从“理成势”和“势成理”等多方面去探讨,才能阐明人类史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规律。王夫之沿用传统范畴,把“天”看作支配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但用“理势合一”来规定“天”的内涵。他把“天”直接归结为“人之所同然者”,“民心之大同者”,赋予“天”以现实的客观内容,强调必须“畏民”“重民”,“即民以见天”,意识到民心向背的巨大历史作用。
18、王夫之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历法数学都很有很久,哲学方面发展了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天下唯器而已矣”,反对禁欲主义,对“存天理,灭人欲”提出来异议,还有就是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文学方面很多诗论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学术著作上有后人编校的《船山遗书》,哲学方面的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思问录》等,晚年的王夫之生活贫困,连写著作的纸和笔都考朋友们资助,1692年,王夫之在湘西草堂逝世。
19、知和行。王夫之在知行问题上提出“行先知后”的学说,重视行在认识中的作用,鼓励人们克服因循守旧,勇于实践。首先,知易行难。《尚书》中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王夫之据此认为,知容易而行困难,“先其难,而易者从之,易矣”,困难的应该放在前面,容易的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是“行先知后”。其次,行可以表现知,而知不可以表现行。一个人去做了某事,表明他对某事是知的;而他知道了某事,并不能表明他能去做这件事。再次,“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通过行动可以获得知,可以体现知,所以行包含了知;而知了并不一定去行,所以知不包含行。
20、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王夫之在其《四书训义》一书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
三、王夫之的千古名句
1、王船山是怎么思考问题呢?他又思考了什么问题呢?
2、邮局汇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文史知识》编辑部收
3、王夫之对宋明理学的总结批判
4、(3)批判与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新活力;
5、王夫之由物质世界的“实有”,进一步否定绝对的“无”的存在。他说,如果说“无”,必须先立一个“有”,如说龟无毛,是相对于有毛的犬来说的;说兔无角,是相对于有角的鹿来说的。可见,有是绝对的,无是相对的,绝对的虚无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
6、他认为“商贾负贩之可不缺也,民非是无以通有无而赡生理”。只有商品流通才能“生人之用全,立国之备裕”,从而把过去的“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的简单论证推进了一大步。
7、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8、百年国学,沧海桑田;沉浮升降,几盛几衰。国学之知识,不可不知;国学之魅力,不可不悟;国学之精髓,不可不察。学国学,可明得失、鉴是非、知兴替、辨善恶,提高人文修养和德性素养。为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学国学,特建此公共平台,旨在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国学的温情、敬意、尊重和认同,知古鉴今,温故知新,彰往察来,见微知著,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尽绵薄之力。
9、王船山生前写下400多卷1000多万字著作,今中国书店版《船山遗书》、岳麓书社版《船山全书》,十几册,内容博大,逻辑精深,语言晦涩难懂,使得世人难以通读王船山的全部著作,而初学者也往往难以入门,为了方便普通读者,回应新时代的需求,特地编辑一本王船山思想的“语录”体形式的普及入门读本,并且综合国内外船山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呈现王船山在21世纪的全球性价值和魅力。
10、清朝康熙年间,在湖南衡阳县石船山下的一间茅房里,住着一位年逾古稀而饱经风霜的清瘦老人。每次出门,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他都会打着雨伞,穿着木屐,表示他是明朝的遗民,不顶清朝的天、不踩清朝的地。这位老人就是王夫之,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他住的那间茅棚叫做“湘西草堂”。
11、王夫之要“辟佛老以正人心”。他发展了张载“知太虚即气即无无”的思想,认为气是原始的物质根源,宇宙间除了气以外没有其它的对立物;气构成了自然万物,整个宇宙就是由气构成的物质实体。元气是永恒的,由气构成的万物有生死变化,而气本身只有聚散,没有生灭。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