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大全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2、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3、2受:同"授"给,与。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5、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的帮助,把宾语从词的后面提到动词的前面。这“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他义。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唯利是图。
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7、1敛赀财以送其行(赀,通“资”,资财,钱财。)
8、不要眼泪,不要离愁,友谊不会毕业,真情将永驻心头。
9、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10、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3、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14、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5、昔我来思,桃李累累;今我往矣,杨柳依依。欣闻桃李遍出仕,临别赠言以铭志。安得古稀知恩否?行迁路难风亦迟。(自编、待赏)这是我感觉最好的毕业赠言
16、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17、10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18、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9、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20、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初中文言文全解一本通
1、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2、2生:同"性"资质,禀赋,名词。"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大全
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6、1“恍惊起而长嗟。”恍:同"恍"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
7、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1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12、·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1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4、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教材中的偏义复词的数量不多,因此要进行归纳总结。平时训练要注意积累,考场作答要体察语境,认真比较。
15、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6、1麾:同"挥";指挥。动词。"麾众拥豪民马前
17、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碰撞)
18、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19、2识:通"志",标志,记号,名词。"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20、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初中文言文大全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在动词前边用“受”,同时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6、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
7、160“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8、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或配合“所”字一起使用,例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10、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11、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12、1须臾成五采。(采,通“彩”,彩色。)
1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4、·披(被)坚执锐: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战斗。
15、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6、171"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淬:通"焠",浸染,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
17、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1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19、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0、★高一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四、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3、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环滁皆山也。⑥臣本布衣。“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
7、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8、·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0、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12、10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
13、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14、释义:简单的话令人发醒,很令人受益。
15、乃设九宾礼于庭(宾,通“傧”,古代接引宾客的人)
16、186"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干:通"岸"
17、省量词。例如:①蟹六(只)跪而二(只)整。②寒暑易节,始一(次)反焉。
18、1屈平既绌。(绌,通“黜”,罢黜)
19、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0、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五、文言文100篇
1、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文言文签名大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6、情会深,义会浓,愿我们感情不生锈!毕业只是暂时的分开奋斗,希望再聚首,大家都能功成也名就!
7、分享是一种美德,相信你
8、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10、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1、1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名词。
12、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13、108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函胡,通“含糊”,声音重浊而模糊。)
1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1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1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8、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以,通“已“,已经。)
1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0、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