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语禅心
1、静慧大师说:“学佛几十年,我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只有六个字,看破、放下、自在。”
2、人生是场无休无情的战斗,做人要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在人生追求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保持知足的心态,心灵安定才是最大的幸福
3、(真正的普度)真正的普度是发大心、立大愿,普爱一切众生。
4、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5、(众生与人生)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6、恶言,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骂他,你的心也就被污染了。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己能不扬人恶。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在意别人的过失与缺点而是懂得宽容。
7、13)四大皆空: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街中;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在打工;事空空业空空,想来想去就发疯;手机空没钱充,生活所迫不轻松。
8、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有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
9、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0、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佛语禅心感悟人生有如下:
11、莲,亭亭玉立的水中仙子;莲,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花中君子。
12、参问之要在专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
13、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14、我们需要的是存在感,而存在感,不关爱马仕和兰博基尼的事。终有一天你会明白,你心里真正的快乐,是物质世界始终都给予不了你的。
15、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以下是我整理的佛语禅心佛曰经典语录,欢迎阅读,希望喜欢^^
16、4)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世上一切事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随缘自适是处世的最佳选择。随缘,是一种进取,也是智者的行为和愚者的借口。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和洒脱,也是一份人生的成熟和人情的练达。
18、善与恶有多远?一念之间。生与死有多远?转瞬之间。爱与恨有多远?转身之间。成与败有多远?起步之间。古与今有多远?谈笑之间。人与人有多远?天地之间。心与佛有多远?迷悟之间。我与你有多远?梦醒之间。
19、不可能任何人都喜欢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讨厌你;不可能任何人都赞叹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诽谤你。你自己不动心就行了。没有平静的心,就不会有清静处,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
20、我们执着什么,往往就会被什么所骗;我们执着谁,常常就会被谁所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凡事看淡一些,不牵挂,不计较,是是非非无所谓。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失去好心情。
二、佛语禅心经典句子
1、5)四等女人:一等美女漂洋过海,二等美女深圳珠海,三等美女留在上海,四等美女乡下等待。
2、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3、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4、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5、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6、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7、(自己下功夫)人心与佛陀一样,都有同等的爱心;但因后天的习惯及习气不同,以致有不同的言语行动。所以,修心养生必须自己下功夫。
8、世界没有悲剧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缅于喜剧之中,那它就是悲剧。如果你只是等待,发生的事情只会是你变老了。
9、莲花,蘸着些许清水,描绘出生命的瑰丽;莲花,濯清莲而不妖,透露出高尚的品质。
10、下面由我替你解答:“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劝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
11、18)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2、16)众生以菩提为烦恼,菩萨以烦恼为菩提。
13、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14、世上唯一永恒不变的,是无常。许多人事,无论你费尽多大心机,花了多少力气,即使能够拥有,也都是暂时的。身处无常的世界,要有一个平常的心态,才跟得上幸福的脚步。所谓平常的心态,就是是花开花谢皆风景的淡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坦荡,安心享受得到,坦然面对失去的豁达。
15、(如何成就道业)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16、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以下是我J.L分享的经典佛语语录,更多正能量语录欢迎访问语录网。
17、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8、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19、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20、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三、佛语禅心 感悟人生
1、仁慈的底蕴是高尚的情操,慷慨豪迈是它的风格,仁慈是自觉自愿地投入,与人同行让人一生快乐。人生在世,要做好人好事善于给予爱,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和幸福。
2、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3、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4、尊者米拉日巴说:“远离嗔恨损害得安乐,抛弃傲慢嫉妒获安乐,平等安住万法亦安乐,以心观心即得此安乐,无别智慧法界中安乐,自然而然本性之安乐,此乐于我乐乐有许多,无所希盼世间之欢乐!”
5、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6、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7、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是指对那些富有哲理与特殊意义话语的记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语录?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佛语禅心:佛语经典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8、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9、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10、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心物是一。
11、宽慰人心的佛语经典语录,心浮气躁时多看看(深度好文)
12、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13、当有人迷途时,我们为其指条路;当有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当有人失意时,我们送去鼓励的话。这种慈悲之举在帮助、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内心的一种慰藉,这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当我们的内心充满慈悲,在践行佛教的慈悲精神时,我们就与佛菩萨是一样的。
14、心若安,可步步生莲。心晴一切明,心浊一切暗;心痴一切迷,心悟一切禅。心是人生戏的导演,念是人生境的底片。一切的根源皆在内心,痴与执、怨与恨,只会让心翻滚、让人不安。只有放下它们,才能轻松自然。智慧愚痴心之隔,天堂地狱一念间。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
15、8)四等男人:一等男人无牵挂,二等男人打电话,三等男人跑上又跑下,四等男人坐家挨骂。
16、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17、人生的一切烦恼,皆是因为心病。有什么样的心境,便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你心中装的是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如果你心中全是烦恼,那么你看到的自然也是烦恼;如果你心中满是快乐,看到的当然也是快乐。坦然地放开心胸,淡然地看待人生的诸多烦恼,快乐必会不请自来。
18、弘一大师说:“人生随缘便会活的自在,能够安分守己,不被环境所转,心中就不会有障碍。”
19、2)医院四花:排队挂号,头昏眼花;医生诊断,天女散花;药品收费,雾里看花;久治不愈,药费白花。
20、22)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四、佛语禅心
1、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生活的过往从来就不是生命的负累,它是人生的一种提醒,宽容与大度,那些曾经的过往,已经和生命融为一体,何苦再去挑剔与磨砺,那些曾经的悲情与痛楚,才成就了今天的平衡与淡然,既然能够理解人生苦短,那么何苦不让烦恼化作云烟。
3、(行重)即行仪庄重,举止有节;是故「行重」则「有德」。
4、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5、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当你看到别人在笑时,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在伤心,其实别人只是比你会掩饰。当你很无助时,你可以哭,但哭过你必须要振作起来,即使输掉了一切,也不要输掉微笑。
6、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7、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但如果你看淡了,看开了,想通了,时间就像流水,人生就是一场经过。你永远无法触摸同样的流水两次,也不可能留住那一段时光,因为已经流逝的不会再来。所以说,享受生命的每一个当下,才是人生的根本意义所在。
8、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9、花开生两面,人生佛魔间
10、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俯仰无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11、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12、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3、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迷悟不生死涅盘不有情无情不二。
14、人生苦短,行走在人生路上,匆匆而又忙忙,跌跌而又撞撞,奔波而又小心,劳累而又费心,一生,留下什么,又得到什么。细想,活着,就该尽力活好,一定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想开、看淡,放松,人不可太精,事不可太勤,不要累人、累己、累心。
15、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6、(痛苦的根源)凡夫的爱欲及渴望永无止境。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与声色逸乐,有如汹涣的波涛,一波未平!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17、7)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18、(理财四分法)佛陀曾教我们理财四分法:四分之一奉养父母,四分之一教育子女,四分之一用于家庭,四分之一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19、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佛语禅心篇2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20、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五、佛语禅心净化心灵
1、其意是说:心意如果调整适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过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进,身体就会疲倦。如果身体疲倦了,心意就会恼恨,恼恨如果产生了,自然会后悔而不愿继续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业必定会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净,道才不会失去。佛曰:“度人自度”也许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
2、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3、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4、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5、做人,应该看到他人的优点宽容他人的不足。
6、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7、背不动的,那么你就要放下;伤不起的,要看淡;想不通的,可以不想;恨不过的,要抚平。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何必去用这一颗不平的心看待人和事,那么也就是作践了自己,辜负了岁月。
8、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9、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0、(宝藏的琢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只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
11、一个人越成长越觉得很多东西不必看得太重,比如外界对你的期望,比如无关紧要的人对你喜欢与否。过分看重就会让你迷失自我。为了讨好别人,踮着脚尖改来改去,而被别人绑架了人生。一路走下来,才明白真正的魅力不是你应该变成谁,而是你本身是谁。人的第一天职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做自己。
12、痛苦的根源在于你的执着。什么是执着?就是你太在意你的感受,你总想抓住不属于你的东西,你总想留住跟你不同路的人,你总想别人会跟你一样的付出,结果事与愿违,该失去的终究失去了,该离开的终究离开了。一切皆空性。放下的好。
13、路,不通时,选择拐弯;心,不快时,选择看淡;情,渐远时,选择随意。有些事,挺一挺,就过去了。有些人,狠一狠,就忘记了。有些苦,笑一笑,就冰释了。有颗心,伤一伤,就坚强了。坎坎坷坷人生路,坦坦然然随缘行。
14、(学习圣人心胸)我们应该学习圣人包容万物的宽大心胸,心境才能超脱;否则尽管信仰虔诚、礼敬拜佛,终究还是会堕入魔道。
15、静慧大师说:"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过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人活着为什么会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为总被种种外在的事相所迷惑,总期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致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连步子都迈不开了。"人生是苦的,充满烦恼,但如果放下执著,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当下就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婆娑世界就是净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
16、(言重)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鼓励人心向上,并解开众生的心结;所以「言重」则「有法」。
17、由凡夫至究竟觉,其功行唯一离相而已。
18、(珍惜天伦乐)鸟要有巢,人要有家,如果夫妻子女各居一方,何来天伦之乐?
19、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
20、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