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徽因的诗歌
1、在文学方面,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z品。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诗集》(1985年)等。
2、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
3、单是流水,不断的在山谷上
4、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
5、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6、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7、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
8、象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9、在黄昏,夜班,蹑着脚走,
10、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11、注: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
12、梁思成问:为什么是我呢?
13、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胆,
14、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15、林徽因在山西考察古建筑
16、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17、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18、民国十七年(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与梁思成圈阅批注中国营造学社藏本《大唐西域记》(数百处唐代建筑及地名),发现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19、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20、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二、林徽因最经典的诗
1、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
2、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3、湖上风吹过,头发乱了,或是
4、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5、小说之于林徽因,与其说体现的是一种创作,不如说更多的是展示了她的一种文学素养。她掌握了小说的真谛和理论,比如她在《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一文中说道:……一个作者,在运用文字的技术学问外,必须是能立在任何生活上面,能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感觉和了解之间,理智上进退有余,情感上横溢奔放,记忆与幻想交错相辅,到了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的程度,他的笔下才现着活力真诚。
6、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7、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8、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
9、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10、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11、放轻些脚步,别教灰土扬起,
12、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13、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
14、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15、《你是人间四月天》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我为大家提供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原文及赏析如下:
16、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
17、力。充满“张力”的诗歌,才能蕴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因为只有这样的诗歌
18、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9、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0、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三、林徽因的诗歌代表作
1、投稿作品必须为(原创首发)作品,谢绝(禁止)一稿多投。杜绝抄袭,文责自负,一经发现,删除作品,永不录用。
2、(生命)林徽因把她的心比喻成一朵莲花,阐述人生处在一个如过客般飘忽的途程中,就算是短暂的生命,如果能像莲灯一样点燃自己,奉献出自己的光芒,那么,即使是梦的人生也必将是美丽的。
3、在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的情感纠葛中,她理智而决绝地做了选择,和梁思成终老一生。
4、云天?赏析:似沁甜的泉水,似悠淡的莲花,在自然空灵中洋溢着孩子般天真的笑,缭绕着生命之美的纯洁与绚烂;诗的意境,人的意境,爱的意境,生命的意境......瞬间的笑创造无限的美丽。林徽因用女性独有的柔情、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心思,抒写《深笑》这首小诗,彰显现代诗歌的无尽魅力。
5、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6、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7、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8、她遇到了深情又执着的金岳霖。
9、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10、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11、人间的季候永远不断在转变
12、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
13、纵观林徽因的一生,就充满了浪漫。
14、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15、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是用大量的比喻和感官描写,对意象和情感进行雕琢和塑造,却毫无刻意之感,反而巧妙地将深刻的感情隐藏在华丽的语言和修饰中,让人不觉被诗中唯美的意境和诗意的感情所打动,与诗人一起沉浸在美好的情感中。作者采用大量排比手法,如“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并采用倒装句式,使作品具有浑然天成的音乐节奏,音节优美,朗朗上口。为了抒发深沉浓烈的爱,作者用“娉婷”且“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写出万般宠爱的风姿。同时用“鹅黄”“绿”“白”描写花的绚丽与生机勃勃突出对爱的无限期待与渴求之情。
16、—“你有你的”和“我有我的”恰恰统包孕在同一个句子里,归结在同样的字眼—
17、民国九年(1920年)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民国十二年(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民国十三年(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获美术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18、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19、这首诗充满了生命的喜悦,完全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满腔的柔情,纯净而温暖,哪里有男女之情,哪里又有悼亡的哀伤?
20、所谓“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通俗点说,可看作是
四、林徽因的诗歌风格
1、节奏明显,三字尺,营造欢快韵律;;林徽因是二十年代新月派代表诗人,她的代表作有《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等;;色彩感强,倾诉式,表达空幻意识;;她的诗歌特色比较明显,用词简洁,自然性比喻较多。
2、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3、喷吐冷激的辉艳;——斩,
4、林徽因现存的诗作有五十余首,大抵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样富有个性,别具一格。
5、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鲜;
6、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篇二)深夜里听到乐声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7、本不想回来时同谁叹息秋天!
8、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9、“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对立”式的
10、铺香花,叫人心和心合着唱
11、(孤独)时间一点点流逝,夜晚来临,总有一刻,我们会感受到孤独。
12、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
13、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地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14、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
15、你又同谁争?现实的背面
16、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
17、交出受过光热的每一层颜色;
18、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
19、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20、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五、林徽因的诗歌具有什么特点
1、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2、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有几位才女是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比如张爱玲,比如萧红,比如林徽因……前两位是不折不扣的作家,成就斐然,而林徽因的墓碑上写的,却是“建筑师林徽因之墓”。
3、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
4、我们认真对待每次作品的完成,我们把每一份交付真诚地分享,愿站在风景中欣赏风景的我们,能成为你眼中与众不同的风景。
5、这个热情、果敢、富有才华的女子,一直带给我们感动。
6、已困倦的头来承受,——承受
7、婚后,两个人琴瑟和鸣,双宿双飞。
8、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9、选自《北斗》创刊号(1931年9月)
10、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11、(深情)这是一首描述感情的现代诗,表达了一种婉转的体谅而拒绝的心情。它那轻柔细腻的话语中蕴含着热烈和真挚,这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诗情。
12、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13、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
14、再别要悯惜流血的哀惶,
15、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
16、也许徐志摩这份狂热的爱慕,只是满足了林徽因虚荣的少女心。
17、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散乱的挨着她耳朵。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18、什么时候再能有那一片静;溶溶在春风中立着,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
19、小说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且让这些片段带着生活本身的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展示了1930年代中国都市生活的样态,以其相当的整体性具备了现代中篇小说的格局,同时处处体现出悲悯的情感和对底层的人道主义关怀。
20、作为文学家,她留下了散文、诗歌、小说等优秀作品,其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