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端午节的诗
1、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出于: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生世逢端午,齐头五十番,一番须作一帆看。又听竞船箫鼓,沸汗干。不用絲缠臂,休将艾插门。及时蒲黍,漫登盘。只恐岁华催促,鬓毛斑。
3、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4、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5、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6、关于端午节的诗有很多,比如唐玄宗的《端午》、杜甫的《端午日赐衣》、文秀的《端午》、陆游的《乙卯重五诗》、苏轼的《浣溪沙端午》、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等。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7、这首诗歌描写了袁易对爱国诗人的惋惜之情,希望自己也能和屈原一样为了民族大义奋不顾身。
8、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9、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
10、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1、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2、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13、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4、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1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6、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17、记节何妨斟蚁酒,夺标无复见龙舟。
18、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19、五月五日(宋•梅尧臣)
20、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二、关于端午节的诗四句
1、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2、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3、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4、赏析:岸上人惊讶地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其实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在空中翻飞,锣鼓喧闹在清清的水流上。屈原的冤屈终究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忧愁。
5、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敲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銜得锦标笫一归。
6、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7、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8、盐梅已佐鼎,曲f且传觞。
9、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贾谊《吊屈原赋》
10、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出于:万俟咏《南歌子》
11、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12、端午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很多关于端午节的诗词都有提到屈原。还有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句4午日观竞渡
13、彩线又称五色絲、五彩絲,五色计表五行一一金木北火土,蕴含吉祥如意。端午时,长辈们起床第一件事,就将彩伐系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以消灾避难,防蛇虫伤害。有诗云:
14、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端午节古诗词1《和端午》
15、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16、释义: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7、午日观竞渡(明•边贡)
18、2022年端午节高速免费吗
19、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20、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三、《端午》古诗
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五月里石榴花儿红艳艳,绿杨雨中默默站立,丝线缠裹的粽子盛放在金盘里,扇子上面画着双凤凰,正是端午时节,浴兰汤,喝菖蒲酒,树叶丛中黄鹂的叫声打破了女子的好梦。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们在端午节的喜悦之情。下片写端午节人们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
3、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4、渔家傲(宋•欧阳修)
5、赏析:五月五日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往日为国尽忠的人,现在白发苍苍。尽管三湘和这里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6、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7、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郭应祥《传言玉女》
8、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9、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10、《水调歌头端午》(元·王旭)漱齿汲寒井,理发趁凉风。先生畏暑晨起,笑语听儿童。说道今年重午,节物随宜稍具,还与去年同。己喜酒尊冽,更觉粽盘丰。
11、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12、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出于:赵蕃《端午三首》
13、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15、萱草著花空有恨,菖蒲称寿永无时。
1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出于:贝琼《已酉端午》
17、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8、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19、下片抒情,旅居在外的诗人在端午节没有友人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表现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闲情。端午节古诗词6(1)《端午》
20、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四、关于端午节的诗
1、共骇群龙水上游,不只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2、《五日》明·陈子龙
3、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4、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5、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陈子龙《五日》
6、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8、《拾野鸭蛋》(当代·聂绀弩)野鸭冲天捉对飞,几人归去路岐迷。正穿稠密芦千管,奇遇浑圆玉一堆。明日壶觞端午酒,此时包裹小丁衣。数来三十多三个,一路欢呼满载归。
9、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吴文英《杏花天》
10、诗人感叹世道的不公平,如此大的江水却洗不清爱国忠臣的冤情。
11、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12、南歌子•游赏(宋•苏轼)
1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14、喜迁莺(宋黄裳)
15、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6、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
17、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18、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19、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关于端午节的诗句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0、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关于端午节的诗五言绝句
1、《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这首诗记录了作者在端午时节包粽子和编织五彩丝线小习俗,而所编织的彩线的来历是古代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门口挂菖蒲也是古代端午小习俗,因为菖蒲作为“天中五端”之首,它的叶子形状非常像是古代的宝剑,所以在民间过去也称它为“水剑”,说它能“斩千邪”。端午节期间把菖蒲悬挂在家门口,既能驱邪避害。
3、翻译: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4、乘兴挈朋侪,游赏遍、南峰佳致。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杨无咎《蓦山溪》
5、lilizheng@vip.1com
6、《贺新郎端午》(宋·詹无咎)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头白尽、相如谁顾。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伤情当日斑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拼小醉,读骚句。
7、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8、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9、第七名:讽刺了现实社会丑陋之处的13幅插画
1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1、贺新郎(宋•许及之)
12、《渔家傲》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3、赏析:“艾符”指艾草和驱邪符,端午日挂在门上以辟邪。“蒲酒”即菖蒲酒,饮用以养生,古人有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少年逢节日自然欢愉,老了却多感慨,不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只想喝一杯菖蒲酒,闲聊天下太平。白发日渐增多,石榴花年年应节而开,红锦一般耀人眼目,不禁感叹千年之中,圣贤和蠢人同归黄土,有多少人湮没无闻,又有几人能名垂青史?
14、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代苏轼《浣溪沙端午》
15、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文天祥《端午感兴》
16、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17、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8、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19、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20、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