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他在教学中总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在教学中,他不是直接把答案把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去总结去回答,如果答不对,他再用其他方式再让学生去思考,去回答直至学生最后终于悟出了答案,明白了道理。
2、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 (美国) 教育思想:《民本主义与教育》 代表人物:斯宾塞(英国) 教育思想:《教育论》和实科教育理论 实验教育学学派 代表人物:梅伊曼 (德) 教育思想:《实验教育学纲要》 拉伊《实验教育学》 凯洛夫(前苏联):《教育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3、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
4、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5、欧洲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说:“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6、 (2)不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7、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就是要改变人的“观念”,促使人的行为逻辑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人的行为。
8、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9、苏格拉底是希腊三杰之首,虽然人们到目前无法确认哪些内容真正来自于他自己,哪些来自于记述者的杜撰,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他的膜拜。几千年来,人们不断从关于他的记载中得到启示。
10、苏格拉底认为身体是人们从事一切事情的基础,要尽可能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
11、你能想起这个知识点吗?
12、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我想,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没办法面对和说服自己的良知了,他们的灵魂,将笼罩在那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千年的步行者们越走越远,但是谁都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这个虽然虚幻的名字――苏格拉底。
13、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是西方首位进行启发教学的教育学家,他的教育方法为“产婆术”,“讥讽”这一步骤,是苏格拉底式教学的显著特征,也是苏格拉底与其他启发教学与其他启发式教学相区分的地方。
14、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15、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
16、苏格拉底在对话过程中,是通过不断追问对话者的判断来推进问题的探讨。基本的方法是:部分认同,继续追问(定义准确性,条件的确定性)。
17、谢邀。应该是赫尔巴特原名: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化给以后教育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全面深刻的影响。
18、第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有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就是对对方的发言不断追问,迫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助产术即,向产婆帮助妇女生产一样,通过努力帮助对方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代替对方说出答案,归纳是指从事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出共性本质,通过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纳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19、那么,在今天,我们在考虑教育内容的时候,应该如何取境?
20、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捷克) 教育思想:《大教学论》 代表人物:康德(德国) 教育思想:《康德论教育》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德国) 教育思想:《普通教育学》 代表人物:洛克(英国) 教育思想:《教育漫话》 “白板说”
2、总之,整个雅典城邦呈现出一幅动荡、衰败的景象。
3、对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当我们阅读一些他的长篇对话时,往往会下意识地感觉到柏拉图在给自己的老师编故事,而一些略带晦涩的格言则被大家广泛解读。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些格言和简短的描述中发现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价值所在。
4、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知我无知。
5、在苏格拉底看来,态度和方法是教育中更关键的问题。
6、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国人们有了非常好的道德修养,那么就肯定会有非常好的政治,那么国家也会因此而安定有序。
7、我在上一篇《孔子》的论述中曾写过:用苏格拉底和孔子来理解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别是一个非常直接有效的角度。
8、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9、他主张彻底地探究事物的究竟,从对事物的判断,到对我们观念的确定性,到对认知结构的探索,所有与我们观念相关的内容都在追问的延长线上。
10、偷偷的暗恋是人类最美好的爱情。
11、苏格拉底反对之前学者重视自然而忽视人类自身的观点,他认为哲学应该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类自身。所谓教人就是帮助其学会做人,道德不是天生的,好的道德品质是依靠后天学习获得。既然后天可以发生学习行为,那么道德也是可教的,培养道德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12、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13、苏格拉底辩证法就是他在对话中使用的方法,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把它再单独提出来,是希望我们对这个方法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14、纸质用品:教育学专业基础答题卡、教育学院校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5、教育的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16、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何谓人之“存在”的思考,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提醒人要在不断的检省中获得最佳的生活姿态,尤其是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方面。
17、苏格拉底认为只有“智性”的对话才具有改变人的力量,而且这是唯一的途径,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书中说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试图用任何非理性的手段:毒打一顿、威吓、给甜食,或者……让儿童鹦鹉学舌地背诵改善了的诗句,给他们讲好听的故事,把他们带到博物馆去参观”,这些方法都不足以从根本上促进人的改变,“如果我们需要一种影响人们行为方式的可靠的方法,除了与他们交谈,并继续与他们交谈以外,就别无他法。”
18、苏格拉底的思想具有很好的“可解读性”。他的理论对于理解西方教育哲学,反观我们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19、德性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20、文都(中医)考研交流QQ群:831436895
三、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
1、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2、②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
3、到了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民主制却走过了头,演变成了极端的民主,竟发展到用抽签的办法来选举官吏和陪审团团员,把城邦交给偶然中签的人管理,中签者良莠不齐,贤能者不能掌握城邦的命运。
4、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由于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上——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因而,该方法第一次提出了发现教学法,对以后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从教育问题的视角来看,不同的境界决定了关注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换一个说法,取境决定了学习内容的立足点。
6、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7、让背诵更有重点,长按扫码9元购
8、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9、③归纳是指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出共性、本质,通过比较寻求“一般”。
10、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11、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12、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13、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体现在: (产婆术) 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教育思想体现在代表著 :《理想国》 孔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记录《论语》中。
14、①.教育目的:培养治国的人才
15、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以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为乐,是西方思想史上有深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作用观、德育、智育、苏格拉底法等方面。
16、苏格拉底把道德与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提出“美德即知识”,也就是说知识与德行是相关的。
17、苏格拉底的教育理论说的简单一些就是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并根据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学识。而且苏格拉底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重要的是社会或者说生活对学生的教育,老师只能做引导工作。据相关记载,苏格拉底的妻子非常凶悍,经常当着苏格拉底的学生的面上对苏格拉底大声斥骂甚至拳打脚踢,面对此情况苏格拉底却依然微笑面对。学生对此很不解,就问老师原因。苏格拉底笑着回答:这就是生活,我们必须从容的面对!苏格拉底提倡用实践去教育学生,对学生的考验就是生活的考验,并在这种考验下来验证你学习的成果。这一点和现在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思路是截然相反的。
18、√口诀:“记住规定”——讥讽、助产、归纳、定义
19、尤其在当前,当我们讨论教育在“培育”人格的行动中所承担的任务时,这个角度的价值及就更突出。
20、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四、苏格拉底的三个哲学思想
1、(2)不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2、这并不是说对话要永远持续下去,而是说,问题并不终结于任何一次讨论。
3、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
4、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固有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的个体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独自发现它,往往需要哲学家、教师的及时帮助和引导。他说助产士的任务不是自己生孩子,而是帮助产妇生出自己的孩子,教师的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帮助他们发现固存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因此,苏格拉底在讲学或辩论时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对话或提问来揭露对方在认识上存在的矛盾,引导他们发现存在于他们头脑中固有的知识,这种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问答法”或“苏格拉底助产术”。
5、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即德行,而智慧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不断积累的,因此智育与德育密不可分。
6、在他看来,那些越固执地因为知识而自信的人,往往也是越被自己那点知识固化的人,所以他坚持了自己“一无所知”的判断。
7、①引导对方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
8、(1)相同点:①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②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③都注重人的品德,都重视对人的教育。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9、我比别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10、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11、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12、中小幼科目二知识点难记?
13、男人靠健忘活着,女人靠牢记活着。
14、正好手边有乔伊·帕尔默主编的《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就决定借由这本书完成基本的梳理工作。虽然这本书不算很专业,但相较于自己去找每一个教育思想家的专著来读,无疑是更便利的。这对于我“了解教育思想史大致脉络”的目的,也足够支撑。所以,开始的阶段,就依托这本书来做梳理的工作。
15、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6、德育思想—(智慧即德行)
17、教育者像助产士一样,是帮助学习者获得“他自己的认知”,而不是从外传递给学习者一个认知内容。
18、一次教师资格笔试成绩,可以考多个教师资格证?
19、苏格拉底方法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局限性十分明显,它的使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20、这是结合苏格拉底作为教育方法论的“助产术”、道德哲学和知识论的基础上得到的判断。
五、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观点
1、苏格拉底的一个最核心, 或者说最基础的命题 (moral theorem) 就是: 知识即美德. (Knowledge is virtue.) 展开来讲, 就是说一个人具有美德归根结底就说他有知识. 反过来说, 一个人没有美德, 去作恶, 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没有知识.
2、因为在我周围,有很多关注教育问题的专家、老师及家长,所以我决定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整理一下发到网上,目的有三:一是为了分享自己的所感;二是期待大家的讨论,求教于方家;三也是督促自己,不要不了了之。
3、②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
4、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5、苏格拉底政治思想就是希望建立一种英才治国或专家治国的模式,让有能力的人来掌握国家。
6、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也可以明确地看到他在早期自然哲学基础上向“人”的拓展,从关注“自然是什么”延伸到“人该如何生活”。
7、因为 知识即美德, 所以才有后世西方的道德哲学 (moral philosophy) 和认知论 (epistemology), 也才产生了经济学, 政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 早期古典经济学家, 比如斯密, 边沁, 约翰斯图尔特米尔, 马克思等, 也都是道德哲学家的底色. (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的是伊壁鸠鲁.)
8、投稿&荐稿: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9、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不提倡对学生进行灌输,更多的是采用辩论的方式,这同样为后来的辩论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0、在《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里,作者把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归结为“主智主义”,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角度。
11、苏格拉底认为德才兼备的治国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不仅包括此前已有的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及人生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也需要学习算数、几何、天文等科目。学习以上各种知识重在实用而不是单纯思辨。
12、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
13、弄混这些有效期,教师证可能白考
14、用更简单的说法,就是,我们永远在探索真理的路上。
15、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16、因此苏格拉底把道德水平看的相当重要,尤其是作为执政者。
17、苏格拉底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之人才,他提出了德育论。追求道德的一般归纳定义和共性准则,真理道德教人学会做人知识就是美德,智慧就是德行,教人知识就是道德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认识到德可交德的内容是智慧一节勇敢教的方法,是深造重于言行,治愈学习广播深的知识,提出了苏格拉底问答法,主张体育论体育要锻炼
18、徐正旭所著的《苏格拉底(智慧与无知的故事)》是《有趣的哲学启蒙书》系列图书之一。《苏格拉底(智慧与无知的故事)》通过一个个源于青少年生活中的生动故事,讲述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围绕着“智慧与无知”这一主题,让孩子培养哲学的思维方式,懂得生活的道理,获得超强的自我掌控能力,改变孩子偏激浮躁的个性,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学会多角度地全面看待问题。
19、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代表人物:布鲁姆(美国): 教育思想:《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掌握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布鲁纳(美国): 教育思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赞科夫(前苏联): 教育思想:《教学与发展》 代表人物:巴班斯基(前苏联): 教育思想:《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代表人物: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教育思想:《帕夫雷什中学》(全面发展理论) 其中: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和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20、寻求道德的“一般”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