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国藩家风家训10条
1、曾国藩教子十法是一省、二静、三勤、四和、五诚、六学、七明、八挺、九趣、十恒。
2、他潜心治学砺志,使他饮誉士林;他投笔从戎,奏陈时弊,敢于直面现实,赢得“中兴名臣”的美誉;也正是由于他顺应世界,首倡洋务,而为中国揭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3、并且,他还总结出“八字三不信”治家口诀,成为曾氏家族的传家宝。
4、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5、没有一劳永逸的东西,所以一直能获得长久利益的事情不要做,因为那可能是骗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别人都想去的地方不要前去,因为那里有可能有危险,《论语》中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6、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7、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8、学习时间比别人多,等于比别人活得长;
9、.............................................................
10、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11、他不愿孩子为官的主张,绝非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大智慧。
12、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3、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错误而否定他的闪光点,不要因为一点怨言而忘记别人曾赋予的恩惠。所以看人要从整体出发,不要因为局部的瑕疵而全盘否定,更不要以貌取人。《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即是爱一人但是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但是了解他的优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抱有一颗公正客观的态度。
14、邮箱:scf0527@1com
15、端庄,从步伐稳重做起。
16、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17、意味勤劳俭朴,能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不怕劳苦,可以过好日子,也能过苦日子。
18、李鸿章那时年轻任性,爱睡懒觉,而曾国藩给湘军定下死规则:天未明就得吃罢早饭,有仗打仗,无仗操练。他本人也跟湘军士兵一样,每天天未亮时,与幕僚们一起吃早饭,一边吃一边聊天。
19、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20、“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
二、十大最有名的家训
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2、小时候扇子上常有,妇孺皆知的《莫生气》
3、周公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太宗的《诫皇属》包拯家训欧阳修的《诲学说》袁采的《袁氏世范》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
4、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诫子书》。
5、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6、浑:难得糊涂,愈致混淆;藏锋剑锐,戒骄装愚;
7、长辈们讥讽他是浮薄浪儿,将成为败家子。一语刺醒浪子心,曾星冈从此“立起自责”,悔过自新,“终身未明而起”,开山垦荒,凿石决壤,连通成片十数畛,成为立家基业。
8、《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9、故人有知性,而物仅得物性。就人类而言,圣人所禀之气清且厚,常人所禀之气却浊而薄。
10、但是看看现在的社会,结婚必须要有房有车,不仅门要当户要对,还竟有些“倒插门”(个别)、“进豪门”等等之类的行为。
11、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12、敬: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
13、1“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2“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贬”。3“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4“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5“举止端庄,言不妄发。”6“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7“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为泰而不骄。”8“行有不得,反求诸几。”9“凡做一事,无论大小易难,皆宜有始有终。”10“有所知者,常与之讲论,则彼此并进矣。”
14、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5、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16、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诫外甥书》。
17、曾国藩在政治实践和军事斗争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程朱理学“指示之语,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在这种情形下,曾国藩对心学表现出了宽容的学术姿态。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学术争辩,他认为对于两家之争应取其同,避其异,扬其长,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推进儒学的发展。
18、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9、在曾国藩的倡议下,清政府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所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
20、官员自身的率先垂范。
三、孩子简单易懂的10条家规
1、滑: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
2、所以,曾国藩确立的家风,第一点,就是注重品德教育。
3、曾国藩家规的一大秘诀,就是高度重视对后代的职业选择。
4、所以曾国藩多次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他不愿孩子为官的主张,绝非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大智慧。
5、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6、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50条
7、引言:家风家教在现在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影响着一个孩子的成长,在社会上也展示出了一个孩子的家庭教养是什么样子的。想必曾国藩的家规,教育者都有所耳闻,而且在曾国藩的家规,教出来的孩子都个个很有教养,并且又有才华。那么大家都应该了解一下曾国藩的家规,内容到底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怎么样才是更好地教育孩子呢?
8、(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9、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10、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11、甘苦自得。
12、他要让自己的家族长远发展,首先就思考研究历史上很多家族为什么迅速衰败。他说:
13、重视家教。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岁。1875年,曾纪芬嫁入湖南聂家。曾国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曾国藩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14、重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5、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16、五行的本质是系统循环论
17、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18、要高度重视孩子的职业选择
19、0暇: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
20、勤能补拙,省能补贫。勤俭之人,定会有所出息。
四、曾国藩给后代留下的16字家训
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2、挺: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
3、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
4、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辞不专。——孔子门生《孔子家语》大意:一个人如果要有仁义之心,就不会自我夸耀。弱考虑问题的时候能够明辨是非,通晓事理,那么说话的时候就不会自以为是。
5、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6、0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7、0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
8、忍: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
9、我们将持续为您传递更多国学教子良方和育儿秘籍
10、不光是曾国藩的直系后代是这样,他的几个弟弟的后代也是这样,这显然是受曾国藩的影响的。
11、0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
12、后来身为湘军统帅,曾氏再次申明他的态度:“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
13、戒骄,从不讥笑人做起;
14、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15、曾国藩对勤俭治家也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曾国藩教子,要求他们不坐轿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使唤佣人,以勤俭二字自剔,不要习于骄奢逸三字。
16、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17、但是曾国藩的标准不一样。
18、(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19、人生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样活着!
2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五、曾国藩家风家规八个字
1、诚: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
2、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3、(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5、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6、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7、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8、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9、商贸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故教造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
10、关于《曾国藩家书》中“读书学习、治家教子、为人处世、善养身心”这四个方面,如果你觉得对自己的价值观有帮助,对孩子的教育有帮助,对家庭的和睦有帮助,就请动动手指转发收藏,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让更多的经典文化广泛传播。
11、(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12、廉: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
13、在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中,曾国藩说,祖父留下的八诀家训,“若不能尽行,但能行一早字,则家中子弟有所取舍,是厚望也”。
14、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15、家风、家训、家规的区别:家风,是一家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家训,属于家教训话的经典。家规,是约束儿孙的行为规则,违反者,即按此规则处理。
16、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17、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18、最究竟的慈善莫过于成就心灵
19、曾国藩家风家训10条有如下:
20、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