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
1、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因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堪称是徐志摩诗作中的千古绝唱。
2、觅雪嫦晴原名王丽华,世界新汉诗联盟核心成员,潮流·新汉诗重要诗评家、代表诗人之一。曾经撰写的诗人原野牧夫《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的诗歌评论,作为作品赏析与作品一起被选入清华大学出版社大学教材《文学欣赏》诗歌欣赏部分。
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4、《再别康桥:徐志摩的诗》收录了春;私语;清风吹断春朝梦;月夜听琴;月下待杜鹃不来;一个祈祷;沙扬娜拉十八首;一个噩梦;在那山道旁;雪花的快乐等内容。徐志摩是天底下最浪漫的诗人,他像人间四月天给世间留下许多充满温馨与柔情的诗篇。
5、这首诗艺术特色鲜明,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人善于从生活中捕捉鲜活而富有个性特征的景物形象,再糅合诗人个人的情感与丰富想象,很快构成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营造了优美、明丽的意境。那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河中的波光艳影,还有那软泥上的青荇……各种物象相映成趣,无不浸透着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深情。尤其诗人的比喻独特而又贴切,手法巧妙,使情与景水乳交融,丰富了诗歌内涵,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6、网络诗歌兴起后,中国新诗才朝新汉诗方向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诗人,他们是应运而生的,活跃在当今中国诗坛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们笔下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并产生了相当一批高水准、高质量的诗歌文本,标志着新汉诗开始走向成熟,中国新诗进入全新的新汉诗时代。
7、Toseekadream?
8、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9、徐志摩当时远在异国他乡,形单影只,当时陆小曼还是王姓。他漫步康河岸边,见康河上游船往来,情侣成双,心中不禁艳羡非常。他一时兴起,也跑去租了一条游船,打算到康河中游玩一下。然而徐志摩的撑船技术,实在是外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将那船撑到河中,总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惹的四围异国的绅士淑女,摇头不止。徐志摩虽然技术不行,却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天天去撑,非要学会不可。
10、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11、总起来说,这首诗通过康桥景物的抒写和暗喻,表达了诗人对旧情的眷恋和珍视,也表达了寻梦时的怅惘、落寞的情怀,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难言的苦闷。艺术表现的洗练是这首诗的特点之一。诗人有如此丰富、复杂难言的情感,却只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意象,表现得简洁单纯、洗练。比起早期写的有着繁复意象和堆砌性描绘的素体诗《康桥再会吧》等,会使人感到,诗人的艺术境界,已从“领异标新二月花”到了“删繁就简三秋树”(郑板桥诗句)。
12、祝酒歌|青春祭|琵琶行|雨巷
1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gāo),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4、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15、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16、pugedumeiwen@1com
17、作品名称再别康桥外文名称farewelltoCambridge文学体裁现代诗作者徐志摩创作年代1928年年份1928年收入诗集猛虎集所属诗派新月派诗歌
18、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三句诗排在前面,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
19、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20、Justtopoleaboatupstream
二、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写给谁的
1、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2、沿着河岸,慢慢地追忆往昔时光。不经意间,我瞧见波光粼粼中,那个婀娜摇曳的身影。我的心被轻轻一弹,弹起一丝丝灰尘,荡开一圈圈涟漪。于是,向前张望——柳儿,是披着余晖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飘漾,莫不是想当今夕的新娘?微风调皮地轻吻水的面颊,我连忙俯身,想看柳儿的倩影,是否妖娆依旧。却发现在那软软的河泥里,油油的青荇正悠悠地随波招摇。我有些嫉妒,真的,我甘愿做一条永远在水里逐浪而舞的水草,只要是在康桥的柔波之中!看着榆荫下一潭似梦的清泉,漾漾地承载着彩虹似的颜色。
3、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4、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节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
5、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6、您的关注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7、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中的康桥指的是:一座大学城“康桥”其实就是顶顶大名的“剑桥”。“桥”:bridge.剑桥:Cambridge.“康桥”是音译和意译结合的翻译方法(cam音译成“康”,比较吉祥的谐音字,bridge则意译成“桥”。20世纪初中国刚开放时,经常采用尽量能体现汉语韵味的音译和意译结合的翻译方法。
8、《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
9、向北,本名姚则强,80后潮阳人,现居广东潮州,供职于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省散文诗歌理事、广东省作协会员,《九月诗刊》副主编。在《作品》《诗林》《中国诗歌》《潮声》等发表诗文,出版诗集《心如止水的忧伤》;在《海南师范大学学报》《长沙理工大学学报》《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等发表评论多篇。
10、"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11、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节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闻一多先生纪念他的长女夭折时写了一首诗,曾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说明梦境是美好的,钟声是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徐志摩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12、Swaysleisurelyunderthewater;
1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
14、AsquietlyasIcamehere;
15、撑一支长篙吧,荡着一只寻梦的小船,我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再亲近一下我的康河水,再重游一便我的康桥。
16、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17、《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18、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19、“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在这样物欲膨胀的金钱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物质上的丰裕又能拯救什么呢,唯有精神上的充裕才能真正挽回我们那逝去的灵魂,那麻痹的思想。是的,是康桥给了我这样一方纯洁的心灵之地。
20、热爱生命|乡愁|起造一座墙|奇迹
三、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配图
1、VeryquietlyItakemyleave
2、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3、Thefloatingheartgrowinginthesludge
4、Totherosycloudsinthewesternsky.
5、ButIcannotsingaloud
6、Alwayslingerinthedepthofmyheart.
7、我认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为林徽因而写的,康桥是指英国的剑桥大学。少女时期的林徽因就是和徐志摩在英国相恋的,那时的他们像所有热恋中的情侣一样,留下了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8、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9、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简介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0、《再别康桥》本来就是一幅美丽的无形画,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幅迷人的图画,如诗的第二节,康河边被夕阳染成婀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艳影,就构成了一幅美丽无比的康河晚景图。诗中这情感如柳枝柔软脆弱,感触又似柳叶细腻深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理想境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完全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11、选文/王应华,美编/排版:赖苑华
12、《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13、这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新月派的代表作品,脍炙人口。这首新诗中,徐志摩充满了对康桥深深的爱恋,动人心弦。然而,徐志摩仅仅只是在惜别康桥吗?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让徐志摩一直对康桥念念不忘。民国时期有一位武侠大家,叫做还珠楼主。他曾在其《还珠楼丛谈》中谈及此事,别开生面,篇名《徐志摩康桥遇艳》,这是针对徐志摩最大的八卦之谈。
14、本诗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诗歌文字清莹流丽,音节抑扬合度,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可以说是“三美”俱备,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而且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歌的外在美,颇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从这首《再别康桥》文本解读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5、我们爬行的目标是让你分享到最好的诗歌
16、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2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并且办起了文学艺术俱乐部。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1928年与胡适、梁实秋等创办《新月》,由此形成新月派,其作品《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作品,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诗歌经典之作。这首诗的创作问世,奠定了徐志摩作为新汉诗启蒙时期代表诗人的地位。
17、早发白帝城|满江红|示儿|将进酒
18、我在想,那在浮藻间闪烁的是不是我曾经揉碎沉淀的梦?什么是我的梦?剥去人心最后一点伪装,我想,康桥,只有康桥才是我梦的归宿。
19、本期责编:红线女王恩荣
20、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四、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在哪里
1、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扩展资料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2、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3、Andsingaloudinthesplendorofstarlight.
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再别康桥
5、引领汉诗新潮流,树立诗歌风向标。让世界倾听汉语言时代最真切的声音。
6、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学习经济,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7、Thegoldenwillowsbytheriverside
8、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9、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0、Towherethegreengrassismoreverdant;
11、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讲述的是作者离开康桥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幻灭和永不再来的恋情的无限哀痛。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抒发的是什么呢?三句话概括:是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意是主观思想感情;境是诗内描写的客观景物。何谓意境?是人物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的融合,且形成一副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画面,既称为有意境
12、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节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了两年。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13、Thatpoolundertheshadeofelmtrees
14、Holdsnotwaterbuttherainbowfromthesky;
15、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16、绘画的美绘画的美是指诉诸视觉形象的“词藻”的选择和使用,能充分体现我国象形文字在状形绘色上的特点,富于色彩感。诗中的语言运用注意词藻的色彩感,多选用色彩明丽的词语,如“金柳”“艳影”“青荇”“彩虹””云彩”“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等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全诗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和油画般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得画面由静化动,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给人以立体的感觉。
17、今夜?只有今夜!我猛然记起,满腹兴致一点点被渐渐弥漫而来的愁绪占据了。不知何时,夏虫停止了私语,远方断续地传来一声声凄怆的笙箫。这箫声,犹如一把把匕首,一寸寸割断了我的愁肠,周围是一片沉默……
18、康桥即是剑桥,是剑桥大学的所在地,康桥横跨康河,两岸树木繁茂,一水环绕,清澈见底。康河上经常有三五游船,上面情侣成对,在康河上泛舟为乐。徐志摩曾游学此间,每逢假日便到康河游玩,所以才有了那首《再别康桥》。其时,徐志摩除《再别康桥》一诗之外,还曾有《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手把着一家村庄的篱笆,隔着一大田的麦浪,看西天的变幻……」这其中的两句如今读来,很有画面感,很能体会当时徐志摩那时的空灵。
19、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五、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朗诵
1、Theirreflectionsontheshimmeringwaves
2、著名作家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堪称千古绝唱,正如诗人原野牧夫所言,他在很大程度上一方面承袭这个古老诗歌国度的汉文化衣钵,另一方面又在广泛猎取来自西方现代诗歌的技巧,从而完成了最适合自己诗歌审美的创作。这首诗在文本上的独特创新,正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现代汉诗写作最成功地尝试,具有东方本土化诗歌艺术风格,体现出含蓄美、意境美,在语言上又具有张力十足的特点,在新汉诗艺术领域里最早形成自己独有的唯美风格写作样本。
3、春天的邀请|大堰河,我的褓姆|野草·题辞
4、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5、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7、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8、有一天,徐志摩正在狼狈不堪之际,旁边有一位法国MISS,实在看不过去,跳到徐志摩的船上,帮他将船拢上岸,两人从此便成了朋友。徐大才子是最富情感的,这位法国MISS又长得甜美,两人渐渐便黏到一处,不可开交。只是徐大才子不知道的是,这位法国MISS是个有家室的人,此次是随母亲旅行而来,只在康桥住了不到二个月,便匆匆而别。徐志摩无可如何,只得将这段感情寄托到诗文中去,所以才有了那首《再别康桥》,那篇《我所知道的康桥》
9、Shatteredtopiecesamongtheduckweeds
10、即可在线阅读本书全文哟
11、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
12、其次,具有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行整齐,具有建筑美,但是又在整齐中有所变化,使诗行具有灵动之美,具有动态之美。这首诗每节四行,每行的字数也大体相当,有着节的匀称和句的齐整,给人一种建筑上的美感;但每节四两句的错落又使诗作显示出灵活的情韵,而不像闻一多的诗作那样的板滞。全诗每节两韵,随节转换,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重复而又有所变化,所用韵脚又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另外还使用了“悄悄的”和“轻轻的”等复音词,使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倩柔美,意象明丽流转。
13、文章选自:《再别康桥》(徐志摩著),西苑出版社,2005年。
14、江明艺名自在生活,新潮流诵读艺术团主播。现居西安。现为声动诵读联盟成员、全民悦读西安声动阅读会主席,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诗意西安》诵读嘉宾。
15、落日的余晖慢慢散落在河面,康桥多情地在柔柔的水波里荡漾,我静静地站在桥头,深情地凝望这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就要走了,一如我来时一样,轻轻地,踮着脚尖。
16、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
17、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18、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19、月下独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爱莲说|静夜思
20、《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