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关于谦虚的名言
1、(释义)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2、永远对别人的批评虚心接受并认真思考,这是提高自己的捷径,在批评声中才能成长得更快。
3、跟着孔子学做人喻冰洁孔子的恭敬有礼、虚怀若谷、心怀天下、尊敬长者,都非常值得我学习,而孔子怎样做人,也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我想学习孔子怎样对待长者。孔子对长者都是彬彬有礼的,比如说孔子拜见老子,对老子恭恭敬敬,还送给了老子一只大雁。我以后也要尊敬长者,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主动让座,把最好的东西让给长者。还有孔子的仁爱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对别人的错误要学会包容,把别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对待,“凡是人,皆须爱。”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跟别人计较,对他来说,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孔子是一个求上进的人,我们也要向他做一样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孔子的好德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4、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5、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释义: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7、(释义)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选自于《论语·述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于《论语·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选自于《论语·里仁》
9、而且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可能比教师多,所以教师还需要放下架子,不耻下问,这对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也是有好处的。
10、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11、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12、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
1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14、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1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16、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我们应该不耻下问。
17、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8、勿多言,多言多败;勿多事,多事多患。——《孔子家语.观周》
19、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20、淫:放纵,沉溺。移:改变。
二、孔子表示谦虚的名言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名句
2、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4、聪明而有好学之心,并能谦虚地向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这是孔子对君子在学问人格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只有虚心好学,有不耻下问的胸襟,才能真正受益,才能使自己有所进步。
5、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德马克思)
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释义: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7、名垂竹帛,功标青史。(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8、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9、药酒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本》
1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1、斯特恩表示他已经意识到了别的联赛在这里获得的成功:“我们将会时刻关注与我们的计划相关的方案。我们会注意每一个好的创意,并会不不耻下问的借鉴一下。”
12、(翻译)孔子说:“君子达到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遇事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子贡说:“这三点正是老师的自我评论啊。”
13、中国传统学问的修行不同于西方传统学术的实验,这是两种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中国古典思维是把主观客观看做统一的整体,进行类比分析,最后用符号和文字高度贯通。但是西方古典学术首先要把主观客观分离,再单独研究客观世界的规律,最后用数理公式加以定义。
14、所以我现在是不相信别人的话,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我向往的是一种崇高美丽的自我表现,使是属于那所谓不道德的部分,这即个我看也比那般伪君子的作为好。
15、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16、《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我们一起读《论语》名言,重温孔子教诲。
17、宰我问道孔子。他说:“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面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人,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君子做事情的时候,要从符合理性精神的现实逻辑出发,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可以被利用,但决不能被糊弄。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去生活,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
18、(释义)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那么说话和行动都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难么行为要正直,而说话要谨慎随和。”
19、(释义)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关爱人,也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憎恨人。”
2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三、孔子说的谦虚名言警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语录
2、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
3、上句“文莫,吾犹人也”的心境我们理顺明白,下句“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便好解读了。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释义: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5、解释:说明一些看起来不大的事情,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终究会深受其害。
6、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及所哺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7、解读: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人,我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追求的人。”
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9、巧言令色,鲜矣仁!
10、我们一直在讲求公平,客观,在讲求不耻下问,然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根本做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人的顽固不化。
11、你寻找它。在学习上应当不耻下问。
12、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满自大反能长久。做了好事,立下了功劳,不要自己去夸耀,要由别人去说。夸耀的话,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往往比自己亲口说出来更能让人信服。立功之后,不可以骄傲自满。太过自满常常是取祸之道,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自傲自大,而产生一些疏失或者纰漏,这样个人的好事也不会长久。
13、智者乐,仁者寿。是可忍,孰不可忍?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4、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5、肯于居人之下,最终能高居人上。
16、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孔子名句
1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8、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9、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20、出自《诗经·大雅·态民》。仪:仪表。色:面容。美好的仪表,和悦的面容,凡事小心谨慎。
四、孔子自谦的话
1、齐景公和晏婴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过去秦国很小,位置偏僻,穆公为什么能称霸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远大,地方偏僻,行为端正,又能重用五张羊皮赎回百里奚。从此来看,称王是可以的。”在这里,孔子解释了秦国得以称霸一方的原因。成就一番雄伟的事业,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志向与人才。但凡有志于成功者,必当会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战国孔子《论语》
2、我要学习孔子好学的精神,吸收知识的精华,人只要有了知识,自己的眼界才会开阔,思考问题会全面,自己的精神境界才会丰富多彩。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4、(释义)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5、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名言
6、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9、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成绩,你应该不耻下问。
10、解释: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此句描写边塞秋天月夜的凄凉图景,以隆重悲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11、不择细流终成海洋,不辞土壤终成高山,不耻下问终致渊博,不饰过失终达善美。
12、以昨天为鉴。以今天为乐。以明天为盼。永远不耻下问最重要。
13、(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14、解释: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由于懒散而荒废;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于随随便便。
15、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16、刚、毅、木、讷近仁。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释义: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18、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谦虚的名言21)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释义: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20、掌握这个方法,分数应用题实在太简单了,家长们不要错过哦
五、孔子说过谦虚的名言
1、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韩非子·说林》)
2、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3、接受批评真得不容易,但它真的是走向成熟摆脱自我局限的必须。
4、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5、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
6、解释:形容后生可畏,年轻的一代胜过年老的一代。
7、先劳苦而後得功,此所以为仁
8、(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1、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13、(释义)孔子说:“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
1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1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17、谦冲:谦虚卑让。骄傲自满的人很容易招来祸患,而谦虚卑让往往能够得到幸福。
18、(翻译)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1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0、眼见方为是,传言未必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