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名言名句100及解释
1、(译文)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译文)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3、(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4、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6、与朋友交,严而有信。——孔丘
7、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辟:通“譬”。迩:近。君子中庸之道,就像走路,一定要从近的地方开始;又像登山,要从低处开始。
9、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释义:一个人是否诚实和诚信,直接影响着他人生的命运;从开始到成功,真正的价值是建立在诚实和诚信的基础之上,是由诚实和诚信一路推积而成的。
10、《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11、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12、解释:把辛辛苦苦学到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心里,勤奋的学习就不会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也不会倦怠,对于这样来说我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1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14、(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1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17、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19、(解析)设问是对三段话的理解,因此应该选择三句话共性类表述。根据理解的难易程度,孔子的话强调要笃定好学、恪守善道(“仁道”),出仕入仕以善道为依据,个人贫富与邦国有道无道相一致,无论贫富、出仕入仕都应恪守善道;孟子强调的是作为大丈夫的多个层面的道德要求,处富贵而不淫逸,处贫贱而不移志,临威武而不屈服,以仁义道德立身,没有体现“人要守信”,故排除C;同时“骨气”仅在“威武不能屈”有所涉及,忽略了富贵和贫贱时的道德要求,太过于片面,因此排除D;A项过于泛化,没有针对语境。故本题选B。
20、(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二、孔子名言名句和解释
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2、(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4、图图酱会根据你们的建议选取内容哒~
5、①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6、(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8、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9、解释: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是错失了人;对不可以交谈的人而与之交谈,是失言。”他认为只有聪明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全及翻译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1、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2、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3、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
14、孔子有哪些名言值得我们去钻研学习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翻译,希望喜欢!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翻译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5、(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16、0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17、讷于言而敏于行
1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19、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20、A.上面三段话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三、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1、民无信不立。——孔子释义: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
2、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3、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1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4、语文学习中不乏国学经典,其中一些经典名句还是必考题。这里给你详细的列举了初中必考100句国学经典名句,背下来,定让你受益匪浅!!
5、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7、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您可能错过的精彩文章(点击蓝色链接即可进入)
9、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10、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1、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12、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13、(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4、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16、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7、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18、(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2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四、孔子子名言名句100及解释
1、(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2、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孔子的名言名句翻译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3、(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4、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温故而知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关于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5、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8、先要施行善政要得到贤臣,要得到贤臣必须先修正自身,要修正自身必须加强自己的道德品质,要加强自己的道德品质,必须以仁义为首。
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1、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1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4、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15、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6、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
17、全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论语·学而》中有记录,意思是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它,是孔子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
18、解释: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孔子的名言名句及译文
19、资料分析备考三大误区,你入坑了吗?
20、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五、孔子名言名句100及解释古诗词
1、④俗语也说“不要只在一棵树上吊死。”道理相同,不要舍不得抽身而退,不要心存幻想和侥幸。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7、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0、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孔子《孝经》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2、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1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论语卫灵公》
1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5、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6、解释: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8、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19、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0、通过以上真题,不难看出,在常识判断部分,与孔子有关的试题考察的大都是孔子的名言或者孔子的整体思想。总体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但需要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对孔子的思想有一定的宏观把握,并熟记孔子的经典名言及含义。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