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掩耳盗铃的意思
1、做事情一定要诚恳,不要万事都是掩耳盗铃的。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掩耳盗铃,是一则汉语成语,出自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该成语原意为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后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掩耳盗铃的故事寓意
2、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3、完全被拼多多洗脑了啊。
4、《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关于掩耳盗铃的解释: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情偏要去设法掩盖。
5、补充:掩人耳目,字面意思是堵住别人的耳朵,遮住别人的眼睛→比喻迷惑欺骗别人。掩耳盗铃,字面意思是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原为盗钟掩耳,比喻自欺欺人。
6、爱屋及乌的反义词:殃及池鱼、爱莫能助;
7、④塞耳盗钟,读音为sāiěrdàozhōng,同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8、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9、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
10、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这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
11、掩耳盗铃的意思: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读音:yǎněrdàolíng。掩耳盗铃的出处:“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铃的例句掩耳盗铃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自食其果。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难道你不觉得你这样掩耳盗铃的听课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吗?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做事情一定要诚恳,不要万事都是掩耳盗铃的。
12、生肖属鸡。在十二生肖中,除了蛇没有耳朵,其余十一个都有耳朵,而鸡的耳朵相对来说有隐藏特征,谐音“掩耳”,不容易看到。另外,十二生肖中,只有鸡每天早晨鸣叫,告诉人们要起床了,有到时候闹铃(盗铃)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鸡具有“掩耳盗铃”的特性。
13、掩耳盗铃自欺人的解释是指: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指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就是骂自欺欺人的人是猪喽龙,装聋(龙)做哑龙,所以是龙。
14、2022年刚刚开始,新的掩耳盗铃就出现了。喜欢在短道速滑赛场上玩小动作的某些运动员,以前靠小动作可以骗过裁判,这次就栽在北京冬奥会上了,因为北京冬奥会有了由43台高清摄影机组成的“飞猫系统”,可以360度无死角的展现3D画面,对赛场上的任何“小动作”实施降维打击。
15、从手段-对象上说,“掩人耳目”是堵住别人的耳朵,遮住他人的眼睛,而“掩耳盗铃”则是捂住自己的耳朵。
16、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锤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害怕自己听到钟声,这就太荒谬了。
17、然后马哥说:我近视,真的好了,就是有点散光。
18、哪怕只是根据成语意思编的小故事,只要能让孩子提起兴趣,从而理解成语的正确意思,知道如何使用,不排斥这种学习,同时还能丰富词汇表达,我们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19、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20、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二、掩耳盗铃的意思寓言故事道理
1、这里是“Michael钱儿频道”,欢迎关注我们。
2、原文: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3、[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4、掩耳盗铃的成语出自于《吕氏春秋·自知》,一个人到范式家偷了一口大钟,由于钟太大背不动,就想用锤子砸碎,为了不引起注意,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可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做法,毫无益处,只不过在自欺欺人罢了。
5、这种一手遮天的做法,正是掩耳盗铃,欺骗不了大家。
6、和“掩耳盗铃”意思相同的成语有:自欺欺人;掩人耳目;欲盖弥彰;盗钟掩耳;弄巧成拙。
7、爱屋及乌的意思:及:达到;乌:乌鸦;喜爱一座房屋而一同喜爱房屋里的乌鸦。比喻因为深爱一个人的同时连带着爱他周围的亲朋好友和事物。
8、一是纵容违法行驶。涉牌违法车辆,司机往往自以为有恃无恐,不惧怕电子警察的监控,壮着胆子超速行驶,甚至闯红灯,产生诸多违法行为。
9、译文: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却坏了事。
10、政府之间的交往,看似有模有样有心有意,实际上大家都清楚,我们玩的是掩耳盗铃。
11、[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12、“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意思是: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迅雷不及掩耳,是一个成语,指速度极快。掩耳盗铃也是一个成语,指自欺欺人。现在这句错话已变为一句笑话,经常用在指速度极快。
13、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掩耳盗铃的故事寓意2掩耳盗铃意思是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以为别人也听不到声响,但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掩耳盗铃的成语源自于掩耳盗钟的故事,谁也不能改变钟响的事实,如果闭目塞听只会自食恶果。
14、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15、盗钟掩耳[dàozhōngyǎněr]: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16、寓意: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17、当我被别人夸奖时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
18、所以我们采用了不那么书面语和学究气的讲解方式,希望孩子们喜欢。
19、抠得舍不得去做手术(飞秒半飞秒那种)
20、意思: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三、掩耳盗铃的意思和道理是什么
1、我笔掉了,我捡起来了,好了这节课不用听了
2、近义词:自欺欺人 ( zì qī qī rén )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
3、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会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4、出处:“安绶惘纪,无行云流水之势,但如抽丝剥茧之行而为之,故望此云,无望得众。”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蓝桥记》
5、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恶(wù):害怕。
6、唯一的希望就是,请爸爸妈妈们陪孩子一起听吧,了解孩子听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新成语,并有意无意地帮孩子运用下,这样就从别人的东西,真正成了自己的东西。
7、掩耳盗铃的故事寓意,我国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不同的故事的寓意不一样,以下分享掩耳盗铃的故事寓意。掩耳盗铃的故事寓意1掩耳盗铃的典故
8、你这样做,跟掩耳盗铃没什么分别。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出处:《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掩耳盗铃词语的意思
9、近日,水寨派出所接到一起报警:某村马某酒醉后到一农户家,将其家的两块展板和一个太阳能水塔损坏。
10、总是会莫名地感到时间在抽丝剥茧般的将宝贵的回忆从我身上剥离,不止一次梦见自己站在一片空旷黑暗的空间里,脚下只有一条铁轨伸向远方,冗长如过往的光阴,最终消失在我的视野尽头。
11、(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12、宋.陈师道《简李伯益》“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
13、我们在做学问上一定不能掩耳盗铃,要的是实事求是。
14、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掩耳盗铃的事情。
15、掩耳盗钟的人自以为掩上了耳朵就听不到钟响了,实际上钟响是客观事实,你把耳朵掩上了,钟还是要响,你听不到,别人照样会听到。这则寓言的本意是劝告人们:如果作错事自己假装不知道,如同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欺骗自己,却欺骗不了别人。寓言把掩耳盗钟者的愚蠢,描写得很生动。这个故事后来衍化为成语,改为“掩耳盗铃”。
16、《南史》中除了记载以上故事外,还记载了一个类似的“索锦”的故事,发生在张协与江淹之间。
17、而作为孩子的成语学习启蒙,深入浅出的小故事,可能是更好的方式。
18、读音:nòngqiǎochéngzhuō。
19、一个人做了坏事,还编出一套理由来掩饰,()那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0、成语出处:《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四、掩耳盗铃的意思解释10字
1、2021年8月26日下午,上海宝山,警察拦截了一辆116路公交车,并将王某从车上带下来,告知他涉嫌无证驾驶。原来驾驶员王某因为酒后驾车,被扣满12分,吊销驾驶证,而在此期间,已经失去驾驶资格的他,仍然偷偷驾驶机动车外出,被电子警察侦测到并取得了视频证据。
2、二来买一样的能互相戴戴
3、[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4、Michael钱儿频道钱儿妈人气好文首度结集,全网阅读量超过6000万次。
5、*钱儿爸,即韩先生,两获金鹰奖,两获五个一工程奖,语言艺术家。代表作《故宫100》《乔布斯传》等,解说几百部BBC及国内外经典纪录片。创建的“Michael钱儿频道”为孩子播讲了上千部中外经典绘本故事,该频道常年位居喜马拉雅有声平台儿童频道首位。
6、钟声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了形状。
7、掩耳盗铃(yǎněrdàolíng)
8、水寨派出所通过多方调查取证,形成完整证据链,在零口供的情况下,给予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马某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
9、欲盖弥彰[yùgàimízhāng]: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10、就必须抽丝剥茧,使用先进的科技?
11、把整条街所有的车牌号都背过了
12、掩耳盗铃的字面意思是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掩:遮盖;盗:偷。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自欺欺人的意思;之后也有引申意义为弄巧成拙。
13、7月21日,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北京市低风险地区影院,于7月24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14、掩耳盗铃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自食其果。
15、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16、我们把同一条成语做了很多个版本,偏古文的、追本溯源的、纯白话的、贴近孩子生活的,各种,试着讲给身边的孩子们听。
17、(康老头34/062)
18、爱屋及乌的近义词:爱乌之爱、相濡以沫;
19、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20、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五、掩耳盗铃的意思和造句
1、反义:出类拔萃、初露锋芒、才华横溢、才高八斗
2、我们把视觉、听觉还有时间交给电影
3、虚酱短评:好一出现实版“掩耳盗铃”寓言故事
4、一叶障目和掩耳盗铃都是成语,这两个成语所代表的含义各不相同。一叶障目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掩耳盗铃指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儿偏要设法掩盖,实际就是自欺欺人罢了。
5、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
6、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学会懂孩子和等孩子,这才是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7、他光明正大,从不做掩耳盗铃的怪事。
8、难道你不觉得你这样掩耳盗铃的听课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吗?
9、女子携3岁女儿戴口罩盗窃
10、(示例):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戏。
11、用金属做成的响器,形式不一:铃铛。铃钹。铃铎。按铃。电铃。车铃。
12、当车辆年检逾期时,有人会冒险将车开出去,以为警务通终端看不见;
13、二是使违法行为逃避处罚。涉牌违法车辆,短时间内电子警察对其违法行为难以确认,容易使违法行为逃避处罚。
14、掩耳盗铃是非常错误的一种做法,只有真正认清楚事实,了解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决断,这才是智者的做法。这个故事不是让我们学会如何避免被发现,而是单纯教会我们要客观认识世界万事万物,避免犯主观臆断的错误。掩耳盗铃的故事寓意3和“掩耳盗铃”意思相同的成语
15、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16、[成语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17、掩耳盗铃,就是指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去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18、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掩了手。
19、翻译:范氏逃亡的时候,有老百姓得到一口钟,想把它背走。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20、掩耳盗铃: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自相矛盾: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不管是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不管是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自己的矛刺你自己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来因为以形容某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