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1、(注释)斯:此,这。节:节制,约束。
2、试译:孔子说:“可以和他同学的,未必可以同道;可以同道的,未必可以同上顶峰;可以同上顶峰的,未必可以一同再下来……”
3、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山东省巨野县有其嫡系后裔。性格阴郁,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以“文学”著称,曾为莒父宰。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后来孔子丧,孔门乱,子夏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为师。宋人疑之,《诗》、《春秋》等书,均是由他所授。
5、(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6、10子禽(⑴)问于子贡(⑵)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7、(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译文)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10、(译文)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1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2、(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1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14、(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15、(注释)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词“莫”而倒装。③为可知:被别人知道的依据。
16、试译: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17、(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
18、大意: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
19、(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20、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二、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注释
1、18子张学干(gān)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译文)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3、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4、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5、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6、(译文)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7、(注释)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发:发挥
8、(注释)①数(shuò):屡次,频繁,琐碎。②斯:则,就。
9、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0、(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11、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12、 (翻译)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3、试译:孔子说:“中等以上的,可以给他讲高深些;中等以下的,不可以给他讲高深了。”
14、(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15、9子谓子贡曰:“女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汝弗如也。”
16、试译:和乡里人一起喝酒后,等拄拐杖的先出来,自己才出来。乡里人迎神驱鬼,自己就穿着朝服,站在东边台阶上。
17、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18、2三家者以《雍》彻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19、(注释)(1)子贱:姓宓(音fú)名不齐,字子贱。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49岁。(2)若人:这个,此人。(3)斯焉取斯:斯,此。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字指子贱的品德。
20、这句话,主要是在讲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启发教育之道,先要在学生的容色言辞上见到求学的诚意,诚至然后再启发他,启发之后待其自得,这样之后再告诉他。“不愤不启”,强调教育要掌握时机。“不悱不发”,强调教育要因势利导。“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则强调教育要循序渐进。
三、孔子论语原文
1、(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2、(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3、(译文)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4、46~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5、 (翻译)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6、试译:颜渊、季路在一旁侍奉老师。孔子问:“何不谈谈各自的志向呢?”子路说:“愿意把车马、穿的衣服与朋友共享,用破旧了也不遗憾。”颜渊说:“希望自己的好,不挂在嘴上;自己难受的,不麻烦别人。”子路对孔子说:“想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年老的,好好安顿他们;朋友,诚心结交他们;年小的,多多关怀他们。”
7、(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8、(⑵)重:庄重、自持。
9、(注释)《诗》三百:《诗》指《诗经》,《诗经》共有诗305篇。这里说“三百”是举其整数。蔽:概括。思无邪:原本是《诗经鲁颂同》中的一句;孔子借来评论整部《诗经》。“思”在《同》篇里本是无义的语首词,但孔子却引用它当“思想”解。
1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1、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理解别人。”
12、试译:孔子说:“崇高啊,大舜大禹统领天下,却不为自己打算!”
13、(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14、试译: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后,才订正了音乐,使《风》、《雅》、《颂》各归其类。”
15、22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智者动,仁者静;知智者乐,仁者寿。”
16、曾子介绍: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17、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8、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19、26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20、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欤?抑与之与欤?”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欤!”
四、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拼音
1、(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2、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译文)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6、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7、(译文)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8、(注释)①杇(wū):指泥工抹墙的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②与:语气词,同“欤”,下文“于予与改是”中的“与”同义。③诛:责备。
9、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0、23子语(yù)鲁大太师乐(yuè),曰:“乐(yuè)其可知也:始作,翕(xī)如也;从纵之,纯如也,皦(jiǎo)如也,绎如也,以成。”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试译: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13、(译文)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孔子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14、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15、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16、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8、试译:孔子说:“立志在道,根据在德,依凭在仁,游乐在艺。”
19、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20、试译:孔子说:“君子靠博学广开心智,用礼仪约束行为,也就不至于太离谱了。”
五、孔孟论语翻译及原文
1、 (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4、(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céng)是以为孝乎?”
7、(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8、(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9、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0、(2)三省:省(音xi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11、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
12、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3、皇侃论语义疏译文:皇上对于孔子有关教育弟子的言行的书《论语》进行侃谈和讨论。有有心之人专门义务为此做了注释和讲解。
14、颜渊、季路侍。子曰:“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5、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6、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音乐的创造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17、(译文)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18、(译文)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19、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
20、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