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花夕拾
1、《阿长与〈山海经〉》中,所说的“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指的是什么故事?
2、答:是说明人间没有公证,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打着“公平”“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之流辛辣的嘲讽。
3、《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我家的”后面
5、《无常》中写无常的用意是什么?
6、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7、《狗·猫·鼠》: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其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要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其猫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其猫在交合时嗥叫,令人心烦;其它可能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8、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的是什么?
9、下列事物中,哪一样不是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D)
10、答:⑴与衍太太的交往。⑵去江南水师学堂。⑶去矿务学堂学习。⑷去日本求学前的准备。
11、有关《朝花夕拾》的对联:独酌花酒释胸竹,寒衣不胜暑,朝花夕拾谁归属,甜酸咸辣苦。
12、《父亲的病》中两个庸医陈莲河和叶天士:自高身价,毫无真才实学,医蛊不分,草菅人命。
13、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14、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同情与怀念?
15、无常:爽直,公正,善良,颇具人情味。
16、《阿长与》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阿长
17、答: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和无限情趣,突出百草园是乐园。
18、《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文中的s城是?
19、由于大家出的都是同一本书,所以想要压过同行就需要一些比较取巧的手段。
20、《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二、朝花夕拾狗猫鼠读书笔记
1、《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2、藤野先生——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3、《琐记》作者记了哪些琐事?
4、“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范爱农
5、答:“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6、本书为鲁迅回忆性散文的结集,1926年写成,共十篇,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改名为更有诗意的《朝花夕拾》。
7、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8、《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9、《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0、“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11、答: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鼓励小孩子打旋;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
12、《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文中的s城是?即指绍兴城。
13、答: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14、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15、你怎样看待寿无镜老师?
16、鲁迅对无常持什么态度?
17、对于书名的更改,这个决定权肯定是在作者这边,而不是在出版商那边。。。
18、QQ群号:1群:7211506132群:1055029719
19、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20、《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三件
三、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
1、“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这是作者笔下的无常。
2、《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表现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实质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3、答:①拘束的礼节②问“怪哉虫”老师不予回答③读的内容枯燥难懂
4、答: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5、《二十四孝图》写自己儿时读《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的感受,反映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6、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童年时的鲁迅爱收集带图画的书,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他此时其它的爱好吗?请举例说明。
7、答: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因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杀后,范爱农因为对鲁迅有偏见,故意反对鲁迅提议的“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在众人的压力下屈服后,又故意针对鲁迅要求主张发电的人拟电稿。鲁迅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来作”,要求范爱农写,两人因此而发生冲突。
8、C.《二十四孝图》D.《琐记》
9、藤野先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
10、我如饥似渴地读那本书时遭到一位本家的老辈的反对。
11、《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无常》
12、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者,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14、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15、答:三足金乌,即太阳。
16、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17、就比如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个短篇集原本在报刊发表时用的总题目是《旧事重提》。
18、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
19、答: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要说:“阿妈,恭喜恭喜!”说过之后,还要吃一点福橘(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20、③名著阅读:《傅雷家书》复习资料
四、朝花夕拾
1、答: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狗·猫·鼠》是一篇议论散文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
5、《阿长与》中提到,“我”一般情况下称“阿长”为:阿妈
6、鲁迅本人说《范爱农》一篇写法较差,是不是较差?差在哪里?
7、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8、其实吧,以前也不是没出过作者把原来定好的书名改掉的情况。
9、(1)段文字选自《猫·狗·鼠》。《狗猫鼠》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描写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共十篇。
10、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1、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12、《朝花夕拾》写的虽然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是对亲人和师友的缅怀、眷念,但同时又超越于此而表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代中国社会的面貌,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这是一般的回忆散文所不可企及的。
13、但是最近有些出版商似乎是中了邪一样,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文艺”需求把一些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的名字改得面目全非,令人哭笑不得。
14、简析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
15、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高兴的是: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16、文章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
17、我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来历是:一位长辈的赠品。
18、《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表现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实质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19、长妈妈教给我的“元旦的古怪仪式”是什么?
20、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拯救国民的精神。
五、朝花夕拾电子书
1、《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
2、《琐记》:主要回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3、《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哪几个故事?答: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可以勉力仿效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哭竹生笋(就可疑)、卧冰求鲤(有性命之虞)、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七篇。(《后记》中还包括李娥投炉、曹娥投江觅父尸、尝粪心忧)
4、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5、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6、(提醒)如果你是语文教师,想获取更多语文教学考试资料,加QQ群721150613(非语文教师勿扰)
7、答:洪秀全军和后来一切土匪强盗。
8、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9、《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0、《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一种人
11、长妈妈讲的“长毛”的故事中,“长毛”指的是?
12、《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散文集。它由十篇散文组成,较完整地记叙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的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
13、①一棵树中学语文教师群号:721150613
14、《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5、鲁迅写《无常》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
16、A.《五猖会》B.《琐记》
17、答: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
18、《藤野先生》回忆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C)A、日本B、仙台C、北京D、仙台医专
19、下列篇章中,不是以记人为主的是:《父亲的病》
20、C.想拯救国民的精神D.生活条件太差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