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相矛盾的故事
1、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2、自相矛盾的故事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3、今天是成语故事时间,大头爸爸要给小朋友们讲的是“自相矛盾”的故事。成语是我们汉语的精华,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4、的确,那摆在地上的矛和盾都成锃光透亮,映着阳光,闪着银光。但是,由于太多了,谁都怕上当。尽管那瘦高个,人们还是光看不买,只见瘦高个随手从地上提起一张盾,说:“大家瞅瞅这盾的质量,坚如铁、硬如钢,坚固超群。大刀砍,利剑劈,任何兵器都休想损害它分毫。不信,那位下来试一试。我若有半句假话,舌头伸出来就再也缩不回去——”
5、孙膑仔细观察后发现,田忌的马和其他人的马相差并不远,只是策略运用不当,以致失败。 孙膑告诉田忌:“大将军,请放心,我有办法让你获胜。”田忌听后非常高兴,随即以千金作赌注约请国王与他赛马。国王在赛马中从没输过,所以欣然答应了田忌的邀请。
6、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7、今天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啦
8、寓言故事的成语:狐假虎威
9、(出处)《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10、楚人有鬻盾与矛者①,誉之曰②:“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③。”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④:“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伺如?”其人弗能应也。
1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①,誉之曰②:“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③。”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④:“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
12、魏文侯听了,很认真地对那人说:“你知道吗?其实皮板更重要,如果皮板磨破了,毛就没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一个错误的想法吗?”
13、“你说你的盾牌坚固,说什么武器也刺不穿;你又说你的矛很锋利,任凭什么东西都能刺破,好得很,是不是?”
14、经典童话故事《狐狸和黑熊》|真诚待人的孩子最可爱
15、中国动画经典故事《黑猫警长系列之会吃猫的舅舅》|培养机智勇敢的好孩子
16、比赛前田忌按照孙膑的主意,用上等马鞍将下等马装饰起来,冒充上等马, 与齐王的上等马比赛。比赛开始,只见齐王的好马飞快地冲在前面,而田忌的马远远落在后面,国王得意地开怀大笑。 第二场比赛,还是按照孙膑的安排,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马与国王的中等马比赛,在一片喝彩中,只见田忌的马竟然冲到齐王的马前面,赢了第二场。 关键的第三场,田忌的中等马和国王的下等马比赛,田忌的马又一次冲到国 王的马前面,结果二比田忌赢了国王。
17、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18、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19、每天一个绘本故事,帮助孩子成长!
20、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着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无论什么兵器都不能刺穿它,接着他卖兵器的人,又拿着一只毛,大言不惭的夸起我的矛是世上最尖利的,无论怎么坚固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马上就会四川,然后有人就问他,那你的猫,你的盾会怎么样?
二、自相矛盾的故事英文
1、从前有个楚国的商人在市场上卖自制的长矛和盾牌。他先把盾牌举起来,一面拍着一面吹嘘说:“我卖的盾牌最牢,再坚固没有了。不管对方使的长矛怎样锋利,有别想刺透我的盾!”停了一会儿,他又举起长矛向周围的人们夸耀:“我做的长矛最快,再锋利没有了。不管敌人抵挡的盾牌怎样坚固,我的长矛一刺就透!”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问道:“如果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是刺得透还是刺不透?”楚国商人涨红着脸,半天回答不上来。
2、那人回答说:“我很爱惜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坏了,特别背东西时,我怕毛被磨掉了。”
3、围观的人哄然大笑,还议论纷纷:“伪劣商品、骗人玩意儿。”人们说着、笑着,很快的.散去了。场子空了,只剩下卖兵器的瘦高个儿呆呆站在那里,望着地上那一堆长矛和盾牌发愣。尽管风和日丽,天气并不热,但他却满头大汗,像刚淋了一场雨似的。只听他喃喃地说:“丢人现眼,今后这买卖还怎么做?”
4、“那么——若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如何?”粗壮大汉说。
5、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不能不被它穿破!”
6、您看,一匹恶狗看门,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门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个国家让坏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门,其后果必然忠奸颠倒,社会,百姓遭殃。
7、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动脑筋。
8、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靠在墙根的长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长矛,矛头的尖端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牌来抵挡,也会被我的长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9、下面这些句子中的“矛盾”是什么意思?把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A.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B.具有互相排斥的性质C.因认识不同或言行冲突而造成的隔阂、嫌隙他的观点前后有矛盾。()他们俩的矛盾很深。()去还是不去,他心里很矛盾。()
10、小小一只虫子,竟然敢与庞大的车轮较量,那情景十分感人。这有趣的场面引起了齐庄公的注意,他问左右:“这什么虫子?”
11、经典格林童话《三个小矮人》|培养孩子勤劳善良的好品质
12、(儿童成长故事)互动活动2日一期
13、(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
14、左右回答说:“大王,螳螂这小虫子,只知前进,不知后退,体小心大,自不量力,又轻敌。”
15、苗苗老师讲故事——《纸上谈兵》
16、这就是自相矛盾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以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劣势比,这样一点意义也没有。小朋友们如果在发现别人的优势时,要虚心学习,并且努力改善自己的劣势,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17、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18、哎,你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哪,岂不是不打自招,自相矛盾了吗?
19、苗苗老师讲故事——《画龙点睛》
20、(读音):zìxiāngmáodùn
三、自相矛盾的故事
1、他首先举起手中的盾牌,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
2、胖圆身体大又圆,身穿一件花衣衫,鼓足干劲争上游,没有翅膀能上天。
3、(例句)一篇文章的观点要前后一致;不能~。
4、自相矛盾的故事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自相矛盾故事原文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难一》,原文如下: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5、(释义):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一个人说话前后抵触,不一致。
6、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靠在墙根的长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
7、卖兵器的瘦高个儿说:“你笑什么?”
8、寓言故事的成语:螳螂之勇
9、寓言故事的成语:诚心所致
10、神话故事成语:百发百中、半途而废、杯弓蛇影、鞭长莫及、宾至如归、病入膏肓、伯乐识马、不耻下问、出尔反尔、出奇制胜、夸父逐日、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天衣无缝
11、慷慨的吝啬鬼在用词上自相矛盾。
1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仅凭梦中的一点不快便耿耿于怀,甚至含恨自尽、自暴自弃的做法十分愚昧的。
13、主播:小黎姐姐,儿童成长故事签约主播,关注儿童教育,爱讲故事,听故事,小朋友们,关注我们一起打开童话世界的大门吧。
14、从前有个人。这个人卖着盾和矛。有一次他说。我的矛很坚固,没有什么东西是刺不穿的。大家半信半疑。没有理他他听见了。拿出了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的。这时有一个人出来一问。说你的矛不如和你的盾刺一下。这个人间吹牛吹大了,便逃走了
15、自相矛盾成语故事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6、生活中处处充满矛盾,所谓矛盾就是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列如,上网与学习的关系,两者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如果过分沉溺网络,学习肯定好不了;但如果只是“尽信书”于埋头苦读,那么又肯定会错过网络上丰富的知识;因此,把握并解决矛盾在于你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度”的问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再者,如理想与现实也是一种矛盾的关系。理想必须结合自身的状况,否则只能是空想。
17、仿写自相矛盾的童话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卖矛又卖盾他说他的矛盾都坚韧无比,有一个人对他说,那你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看他怎么样?
18、给孩子读充满爱和美的诗|泰戈尔《飞鸟集》节选
19、(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20、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四、自相矛盾的故事和寓意
1、自相矛盾和守株待都属于寓言故事,而田忌赛马属于历史故事。自相矛盾吿诉我们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2、经典伊索寓言《狐狸和乌鸦》|告诉孩子不能轻信花言巧语
3、于,魏文侯将朝廷大臣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讲了那个反穿皮衣的人的故事,并语重心长地开导他们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宁,国君的地位也难以巩固。希望你们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被一点小利蒙蔽了眼光,看不到实质。”
4、寓言故事的成语:惊弓之鸟
5、停了一会儿,他又举起长矛向围观的人们夸耀:“我做的长矛,最快最快,再锋利不过了。不管对方抵挡的盾牌怎样...
6、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这——”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7、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人们说“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
8、(释义)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9、(英译)antinomy
10、他本以为大家会兴奋地上前购买,可是大家并没有他想得那样,而是在一起围着。这时,一个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问他:“这位大哥,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楚国人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了。
11、知识链接:“狐假虎威”就由这个故事而来,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别人。
12、“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长矛,矛头的尖端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牌来抵挡,也会被我的长矛戳穿。”
13、突然,有一位商人的叫卖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盾,不管什么锋利的东西都刺穿不了。”说完,他放下盾,又拿起一旁的矛说,“我的矛是最锋利的矛,不管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14、“啊,这、这——”卖兵器的人张口结舌,满脸通红,红的像秋天的柿子。
15、她觉察到他的论点有几处略微有些自相矛盾。从前,楚国有一个人,他在街上卖矛和盾,他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盾牌它刺不破。”大家半信半疑,没有人理他。他见没有反应,就把矛收起来,拿出一块盾牌来,又说大话:“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武器能刺破它。”这时候,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无坚不摧的矛,来刺你坚不可摧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个人听了这番话,觉得自己吹牛吹的太大了,只好满脸尴尬地走开了。世上不大可能同时存在无坚不摧的矛和牢不可破的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三思而后行。自相矛盾成语故事原文如下:
16、会场上人声鼎沸,笑声轰鸣。主持者振臂高呼:“都不要讲话!”懊,他忘掉了自己也在讲。新刷的黑板上醒目地写着四个大宇:“不准涂画。”咳,那这四个字又是什么呢?
17、(成语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一个人说话前后抵触,不一致。
18、“是呀,我都不敢相信。”
19、小朋友们,今天学的成语是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自相矛盾成语故事出处
20、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们,看见狐狸大摇大摆,耀武扬威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老虎,都吓得要命,四处奔逃。
五、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1、经典绘本故事《小象艾拉之去上学》上集|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2、小朋友们,今天学的成语是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3、那人依然执迷不悟地背着草走了。
4、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语出《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后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协调的人。
5、自相矛盾寓言故事中主角遇到的困难是自己的矛和自己的盾,都是非常棒的,但是矛和盾到底哪个是最强的呢?她也搞不清楚了
6、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7、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 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揭示道理 世上不大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做事说话皆应三思而后行。
8、③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
9、后来,齐国的将士们听说了这件事,都非常感动。从此,他他们打起仗来更加奋不顾身,都愿以死来效忠齐庄公。
10、围观的人还是没有人买。一个大汉粗声粗气地说:“你的盾很坚固,你的矛又怎样?”买兵器的瘦高个一听,连忙满脸堆笑的说:“这位大哥要买矛吗?好说,好说。”他放下盾牌,提起一支长矛,说:“你看看,这矛多锋利,这矛是我家祖传的,能刺穿任何东西——”他在那里说得唾沫横飞。
11、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资料拓展:(名称):自相矛盾
12、谜底请文末留言发至我们,随机抽取幸运嘉宾一位,赠送《万物了不起》童书随机一册,免费邮寄到家。
13、那个商人垂头丧气的回到家后,他感到非常的懊恼,今天不但没有卖出兵器去,还被别人笑话。他在家绞尽脑计·苦思冥想怎样才能将兵器卖出去,直到深夜三点多钟,他忽然心生一计,想,我明天何不先到另外的市场先去卖我的矛,后天再到另一个市场去卖我的盾,我在不同的市场卖不同的兵器,分开卖,肯定行。“想到这里,他不仅庆幸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一会儿他就进入了发财的美梦。
14、“各位看客,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是用上好材料煅造而成的好盾牌,质地特别坚固,任凭你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
15、上一期“杯弓蛇影”典故中趣味汉字的答案为:D.斧
16、“我正笑你做买卖!”大汉大声说,
17、从前有个楚国的商人在市场上出卖自制的长矛和盾牌。他先把盾牌举起来,一面拍着一面吹嘘说:“我卖的盾牌,最牢最牢,再坚固没有了。不管对方使的长矛怎样锋利,也别想刺透我的盾牌!”停了一会儿,他又举起长矛向围观的人们夸耀:“我做的长矛,最快最快,再锋利没有了。不管对方抵挡的盾牌怎样坚固,我的长矛一刺就透!”
18、请获奖者娜娜文末留言,备注: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工作人员核实后,邮寄童书一册。
19、成语的寓言故事:皮毛相依
20、大头爸爸想要告诉孩子的话:“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言语或行动前后互相对立,不能自圆其说,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所以,小朋友们,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夸大其词哦。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