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1、比喻有恒心,有毅力。(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2、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荀子·非相》。
3、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4、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5、只要自身修养足够好,光芒总是遮掩不住的。
6、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名言
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8、公生明,偏生暗。
9、1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10、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1、第荀子的寓言简短、质朴是其特点。寓言虽然在《荀子》一书中占比不大,但对荀子的说理论证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无疑对全面研究荀子有其特殊的价值。
12、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13、1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荀子名言
14、荀子认为,人们在以前已经学到了一些知识的情况下,再学新东西的时候,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15、1学无止境。——荀子
16、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
17、12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巍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
18、译文:音乐,就是高兴,是人不可能避免会有的情感,所以人不能没有音乐。高兴就一定会嗟叹歌咏,发抒于声音,手舞足蹈,表现于动作,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在嗟叹歌咏、手舞足蹈中,喜怒哀乐的情感全部都表现出来了。
19、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劝学》
20、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二、荀子名言名句大全摘抄
1、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君子至德,嘿然而喻。
3、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
4、译文:礼的制定,上取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中间取法于人,人们共同居住、和谐统一的道理全在这里了。
5、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
6、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7、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名言
8、学无止境。——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子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荀子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荀子
9、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荀子
1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11、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12、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13、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14、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15、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16、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17、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荀子名言
18、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9、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20、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三、荀子名言精选
1、1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
2、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3、说明“仁”正反两个方面的标准。
4、唐朝时,魏征用此观点来劝谏唐太宗,荀子的这句话是身居高位的人应该时刻铭记的。
5、18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6、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7、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8、人穷一时,但心不穷,真正的穷养富养或许不完全是物质方面的,即使物质生活条件差,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情保持愉快,可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
9、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考虑焉。
10、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乐论篇》
1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胜于水。——荀子
12、译文:精通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人,可以让他来治理这一类事物,精通于道的人,却可以治理各种事物,所以君子专一于道,能够用道帮助考察万物。专心于道,心志就纯正不偏,用它来帮助考察万物,就能明察,用纯正的思想,明察的行为去对待万物,那么万物都可以得到治理了。
13、1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
14、为之无益於成也,求之无益於得也,忧戚之无益於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荀子·解蔽篇》
15、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16、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想了解一个人,就去观察他的圈子;他的圈子是啥样的,这个人就是啥样的,八九不离十。人可以装一装,但他的圈子不会装。
17、荀子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8、“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1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0、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於声音,形於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荀子·乐论篇》
四、荀子名言名句大全集
1、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2、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也。
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4、10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5、鸟被逼得走投无路之时就会用嘴啄人,兽到困窘之时就会用爪抓人,人到穷困潦倒之时就会设计骗人。
6、本,根本。礼以顺应人心为根本。
7、(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此句与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10、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11、明主有私人以金玉珠石,无私人以官职事业。——荀子
1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13、“礼治”是荀子的重要思想,荀子认为“礼”之起源,是为了保持物质和人欲的平衡。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满足欲望是人的本性。
1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
15、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苟》
16、恭敬,礼也;谦恭,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17、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8、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19、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0、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五、荀子经典名言20句
1、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荀子
2、(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3、君子不是像器物一样有具体的作用,君子在位,可以管理操作器物的人。
4、1思索以通之。——荀子
5、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6、说明在学习上持之以恒是首要的。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7、学不可以已。
8、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
9、(译文)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
10、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11、(《荀子·天论》)(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4)道虽迩,不行不至。
12、从前瓠巴弹瑟时,在水里游动的鱼也浮上水面来倾听;伯牙弹琴时,正在吃草料的供天子使用的马也停食而抬起头来欣赏。这句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真正良好的东西总会被听见、被发现的;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而不必去埋怨别人不理解自己。
13、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14、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15、察看一个人的外貌,不如用心体察他的心理;体察他的心理,不如考察他做事的方法。
16、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养体,屋室、芦庾、葭稾蓐、尚机筵而可以养形。
17、在利与义之间要舍利而取义,强调的是一种修身原则。
1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9、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0、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战国)荀子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