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金简介及作品
1、从一个设想,到一代作家共同呼吁,再到筚路蓝缕中梦想实现,中国现代文学馆从创立到发展,可见巴金和他的朋友们强大的行动能力和践行自己信念的不懈努力,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践行理想的一个成功样本。
2、巴金先生常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奉献。”他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认为“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把思想付诸实践,贯彻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种大爱,也蕴含在“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中。
3、(7)巴金:《现代文学资料馆》,《巴金全集》第16卷第295页。
4、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象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5、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6、(8)巴金:《再说现代文学馆》,《巴金全集》第16卷第439页。
7、党建“结对子”,文卫“并肩行”
8、朗读人:飞宇(自由撰稿人)
9、《灭亡》是近代作家巴金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灭亡》既表达了对杜大心为理想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的赞赏,又说出了作者内心对杜大心行为的“反对”态度,还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无比憎恶的心情。在书中,作者写出了一代小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反抗、追求和牺牲精神,表现了他们的爱与憎、快乐与痛苦。
10、我离开了悬崖。那已经不是悬崖了,不知在什么时候人填平了深渊。我辞别了山,渡过了江,划起一支独木小舟,向着人间的海驶去。暴风打击着我的脸,巨浪颠簸着我的船。但是它们并不会淹没了我。
11、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12、觉慧逃出家庭后获得了自由,但家中的悲剧还在一幕幕上演。觉新兄弟的继母周氏的娘家人来到成都,要为觉新的表妹蕙完婚。蕙是聪明美丽的女孩,却被顽固的父亲许给荒淫的郑家,大家都替她惋惜,觉新在她身上看到梅与珏的影子,却无力帮助。这时,觉新的爱子海儿不幸病死,他对生活更加没有了信心。觉民与琴则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鼓励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
13、考虑再我觉得成立现代文学资料馆比较有意义。我愿意捐献一笔钱(大约十万吧)和一些书刊、材料。只求政府拨给一所房子。收也好,放也好,这样的资料馆什么时候也需要。它只是一个资料中心,对哪一派都无妨碍。而且有了它,对旅游也有好处,还可以吸引外国的研究者。资料馆可以保存一些珍贵的材料如照片、信札之类。(21)
14、长征医院内科片党总支书记、消化内科主任谢渭芬,905医院外科片党总支书记、烧伤整形科主任倪俊分别上台,与上海巴金故居领导签订党建合作协议,并相互捐赠专业书籍。
15、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6、罗荪回信,谈到他在北京为此事奔走的初步成果:
17、(32)罗荪1983年4月22日致巴金信,孔瑞、边震遐编:《罗荪,播种的人》第277—278页。
18、“建个文学馆,好”
19、1927年1月15日,22岁的巴金奔赴法国。在巴黎,巴金连同已写的片断整理重抄为二十二章的《灭亡》。该小说在1929年1月至4月的《小说月报》上连载以后,轰动了当年的文坛,“一位完全不为人认识的作家”巴金就此闯进了人们的视线。
20、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家》的续篇。1936年,在《文学月刊》上逐期连载;1938年3月,在上海开明书店初版。
二、巴金原名叫什么名字
1、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2、《抗战三部曲》分别描述了抗战不同阶段的重要场景,如今看来,它们已经成为珍贵的民族记忆。第一部写的是淞沪抗战至上海沦陷的事情,第二部写的是战地工作团在大别山区宣传抗日的事情,第三部写的是抗战相持阶段的大后方昆明。
3、此时张若兰已经嫁给一个大学教授,周如水又爱上了另一个被称为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李佩珠。吴仁民对周冷嘲热讽,但自己很快也坠入情网。恋上他从前帮助过的女学生熊智君。但吴仁民很快发现熊智君的好友就是自己从前的恋人玉雯,她因为爱慕荣华富贵而抛弃过他,现在又因为孤独想与他重续旧好,吴仁民痛苦地拒绝了她。
4、小说描述的故事发生于“五四”前后,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背景是中国当时还很封闭的内地——四川成都。那里有一个官僚地主阶级的大家族——高公馆,公馆中除了老太爷,还有五房分支。小说主要以长房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为主,以各房以及亲戚中的各种人物为纬,描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生活的典型形态,也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
5、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6、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7、《激流三部曲》是中国现代文学家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包括《家》《春》《秋》三部作品。这篇长篇小说,主要是描写了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及分化,描绘了封建社会衰退。它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8、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
9、课本里的作家们——鲁迅
10、1904~2005),笔名巴金,字芾甘。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
11、(34)罗荪1982年1月13日致巴金信,孔瑞、边震遐编:《罗荪,播种的人》第272页。
12、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13、(35)小叶:《大量开放文学矿藏的时代已经到来——访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杨犁》,《文艺报》1985年9月26日。
14、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
15、抗战三部曲:又名《火》, 因书分三册,又被称为《抗战三部曲》。
16、幼年多病的巴金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就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17、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18、1927年初去了法国,在那里广泛地涉猎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及无政府主义活动家的著述,开始从事翻译和创作活动。在法国蒂埃里堡,巴金感觉“有苦闷无处发泄,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就进行了小说创作”,1928年底,巴金回到上海,继续从事创作。
19、回复“教资”(获得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20、《新生》是作家巴金所著中篇小说,1933年由开明书店首次出版。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李冷投身革命前后的重重矛盾心态和艰难历程,深刻展现了五四运动后不久青年的苦闷彷徨和对革命的渴望与追求。
三、巴金是什么家
1、在1979年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巴金和郭沫若、茅盾等一起,并列为“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文学巨匠”。他的许多作品也先后被译为英、俄、日、法等近二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2、巴金回信中再次明确自己的想法,并要带头捐款:
3、(17)唐弢:《回忆是为了前瞻》,《人民日报》1981年4月10日第8版。
4、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汉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人士。1999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5、(14)臧克家:《建个文学馆,好!》,《人民日报》1981年3月26日第8版。
6、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7、去罢。我开始收拾破船的木片。我要铺好我的船。我要驶到山那边去,去找着那般人,帮忙建筑他们的楼台。他们的楼台不会建筑在悬崖上,也没有风雨来吹打它。在那座新的楼台里我一定可以找着居住的地方。
8、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以及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9、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该作品改编越剧曾于2003年首演,由越剧名家赵志刚、单仰萍、孙智君等担纲主演。四川交响乐团根据《家》改编的歌剧《鸣凤》于2013年11月25首次与观众见面。《鸣凤》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李元华、高育发分别担纲导演及艺术总监。
10、巴金先生的世界是博大的、纯净的、朴素的,将对医护人员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医者仁心,作家与医生的关系,也折射出社会与医生的关系,强身健体,既要强体魄,更要强精神,相信两家单位在党建合作的推动下,一定会提振“精气神”,共进“践初心”。
11、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电椅》《抹布》《将军》《沉默》《神·鬼·人》《沦落》《发的故事》《长生塔》《小人小事》《还魂草》《英雄的故事》《明珠与玉姬》《李大海》
12、《秋》描写的是大家庭的破败,众多人的衰落故事,更加悲情,没有生机。一片萧瑟,处处悲凉,也许这正是秋天吧,但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前期的耕耘,后期的收获。
13、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
14、铁凝:文学最终是一件与人为善的事情
15、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
16、三年后的福建,李佩珠和她的朋友们在这里组成一个革命团体。吴仁民也来到这里,此时他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革命者,他与李佩珠之间产生了爱情。但很快,革命事业遭到沉重打击,不断有成员被捕被杀,他们中的一员敏无法忍受失去同志的悲愤,走上了暗杀的道路,但暗杀没有成功,他自己却遇难。
17、更多学习及写作资源请关注我们,定期发送~
18、1982年4月巴金荣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次年5月,荣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在授勋仪式上称颂巴金是“不朽作家”,是“本世纪伟大的见证人之为人类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随想录》是一本现代杂文,作者是巴金。巴金在晚年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20、弘扬长征精神,感悟文学力量,缅怀大师初心,砥砺奋进前行。长征医院将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坚定医护人员初心使命,在党建引领下,让“新时代南京路上好军医”品牌精神在社会各行各业发扬传递。
四、巴金简介
1、框架结构更加完善,时代气息更浓。尤其把时代变革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的心理不同的状态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展示的淋漓尽致。小说取名为《家》特别经典,写的就是家事小事,反衬出大环境就是国事,以小见大。
2、(4)巴金:《关于〈寒夜〉》,《巴金全集》第20卷第701—70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4月版。
3、■“燃烧自己奉献一生”
4、统编教材本着“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原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格外重视,新增了大量古诗文和现、当代作家的作品。
5、是2013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巴金,本书是作者《爱情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了《雾》中主人公周如水的朋友吴仁民的经历,描写了旧社会时期各种不同人的思想动态。
6、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7、签约仪式结束后,作为2020年奔赴武汉,战斗在红区的抗疫勇士,谢渭芬主任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情讲述长征抗疫队员的感人事迹,在文学圣地宣扬长征抗疫精神和人民军医正能量。
8、远远地在山那边现着强烈的光芒,光芒里闪烁着无数眼睛。我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9、巴金,男,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10、大哥觉新的醒悟、淑华开始读书、觉慧淑英参加革命、觉民和琴订婚,总之愿意尝试新思想走向新时代的两家人,越来越有奔头,这就是秋的收获。
11、《爱情三部曲》是1988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之主要包括《雾》《雨》《电》,表现巴金是感情丰富的人
12、那些明亮的眼睛照彻了我的心。我认出来:这正是那些帮忙我建筑我的楼台的人的眼睛,我走进楼台就忘记了他们。可是如今在我的楼台毁灭了以后他们从深渊里跳出来,却向着我呼唤了。
13、李尧棠(1904~2005),笔名巴金,字芾甘。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随想录》 参考如下: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奉献给读者、奉献给社会的一大财富,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又毫无保留地解剖自己的灵魂。李尧棠(1904~2005),笔名巴金,字芾甘。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
14、(12)巴金1981年1月9日致姜德明信,《与巴金闲谈》第180页。
15、范迪安:置身时代的“现场”就大有可为
16、(5)巴金:《后记》,《巴金全集》第20卷第703页。
17、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
18、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19、《火》《冯文淑》《田惠世》
20、1978年春天,巴金到北京出席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议结束后留下来访友,很多老朋友都是劫后重逢。3月15日上午,两位在《人民日报》做编辑的朋友夏景凡和姜德明去前门饭店看望巴金,中午,他们又一起去晋阳饭店与在那里的袁鹰会合一起请巴金午饭。在去饭店的路上,喜欢新文学书刊收藏的姜德明同巴金谈起女作家罗淑:
五、巴金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1、巴金先生的这些话语温暖你我
2、(23)郑荣来:《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正式成立,胡乔木前往祝贺,巴金赠巨款和大量藏书》,《人民日报》1982年10月17日第1版。
3、(22)新华社北京电讯:《中国作家协会召开主席团会议,决定恢复胡风的中国作家协会会籍》,《人民日报》1981年10月14日第4版。
4、周如水在家乡有个没有爱情的丑妻,是他十七岁时父母为他娶的,为此他拒绝了几次可能的幸福。陈真告诉张若兰真相,鼓励她主动向周表白并帮助他摆脱家庭束缚。周如水此时接到父亲来信,说其母病想见他,并要求他回去当官,软弱的周如水拒绝了张若兰的爱情,但也没有勇气回家。一年后,周如水又回到这个旅馆,此时他才接到家信得知家中妻子早于两年前病死,但张若兰早已离去,只剩下他在海边独自悔恨。
5、高公馆卖掉了,高家四分五裂,在觉新给觉慧与淑英的信中,他写到各房的情况。四房五房继续着荒诞的生活,几个堂弟依然顽劣成性。三房与他们住得很近,保持着亲密关系。他自己娶了翠环并将她当作妻子看待,至于觉民与琴,也按他们的意愿举行了新式婚礼并即将出外工作。淑华得到周氏的同意去了新式学堂,并后来与琴都减去了发辫。正如琴所说:“并没有一个永远的秋天。”
6、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7、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8、。《家》中的主人公高觉慧是个典型的五四青年形象,成长于封建的官僚家庭,在"五四"的冲击下,却是个反封建的闯将,但又在不知不觉中向封建低头、让步。他的经历与青年巴金相似但不相同。在我看来,觉慧是"家"中的亮点,每次我为其中大多数人的"软弱"和"妥协"悲哀和愤恨时,他总令人眼前一亮,让人觉得有些希望的瞩光,但毕竟是那个硝烟、迷茫充斥的年代,觉慧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封建主义的牺牲品,对于梅大嫂的死,对于鸣凤的自尽和随之爱情的破灭,对于大哥的"作揖无抵抗主义",对于封建势力的种种禁锢与压制,他最终选择也是选择了离家出走!
9、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10、他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反对。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他坚决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他逼觉新和瑞珏结婚,制造了觉新和瑞珏、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他对家中男女仆人视同牲畜,硬是要把只有17岁的鸣凤送给60多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鸣凤死后,他并没有任何改变,他又把婉儿抬到冯家受煎熬。在高老太爷的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是他意志的全部。高老太爷冷酷的同时,也流露出长辈慈祥的一面,年夜饭的微笑,临终前的忏悔,对觉民婚姻的最终成全等,既表现了他面对强大新生力量的幻灭感,没落感,也表现了亲情未泯的一面。
11、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暗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罢。
12、30年代是巴金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期间,他先后完成的长篇小说有《死去的太阳》、《海底梦》、《砂丁》、《春天里的秋天》、《雪》(即《萌芽》)、《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在这些作品中,“激流三部曲”代表了他此时创作的最高成就。30年代,巴金还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集有《复仇》、《光明》、《电椅》、《抹布》、《将军》、《沉默》、《神·鬼·人》、《沉落》、《发的故事》等。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非常广泛,涉及的生活面也很宽。它们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倾诉了民众的呼声。
13、我建议中国作家协会负起责任来创办一所中国现代文学馆,让作家们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它完成和发展。倘使我能够在北京看到这样一所资料馆,这将是我晚年的莫大幸福,我愿意尽最大的努力促成它的出现,这个工作比写五本、十本《创作回忆录》更有意义。(4)
14、图:巴金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部分捐款清单
15、回复“语文教资”(获得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16、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17、(1)巴金故居藏件,未刊稿。
18、三房的淑英被父亲许给陈家,她极力想挣脱不幸的命运,甚至想过效仿鸣凤去死,觉民与琴决心帮助她脱离家庭,去上海找觉慧。蕙完婚后过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为婆家不肯请西医耽误了医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觉新,也使他开始支持觉民等人的计划。最终,淑英在觉民等的帮助下,被护送到了上海。在《春》的结尾,觉新等人收到她从上海的来信,信中倾吐了她获得自由后的幸福。
19、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
20、(21)巴金1981年2月15日致罗荪信,《巴金全集》第24卷第125页。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