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教育的名言名句古文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3、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6、无论是文史爱好者还是学生,但凡学古文,《古文观止》算是绕不过去的书。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9、懂得如何启发,使教人的一大艺术。——阿米尔
10、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2、《诫外生书》,此处教材可能有错。只查到《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诸葛亮的《戒外甥书》就是写给庞涣的(二姐的儿子)。诸葛亮在这封信中,教导他该如何立志、修身、成材。
13、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1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1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6、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
17、2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9、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题干给出一串的文言文,让我们判断这句话(或这段话),反映的是哪个知识点、哪个原则or哪个方法之类的……好多同学对这些名言比较头大,我们今天就把这些常考的文言文总结下,方便大家备考。
20、诫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
二、关于教育学的古代名言名句及解释
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2、“有教无类”——扩大教育的对象,开启平民教育的先河
3、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对小事不忍耐,没耐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7、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9、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
11、有雨山带帽,无雨半山腰。
1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3、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1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8、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9、—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0、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三、古人对于教育的名言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1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3、(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5、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
6、●向往成功的桂冠,就别空费每一天(法国)
7、有志不在年高。——《传家宝》
8、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
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1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2、80~90岁:耄耋màodié之年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4、10)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15、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又作《国语》,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
16、“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关键期;不均衡性
17、★中国古代励志名言(精选)
18、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19、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0、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四、关于教育的名言名句古文有哪些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3、——陶行知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4、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6、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7、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8、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0、(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11、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2、“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1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4、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6、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17、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保富贵之心事君,则无往而不忠。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8、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9、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
2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五、有关教育的古文名言
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做当今一个好人,须壁立千仞。
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5、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人们有这样一句评价,“读了《增广》会说话,”原因就在于《增广贤文》大量口语化的语言,又富有哲理和知识,非常有助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增广》中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
8、《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12、3)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13、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14、诗诗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15、(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16、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17、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19、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20、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