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1、(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2、(拼音): shí zhàn shí shèng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求:描写战争的诗句和成语夜阑卧听风吹雨,
4、(砺戈秣马):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5、ABCC式词语:人影绰人才济济逃之夭夭风尘仆仆行色匆匆
6、(兵微将乏):乏:缺乏。形容军队战斗力薄弱。
7、(解释) 形容战火遍及各地。
8、(背城一战):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9、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10、(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11、吕蒙短短一句话,蕴含了“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这一辩证观点。不管天资聪颖,只要勤奋好学,勤奋总能补拙,才智日益精进,别人就不得不“高看一眼”了。
12、李愬在一个雪天的傍晚,率领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边,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时,爬上城墙,杀了守兵,打开城门,部队静悄悄涌进了城。吴元济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宅第已被围困,负隅顽抗,终于被捉。李诉将吴元济装进囚车,押往长安。驻扎在洄曲的董重质见大势已去,也向李愬投降。
13、开始今天的打卡学习吧!走起~
14、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15、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春秋时楚国养由基,临泉县杨桥镇人。他善于射箭,能在一百步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楚共王时,晋兵攻郑,楚出兵接郑,与晋军遇于鄢陵。战斗中晋将魏琦射伤共王眼,共王恨之入骨,予养由基箭两支,命射魏琦。养由基一箭即将魏琦射死,将另一箭缴还共王复命,于是,“养一箭”名震一时。
16、(厉兵秣马):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17、四面楚歌出自秦末项羽和刘邦的垓下之战。
18、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19、(鞍马劳倦):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20、(出处) 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二、与战争有关的成语故事50字
1、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何况~,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2、(打卡)记录每天的进步,也记住最优秀的自己
3、(只轮无反):连战车的一只轮子都未能返回。比喻全军覆没。《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4、纸上谈兵(zhǐshàngtánbīng)
5、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6、(槊血满袖):指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
7、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8、数量词语:一(群)鸟一(只)老鹰一(块)石头一(声)巨响
9、《旧唐书·李密传》:“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
10、释义: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11、唐朝中期,各镇节度史都拥有军事、经济大权,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蔡州节度使的儿子吴元济在父死之后,起兵叛乱。
12、C.琵琶曲《十面埋伏》反映了楚汉垓下决战情形
13、(拼音代码): szss
14、(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15、(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本题考查中国史。
16、(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17、(南征北讨):形容转战南北,经历过多次战斗。
18、出自: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战火纷飞的日子,江水山觉得还是才开始,却一晃就过去了四年多。”
19、(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20、这组铜矛,尖锋,双面刃,锋与刃略弧渐宽,刃叶略束,前窄后宽,叶末弧收,中脊起棱,菱形骹中空,圆形呈骹口。
三、与战争有关的成语和诗句
1、顺手牵羊的窃贼顺手牵羊后从商店的电梯离开。
2、AABB式词语:指指点点来来往往骂骂咧咧踉踉跄跄
3、(金鼓连天):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4、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
5、顺手牵羊是看准敌方在移动中出现的漏洞,抓住薄弱点,乘虚而入获取胜利的谋略。
6、(出奇制胜):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7、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9、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答案)B。解析:A项错误,涿鹿之战,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B项正确,成语“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的典故都出自淝水之战。C项错误,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成语“临阵倒戈"的典故出自牧野之战。D项错误,巨鹿之战是公元前207年,秦末大起义中,楚军和秦军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成语“破釜沉舟”的典故出自巨鹿之战。
12、点赞分享,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
13、出自: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14、坚壁清野出自三国时期荀彧,指坚守壁垒,使敌人无法攻进阵地;清除郊野的粮食房舍,使敌人因缺粮无遮蔽而无法久战。
15、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6、楚国有个人一直靠卖武器为生,有一天,他去集市上卖矛与盾。这个楚人先是夸奖他的盾:“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盾牌,任何物体都不能把它刺破。”接着又夸奖他的矛:“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任何物体它都可以刺破。”
17、(必不挠北):挠北:败北,作战失败。必定不会失败。《吕氏春秋·忠廉》:“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
18、渡江战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9、D.淝水之战——草木皆兵
20、(转战千里):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后汉书·吴汉传》:“吾共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
四、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1、(一击即溃):溃:溃败。刚一交战就立即溃败。指军队缺乏战斗力。
2、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4、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面埋伏、千军万马、旗开得胜、偃旗息鼓、百战百胜、转战千里、背水一战、决一死战、南征北战、身经百战、浴血奋战、马革裹尸、四面楚歌、用兵如神、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围魏救赵、步步为营。
5、形容团结协作的词语:同心协力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6、祖逖北伐:中流击水(和祖逖有关的成语还有“闻鸡起舞”)
7、(冲锋陷阵):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陈地。形容作战勇猛。《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8、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9、枪林弹雨,形容战斗激烈,炮火密集的战场。
10、(举例造句) 因为参加各种运动,是甚至于像这次一样,要‘冒枪林弹雨的险,受践踏死伤之苦’的。 ——鲁迅《华盖集续编·空谈》
11、(静静)地听(眉开眼笑)地看(亲亲密密)地说
1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关于战争的诗句,名言和成语关于战争的成语、诗句、名言成语: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
13、(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14、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15、如箭在弦(rú jiàn zài xián):箭已搭在弦上。 比喻势在必行。
16、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17、(浴血战斗):浴血:浑身都是血。浑身是血还在奋勇战斗。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18、马革裹尸(mǎgéguǒshī)
19、(怒气冲冲)地拉(震天动地)地巨响(晃晃荡荡)地波纹
20、七七事变、奋起抵抗、全面抗战、太原会战、淞沪会战、西安事变、国共合作、百团大战、
五、战争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1、偃武息戈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2、秦军争先恐后,人马冲撞,乱成一团,怨声四起。这时指挥已经失灵,几次下令停止退却,但如潮水般撤退的人马已成溃败之势。这时谢石指挥东晋兵马,迅速渡河,乘敌人大乱,奋力追杀。前秦先锋苻融被东晋军在乱军中杀死,苻坚也中箭受伤,慌忙逃回洛阳。前秦大败。淝水之战,东晋军抓住战机,乘虚而入,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弱的著名战例。
3、(强兵猛将):强兵:强大的军队;猛将:威猛的武将。指军队强大而有战斗力。
4、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5、(擐甲执锐):擐:穿;锐:兵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6、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7、无拘无束富丽堂皇怒气冲冲日久天长
8、祸结兵连(huòjiébīnglián)
9、释义: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10、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1、(旗开得胜):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12、唐·杜甫《春望》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百战百胜,知己知彼哀鸿遍野马革裹尸。关于战争的诗句和词语关于战争的诗句:
13、回复(五年级期中)领取资料
14、(刀折矢尽):折:断;矢:箭。刀也断了,箭也用尽了。形容战斗到最后,无力再战了。
15、一(条)蛇一(个)猎人一(颗)宝石一(片)树林
16、“AA地”式词语:高高地矮矮地深深地美美地渐渐地
17、(卷甲韬戈):卷起铠甲,收起武器。指停止战斗。
18、出处:《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19、译文:你是大丈夫男儿汉,应当把马革裹尸当作自己的誓言,为了消灭敌人,为国捐躯是最光荣的。
20、(成语出处)语出《草庐经略》·游失》:“伺敌之隙,乘间取胜。”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