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
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3、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4、“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6、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8、(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9、(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12、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15、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
18、不怨天,不尤人。
19、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0、译文: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二、老子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上善若水
1、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2、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6、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8、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9、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0、(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11、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4、(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15、爸爸妈妈,我到底该听谁的话?
16、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17、权谋天然地不受一切仁义道德、公平正义的约束;它甚至没有任何原则可言,唯壹的原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权谋的合理性取决于权谋的结果,即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也。
18、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19、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20、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老子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视频
1、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3、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
4、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9、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1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经典名言摘抄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3、一寸山河一寸金。
14、“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陈鼓应)这不仅是治国的道理,也是作为为人处世的借鉴。遇到难题,我们可以用智慧,出“奇招”来解决,但正常的时候,或者要作正大之事的时候,事业也保持一种正常的常态,就像老子曾经说过的“企者不立”一样,归于自然之道,方是天下归仁之时。
15、(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1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7、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1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9、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
2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四、老子的十句经典名句
1、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4、“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君无为,臣民有为,所以“无不治”。老子真是高明、诡秘的人啊!
5、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6、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8、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2、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4、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7、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18、“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陈鼓应)这几个词最为人们所喜欢所熟知,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有一种可能大概是因为他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在“数量”的层次上聚合是没有意义的,从“小”超脱到“大”的境界总是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悟到。相信这一点,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很多挫折。
19、(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0、(感悟)“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对大成的理解有两种:一是获得了极大成就或成功;一是最圆满的东西。
五、老子经典语录老子名言100句及注释
1、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4、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5、(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
8、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9、“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傅佩荣)这句话老子也重复过,可见他很看重这种与世沉浮的生存姿态。我们说“与世沉浮”只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实际上老子所理解的圣人或者入道的人有道而人不知的,他们的不被知只是世人看不出来罢了。其实,圣人也罢,俗人也罢,“和光同尘”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1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11、此外,还强调入不应妄为、不应乱为,不违背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要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后根据自然规律去工作,而不要勉强去干那些违背于规律的事。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也不能脱离实际,勉强胡乱地去做,而要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
12、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1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4、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5、“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所谓“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张反敛,以反达正等谋略,老子深为谙之。
16、童华钦热带雨林教育、至美学习吧国学托管创始人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8、老子认为,一个人若是太过在乎某一事物而紧紧抓住不放,那么就必定会受到损害。
19、译:自己不说出恶言,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20、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