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家的故事100字左右
1、祖冲之用绳子把车轮量了一下,又把绳子折成同样大小的3段,再去量车轮的直径。量来量去,他发现,车轮的直径确实不是圆周长的1/
2、最终,《大明历》没通过,后来在祖冲之往世后10年,《大明历》才颁布实行。
3、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对祖冲之坚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
4、数学家的故事100字7
5、数学家陈景润的小故事二:
6、审核:刘缪诗棋、刘朝阳
7、第二天早,他就拿了一段妈妈量鞋子的绳子,跑到村头的路旁,等待过往的车辆。
8、在人类数学史上,从不缺天才、神童,数学界间或降临天才、神童,但他们无一例外都证明了如下结论。
9、在这么多研究费马问题,最有成就的该是德国数学家库沫尔(E.E.Kummer1810—1893),他花了20年的时间想要解决费马问题,最后他以为成功,结果后来给人指出他的理论还有些缺陷不能穷究所有的情况。虽然是这样他的工作对数学的进展有很大的推动,他引进了理想数的概念,建立了代数数论的重要基础理论。他把素数分成正则和不正则两类,费马方程对所有的正则素数是成立,因此主要工作是对不正则的素数来验证,他知道小于164的不正则素数是:101011157因此证明了费马定理对于n小于100时都是成立的。
10、而牛顿,一生都被英国包围,牛顿是属于英国的,牛顿的贡献是属于世界的。
11、现在对于一般的整数n,如果能表示为n=pm这里p是大于2的素数。则费马方程可以写成:
12、数学家的故事100字3
13、数学家的故事100字大全相关文章:
14、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
15、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16、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自己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17、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他曾说,他能够在脑袋中进行复杂的计算。
18、②莱昂哈德·欧拉小时候他就特别喜欢数学,不满10岁就开始自学连老师都没读过的《代数学》,读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事后再向别人请教。13岁时,靠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巴塞尔大学,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约翰·伯努利的精心指导,后来成为了伟大的数学家。
19、一个希腊牛人横空出世了
20、六月目前是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ClayFellow,这个Fellow由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提供资助,奖励那些最有潜力的青年研究学者。此外,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也已经给六月提供了更一个长期职位,据说这个职位此前仅给予过Voevodsky和吴宝珠,而这两位后来都是Fields奖获得者。于是有人预测,六月将是2018年或者2022年的Fields奖候选人(六月出生于1983年,到2022年的时候还不满40岁,仍有获奖资格)。
二、数学家的故事200字左右
1、Top2:小欧拉怀疑上帝
2、“我一定要超过他!”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其实不然,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
3、因为方程xn+yn=zn中的z不等于零,我们二边除以zn,就得到一
4、一会儿,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叫住马车,对驾车的老人说:“让我用绳子量量您的车轮,行吗?”老人点点头。
5、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6、在1908年德国一个对数学爱好的富翁保罗·乌斯克(PaulWolfskehl)把他的财产的一部分拨出来悬赏求解一个数学问题。这问题提出快要300年了,数学家们曾梦想解决它,可是还没有人成功。保罗的奖金不算少——足足十万马克!他的条件是:在公元2007年之前,第一个给出这个问题的正确解答的人,就能领这笔巨大的奖金。
7、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8、两人在著作权争论中痛苦的度过了余生。
9、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10、但凡伟大,都离不开哲学思想,一种“向外看”的思维。
11、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12、百度百科――莱昂哈德·欧拉
13、像求方程x2+y2=z2和x3+y3=z3是否有整数解,在数学上是一门很深和有趣的部门。数学家称呼这一类代数方程为不定方程,因为它们的解,可能是有无穷,可能有限,甚至无解,没有一定,而且也没有固定的方法来解所有的不定方程。
14、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15、阿基米德用数学战胜罗马战舰,牛顿在干农活时沉迷于数学问题,欧拉巧思妙想帮爸爸扩大羊圈,高斯十岁时就能运用等差数列求和……《数学家的故事》带领我们徜徉在数学故事的长廊中,让我们从此爱上数学。
16、一天晚上,祖冲之躺在床上想起白天老师说的“圆周是直径的3倍”,可是他总觉得这话似乎不对。
17、数学需要天分,更需要勤奋。数学是奇妙的,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探求其中真谛。对于数学家来说,这种探求不但是人生的意义,也是人生的乐趣。
18、你想解答这问题吗?那么,就请你读下去吧!
19、拉格朗日(1736—1813),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变分法的开拓者和分析力学的奠基人。他曾获得过18世纪“欧洲最大之希望、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的赞誉。
20、虽然莱布尼兹迟到4年。
三、数学家的故事简短50字
1、在1621年时,丢番图的那本“算术”书从希腊文翻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费马买到了这书后,对于数论的问题开始发生了兴趣。在公余之后,就对一些希腊数学家的问题研究和推广。
2、讲座题目:透视新科技——深地探测
3、入选小学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
4、老师低头一看,只见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5050”,不禁大吃一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复杂的数学题,一个8岁的孩子,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算出了正确的得数。要知道,他自己算了一个多小时,算了三遍才把这道题算对的。他怀疑以前别人让小高斯算过这道题。就问小高斯:“你是怎么算的?”小高斯回答说:“我不是按照3的次序一个一个往上加的。老师,你看,一头一尾的两个数的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2加99是103加98也是10一前一后的数相加,一共有50个10101乘得到50”
5、悬赏十万马克求解的数学问题
6、高斯于1777年4月30日出生于不伦瑞克。高斯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
7、莱布尼茨和牛顿不同,莱布尼茨出身德国,作为一名律师,他经常往返各地,他的很多论文也是在颠簸的路途中完成的,莱布尼茨曾在1673年出访英国伦敦,与英国学术界建立了联系,3年后他定居德国汉诺威长达40年,他曾历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法国巴黎科学院院士,他创建了柏林科学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但无论怎样,莱布尼茨的一生成就主要贡献给了德国。
8、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
9、阅读π的悠久历史,学习有关π的数学知识。
10、★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5篇
11、孙剑编著的《数学家的故事(彩插珍藏版)/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是开启数学大门的钥匙,为我们介绍了欧几里得、高斯、欧拉、祖冲之、刘徽古今中外的53名数学家的生平、主要数学思想,带领我们徜徉在数学故事的长廊中,揭开数学的秘密,让人倾倒于数学的魅力,轻松爱上数学。例如:阿基米德用数学战胜罗马战舰,牛顿在干农活时沉迷于数学问题,欧拉巧思妙想帮爸爸扩大羊圈,十岁的高斯迅速算出五位数学等差数列求和等故事。
12、费马在数学上的贡献是很大的。他和帕斯卡(B.Pascal)通过书信讨论赌博的问题里的数学规律,两个成为古典概率论的基本理论的奠基者。他研究希腊阿波罗尼的圆锥曲线理论,而建立了座标几何的一些原理,可以说是和笛卡儿同样是解析几何的创立者。他利用曲线的性质,研究极大极小问题,是微分积分学的先驱者。
13、π的小数点后100位数
14、18岁莱布尼兹已拿下硕士学位。
15、不久,老师专门买了一本数学书送给小高斯,鼓励他继续努力,还把小高斯推荐给当地教育局,使他得到免费教育的待遇。后来,小高斯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这种计算方法称为“高斯定理”。
16、是这样,他们这些个方法,就是电磁波也好,或者是地震波也好,它是给地质学家或者给我们实际生产,比如说采矿勘探,提供了一个辅助。但是真正要是想了解地下的真实情况,必须要(多方)配合深地探测,不光仅仅是一个物理方法,地球物理方法,还要有真真正正的就是要进行打钻,这个叫科学钻探。科学钻探怎么说?我们比喻,比如说我们人体检,说我肚子里面有没有什么东西,我脑袋里面有没有什么东西,我们可以用,先用什么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者什么B超(二维超声)是吧,这个是外表的,没有破坏,没有损伤的。但你真正的你里边有什么结构,或有什么问题,我要穿刺,科学钻探和地球物理方法就跟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穿刺之间的这个区别类似。明白了。
17、1725年约翰·伯努利的儿子丹尼尔·伯努利赴俄国,并向沙皇喀德林一世推荐了欧拉,这样,在1727年5月17日欧拉来到了彼得堡。
18、莱布尼兹是哲学教授之子。
19、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
20、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四、华罗庚的故事
1、牛顿17岁险些成为科学史上最可惜的辍学案例。
2、首先来分析近代著名数学家的时间、国籍、学术类型。
3、这个猜想的陈述如此简单,但是证明却极其困难。一开始,六月打算把他用来证明Read猜想的奇点理论方法直接用到Rota猜想上,但他很快发现对于更抽象的拟矩阵,这个方法不凑效了。这次失败,让六月开始重新思考认识拟矩阵背后的隐藏的数学结构。
4、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5、不由地,我想到了许多人,有文化名人、爱国将士,和我身边的同学。
6、我想以他的才能和人品来看,他不会做这样的事的。
7、尽管有很多的稿件都退回了,但据说剩下的还有3米多高。
8、运营:襄阳日报新媒体集团
9、这篇文章讲的是祖冲之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编写,终于写成了《大明历》,他上书皇帝,请求颁布实行。
10、这套故事书共10本,精选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入选了课本,被千万家长和老师们推荐,小朋友们百读不厌:《雷锋的故事》《人类的故事》《居里夫人的故事》《科学家故事100个》《数学家的故事》《希利尔讲世界史》《高士其科普童话》《图解汉字的故事》《孔子的故事》《希腊神话的故事》。
11、不同于前三人,欧拉的一生很特殊,20岁时欧拉就离开祖国瑞士效力于俄圣彼得堡科学院,这之后,欧拉再也没回到瑞士,但他终身保留了瑞士国籍。在1740年,也就是37岁那年,因为俄局势混乱,欧拉在柏林科学院效力了25年,一直到1765年才回到圣彼得堡,这之后欧拉一直效力于俄圣彼得堡,直到逝世。严格来说,欧拉一生主要贡献给了俄国和德国,而不是他的祖国瑞士,他的主要成就是在圣彼得堡完成的,这样看来,欧拉应该主要是贡献给了俄国,其次是德国。
12、〔数学家传记《数学家的故事》读后感500字〕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13、(1)单峰值(unimodal)。也就是这个序列总是先递增,到达某个最大值(顶峰)以后就一直递减,不会再上升。
14、不到一分钟的工夫,小高斯站了起来,手里举着小石板,说:“老师,我算出来了。”
15、数学老师是城里来的。他有一个偏见,总觉得农村孩子不如城里孩子聪明。不过,他对孩子们的学习,还是严格要求的。他最讨厌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常常用鞭子敲打他们。孩子们到爱听他的课,因为他经常讲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16、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
17、因此,从地球的旋转到生命的繁衍,从海洋的潮汐到能让我们彼此交流的电磁,π都与之有密切联系。在更深的量子力学层面上,π也出现在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和薛定谔波动方程中。可以说,π中蕴含了宇宙工作原理的终极奥秘。
18、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
19、70岁那年,莱布尼兹先逝。
20、本世纪最有力的分析学家勒贝格(H.Lebesque1875—1941),他在分析上创造了所谓的“勒贝格积分理论”,在分析学上可以说是一个大革命,推进了分析的发展。他晚年也沉迷于解决费马问题。最后他向法国科学院呈上了一份论文,据说用他的理论已可全部解决了费马定理。法国科学院非常高兴,如果这是真的,法国可以向全世界骄傲,这个300年来最难的数学问题之已由他们本国人解决了。在一批数学家研究他的手稿后,发现他也是犯了错误,因此还是不成功。勒贝格在接回稿件时,喃喃自语:“我想,我这个错误是可以改正的。”可是直到他死前,他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五、数学小故事100字左右
1、计算圆周率。2009年,法国著名程序员FabriceBellard用个人PC,耗时116天,计算到了PI的小数点后第7万亿位打破了由超级计算机保持的圆周率运算记录。同时FabriceBellard在圆周率算法方面也有着惊人的成就,1997年他提出了最快圆周率算法公式。
2、这个问题可以转变成代数问题来看:是否这样的代数式x3+y3=z3有正整数解?
3、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4、隔了一会儿,华罗庚见大家还无下联,便将自己的下联揭出:“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可是,这里的“九章”又恰好是代表团另一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华罗庚的妙对使满座为之倾倒。
5、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6、在丢番图的书里有一部分是讨论x2+y2=z2的整数解的问题。费马在这部份的底页上,写了几行字:“相反地,要把一个立方数分为两个立方数,一个四次方数分为两个四次方数。一般地,把一个大于2次方的乘方数分为同样指数的两个乘方数,都是不可能的;我确实发现了这个奇妙的证明,因为这里的篇幅不够,我不能够写在这个底页上。”
7、在公元600年时印度数学家巴拿马古达(Brahmagupta)给出了这个问题的解:这式子的所有有理整数解是可以用x=m2-ny=2mn,z=m2+n2给出,这里m和n是任意的整数。
8、牛顿、莱布尼兹之后是欧拉,1707年欧拉降生在瑞士一个牧师家庭,他的父亲早年在巴塞罗尔大学学习神学,受父亲的影响,欧拉自幼酷爱数学,天才欧拉13岁入读巴塞罗尔大学,主修哲学和法律,每周跟随著名数学家伯努利学习数学。15岁学士学位,16岁哲学硕士学位,之后遵从父愿学习神学,但并不成功,18岁开始其数学生涯。
9、庆祝圆周率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吃派,喝一种名字中含有“pi”的鸡尾酒(piacolada),玩和pi发音相近的彩罐游戏(piata)。这一天常见的庆祝方式包括:
10、这个结果数学家称为费马大定理或者费马最后定理(Fermat’sLastTheorem)。在数学中一个命题当人们可以证明它是对的被称为定理。可是以上的命题到现在三百多年了,没有人证明它是对或者错,而叫着“费马大定理”这的确是奇怪的地方。
11、莱布尼兹17岁已斩获学士学位。
12、相比20岁就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莱布尼兹。
13、六月出生于1983年的美国加州,那时他的父母正在加州读研究生。六月两岁的时候,父母带他回到了韩国。六月的父亲是统计学老师,母亲是冷战之后韩国的第一位俄语教授。六月念小学的时候,由于数学考试成绩差,对数学很反感,一度认为自己不擅长数学。十几岁的时候他喜欢上诗词文学,写了很多的诗歌,还写过两篇中篇小说。2002年,六月进入国立首尔大学开始他的大学生涯,这时他开始意识到做诗人并不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又打算成为一名科学新闻工作者。在国立首尔大学,他主修天文和物理。
14、欧拉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城,小时候他就特别喜欢数学,不满10岁就开始自学《代数学》。这本书连他的几位老师都没读过,可小欧拉却读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事后再向别人请教。13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这在当时是个奇迹,曾轰动了数学界。
15、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保持一致",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他想,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独裁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
16、本书收录了高士其科普丛书中脍炙人口的《菌儿自传》《霍乱先生访问记》《生物界的小流氓》等多篇童话。作者以幽默风趣的手法,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一个个科学知识。在作者笔下,菌儿们时而在呼吸道里探险,时而在肺港战斗,时而在肠腔里开会,十分调皮可爱,孩子们也在生动的故事中了解到了细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预防危害。
17、论证出了圆周率的最初数值
18、这里的“三强”说明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战国,却又隐语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同志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19、③高斯10岁的时候,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级,数学教师是布特纳,他对高斯的成长也起了一定作用。一天,老师布置了一道题“1+2+·····这样从1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高斯很快就算出了答案,令老师对他刮目相看,还买了算数书送给高斯,后来高斯成为了杰出的数学家。
20、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