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勤学苦读的文言文
1、四:为什么卧病,难道不是因为过度思念死去了妻子?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5、(蔺仁基)因此对李孝廉说:“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6、安家不用去建房舍,书中自有黄金做的污渍。
7、匪是匪,我是我,思念抑或思考,而我在这里,你在天涯的那端。
8、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来源:学|科|网)
9、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光有白雪是不够的,你必须得有光源,如:灯光、月光、星光等。所以孙康要想“映雪”的话:要么天上有月光或者星光,要么他的邻居家还为他亮着油灯。
10、(2)满足邻舍子的愿望,表现他的大方;
11、语数外点读哪里不会点哪里
12、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13、因:趁机,借……的机会。
14、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尽力帮助他人
15、(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16、我们不妨对照自查,我们的“学”合乎君子之道吗?经常如此自问,相信我们的“学”会更有“道”有“效”。
17、父亲不听他的劝告,制作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到野外抛弃他。
18、赵母的希望是什么?
19、(2)无需更作此具()
20、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二、勤学苦读的文言文(较短)
1、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2、思考一下,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表现出狄仁杰的品行影响了他人,侧面衬托出狄仁杰品性的高尚
4、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5、在学习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古人勤学的文言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6、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续世说》)
7、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是的,这就是“对比”。
9、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10、欧阳修苦读是中国古代勤学励志的典故之一。欧阳修的成才,不仅仅是因为他自身的努力,还有他的母亲善于教育,严格要求。“母以荻画地”也演化为成语“画荻教子”。
11、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1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3、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4、我刚才举了我自己对于“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这一句的应激感动,实际上就很好地证明了这种迁移。作者母亲和我的奶奶无意间的细节重叠,让我把对于我自己奶奶的情感迁移进了这篇散文,形成了内在的共频感动。
15、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载《西京杂记》)。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16、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诗歌《踏莎行》。
17、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18、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吧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19、(作者)孟郊(朝代)唐
20、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讬者,用心躁也。
三、勤学苦读的文言文选段
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2、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3、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平实的语言回忆了祖母、母亲、奶娘和妻子。琐忆一二小事,尽现一往情深。正如王世贞所言:“不可雕饰而自有风味”。
4、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光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凿了一个洞引进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但是不识字,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
6、“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古人惜时勤学,咏诗励志,留下了不少名言警句,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奋斗路上的“座右铭”。十句古文送给在菏院的你!
7、译文: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关于勤奋努力的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8、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9、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10、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求知。顾名思义,就是检查或研究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就是要学会求知,变成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具有优良品质的好青年。
11、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
12、欧阳修被誉为“千古伯乐”,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唐宋八大家”中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
13、除此之外,还借助对司马光语言的直接描写,突出文章的主题“书不可不成诵”。
14、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15、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6、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17、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刘禹锡
18、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你很贫困,晚上带著十千钱回去,恐怕被人盘查
20、点击绿色喇叭即可听到古文啦
四、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原文
1、本文由于深入生活,感情真挚,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情、共鸣,形成强大的感染力。这股力量,许多人在语文课本中初次读到的时候,就应该领教过了。
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3、(1)居住(2)担任
4、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6、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顾欢六七岁的`时候,父亲让他驱赶田里的麻雀,顾欢作了一篇《黄雀赋》就回去了,麻雀把田里的粮食吃了一大半,父亲很愤怒,要用棍子打他,看见《黄雀赋》就没有打他。乡里有学堂,顾欢家中贫困不能上学,在学堂墙壁后面倚着听,没有遗漏掉的。八岁时,可以背诵《孝经》、《诗经》、《论语》。等到长大了,专心致志,勤奋好学。母亲年纪大了,顾欢一边亲自种地,一边背书,晚上就把糠点燃,照着看书。同郡顾恺之来到县里,见到他(如此勤学)感到惊异,让自己的几个儿子与他交朋友,到了孙宪之处,和他们一起接受教育。
7、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8、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9、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10、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11、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12、(3)天亮才让邻舍子离开,表现他的周到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14、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5、冯相与和相鉴真东渡日本
16、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17、勤学苦读,获取功名
18、艰苦卓绝卓绝,超乎寻常,达到极点。坚韧刻苦的精神超乎寻常。《宋史·邵雍传》中记载:邵雍读书的时候,非常刻苦。冬天读书时不生火取暖,夏天读书时不扇扇纳凉,即使汗流浃背也如醉如痴地继续读书,晚上也常常读书到深夜。这样一连过了几年,他终于功成名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博闻强识之人。
19、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20、(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
五、勤学苦读的文言文翻译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1)派往(2)到……去
3、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到齐国,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学成后去游说秦王,上书十次,不被所用,带去的资金用完了,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倒霉活该。苏秦听后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
4、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墨客挥犀·三》)
5、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6、欧阳修自幼酷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
7、这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典故。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利用口袋里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在夜间读书。
8、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9、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10、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13、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14、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
15、经典丨品悟丨人文丨生活
16、家境不好,表面看上去是悲惨的,但对于有志气的孩子来说却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家境的窘迫、生活的艰难会使孩子较早地品尝世态炎凉和生活艰辛,促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当然这也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
1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8、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9、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20、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