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静的佛语
1、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2、莲的佛语禅心语录如下:
3、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4、(贪之祸害)人生会遭受天灾人祸的痛苦,无不是从贪而来。「贪」不但带来痛苦,也使人堕落;除了今生此世身败名裂,也会招致未来的业报。
5、这些年,我懂了,总有些路你要自己走,总有些苦你要自己尝。人生是一个人的人生,寂寞是一个人的寂寞,与其等待谁搀扶,不如自己站起,与其依靠谁成长,不如自己顽强。
6、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7、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残影。
8、"佛"又称"佛陀",即西方极乐世界。
9、佛说,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遇过的人,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无须缅怀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认真过好每个今天。说能说的话,做可做的事,走该走的路,见想见的人。脚踏实地,不漠视,不虚度,有缘无缘,一切随缘,保持一份好心情,就算心碎也要拥有最美的姿态。
10、爱尚语录: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1、真情,真心,真意;欣赏,被爱,去爱,这便是文字的含义。
12、(真正的洒脱)人生难得洒脱,要洒脱必须拥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标,才能得到真正有意义的洒脱!
13、孤独的走,走出一个人的路,唯一的错,唯一的风景,爱慕的心,伤感的表白,回首人生的憔悴,唯一的凋零,心情依然伤感,唯一的错,只是没有信任。
14、口头禅人人会说,心头道个个难修。
15、此偈是以神秀大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来写的,慧能祖师见神秀此偈,只到心,而未达性体;所以慧能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对自性佛、本性的表述:
16、当你战胜烦恼,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当烦恼战胜你,人生就是一种煎熬。
17、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18、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19、不把人生掌握在别人手中
20、(多造善因福果)人在健康时,应多做善事、利益人群,多造善因福果,为自己铺好人生健康之道。否则一旦病障现前,身心不得自在时,则
二、心静的佛语禅心
1、得意炫耀,是无知的表现
2、知足少欲藏大富,任劳不悔大愿力。
3、我想哭。却是哭不出来,因为所有的泪水都是已经淹没在了肚子里;我想说。却无人可倾诉,因为曾经那么了解我的只有你一人。我想放手。却永远也放不开,因为我一直恨自己为什么把你抓的那么紧。所以,我希望选择遗忘。
4、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5、人生有两种境界,一种是痛而不言,另一种是笑而不语。
6、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性命,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7、1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8、无事是最大的快乐,是最大幸福
9、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10、(佛性是宝藏)遗失身外财物并不可惜,可悲的是遗失了内心的宝藏却还无知觉;人人本有清净纯真的佛性,只因烦恼无明而庶厂了珍贵的宝藏。
11、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12、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13、不知者受害最大。不知者不明真相,往往会凭感性行事,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我们不仅要做个智者,更要做个智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洞察人生。
14、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语录都不陌生吧,语录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你所见过的语录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让人心静的佛语语录130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让人心静的佛语语录1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15、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16、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7、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8、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这意味,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所以,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值得珍惜。
19、真心是菩萨净土。
20、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三、让人心静的佛语
1、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教形容心静的成语:心无挂碍。内心没有任何牵挂,非常清静。出自佛经《般若波罗多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佛语中读了能够让人静心的句子有哪些呢?这里也收集了很多的。下面是由我整理而成的佛语静心的句子,谢谢你的阅读。佛语静心的句子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2、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3、1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5、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6、于求乐有情,刀杖加恼害,但求自己乐,后世乐难得。于求乐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己乐,后世乐可得。
7、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8、我想把你写成一部故事,或喜或悲或洒脱,你不要急我慢慢写,慢慢写,写到你两鬓斑白,写到你步履蹒跚。
9、淡泊名利,无所欲求
10、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11、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2、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3、不要让眼前的事物蒙蔽心灵
14、1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1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6、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17、不让世俗的标准束缚自己
18、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9、(自己下功夫)人心与佛陀一样,都有同等的爱心;但因后天的习惯及习气不同,以致有不同的言语行动。所以,修心养生必须自己下功夫。
20、当我们发心为一切众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时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业障;圆满了无量的福德。
四、心静的佛语网名
1、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的人——花濡沫
2、修行不是为了断除烦恼本身,而是要修炼面对烦恼的心态和智慧。
3、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4、本心本性就没有生、没有死,即超越时间、空间,此时,真正是无量寿、无量光。
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6、静能生慧。让心静下来,你才能看淡一切。静中,你才会反观自己,知道哪些行为还需要修正,哪些地方还需要精进,在静中让生命得到升华洗礼,在自观中走向觉悟。让心静下来,你才能学会放下。你放下了,你的心也就静了。心不静,是你没有放下。静,通一切境界。
7、人生的境界,说到底,是心灵的境界。若心乱神迷,无论你走多远,你皆捕捉不到人生的本象,领略不到有韵致的风景。唯有心灵的安静,方能铸就人性的优雅。
8、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9、(痛苦的根源)凡夫的爱欲及渴望永无止境。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与声色逸乐,有如汹涣的波涛,一波未平!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10、内心宁静才享受怡人景色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12、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13、1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14、(理财四分法)佛陀曾教我们理财四分法:四分之一奉养父母,四分之一教育子女,四分之一用于家庭,四分之一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15、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6、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7、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18、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9、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
20、(拾己为人)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拾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五、心静的佛语经典语录
1、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2、有力量帮助他人,是自己的福。
3、(注重礼仪)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礼仪,礼仪是人生最至真最美的形态。
4、感悟人生的经典佛语语录,深刻透彻,都是阅历的总结!
5、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7、生死,或许就在善恶一念间。
8、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9、没有正确的见,走的都是错路、冤枉路。
10、宁静则是心灵的洁净,宁静是一种禅意。心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的市井,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心中宁静,意味着能静下心来思考,人因思考而得到灵魂的自由和永恒。
11、想到什么就去做吧,不要让你有理由把它丢弃在角落里,当你有天突然记起的时候,已经不需要了。快乐便好。
12、把命运转换成使命,做自己想做的事
13、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爱因斯坦
14、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15、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6、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定讲空,有空的思想才有办法解脱,包括我们为人,包括日常的生活。
17、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18、(扩展长情于未来)时时以清净解脱的爱心,秉承过去生所播下的远因,成就现在的近缘,更扩展长情于未来。
19、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0、若不知人生是苦,智慧就无法开启。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