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心的书哪本最值得看
1、这是一本非虚构作品,一本关于中国空巢老人的探访记录。
2、必须声明,下面列出来的这些普及性的书目是名副其实的个人书单,带有极强的个人偏好。
3、《福尔摩斯探案集》是套老少咸宜的书,对思维训练、推理习惯的养成有帮助。阿加莎克里斯蒂、希区柯克、钱德勒的侦探小说也很有特色。钱德勒是村上春树的偶像之一。村上春树和JK罗琳是我近年比较喜欢的两位小说家。村上春树的文字功底很深厚,林少华的译笔也厉害。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让我着迷的是情节设计伏脉千里、人物塑造生动、正向观念的一以贯之和对平行世界的构建。
4、可以说木心先生是一个传奇性的作家,国内很了解他,但在世界上极其有名。他的许多文学作品被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惟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主办的《文学无国界》(Words Without Borders)网站,木心拥有众多忠实读者。西方文学界认为:木心是二十世纪非常原创与极为重要的艺术家,是真正的世界级艺术家之一。作品数量之浩瀚、文学形式之多样都令人赞叹。
5、《马拉格计画》:翰音文化199年10月
6、日本情爱大师渡边淳一早期作品,《北海道物语》透着一股北国的清新。天真纯净的少女,肆意燃烧的爱恋,字字都在诉说着爱情最初的模样。
7、木心闭口不谈的隐痛岁月
8、对西方绘画的了解离不开许多画册,其中《温迪嬷嬷讲述》系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美术史发展。更有效、直接的是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对作品的理解是基于一次次现场的震撼。
9、《诗经演》——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相隔三千年,木心说:“诗三百,一言蔽,会吾中。”《诗经演》,依据《诗经》创造性地注入现代内容,每首十四行,整整三百首。文字是古典的,观念是现代的。曾是木心“天书”,今由古文学专家注解。
10、从未见有一只鹰飞下来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11、●越来越多的人在读木心,《读木心》是这个过程的结集。在这里,陈村、陈丹青、曹立伟介绍了与木心的因缘际遇,童明认为木心以世界性美学思维振复了汉语文学,孙郁视木心为“游走于世界的狂士”……
12、本书主要讲述了李开复从小求学的经历以及长大后创业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文中从一而终的精神就是书名“做最好的自己”,Bemypersonalbest一直激励着我,从我高考落榜通过复读后考上了还不错的学校,到取得大学的特等奖学金等等,我始终坚持跟自己做比较,做最好的自己,不留遗憾,一切都好。这种精神也将一直激励我,希望更多人看到这句话,做最好的自己!你要知道,你是最棒的!共勉!
13、PS.这几天有点感冒,一直在看一本很神奇的书,总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倒和这本书很搭。过两天好好来聊聊。
14、这本书是李银河自传《人间采蜜记》的增订版,增补了5万字。收录了照片四十余张,有许多珍贵的生活照。
15、选编者童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教授。出生于西安,曾留学英国和美国,1980年代初任纽约联合国总部译员,1992年获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过多种论文和散文,涉及西方文论、美国文学、欧洲文学、文化飞散等各种专题。在国内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现代性赋格:19世纪欧洲文学名著启示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国文学史》(2008年英文增订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文化透视英语教程》(与何其莘合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童明教授翻译的木心小说集《空房》(AnEmptyRoom)在美国出版,获评美国出版界“四星级”译著。
16、很喜欢既有个性又有诗人情怀的王小波,在挚爱的面前,他把对李银河的爱表达的很细腻。虽然有些孩子般天真的描绘,但透过那些发自真心的字句里,都是爱人之间浓浓的爱意呀。
17、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叙述,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18、何为孤独?当时一个人来到上海读书,找不到一个人可以谈心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孤独,但是后来发现这样的孤独太狭窄了。
19、正如封面所写的“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是一本会让我们心智逐渐成熟的书。
20、这七个国家,分别是芬兰、日本、智利、印度尼西亚、德国、澳大利亚与美国。
二、木心最好的书
1、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PcEZ08lurMeCoRvO27agw提取码:b2ja书名:木心诗选
2、从理科女生转变为文学博士
3、●首次发表若干珍贵照片,病榻前陈丹青第一次描绘先生,木心晚年诗集《伪所罗门书》《我纷纷的情欲》手稿本,首次发表木心先生的《狱中手稿》对话、节录和致读者信……
4、◎故乡,很可能是那个第一次遇见却似曾相识的地方。
5、此书颇为冷僻,清单君在豆瓣检索时,发现只有31个评分。内容简介也只有寥寥几句:“贯穿《泰和宜山会语》全书始终宗旨就是:为渴求知识的读者提供长期可读可用的图书,以证明生存在现代社会中阅读活动的必要,进而倡导社会上读书风气的形成,为广大爱书人创造坐拥书城的境界。”应该是一本谈书荐书的作品。
6、80年代末,在纽约一群年轻艺术家的要求下,他开始讲“世界文学史”。没有组织机构、没有报酬,自愿讲、自愿听,围坐学道。在后来结集而成的《文学回忆录》中,记录了木心在课堂上随性却凝聚的传道受业:“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7、汪涵说:“这几年来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马一浮先生的《泰和宜山会语》。”
8、设定目标,量化学习,串联行动,达成结果
9、我向大家征集了最想给朋友「种草」的一本书,后台收到了上千本图书推荐的留言,从中也发现了不少自己一直想要「拔草」的书单。
10、《泰和宜山会语》马一浮对汪涵影响最大
11、《我纷纷的情欲》:元尊文化1998年5月
12、“一旦停下来太久,就很难继续了。”
13、白先勇、王小波、阎连科、严歌苓、刘震云、余华的作品有文采,有担当。莫言、贾平凹的一些小说也很好看。陈忠实的《白鹿原》是生动的历史再现,值得一读。
14、在三本书刚刚到手的下午我看完了木心先生的《素履之往》,然后因为拜伦诗选是双语的,读起来吃力一点,至今为止也才读了一半多一点。两本书的共同特点是思想层面上的东西很多,特别容易r让人受到启发然后去思考,尤其是那本《素履之往》,比之诗集少了几分抒情,多了几分思辨。彼时先生正身处异乡,游历欧洲,整本书中也多次提到了欧洲的许多思想家、画家、作者、音乐家,当然还有中国的先贤老子、孔子、庄子,书中个人认为最受先生推崇的应该是尼采。
15、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16、《巴珑》:元尊文化1998年5月
17、西方的经典小说很多。像巴尔扎克、莫泊桑、大仲马、托尔斯泰、狄更斯、马克吐温等人这类世界名著最好在学生时期多读,因为很多是鸿篇巨制,耗体力。我一直反对读缩略本、概述本。这些名著的内容和现在的时代关系都不大,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语言美好、情节的跌宕、人性的描绘。不读原本无以体会。当然,这些人的书我也只看过皮毛,没有饱览多少。现在想想颇为遗憾。
18、旅行,是为了遇见。遇见本是陌生却因旅行而相遇相知的人们,遇见另一个自己,就像是在厄瓜多尔湖畔的哈娃是三毛认定的前生那般。正是旅行中的遇见,三毛体验到了灵魂深处悸动时的快感,催促着她不断上路,不断遇见。也正是这本书,让我对于旅行的定义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
19、作为中国人,四大名著一定要了解。即使不全文阅读,相关的故事、连环画也应该翻看。
20、寻找志同道合的书友吧~
三、木心的书属于什么类型
1、本书记录了作者对俄亥俄农场童年时光的回忆、成年生活的奔波、养儿育女的苦乐,以及年近八旬时身患癌症的痛苦。欧洲防风草、繁缕、猪草、鸢尾花、秃鹰、墓园、小猫乔吉等等,讲述着大自然神秘的生命课程。正是依靠着大自然的教诲,吉恩的病情奇迹般地获得好转。
2、小说之后,阅读者往往会向散文、杂文、随笔进军。
3、沈从文、老舍(《四世同堂》我多次阅读)、张爱玲的小说很不错。高阳的历史小说曾有盛名,可惜我只读过一本。金庸、古龙、温瑞安的武侠小说太棒了。金庸的小说中,人物刻画、小说创作手法都可圈可点。古龙的小说像散文,温瑞安的小说像诗歌。梁羽生的武侠据说很经典,但我未读过。
4、第一次接触三毛的作品,不是《撒哈拉沙漠》,而是这本《万水千山走遍》。三毛,人到中年,失去挚爱,用抑郁的文字表达出来,难免让人读到悲伤与沉重。
5、《巴珑》——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巴珑”本是马德里的酒壶。巴珑在西班牙,也在木心家里。一如本书收录的诸诗,诗人是世界的异端,自我放逐,也是世界的中心,对人类的永久价值不可回避地面对。
6、最后再次说明,这些书仅限于我的个人阅读体会。那些没有提到的书不一定不优秀,只是我没有读到或者对妙处体会不足。
7、这五年的文学远征,就如坚持听 课、记笔记的陈丹青所说,“我 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 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 ,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 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 ,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 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 ,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8、贾雷德·戴蒙德上个世纪出版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影响了很多读者,甚至很多作者。
9、凡是看我不起的人,我总要多看两眼。
10、“可是,在这个国家里,有一种方式能够让一切人生来平等——有一种社会机构可以让乞丐平等于洛克菲勒,让蠢人平等于爱因斯坦,让无知的人平等于任何大学的校长。这种机构,先生们,就是法庭。”
11、只要木心在讲,当年陈丹青就记 ,听课五年,陈丹青记下了五本 听课笔记,形成了面世的两卷集 的《文学回忆录》。
12、先生的文章确实让人感觉到了散文那种“形散而意不散”的特点,每篇中主题不往往上一段还在谈建筑,下一段就写到音乐,然后是宗教,然后是哲学,然后是各种“主义”,很容易给人一种前言不搭后语的错觉,而其实整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贯穿,而且在先生看来,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的音乐,其中自然含有深刻的思想和哲学意味。读完这本书,总感觉自己的脑子里多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仔细思索却好像什么也找不到。
13、推荐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我们活在这个世上,用着皮囊生活。
14、“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15、《娱乐至死》一书解析了当时的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将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不正常现象。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并认识到媒介危机。
16、这在世界文学界都是一个奇迹,写作过程与作品一样,令人敬仰!
17、《TheBoyintheStripedPyjamas》JohnBoyne
18、●理想国典藏版“木心全集”,汇齐15种文字著作,收入木心晚年定稿、作家影像、创作手迹等,一字一句,悉从木心生前的文稿原貌。
19、鼹鼠和河鼠,本该过两种人生,却互相包容成为了好朋友,简单幸福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冒险,不知道当初为什么喜欢上了这本书,但是却一次又一次地打开,一次一次地被吸引,被感动。可能是它平淡如水的小确幸吧!
20、汪涵说:“我最开始知道木心先生,就是通过陈丹青的介绍,因为木心先生是陈丹青的师尊,他极力向我推荐木心的书非常值得一读,他说,木心先生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后来,我买了包括《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巴珑》等在内的他的所有书,后来去台湾还专门买了《联合文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创刊号,上面登载了木心先生很早的作品。”
四、木心的书哪本最值得看
1、读这部作品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觉能和他面对面交流一样,能感受到他的思想是那么天马行空,书中他把他的的艺术思维发挥到了极致。
2、也许他们已经在悄然间溜进了灵魂。至少我是这么希望的。所以只好用单薄的文字极力推荐这本书给你,相信你会被这个六十多岁老人的故事触动,从中找到你自己。书中的话,送给我们:
3、形式上,《逍遥游》更为多元,七篇小说,有一半是新的尝试。在班宇的小说中,生活并不容易,时而凝滞,时而晦涩,但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生命的庄重。
4、对我来说,这本书最令人着迷的,不是主线故事,而是一些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的部分:想象力,气氛,画面和语言。
5、西方的散文翻看得不多,最喜欢的、也对我影响较大的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卡耐基的书不算文史哲普及书,不过也顺便在此推荐。他的书对为人处世的行为方式富有指导性。
6、读《素履之往》,学到了什么?
7、木心的书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本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每当生活迷茫的时候,翻开看一看总能找到自己方向。
8、中产阶级和穷人一生都奋斗在恐惧和欲望的陷阱中。对我影响很深的资本主义运行原则有:
9、从书中窥见人生,这是生活赋予的意义。
10、《殉罪者》是华语犯罪心理小说教父、百万畅销作者雷米,创作十年,回馈之作!1个含冤者,2个杀人犯,3个追凶者,4起碎尸案,5个受害者……23个人,23年的案中案,层层剖开人性的复杂与善恶!
11、●纪实:我是如何仅以一篇八千字小说获得《作品》杂志13000+稿费的?
12、2017你都读了哪些书?
13、《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保罗·亨利·朗汪涵当时在读的书
14、走笔至此,我非博闻强记之人,难免错失珠玉,有遗漏容当日后再补。
15、所有人的命运都被书写下来了,任你觉得自己有多么得独一无都逃不过命运与时间的冲击。任何一切事情都是初期甜美,后期变得苦涩。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孤独和失落才是人生常态。快乐是苦中一抹甜,只能用来回味。
16、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人物自传,看着书皮上的这句话就被吸引了。
17、欢迎在(评论区)互动留言
18、给无数人推荐过,也想给更多人推荐一本书,开始即是死亡,看似开始就是结局。但其实,死亡也是开始。很久没有这种看完书以后怅然若失而回味无穷的感觉了。
19、还有《朱绂方来》那篇中的最后一部分,先是摘抄了一个日本人航海的手记,那字里行间颇有志得意满的感觉,但先生最后发表自己的想法是这样说的“矫情绝世,特立独行,都是在为别人做事,阅此手记后,免我去航海”,看到这里的时候真是心有同感,竟有一种先生是我知己的奇怪感觉。
20、作者的语言很迷人,大量的短句,下笔极为简省。句子和句子之间,好像有微风。
五、木心评价最高的一本书
1、每月新书选,终于来啦~
2、独自一人深入感受那些被忽视、被遗忘的景色,仅仅站在南美街头观察当地居民便足以让她兴趣盎然了。不必问来处,不必问身世经历,也许今生不会再相遇,但却给彼此留下了短暂而又难忘的回忆。
3、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一个孩子那不为人所察觉的爱。因为这种爱缈无希望、卑微低下、矢志不渝、炽烈深厚。这是成年妇女那种贪得无厌、不经意间苛求无度的爱无法比拟的。唯有孤独的孩子才能珍视这样的感情。其他人会在社交往来中挥霍自己的感情,在和人喁喁私谈中将感情宣泄殆尽。
4、木心一生作品很多,我以为他的代表作是《狱中笔记》。这部作品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他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单独监禁的地牢里写成的,竟然是用本作为“悔改书”的薄纸、正反面写下,达65万字。
5、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各种方法来建立与维护你的人际网络,绘有精美的插图,以对话的形式来介绍相关知识,生动活泼,简洁有趣,适合对人际网络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6、《琼美卡随想录》:洪范书店1986年9月
7、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来的。
8、作者说,“如果说,空巢,衰老,对于我们还是未来之事,那么,孤独,此刻便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它柔韧地蛰伏着,伺机荼毒我们的灵魂。”
9、如果非要归纳,这一本书中,隐隐有一个更大的主题——命运,或者说生活——有一些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人只能受着,至于具体如何接受,如何排遣,便是小说要做的事了。
10、最后书中还有一句话“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生活总是会有各种惊喜和惊吓,既然我们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那么就勇敢地去体验各种不一样的生活吧!总之我觉得这本书是值得每个人都读的,不仅会让你更加了解自己,了解人的心理,也更能让你成长和成熟,每细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11、“娱乐的时代”,一切都是为了娱乐。人们不需要思考,从感官上就能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此同时,丧失了分辨何为有效信息的尺度;丧失了对事物的正确分析能力。乐不思蜀,让人们忘记了思考。
12、《西班牙三棵树》是木心自1982年旅居海外的诗作精选,共分三辑,辑一多处对於叶慈、托尔斯泰、巴斯卡、波赫士、杜思妥也夫斯基……等大师们的祭奠;辑二则多为叙事诗,描述歌手艾华利兄弟情谊、尤查斯与莎丽四十年的爱情故事、第二个滑铁卢的寓言故事;辑三非常特殊,全篇无一标点符号,像诗又像小品。
13、对中国国民性分析透彻的还有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龙应台的《野火集》。柏杨的回忆录内容也很丰富。龙应台的杂文掷地有声,她写的《孩子你慢慢来》、《大江大河》很有深度。
14、读这本书,不能抱有读科幻小说的期待,反而常能有意想不到惊喜。
15、好(yan)书(zhi)单(gao)不容辜负,小K从大家的书单中精选了20本,读过的值得捧起Kindle反复品味,没读过的收藏起来,2018再战!
16、木心的文字,引无数人风风火火而来,而他这个人,却始终与这世界保持着冷冷清清的距离。
17、《大山里的小诗人》是由公益组织“是光诗歌”发起,果麦文化编辑制作的一本诗集。书做得很漂亮,不仅有孩子们的诗,还配有73幅插画,由来自世界各地的31位画家分工完成。
18、《逍遥游》则离开了这个范围,虽然主人公仍然活动在沈阳,但下岗不再是小说的重要背景。它们各自分散,自成一体。
19、2014年2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温故》第二辑纪念专号,首次发表木心的《海伯伯》(未完成)、《如是我灯(序)》。
20、闻鼻烟不过嗅其芬芳之气,借以醒脑提神,驱秽避疫。并不点火冒烟,将毒雾深入肺腑熏染内脏。其次闻鼻烟时谁爱闻谁抹在自己鼻孔下边,自得其乐。不爱闻的人哪怕近在咫尺也呛不着熏不着。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