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
1、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说的是居里夫人在历经一些磨难后,仍然没有停止向前的脚步。她十分喜欢研究一些新的事物,也因此和她的丈夫结缘。那么居里夫人是怎么发现镭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居里夫人发现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居里夫人发现镭故事篇1里夫人从理论上推测到了新元素镭的存在,但是巴黎大学的董事会却拒绝为她提供她所需要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助理人员,因为她无法用事实来证明这一点。无奈之下,坚强不屈的居里夫人只好把校内一个无人使用、四面透风漏雨的破棚子当成“实验室”。然后,她把从矿上收集到的沥青矿渣用麻袋运回,便开始了伟大的发现之旅。
2、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3、一天,居里夫人想到,矿物是否有放射性?在皮埃尔的帮助下,她连续几天测定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矿物。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
4、他们首先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为了纪念祖国波兰,居里夫人把它命名为钋;之后他们又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镭,并决心把镭提炼出来。
5、主持物理口试的主考老师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法布里教授。结束考试时,法布里教授当面夸奖这个东方青年:“严先生,你的考卷是最好的一篇。”之后,法布里教授特聘这个东方青年到他主持的巴黎大学光学实验室工作。
6、而在这样随意的工作环境中,一些年轻无知的女工也在不明确镭的危害性的情况下,生出了好玩的心理。
7、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麽大,这种事情必须作到。
8、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后来在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9、我丝毫不为自己的生活简陋而难过。使我感到难过的是一天太短了,而且流逝得如此之快。
10、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居里夫人决心揭开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11、当时正值纪念居里夫人发现镭100周年的活动,《光明日报》并没有简单地编发一条纪念活动消息,而是刊载了《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从一个柔软的角度,去揭示居里夫人的人格力量与精神之美,使遥远的历史人物具有现实的意义,挖掘出了纪念活动的真正意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这个研究课题,把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开垦了一片处女地,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扩展资料玛丽·居里(Marie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Skłodowska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3、第一克是自己提炼出来的;
14、尽管后来她们以最高获赔25万美元胜诉,但也彻底挽回不了镭对身体造成的巨大损害。这之后不到几年的时间里,“镭女郎”们纷纷告别了这个尘世。
15、镭的发现是那么的来之不易,它包含了居里夫人的血汗和劳动。居里夫人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和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她耗费大量的时间不停地煮沸和搅拌那些沥青,穿着肮脏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无论是烟熏火燎,还是双眼被辣得流眼泪,她都没有说要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镭的发现。她为科学打开了一片新天地,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放射性元素镭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6、“那里”就是他们的实验室。他们趁着月色急急地往实验室赶去,仿佛听见镭在轻轻呼唤他们。
17、居里夫人的发现吸引了皮埃尔的注意,居里夫妇一起向未知元素进军。在潮湿的工作室里,经过居里夫妇的合力攻关,1898年7月,他们宣布发现了这种新元素,它比纯铀放射性要强400倍。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新元素被命名为钋(波兰的意思)。
18、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第一克是自己提炼出来的;第二克是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美国公众捐献给她的;第三克镭也是美国公众捐献的。作为镭的发现者的居里夫人,不仅没像美国记者推断的那样富甲一方,还如此困顿,正是因为居里夫人没有把镭的专利权据为己有,而是把它献给了全人类。
19、居里夫人的美丽形象就是在“形”的摹写中跃入人们眼帘的:先简要介绍“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继而细致描绘“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20、最终,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因发现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8年后,居里夫人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再次登上了诺贝尔领奖台,拿到了该届诺贝尔化学奖。
二、玛丽居里的励志故事
1、而她的这一个发现很快就吸引了丈夫皮埃尔·居里的注意,后者以他作为物理学家的经验,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因此很快他就放下了手头关于晶体的研究,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了寻找新元素的工作中。
2、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使医学更上一层楼。
3、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
4、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为题,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1903年,居里夫人获得巴黎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5、镭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Ra),原子序数是一种银白色的碱土金属,带有放射性。镭在1898年由居里夫人及她丈夫皮埃尔·居里在捷克北波希米亚发现。他们发现铀在衰变后,衰变物仍带放射性。
6、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世界!
7、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这种人能由他们的工作取得最大利益;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8、使生活变成幻想,再把幻想化为现时。
9、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而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
10、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11、玛丽在索邦结识了另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就是她后来的丈夫。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以沥青铀矿石为主,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还要强。1898年,居里夫妇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逻辑的推断:沥青铀矿石中必定含有某种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远远大于铀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这种新物质存在的设想。
12、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13、1923年,正值居里夫人发现镭25周年,巴黎大学举行纪念大会,宣布法国参众两院全体议员通过的议案——以国家的名义赠予居里夫人酬劳金每年4万法郎,表达法国政府和人民对科学家最崇高的敬意。也正是在这一年,遥远的东方,一个青年学生漂洋过海,来到巴黎求学,日后走进了居里夫人实验室。
14、另一方面,镭也具备非常大的危害性。强烈的放射性使得镭被贴上了“剧毒”的标签,它可以集中在人体骨骼中,引发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前者会造成骨髓损伤和造血组织损伤,后者则可引起骨瘤和白血病。如居里夫人就是因为长期接触镭辐射发生了抑癌基因突变,最终因造血功能衰竭而丧生。
15、正是这样如写小说一地注重形象塑造,才使这个写滥的题材顿时生发了新意境和新感悟;也正是这种倒叙手法的运用,才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一下子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眼前一亮,从而达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16、这个研究课题,把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开垦了一片处女地,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扩展资料玛丽·居里(Marie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Skłodowska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7、1891年,她到巴黎继续深造,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学业完成后,她本打算返回祖国为受奴役的波兰人民服务,但是,与法国年轻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的相识,改变了她的计划。1895年,她与皮埃尔结婚,1897年生了一个女儿,一个未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18、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19、1925年10月,爷爷进入法布里教授的实验室。教授交给他的研究课题是“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这在当时是世界级难题的一个分支。这道难题起源于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的指导老师李普曼的理论推测。刚刚拿到硕士学位、年仅25岁的爷爷,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担起了这个与居里夫妇有关的课题。
20、战后,这种混合涂料开始出现了大流行的趋势,被广泛运用在“夜光手表”的制作上。而这家美国镭企业也趁着市场需求大幅上涨的时机,在全国各地开办起了大量的工厂,雇佣了许多年轻女工给表盘刻度刷涂料。
三、发现镭的过程励志故事
1、她依据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进行测定,结果很快发现另外一种钍元素的化合物,也自动发出射线,与铀射线相似,强度也较接近。居里夫人认识到,这种现象决不只是铀的特性,必须给它一个新名称,居里夫人就把它命名为“放射性”,铀、钍等有这种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质,叫做“放射性元素”。后来,在她的丈夫皮埃尔先生的帮助下,她又测定了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矿物,她想知道还有哪些矿物具有放射性。
2、居里夫人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她出生在波兰,真正的名字叫玛丽,因为嫁给了法国年轻的学者彼埃尔·居里,后来被称为居里夫人。她和丈夫共同努力,发现并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下面我们要告诉大家居里夫妇是怎样发现镭这种神秘物质的。
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名商大厦1101环球物理
4、我们还在努力,你有什么理由放弃!
5、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6、镭的放射线穿透力很强,能破坏动物体的组织并杀死细菌,可用来治疗癌症或皮肤病。
7、1911年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8、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作法有效的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
9、过后不久,人们又发现镭在医学方面的价值,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使本来已经非常昂贵的镭,变得更加珍贵。
10、居里夫人受过高等化学教育,具有丰富的化学知识。她在研究铀盐矿石时想到,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铀是惟一能发射射线的化学元素。她根据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进行测定,很快发现含钍元素的化合物,也能自动发出射线,与铀射线相似,强度也相像。居里夫人认识到这种现象绝不只是铀的特性,必须给它起一个新名称。居里夫人提议叫它“放射性”,铀、钍等有这种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质,叫作“放射性元素”。
11、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经过3年零9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它还会自动放热,1小时放出的热能溶化等重的冰块。旧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居里夫人简介居里夫人(物理学家及化学家)一般指玛丽·居里。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2、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13、最终从这些矿渣中发现并分离出了两种新元素:钋(Polonium)和镭(Radium),从而完成了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瞩目的华丽转身,也揭开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14、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居里:
15、第三克镭也是美国公众捐献的。
16、玛丽和她的丈夫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每天穿着沾满灰土、染着各种液体的工作服,守着锅中沸腾的矿物,不停地用手中的铁棍搅动。煤烟和有毒的气体刺激着他们的眼睛和嗓子,使他们十分难受。这种工作艰苦单调,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地持续下去,镭还是没有出现。
17、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下玩转科学、学嗨艺术,让艺术与科学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18、镭的毒性也自此深刻在人们的心中。
19、居里夫妇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扩展资料玛丽·居里,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Skłodowska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20、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名叫玛丽亚,原籍波兰。她一生的伟大贡献在于和丈夫居里一起,在极其简陋、艰苦的条件下炼出了放射性物质——钋和镭。丈夫去世以后,她强忍悲痛,继续对镭和其他多种放射性元素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由于她在放射性现象方面成就显著。1903年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她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四、
1、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国波兰华沙创设一所镭研究院,开展治疗癌病工作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向她捐赠了一克镭。
2、居里夫人在实验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3、从中提取仅含百万分之一的微量物质.他们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l克的镭盐,测定出了
4、镭能放射出α和γ两种射线,并生成放射性气体氡。镭放出的射线能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因此,常用来治疗癌症等。此外,镭盐与铍粉的混合制剂,可作中子放射源,用来探测石油资源、岩石组成等。
5、皮埃尔.居里是法国巴黎人,同样毕业于巴黎大学,是著名的物理学家。
6、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夫妻俩在皮埃尔·居里所在的巴黎理工学校申请到一个简陋的实验室,然后利用一些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矿渣进行实验。
7、本文由生活中的化学编辑整理
8、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娅,即著名的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诞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大家的物理教授,母亲是钢琴家。玛丽亚具有父亲的智慧和母亲的灵巧,从小就对科学实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9、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10、爷爷没有辜负居里夫人的关怀。他钻进实验室,舍弃了一切社交,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研究中。他用一年多的时间,不仅完成了法布里教授交予的课题,更进一步拓展、完善了法布里教授当初命题的内容,依实验所得写成论文《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11、当然了,实验室里的“设备”简陋得无与伦比,一口煮饭用的大铁锅、一根粗棒子以及一些必要的试剂和试管便是居里夫人全部的实验家当。而用那根粗棍子不停搅拌锅中煮沸的沥青液体,便是她的整个实验过程。她期待着自己石破天惊的那一刻,所以在整整四年中均不辞劳苦地工作着。最初两年,这位日后震惊全世界的化学家干的其实是粗笨的化工厂的活儿,接下来的两年,才是她试验的初衷——分析沥青溶解后的分离物,也就是镭。
12、冯骥才《珍珠鸟》|回忆那些年
13、1867年11月,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居里夫人,诞生在了波兰华沙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4、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15、第二克是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美国公众捐献给她的;
16、1902年,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提炼,居里夫妇从数吨残渣中分离出微量(一分克)氯化镭RaCl测得镭原子量为2后来得到的精确数为2
17、在不断地探索中,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尸体的破棚子。
18、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
19、镭的化学符号Ra,原子序数是天然放射性物质。镭的所有同位素都有强烈的放射性,其中镭226半衰期约为1600年。镭在地壳中含量极其稀少,而每8吨铀矿才能提炼1克镭。
20、用声音·带你回忆那些年
五、
1、居里夫妇的实验室条件极差,夏天,因为顶棚是玻璃的,里面被太阳晒得像一个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冻僵了。居里夫妇克服了人们难以想像的困难,为了提炼镭,他们辛勤地奋斗着。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实验,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废矿渣放入冶炼锅熔化,连续几小时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铁棍搅动沸腾的材料,而后从中提取仅含百万分之一的微量物质。
2、这种反常的而且过强的放射性是哪里来的?只能有一种解释:这些沥青矿物中含有一种少量的比铀和钍的放射性作用强得多的新元素。居里夫人在以前所做的试验中,已经检查过当时所有已知的元素了。居里夫人断定,这是一种人类还不知道的新元素,她要找到它!
3、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
4、投稿请联系14511055@qq.com
5、以爱与教育为名,陪孩子一路成长
6、2019年初夏,我带着女儿和侄女飞往巴黎,寻访爷爷严济慈曾经学习和生活的足迹,探索他青年时代走过的求学救国之路。
7、他们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1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
8、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
9、在给表盘刷涂料的时候,女工们所用来涂装的驼毛笔很容易劈叉,这使得工作中出现了极大的不便。而工厂对此给出的解决方法就是,让她们用嘴抿一抿。自此,女工们的体内逐渐积累起了更多的镭元素,身体也在不知不觉间受到了啃噬。
10、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
11、居里夫妇有一个用储藏室改造成的小实验室,这间实验室没有地板,冬天冷夏天热,屋子里只有一个坏了烟囱的火炉子、四张长短不齐的`凳子和一块破旧的黑板。他们就在这间实验室开始了艰苦的工作。
12、学术上的研究需要促成了二者的相遇,而二者同有的学术研究精神和理念,则催化了双方的情感。1895年,玛丽与皮埃尔·居里在巴黎郊区举办了婚礼,玛丽也自此以“玛丽·居里”这一名字现世,世称“居里夫人”。
13、夜深人静的时候,疲倦至极又失望之至的居里夫人回到了家,她躺在床上,无论如何都不能入睡,她不甘心,她想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
14、同年,根据同样的方法,居里夫妇在简陋的工作环境下,从沥青铀矿提取铀后的残渣中,分离出了镭盐,并经过提纯得到金属镭。
15、大家好,我叫胡楠,小骏马艺术中心16级学员,现就读于西安工程大学播音与主持,是一名大二学生.
16、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
17、玛丽1867年出生于波兰的华沙,高中毕业后,曾患了一年的精神疾病。由于是女性的原因,她不能在俄罗斯或波兰的任何大学继续进修,所以她做了几年的家庭教师。最终,在她姐姐的经济支持下移居巴黎,并在索邦(巴黎大学的旧名)学习数学和物理学。
18、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感到非常惊讶。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如此困顿!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到当时一克镭在美国的市价是十万美元,便先找到了十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解囊相助的,万万没想到都碰了壁。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19、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
20、培养她们不空想、重实际的作风。她告诫两个女儿:“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