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故事100个
1、历史故事成语精选10篇
2、萧何月下追韩信:汉王刘邦谋士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做了皇帝后,以韩信匿藏项羽部下将其治罪降职,后萧何与吕后(刘邦妻)设计将韩信处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对于孔夫子的学说,颜回佩服得五体投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说:颜回对他没有什么帮助,对他说的话,没有不感到心悦诚服的。这句话是批评还是褒扬颜回,大概谁都能够体会得出来。
4、王允巧诛董卓:董卓挟天子专横当道,发展到“董卓不除,国无宁日”的地步,司马王允将义女貂蝉同时许给吕布和董卓(义父子关系),使之反目,并挑唆吕布将董卓诛杀。(正史中未有貂蝉的记载,只说是吕布与董卓婢妾私通,二人终至反目)
5、面对人生低谷,超强的乐观精神救了他,东坡放言:"百年须笑三万六千场,一日一笑,此生快哉!"于是,黄州城外赤壁山前开怀一笑,《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便横空出世,奠定了他文化伟人的历史地位。
6、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7、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8、《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9、他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为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904年,林伯渠告别家乡东渡日本留学。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陈独秀、李大钊都曾到这里求学。这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也在日本,并在横滨设立兴中会分会。1905年7月,孙中山来到日本东京,筹备组党,成立中国同盟会。林伯渠就是在这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跟随孙中山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几年的经历,使得林伯渠明显地感到,靠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法实现救国救民的壮志。
10、房谋杜断:指唐太宗的两个得力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能断大事,二人默契配合共同辅佐唐太宗,唐太宗视为自己的手臂
11、(释义)约:商议确定;法:法律。订立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大家监督遵守。
12、这就是《聊斋志异》里《董公子》的故事。如果想看其他故事,欢迎光临我的主页。
13、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不久用同样的方式罢免了各藩镇的节度使,加强了中央集权。
14、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15、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16、诸将虽然苦苦求情,说戚印虽然是触犯了军令,但其大败倭寇,也是有功之臣,可将功抵罪。但戚继光却认为戚印明令故犯,贻误军机,不容不诛!若是不杀则军纪难以严明如初。最终,还是斩了儿子。
17、(例句)如果不潜心钻研;一心只想走捷径;恐怕是~;无济于事的。
18、司马迁写《史记》:西汉司马迁秉承父志编写《太史公记》(《史记》),因替大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含垢(gou)地生存,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6年出狱后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史记》,历时10余年,共130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9、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20、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二、民间故事素材库
1、一个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得有骨气的穷人。
2、完璧归赵(蔺相如)
3、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4、宋神宗当时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狱,神宗为此闷闷不乐。后来,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搬出了当年宋仁宗“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的祖训,为苏东坡说情。最终,宋神宗决定对苏东坡从轻处理。所谓的“吾为子孙得两宰相”,其实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对苏东坡爱戴有加的一个体现。
5、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6、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
7、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8、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9、树立志向,明确目标,奔着目标努力奋斗,随时抓住每一个机遇,一步步向成功迈进。这是很多成功人士总结出的经验。
10、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1、科学巨匠祖冲之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家和机械制造家。他所创制的《大明历》,确定一年为32428天(与现代科学确定的只差50秒),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祖冲之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7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祖冲之还和他的儿子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后人称之为“祖氏原理”。于公元500年逝世,享年72岁。
12、(释义)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13、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
14、其张献忠喜欢杀人。这厮不上马杀敌,下马杀民,反对他的人杀,拥护他的人也杀,和他不相干的人也杀,只杀得天昏地暗,阴风惨惨。四川的老百姓被他害惨了,富饶的天府之国被他搞得荒无人烟,清朝建立后,不得不从外省移民入川。
15、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16、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便“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连横”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17、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18、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19、关于八达岭长城的历史故事5篇
20、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与孙权相持于濡须,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于是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这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辈英贤。现多用来赞扬或激励。。
三、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
1、南柯一梦(淳于棼)
2、有一次,明朝大臣刘基买了他一个柑橘,剥开皮却臭气冲天,再看里面的果瓤,早就干得像破棉絮了。刘基气愤地责问道:“你为什么弄虚作假欺骗顾客?”
3、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4、孔子从教,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反对死记硬背,此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第七》)。在这一方面,颜回大概也做得不错。用子贡的话说,叫做“回也闻一以知十”。对于孔夫子的学问,他能够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一以贯之,不仅仅是举一反三了。孔子所谓的学习,其实也不仅是读书。
5、兵贵神速(郭嘉)
6、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7、金圣叹因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日,凄凉肃穆,杀气腾腾。吃完"送行饭",金圣叹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狱卒慌忙跑来,没想到他贴近狱卒耳边,故作神秘地说:"花生与豆干同嚼,大有肉之滋味,此中秘密,幸勿外传。"说完,哈哈大笑,声震房宇,面对死神犹能说笑自如,大彻大悟的他走得一定安详。
8、项羽派使者跟汉王说:“现在天下闹得乱纷纷的,无非是你我两个人相持不下,你敢不敢出来跟我比个上下高低。”汉王要使者回话说:“我可以跟你斗智,不跟你比力气。”
9、得陇望蜀(岑彭)
10、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11、“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12、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
13、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两军为争夺中原地区霸权,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楚军居于优势,晋军处于劣势。晋国下军副将胥臣奉命迎战楚国联军的右军,即陈、蔡两国的军队。陈、蔡军队的战马多,来势凶猛。胥臣为了战胜敌人,造成自己强大的假象,以树上开花之计,用虎皮蒙马吓唬敌人。进攻时,晋军下军一匹匹蒙着虎皮的战马冲向敌阵,陈、蔡军队的战马和士卒以为是真老虎冲过来了,吓得纷纷后退。胥臣乘胜追击,打败了陈、蔡军队。
14、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岁的大诗人陶潜在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东)当知县,一个月领五斗米的官俸,腊月将尽的一天下午,陶潜办完公事,换上便衣,回到内衙翻看过去的诗作。突然,一名小吏从外面闯进来禀报:"九江李太守派督邮张大人来县巡察,请老爷赶快更衣迎接。"
15、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6、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17、明熹宗朱由校喜欢盖房子。他亲自当木匠、操作斧头凿锯一点儿也不比能工巧匠逊色。当他干得起劲儿时,不愿会见任何人。宦官魏忠贤投其所好,专挑其"引绳削墨"兴趣最浓的时候奏事,熹宗往往回答一声:"知道了,你去负责办这件事就是了。"结果魏忠贤操纵了朝政。不过,熹宗也真有耐心和劲头儿,据记载,他仿造皇宫里的建筑,造出来的宫殿模型真是惟妙惟肖。假如他不投胎皇家,说不定真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家哩。
18、“刘邦还不快投降,就把你父亲宰了。”
19、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
20、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
四、历史故事大全100篇
1、博文|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
2、巴斯德曾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创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是成功等待着,来庆祝你努力的结果。”
3、鸿门宴:反秦义军刘邦攻下秦都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听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刘邦携张良、樊(fan)哙(kuai)赴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在项伯、樊哙的保护下得以逃脱。
4、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红军长征的励志历史小故事10篇
6、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宋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给宋仁宗,名为《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主张变法,未被仁宗采纳;宋神宗即位,任参知政事开始变法,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公元1085年神宗病逝,守旧派执政,新法全部被废除。王安石一生著述颇多,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7、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东北抗联创始人和领导人之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1940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敌军包围,严词拒绝敌人劝降,最终壮烈牺牲。
8、——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9、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
10、在岳飞出生只有二十八天的时候,这天早上岳飞爸爸要到镇上去办事,突然黄河发了好大好大的洪水,那洪水就象一个张着大嘴的魔鬼,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呼啸而来,吞没了一个又一个村庄。当洪水来到岳飞的家门口时,岳飞的妈妈急中生智,抱着岳飞跳进了一个大大的水缸,就这样,洪水就载着这只水缶不停地漂啊漂,周围已经不见了村庄,全是黄黄的洪水。
11、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
12、项羽又叫汉王出来,在阵前对话。汉王当面数落项羽的十大罪状,说他不讲信义,杀害义帝,屠杀百姓等等。项羽听得发火了,用戟向前一指,后面的弓箭手一齐放起箭来。汉王赶快回马,胸口已经中了一箭,受了重伤。
13、偃旗息鼓(赵云)
14、讳疾忌医(蔡桓公)
15、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16、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长子太子建成、次子秦王世民、四子齐王元吉。长子建成、四子元吉因惧怕李世民的势力,屡次设计谋杀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17、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18、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19、一挥而就(苏轼)
20、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箕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五、中国历史故事简短
1、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2、画龙点睛(张僧繇)
3、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4、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5、黄百韬情绪一度失控,兵贵神速是基本的道理,他在电话里大声质问总司令刘峙:“第九绥靖区究竟何时到达新安镇?本兵团究竟何时才能撤退”?刘峙哼哼叽叽给不出具体时间,只是一味要求等待,黄百韬气得摔了电话,可是又不敢不等。作为杂牌将领,黄百韬深知抗命的后果,否则后患无穷。
6、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王莽改制:汉成帝时大司马,公元8年,王莽篡汉位称帝,该国号“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均未成功,公元25年,汉宗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建立了东汉王朝。
8、十面埋伏(项羽)
9、韩复榘见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学生,有男有女。韩复榘清了清嗓子,便作起报告来:
10、田忌本来打算带领军队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认为,魏国的精兵都在攻打赵国,国内空虚,主张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造成兵临城下,大军压境之势。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谋,率军进攻魏国。
11、历史故事:纸上谈兵卧薪尝胆背水一战望梅止渴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开天辟地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刻舟求剑自相矛盾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叶公好龙守株待兔画蛇添足
12、昭君出塞: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名王嫱(qiang),字昭君,因未行贿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不得宠幸。后汉室与匈奴和亲嫁给匈奴单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南飞大雁为之驻足,故有“落雁”之称。从此,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60余年,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13、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林伯渠再次浮槎东渡。两年后林伯渠结识了李大钊。与李大钊结识,使林伯渠有机会了解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愁闷中的林伯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震动。林伯渠后来回忆,约在1918年三四月,连续接到李大钊同志几次信,得到很大启发。凭借这些学习材料和愈来愈详细的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以及自己丰富的社会革命经验,林伯渠逐步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并且日益坚信它是拯救中国和人类的唯一真理,从此终生不渝。
14、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15、据说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各位年龄偏大,在学术、政界、商界均不得志的,可以考虑来写小说,说不定也写成一代大师。
16、公元713年,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团来到中国,考中进士,在唐朝政府担任官职,唐玄宗赐名:晁(chao)恒。同期唐朝和尚鉴真东渡日本,将中国丰富的文化传到日本。两位中日友好的使者最终都客死他乡。
17、庄周梦蝶。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18、养精蓄锐(孙权)
19、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20、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