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谭嗣同简介
1、被捕前谭嗣同与妻子李闰诀别,谭要她告诉后来的人们他为什么而死。李闰说说:可是我们还没有孩”。一向强硬的谭嗣同一下子哽咽了,他抱着妻子说一句最绝望的话:这样的国家,多一个孩子不是多一个奴隶吗?在行刑时,顽固派也对他特别照顾,想以谭嗣同的惨状吓阻后来变法及反清人士,其他人行刑都是用的快刀,到他这里则换上厚如钢板的“大将军刀”。谭嗣同足足被砍了30多刀才倒下,据后来的围观群众称,当日的行刑已经不是砍了,而完全是锯。
2、召见时,他回答皇帝的话很合皇帝的心意,光绪破格提升他为有四品卿衔头的军机章京,同杨锐、林旭、刘光第一起参预新政,当时称为“军机四卿”。
3、谭嗣同被捕以后,毫无惧色,在监狱中写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被押到刑场受刑前,大声喊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笑迎死亡的义士,心里装着祖国。他自动走向死亡,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死,有多大价值。
4、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请自嗣同始。”
5、其自甲午以后,于报章文字,成绩为多,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由于梁启超的参加,《时务报》的影响迅速扩大,几个月间销量即达一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梁启超的名声也随之日重。
6、除了酷爱读书,谭嗣同还精通琴艺,他曾将故居院内一棵被雷击倒的梧桐树树干,制成两张七弦琴,名为“残雷”和“崩霆”,琴铭均由谭嗣同亲手所刻。两张琴现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馆。2018年,在市博物馆多方争取下,两张古琴的复制工作完成,同年9月28日,其复制品在谭嗣同故居展出。
7、原文: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8、君乃直出密诏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则救之。”又以手自抚其颈曰:“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仆与足不同受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9、héliúdàyěyóuxiánshù
10、谭嗣同接受王夫之的思想,更多者是受刘人熙的影响。刘人熙是湖南浏阳人。光绪十五年,谭嗣同在京遇到了刘人熙,刘劝他仔细研读《船山遗书》,从而使谭的眼界大开。但真正使谭的思想受到震动者,则是英国人傅兰雅。
11、谭嗣同是浏阳的第一文化符号。湖南烈士公园供奉的第一人,就是谭嗣同。与此遥相呼应的,是台北的忠烈祠,供奉的第一位忠烈也是谭嗣同。梁启超题赠谭祠的题字是“民国先觉”,康有为、梁启超题赠谭嗣同夫人李闰的题字是“巾帼完人”,这是给浏阳男人和浏阳女人最高的评价了。谭嗣同是湖南的文化符号,更是浏阳的第一文化符号。谭嗣同的精神,是湖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谭嗣同身上体现的敢为人先、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浏阳精神的核心内容。现在浏阳保存有谭嗣同故居、祠、墓,算学馆旧址等系列纪念地。建议进一步加强谭嗣同在浏阳的学术研究,建设谭嗣同纪念园,充分发挥谭嗣同作为浏阳第一文化符号的作用,打造谭嗣同故里的文化品牌。
12、没有马关条约,日本人就来不了辽东半岛。他来不了辽东,哪儿会有九一八事变?而没有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也不会屁滚尿流的往陕西跑,他不去陕西,哪儿有什么西安事变?
13、“每年都有不少人自发去故居或是谭嗣同墓瞻仰。”谭嗣同故居馆长任伶俐介绍,不少“谭粉”由于多次前来,更是和故居的工作人员成为了朋友。“谭嗣同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却长盛不衰,永存人们心中。”
14、年的中日战争促使他同清政府决裂。
15、谭嗣同(1865—1898),中国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十一岁随父湖北巡抚谭继洵赴任,遍游西北、东南各地。幼怀大志,能文章,通剑术,为人慷慨任侠。甲午战后,力倡改良,鼓吹变法图强。
16、当夜,慈禧从颐和园急如星火般赶回紫禁城,软禁光绪,捉拿维新党人。
17、戊戌变法进行到高潮时,由于袁世凯的告密,导致谭嗣同被捕。
18、简介:谭嗣同祠亦称谭嗣同烈士纪念馆,于浏阳市才常路89号。谭嗣同的故居,位于浏阳市城内北正街90号。建于明朝末年,因谭嗣同父亲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官阶显赫,奉旨命名为"第官邸",简称"大夫第"。注册资本:3万人民币
19、维新人士决定铤而走险,杀死荣禄,控制在颐和园居住的慈禧太后。
20、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二、
1、公元1896年春,谭嗣同在北京结识了梁启超,极受梁启超的赞赏。他对康有为的变法主张非常钦佩,自称是康有为的“私塾弟子”。此后,他积极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之中,并于公元1897年初,完成了他的主要著作《仁学》。在《仁学》中,谭嗣同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号召人们冲破封建伦常的罗网。公元1898年初,谭嗣同回到湖南。他主持时务学堂,创办南学会,出版《湘报》,每次集会,都有数百人前来聆听谭嗣同的慷慨陈辞,很快使湖南成为维新运动的重要基地。
2、斗酒纵横天下事,名山风雨百年心。
3、同时,他也期望自己的一腔热血能够惊觉苟且偷安的芸芸众生,激发起变法图强的革命狂澜。在他看来,这伟大的身后事业,就全靠出奔在逃的康、梁们的推动和领导。
4、还在深刻的影响这世界。
5、有人说他愚昧,而事实上,谭嗣同的死,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长久深远,绝对如他自己所说,是死得其所!这也是大义,不是一般人的大义,也更值得人们尊重和景仰!
6、他为什么会走错这一步呢?在马关条约之前,他在浏阳与好友唐才常办了一个“时务学堂”——这位唐才常也是烈士,只是比谭嗣同多活了几年——就是这个时务学堂,成了谭嗣同的舆论阵地,他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公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君主废,则贵贱平;公理明,则贫富均。
7、谭嗣同的思想也有有意思的一面,比如他看到了工业革命的产物——蒸汽机的运转后,就联想到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比如理学家强调的“万恶淫为首”,谭以机器的运转方式驳斥了这种传统观念的谬误:“夫淫亦非有他,机器之关捩冲荡已耳。冲荡又非能自主,有大化之炉鞴鼓之。童而精少,老而闭房,鸟兽方春而交,轮轴缘汽而动。平淡无奇,发于自然,无所谓不乐,自无所谓乐也。……”
8、谭嗣同(左二)与时务学堂教习合影
9、谭嗣同,生于1865年3月10日,卒于1898年9月28日。阴历分别为1865年2月17和1898年8月12
10、提倡和重视女子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大力主张推广普及教育和女子教育,更重要的是,他还在实践上开创了近代中国男女同校的先河。1912年,他任教育总长后,立即规定:小学实行男女同校。继之,1917年他任北京孔德学校校长,首次开了中学男女同校的先例。两年之后,1919年他在北大开创了近代中国大学实行男女同学的先河,在政治界和思想界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11、谨以此片献给所有参加过电影《谭嗣同》拍摄的战友们!
12、这个过程中,谭嗣同写了一部名为《仁学》的书,此书分五十篇,总计五万余字,此书的内容就是,谭嗣同在接受了王夫之思想以及西学概念之后,所做出的思想观念总结。他在此书中也描绘出了一个完美无暇的世界:“人人能自由,是必为无国之民。无国则畛域化,战争息,猜忌绝,权谋弃,彼我亡,平等出;且虽有天下,若无天下矣。君主废,则贵贱平;公理明,则贫富均。千里万里,一家一人。视其家,逆旅也;视其人,同胞也。父无所用其慈,子无所用其孝,兄弟忘其友恭,夫妇忘其倡随。若西书中百年一觉者,殆仿佛《礼运》大同之象焉。”经过他的这番描述,如果在地球上能够实现,那真是全人类的福气。
13、可见当时,维新变法参与者跟是否豪门是没用关系的。谭嗣同参加维新变法很正常不过。
14、这天晚上我就住在日本使馆避难,谭君却整天不出门在家等候逮捕。逮捕的人没来,第二天他来日本使馆同我会面,劝我到日本去,并带了他写的著作与诗文稿本几册、家信一包托付给我,说:“没有出走的人,无从谋求将来;没有殉难的人,无从报答圣明的君主。
15、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16、电影《谭嗣同》剧照六连战友合影
17、到七月二十七日,皇上想开懋勤殿设顾问官,指令谭君起草诏书,先派太监拿出历朝皇帝的遗训给他,(大监)转达皇上的话,说康熙、乾隆、咸丰三朝都有开懋勤殿的先例,叫他查出引入诏谕中,因为皇上将在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向西太后请示。谭君退朝回来,就告知同事说“我现在才知道皇上真的没有权了。”
18、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
19、参与领导了发生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最后怀着“愿以颈血刷污政”的决心为变法而牺牲,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
20、作者介绍,谭嗣同(1865一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父亲谭继洵曾做过湖北巡抚。他年幼时即跟随父亲在外,几乎踏遍了西北东南各省。1894年中日战争后,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于是发奋钻研和提倡新学,进行改良社会的活动。他曾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倡办"南学会",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8年在康,梁领导的百日维新中,他被光绪帝任命为四品卿銜军机章京,参予新政。变法失败,他被捕入狱,慷慨就义。
三、
1、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谭嗣同一到北京,便于梁启超等人混在了一起,企图通过变法维新来挽救民族危亡。他认为改革封建专制制度是当务之急根本之策。
2、接下来的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
3、几架摄影机位同时开拍,结果导演拿着喊话器大声说:重拍,原因是有的战友笑了,拍电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4、浏阳为谭嗣同的变法维新提供了试验场。谭嗣同坚决反对守旧,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维新。他把家乡浏阳作为了他变法维新的试验场。从1895年开始,他和唐才常、刘淞芙、欧阳中鹄等浏阳进步知识分子一起,花三年时间筹建了浏阳算学馆。浏阳算学馆是湖南开展新学的先驱,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开端。从此浏阳风气日开。在他短短的四年维新生涯中,他为家乡浏阳的各项事业倾注了满腔热血。他鼓吹开发本地的煤矿,并亲自在南乡经营一个矿井,以发展浏阳的经济;他联合浏阳的志士仁人,成立了南学分会——浏阳群萌学会;他还在家乡倡导妇女不缠足运动,动员妻子李闰带头参加。所有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谭嗣同把改变家乡的面貌,与整个国家的变法维新运动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5、@楚人一个:谭嗣同故居位于市中心,还算好找。故居保存完好,仿佛只要一踏入大夫第的门,时光便可以穿越回到百年之前,令人震撼。
6、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7、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8、月20日,慈禧太后囚禁了光绪,自己临朝“训政”,下令搜捕维新派。
9、为国捐躯,不只是在战场上才有。那些为使祖国富强起来和恶势力斗争的义士,同样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清朝末年,发生过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运动,叫戊戌变法。谭嗣同等六君子就是为变法而死的义士。
10、守旧与维新势同水火,光绪的政令根本无法实施。新旧两派为了扩充实力又都瞄准了新军阀袁世凯,老奸巨猾的袁世凯八面玲珑,两边讨好,不动声色。
11、但是,他在人生最紧要的地方走错了最后的关键一步:面见袁世凯。
12、1888年(光绪十四年),他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时又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
13、二十九日,皇上召见杨锐,遂赐衣带诏,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诏。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而皇上手无寸柄,无所为计。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讲中外之故,力主变法。
14、编辑、策划、摄影:Putian★1983
15、袁世凯立即装出一副怒容,瞪视谭君说:“如果皇上在我军营,那么,杀荣禄就像杀一条狗罢了。”于是两人共同商谈了救皇上的措施。袁世凯说:“现在军营中的枪枝弹都掌握在荣贼的手里,而且营、哨各级将官也大多是旧人。
16、一连连长杨全生衣服被火点燃了,烧伤了皮肤,但仍然坚持到最后,这就是我们的军人本色!
17、在维新派的努力下,当时的湖南风气大开,堪称是全国楷模。
18、历史业绩年,谭嗣同应倾向维新变法的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邀请回到湖南,此后陆续建立了时务学堂、武备学堂、南学会,创办了《湘学新报》、《湘报》,并具体制定了改革工商业的办法。1898年9月,他被光绪皇帝召进北京参与变法。由于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的努力促使,光绪帝实行了包括废除八股考试,奖励科学发明,改革旧机构,提倡商办实业等内容的新政策。谭嗣同等人治国谋略开始得以实施。但是,聚集在慈禧太后周围的顽固势力,极力破坏变法,一时盛传荣禄等人秉承慈禧的旨意,将在这年秋天乘光绪皇帝赴天津阅兵之机迫其退位。谭嗣同把希望寄托在伪装支持维新派的袁世凯身上。他身带光绪密诏去找袁。袁两面三刀,假意应允派自己的军队杀掉荣禄。
19、光绪实际被软禁了,他传出密诏:“今朕位几不保……设法相救……”
20、(高必胜万明先谢昌利万天海刘义家吕万伟陈庆兵杨廷立)
四、
1、虽然这样,董、聂的兵力是不值一说的,天下强有力的,只有您了。如果事变发生,您用您的一支军队,就可以敌他们两支军队,保护圣主,恢复皇上的大权,肃清皇上身边的坏人,整肃宫廷里边的秩序,指挥起来稳操胜算,镇定自如,这是一世无比的事业哩!”
2、梁启超擅长用浅显流畅的文字来阐述重大的时事问题和深刻的道理,文章常带感情,有很强的鼓动性。他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大胆抨击和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大力宣扬,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间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连严复这样著名的学者也评价“任公文笔,原自畅遂。
3、当时荣禄是京师的总督,袁世凯以监司身份在天津练兵。光绪皇帝下诏提升袁世凯为侍郎,并要他到京师朝见。
4、谭嗣同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关于谭嗣同的名人事迹你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谭嗣同的名人事迹故事吧!
5、先贤壮举,有如浏水之不息。谭嗣同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成为“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的典型代表。春光下,浏阳城区北正南路101号,北临嗣同路,南靠步行街的谭嗣同故居正静静地接受游客们的瞻仰。
6、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后来参与领导了发生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最后怀着“愿以颈血刷污政”的决心为变法而牺牲,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
7、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8、血水和雨水一起洒满了菜市口。
9、羡煞洞庭连汉水,布帆斜挂落花风。
10、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也。皇上欲大用康先生,而上畏西后,不敢行其志。
11、谭嗣同(1865—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12、“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13、在浏阳乃至中国的历史上,维新志士谭嗣同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谭嗣同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剑胆琴心”的雅号。
14、滔滔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不够舒展,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平坦。
15、余是夕宿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16、去一一出奔,指康梁等。
17、他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准备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真正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
18、谭的这首诗作于光绪二十二年,而此前的一年,清政府与日本签定了《马关条约》,将台湾等地割让了出去,而谭嗣同的“有感”,正是为此事有感而发。
19、而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谭嗣同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他是戊戌变法运动的支持者。
20、(3)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束:约束。
五、
1、浏阳之美,美在山水,更美在人文。4月,浏阳步行街,行人如织。一片喧嚣中,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格外显眼。
2、这段话因为是大实话,所以后来被用烂了,一直流传到今天。
3、身为高干子弟,一心想着贵贱平,一心想着贫富均——病的不轻啊!
4、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5、谭嗣同撰《寥天一阁文》二卷,清光绪二十三年金陵刻本,卷首
6、谭嗣同撰《寥天一阁文》二卷,清光绪二十三年金陵刻本,封面
7、(4)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解,懂得。
8、作品背景:公元1882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9、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
10、月28日下午4时,谭嗣同面对刽子手的屠刀高声朗读自己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片刻后,从容就义,年仅33岁。
1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即是他的美育思想。他认为美育是养成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美育可以使受教育者通过美的感染与熏陶,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他认为美育可以给人们提供高尚的娱乐活动,从而达到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改善、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在当时日益混乱的社会环境中,及时提出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无疑很有现实意义。
12、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月17日,谭嗣同写成其重要著作《仁学》,它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
13、但他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对孩子只养不教。
14、潼关:在今陕西,关城地势险峻,自古即为要塞。
15、电影《谭嗣同》剧照谭嗣同饰演者达式常
16、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谭嗣同旋奉父命,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在从北京去江苏任职的途中游历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后在南京候缺期间,开始创作著《仁学》。
17、有的战友身穿的清兵衣服,被场务、道具等工作人员,把衣服上到处涂的是黑色和红色的颜料,可战友们仍然很开心,午餐给战友们准备的盒饭,战友们吃得是多么的香甜。
18、“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19、谭嗣同在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于南京“闲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仁学》是一部将哲学、宗教、科学冶为一炉,自成一体的学术著作,汇聚了谭嗣同短暂一生的学术研究成果。
20、于是谭君向皇上密奏。用优厚的待遇去联络他,希望在危急时或者能得到救助,话说得很激昂痛切。八月初一日,皇上召见袁世凯,特别赏赐他侍郎的官衔。初二日,又再一次召见他。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