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最经典的话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巧言令色,鲜矣仁!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朝闻道,夕死可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子贡有鉴于此,故不理解为什么孔圄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5、这句话是孔子和弟子讨论“仁”时,对颜回的赞誉。
6、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非常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加讲学的风气。南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她是卫灵公的夫人,现在在很多关于孔子的影视作品中都有她,说明他们有一定的联系,那么孔子和南子的资料还有哪些呢?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义。“
11、孔子告诉你啥叫因“财”施教:三十而立–三十两银子站着听课;四十不惑–四十两能一直问到没疑问为止;五十知天命–五十两能知道明天考试命题。
1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感悟)公平对待所有孩子,你会收获一群好孩子。
16、解释: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17、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18、(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9、作为国人,孔子说的这三句话,你一定要知道!
2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
二、孔子说过的金句
1、这说明颜回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他平时对自己的要求都很严格。
2、宰予(这个学生)大白天的睡觉,孔子说:“真是腐朽的烂木头很难精雕细琢,脏泥巴墙也没有必要涂抹修饰了啊!我能又能跟宰予说什么呢?”
3、以上几句话,只是众多经典之中的沧海一粟。相信孔老夫子的话一定会给我们一些人生启迪。
4、(10)朝闻道,夕死可矣。
5、国家、外交、团体、家庭或个人等、皆无法逃遁这一道德规律。
6、是人死后的评语。也就是对人功过是非的评价。
7、首先,把这句话读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肯定是错误的,因为正如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所说,这不符合先秦时代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果要表达这个意思,孔子会说:“民可,则使由之,不可则使知之。”
8、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9、误解:这句话出自出自《论语·宪问》,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抱怨”只是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
1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1、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意思很浅显,但却塑造了中国的待人之道,即:自己都不想做或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强迫别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懂得“换位思考”!可以说,孔子这句话非常重要,不仅体现在中国人的待人准则上,还体现在国际关系上。更为重要的是,这句话有一个孔子思想的重点,即:“恕”!
12、孔老夫子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学”
13、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
1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7、(译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18、《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9、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衰,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2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三、《论语》十大名句
1、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5、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2、注释:夫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潜心做学问,三十岁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自立于社会,立身处世有了自己的思想,四十岁明达世道人情而不至于被外物迷惑心性,五十岁参悟命运,顺应天道因循之理,六十岁对于听到的人和事都能平静地容纳,明辨其旨意真伪,七十岁顺乎本心天性,不勉而中,合乎法度,自成规矩。
1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4、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5、第三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6、德不孤,必有邻。
17、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8、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是我们心目中的圣人。他给我们留下许多传世的经典语录,不胜枚举。
19、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太不仁义了!你出生三年之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三年之丧,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宰我你给了父母三年的爱了吗?”
20、(感悟)如果钱是自己挣的,就是喝白水,吃白粥,心里也是舒坦的。
四、孔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缺少阳光雨露,缺少风霜雨雪,必然会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回馈自身,这是大自然的法则,是天地间的公平。所以,到了40还困惑的娇子们,好好的补补人生必修课吧!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文王和武王之道,并没有失落地下,而是一直在人间传播。贤者认准了文武之道大的方面,而不贤者只看到了其中的一些小道。
6、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重点是对父母尽责。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7、译文: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8、(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9、少年应当戒色。这句话没问题。关键是理解不要出偏差。少戒色。原文是:“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三个字是总结出来的干货,是为了便于记住。这样才有可能转化为行动。老说孔子的罪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次可是又使“由之”,又使“知之”了。
10、(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1、(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对别人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换位思考。
15、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7、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18、还有一种理解认为“顺”,就是通达不违碍,入耳即入心。不固持自己的异义,能采纳他人的意见,那么无论什么话听来就不违于心、不逆于耳,能够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正确的看法予以表扬,又能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不正确的看法,甚至十分错误的说法不予计较,这样就能顺利通达,入耳入心。
1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20、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五、孔子最经典的话做签名
1、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2、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4、孔子很佩服他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于是用“愚不可及”这四个字给他以高度评价。下次再有人说你愚不可及,你就笑着给他讲这个故事。
5、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所以说,戒色第是因为人先要年轻,随后中年,随后老年,这个不好改变。少戒色,中戒斗,老戒得。孔子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活到七十三岁,门下三千弟子,贤人七十二。而且还在空余时间还编订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著作,说明孔子在“少戒色,中戒斗,老戒得”方面做的还是挺好的。所以说,少戒色,中戒斗,老戒得是值得推广的。试试吧,或许你也会成为圣人呢,试试吧,万一成了呢?
6、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7、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
9、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
10、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
12、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1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4、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15、站在官员的角度来说,与平民百姓的关系很难处理好。
16、易经阐述的就是大自然的变与不变的规律,天地人三才之间的关系。世间万物只要发生了,存在了就一定有发展规律。五十知天命,人只有经历了大半人生,才会理解易经的道理,才能对世间万物有清晰的认知。所以孔子五十学周易,对各卦辞有了详细解说。
17、(译文)不公平,在家庭中,有时很难做到。
18、(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9、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