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1、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3、翻译: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4、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5、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6、译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8、百姓知“中”道“和”,日用而久矣!
9、翻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1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11、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2、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1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14、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6、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7、(翻译)孔子说:“面对着合乎仁德的事,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18、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1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0、C.除非己所欲,否则不施于人
二、孔子的20句名言
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5、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9、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13、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
14、译: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就叫大丈夫。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释义: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6、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17、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8、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19、今天我们读孔子“至高无上,至深无下”的“中用”(形而上、阴、精神虚在)、“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用中”(形而下、阳、物质实在)思想,其实就在于真正恢复“中”的本来面目,从而变“民鲜久矣”、“百姓日用而不知”为一一
20、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三、孔子名言名句50句解释
1、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道不行,秉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4、(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6、B.上面三段话都强调了“人的地位境遇有变化,人的道德操守不能变”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释义: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8、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
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
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1、在言语理解部分,孔子出现的形式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主旨概括、意图判断、细节理解、语句排序等多种类型的题目都可以找到孔子的身影。言语理解本来就容易模棱两可,与孔子相关的题目中更容易出现古文或者艰涩的词句,更加让人无从下手。所以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尤其加强自己的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12、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8、翻译: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19、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20、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四、孔子的名言名句及解释
1、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2、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3、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4、专注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各类语文知识
5、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
6、(译文)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7、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
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9、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10、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1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3、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1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5、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6、引申为:教导人们要勇敢探索真理。
17、(解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君子和而不同”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就自身而言,高明的人总是与别人相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因协调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对他人而言,高明的人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和而不同”正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也正是这种“求同存异”的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1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9、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五、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大全
1、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2、(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3、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11、(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12、⑧愠:音yùn,恼怒,怨恨。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3、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1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5、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翻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18、翻译: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